彈棉花、老髮廊……遂平這些日漸消失的老行當你還記得多少?

2020-12-19 宿鴨湖畔美名揚

正在看文章的你

假如剛好生活在遂平

並且深愛這裡

那麼一起去看看屬於這裡的舊時光吧!

當復古潮流像旋風一樣

席捲在當代青年的生活裡

不禁想倒回時光

十幾二十年前有哪些景象

是現在還能看到的呢?

走走停停

終於看到了曾經的舊時光

Tan彈Mian棉Hua花

人類文明的進步使得與衣食住行

相關的很多方式都變化了

人們習慣了網購這種輕鬆便捷的消費方式

很多需要等待的、

需要親眼目睹的消費已經大多成為過去

例如,彈棉花。

在一條老街

我意外地邂逅了它

斑駁的外牆,一間店鋪,一個中年男子正在那裡「彈棉花」

這早已被人遺忘的行當驟然出現在我面前

彈棉花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手藝

歷史悠久

如今已是很少見了

到店裡的時候

屋裡彈棉花的機器還在工作

老闆將做好的棉花被壘起來

等待著他們的主人來取

店面是樸素的,沒有過多修飾

房屋的痕跡都顯露在空氣中

一切還是老樣子

...

Lao老Fa發Lang廊

老式的理髮店現在還保持著最簡單的樣子

簡單的門面簡單的裝修

來這裡的顧客總是慢慢悠悠的進店

與店主邊聊天邊做頭髮

大多都是很多年的熟人啦

弄頭髮的間隙還可以聊聊家長裡短

如果平時你從老街經過

稍微留點心就能看到

這樣一家能夠體現老髮廊的店鋪

別說,裡面的一切都很有復古的感覺

一走進店內,

映入眼帘的是斑駁的鏡子、

過時的瓷磚、老舊的理髮椅...

店主說這些物件很多年齡都跟他差不多大。

這裡沒有高檔的洗髮水,

也沒有滑爽的護髮素,

也不叫你辦卡,

有的只是普通老牌洗髮水和理髮師嫻熟的傳統手藝

...

Jie街Bian邊Feng縫Bu補

如果丟過一次鑰匙

那你一定會像我一樣多配兩把

一把放在父母那裡

一把隨身攜帶

......

當然還有補鞋的、縫紉的

曾經在街邊拐角很容易找到的小攤

現在突然間需要還真是不好找

只能去特定的地點

比如:某個路口

他們靈巧的雙手,

總是三下五除二解決你的麻煩。

類似這樣現在也需要

但卻很少見的手藝人

大約都藏在了時間流逝的細縫中

Lao老Jie街Jing景

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熟知的老城逐漸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代替,

曾給我們留下深刻記憶的

那些老宅屋、老廠房、老街景等,

也與我們漸行漸遠

飽受歲月滄桑的老房子

已經深深的烙上了時代和地域的痕跡

用褪色的畫面描繪著過去的繁華世景

陽光落在這裡依然覺得溫柔不已

但無論是哪個時代

我們都應報以尊重和期待

尊重過去時代的美好

期待明天新的故事

因為走過這段不同歲月的

都是辛勤勞動的我們

變的是時代

不變的是我們

是屬於遂平人的舊時光

這些老手藝、老店鋪

從來沒有失去光彩

它們依舊能夠給人動人的故事

點綴浪漫的生活!

/ 今 日 話 題 /

你回憶裡的舊時光是什麼?

(歡迎在文末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女匠人走街串巷彈棉花12年 現盤下門面堅守老行當
    女匠人走街串巷彈棉花12年 現盤下門面堅守老行當 2014-12-30 08:07:34在長沙市區,記者尋訪到了一位彈棉花匠人易思瓊。這位四川婦女追隨丈夫到湖南,從事棉花加工業23年。丈夫身故後,她仍帶著兒子堅守老行當,棉被加工質量好、收費平,街坊四鄰都誇讚他們的好手藝。  10斤老棉被60元可翻新  記者昨日走進開福區東風路歐波港灣對面的工商巷,易思瓊正在門面內壓磨棉花。今年45歲的易思瓊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滄桑。
  •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2021-01-0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無錫,這41樣東西已在無錫消失,你還記得多少?
    有人回憶說,「還記得東方歡樂城開業,學校組織我們腰鼓隊的去打腰鼓,完了每人發2塊金幣巧克力和5塊錢…學校每次組織看電影也是去那裡。滿滿的回憶…」無錫第一百貨上世紀60年代開業,2010年3月12日歇業,老無錫都喊「中百一店」,她的全稱是「第一百貨商店」。播報哥還依稀記得,很小的時候過年最喜歡去第一百貨買新衣服。
  • 這41樣東西已在無錫消失,你還記得多少?
    有人回憶說,「還記得東方歡樂城開業,學校組織我們腰鼓隊的去打腰鼓,完了每人發2塊金幣巧克力和5塊錢…學校每次組織看電影也是去那裡。滿滿的回憶…」(還有金幣巧克力,小時候的寶貝啊!)無錫第一百貨上世紀60年代開業,2010年3月12日歇業,老無錫都喊「中百一店」,她的全稱是「第一百貨商店」。
  • 尋找消失的老遊戲 這些你還記得嗎(圖)
    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天津第二屆老遊戲運動會將在人民體育館舉行。還記得去年老遊戲運動會的場面,三天中數以千計的市民湧到人民體育館廣場上,很多中老年人,聚集在一起,抽陀螺、砸方寶、滾鐵環、彈彈球,遊戲者的歡笑與滿足是愛看實況足球、玩魔獸爭霸的孩子們無法理解的。
  • 這些年,在鄭州永遠消失的53樣東西…你知道幾樣?
    如今西薩很難找了,小潮菌還記得自家小區大門口曾有一家西薩,後來做不下去,換上一家理髮店,生意火的不要不要的。原先的廠房改成了藝術中心,但再也找不到那種老廠區的感覺了。 消失的美食 棉花糖
  • 畫中的這25種老行當,補碗補水缸刨土菸絲釘秤,有多少你見識過?
    「陳洪標寫字說畫」給你更精彩這是畫家王永潮筆下的25種老行當,他把每種老行當的特徵,都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看一眼每張臉,你就能知道他是幹什麼行當的。現在,這25種老行當,有的已成記憶,有的行將消失。也有一些老行當,80後90後00後見都沒見過。
  • 農村弓匠手藝,會彈棉花的人很少了,只能用相片回憶以前的場景了
    農村在那貧窮沒落的年代,每家每戶的棉被、棉衣都是讓專門彈棉花的手藝人來精心製作的,這些棉花一般都是農民們自家種的,他們把自家的原材料送到這些彈棉花的手藝人那裡,過不了幾天,工工整整地棉就被製作出來了,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老手工藝,它在之前的農村可是相當受歡迎的,我們家當時的棉被就是這樣做成的,看起來非常古樸,蓋起來也非常舒服暖和。
  • 探尋快要失去的習俗:西北地區老服飾與彈棉花的源遠流長
    自織老布甚多。」說明平利地方過去縫製衣裳布料都以自產為主。這裡專指人工紡線織布。過去,平利地方沒有平民服裝市場,布匹很缺,但有興種棉花的習慣。人們穿的衣裳,大多數都是用自家種的棉花紡線織布或換布製作的。彈棉花的目的是為紡線,就是把生棉經過人工腳踏彈棉機(又稱乳花機,也有水車帶動的)進行加工,再請彈花匠手工彈打,使之更加鬆軟,成為精棉。
  • 彈棉花技藝,半斤彈成八兩八,增加的在哪裡呢?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哎喲嘞呀嘞哎喲嘞呀嘞,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那個姑娘要出嫁,彈棉花呀彈棉花為了能養家我彈棉花喲,彈成了這一家去下一家喲
  • 浙江舟山即將消失的老手藝,見過3個以上的就說明你老了……
    APP網友鹿小瑩說到手藝人,在舟山年輕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或許是童年裡期待了很久才流動到村裡的米泡師傅;或許是生於街頭,曾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修鞋挑子、剃頭匠;或許是號子聲悠揚穿巷的「磨剪子嘞戧菜刀」和修洋傘的慈祥老爺爺……這些以街頭為生的老行當
  • 冷空氣殺到彈棉花升溫 翻新一床棉被50元
    對於不少老上海來說,雖然市面上羽絨被、羊毛被琳琅滿目,但總比不上一條暖和又柔軟的大棉被來得便宜又舒服。這兩天,彈棉花作坊受到歡迎,彈新棉被、翻新老棉被,一天總要彈上十幾條。   翻新一條棉被耗時三刻鐘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山南路上找到了一家棉花加工作坊。
  •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還帶著太陽的清香何瀏水告訴記者,過去都是手工製作棉花被,從彈、拼到拉線、磨平,看著簡單,做起來卻也挺費時間,所以現在大都改用機器加工。「以前手工彈棉花,我們一邊彈,一邊剔,雜質都給它剔除出來,這樣才好。你如果說裡面有生棉就不可以了。」
  • 手工作坊轉身 彈棉花也能「彈」出「家族企業」
    潘永泰棉花店獲小額貸款上了銀行的宣傳冊  彈棉花也能「彈」出一個「家族企業」  潘永泰棉花店獲小額貸款上了銀行的宣傳冊  本報記者 章卉  2013年4月初,一份《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中國現狀及亞洲實踐》報告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一經公布,立刻引發共鳴。
  • 我們經歷的兒童節|彈鋼琴和彈棉花都一樣玩|素食TV
    願你處世有方卻內心純真,頭腦成熟卻童心不泯 素食TV小編分析,從生物學角度來講,人是沒辦法返老還童的,只能通過一些保養手法使容顏不那麼快衰老或者逆生長的態勢。而且通過鍛鍊和心態上的陽光也是可以促進人體機能上得不衰退。
  • 7款老湖南的特色糕點,童年的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看到過很多類似於《童年的回憶,還記得這些玩具的證明你已經老了》的文章,儘管對回憶型軟文有些不屑,但每次都還是會忍不住點進去看看,就像走在路邊,看到兒時的「美味」依舊會忍不住去買一樣。仍然是童年的味道,如果你也還記得它們,只能說明你是真的長大了。
  • 我,54歲農村老頭彈棉花年賺15萬,揭露這不起眼的工作咋賺錢
    置頂「苑燕兒」,一起閱讀、寫作,職場升職加薪,副業賺錢升值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51期人物:一個只有小學學歷的農村老爺子,在彈棉花日漸沒落的時候
  • 淺談《刺客伍六七》,這部動漫裡的「小葷腔」,你還記得多少呢?
    而在這部高評分動漫裡的「小葷腔」和「致命密招」,你至今還記得多少呢?眾所周知,《刺客伍六七》這部動漫能這麼火,本身劇本擁有著非常強的可塑性。古典武俠和現代科技之間的碰撞,還是比較符合當代審美的,這也是小明同學最喜歡這部動漫的原因之一!刺客排行榜的設定,也為劇情帶來很多懸念,再加上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有意思。
  • 錦園小區彈棉花31年的童師傅 請他彈一床棉花胎要排隊兩個月?
    浙江在線01月06日訊施阿姨來電:下城區所巷大樹路路口,有一家彈棉花的店,彈得非常好,沒有店名,只知道以前是家理髮店。老闆姓童,他在這裡開店已經有段時間了,他先用機器軋好後,再壓,老闆待人態度很熱情,價格也公道,2.5元一斤,我們單元裡的人都拿到他那裡去彈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我拿去的棉花胎,過了兩個月才完工。
  • 海歸金融碩士幫母親「彈棉花」,年銷售200多萬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一代了解「彈棉花」工藝,蔣曉棟一方面用現代的手繪和平面設計,改善「彈棉花」和「手工面被」的形象;另一方面,開始與民宿、自媒體、短視頻等貼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渠道合作,進行產品推廣。未來,蔣曉棟還計劃對「彈棉花」過程,進行24小時的網絡直播,讓更多人了解這門「溫暖」的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