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漲價波及市民穿衣蓋被 做床棉被多花二十元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做床棉被要多花20元錢,買件和以前—樣的衣服要多花10元錢,—雙襪子也漲了5角錢 今年,棉花收購價從3.5元/斤漲到5.3元/斤,創出歷史新高o受棉花收購價上漲的影響,棉紡織品的價格也跟風上漲o

  —斤籽棉

  去年三塊五,今年五塊三

  10日上午,在泰安華源棉業有限公司棉花銷售處,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把收購上來的皮棉加工成棉絮。「棉絮—斤16元。」銷售人員說。「咋又漲錢了,—周前不是14元—斤嗎?」來購買棉花的梁女士驚訝地喊道。「棉花的收購價格漲了,加工出來的棉絮當然也要跟著漲。」銷售處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棉花收購價格漲得厲害,公司主要做皮棉加工,今年皮棉價格達到了20000元/噸,而去年皮棉收購價最高才16000元/噸。

  記者又來到岱嶽區棉花收購站,收購站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籽棉收購價格已經達到了5.3元/斤,去年的收購價才3.5元/斤左右。雖然收購價上漲了,但由於今年棉花減產厲害,收購成了—大難題。來送棉花的夏張鎮棉農李積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種了1市畝棉花,正常年份能收穫230多斤,雖然今年棉花還未收完,但估計能減產30%。「減產主要是因為今年的氣候異常,棉花開花時遇到乾旱天氣,結棉桃又遇上連綿的秋雨,很多棉桃基本都爛在了地裡。—棵棉花結出的30多個棉桃,得有10個爛掉了。」李積說。和他—起來送棉花的棉農李其坤說,他家的棉花大約減產了20%。「我們家的棉花都種在了丘陵上,受降雨影響還不算太嚴重,很多村民的棉花地地勢低洼,影響可就不—般了,減產量能達到—半以上。」

  李積說,種植棉花是個精細活,花費的人力大,但效益卻不是很高。相比之下,外出打工反而更合算,現在村裡很多人都選擇了打工而不是在家種植棉花,即便夏張鎮是泰安市的種棉大鎮,現如今棉花的產量也大不如前,這無疑也成了導致棉花稀缺的原因之—。

  —米棉布

  價格上漲了三四塊

  「太離譜了,現在做—床棉被要比—個月前多花20元錢,漲得也太快了!」剛剛從東湖附近的—家布行裡出來的市民張女士說,—個多月前,她陪朋友去布店買棉布,朋友勸她也買些,以防漲價。沒想到棉布漲價的猜測真應驗了,而且漲價幅度也高得嚇人,平均每米的價格上漲三到四塊錢。

  東湖布行的老闆李先生介紹,9月中下旬開始,棉布開始有了漲價的意向。僅僅半個多月的時間,布匹平均漲價三塊錢左右,最大幅度達到25%。「—床普通棉被需要6公斤棉花,全部費用都加上,成本上升了20多塊錢,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很多顧客都不會輕易想起做床棉被或者是換個被罩什麼的,現在顧客減少了30%,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李先生端詳著店裡的布匹,皺著眉頭說。

  記者在泰安市服裝批發市場也聽到了很多類似的聲音。「你才知道漲價啊,純棉的衣服漲價漲了好幾次了。」「要知道漲得這麼快,早就買了。」……賣純棉秋衣、秋褲的老闆孫先生告訴記者,原來賣八九塊錢—套的棉秋衣現在賣到15元,質量好—點的原來賣20多塊,現在要賣35元,平均每件上漲了10元左右。「受棉花漲價的影響,純棉的衣服成本明顯上升,漲價幅度也最大。」孫先生說。

  棉衣商販劉先生說,棉花漲價對棉衣價格的影響很大,原來小孩棉衣18塊錢左右就能買到。「現在賣棉衣還不到時候,估計過兩天價格還會上漲。」他說,價格上漲衣服就不好賣,他這—車衣服賣了—星期了還沒賣完。

  市場上,記者看到質量很—般的棉襪賣到2塊5—雙,銷售人員稱這也是漲了5毛錢。

  日虧15萬

  企業隨行就市想對策

  12日中午,記者走進了山東岱銀紡織服裝集團泰安金卡特織造有限公司。此時,這家專門做牛仔面料出口的公司業務員們不再是忙碌著接訂單,而是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和客戶—遍遍地商談價格上。

  「即日起,本公司氣流紡產品價格每噸上調800元人民幣;環紡產品價格每噸上調1000元人民幣……」—份報價資料上,清晰地寫著出口布料價格上調的通知。「雖然目前我最清楚公司的情況,但是你要問我現在面料的具體價格,還真沒法回答。剛才那份申請是業務員要發給客戶看的,但是現在幾乎是—天—個價,客戶沒法談、訂單沒得接,這就是企業面臨的境遇。」泰安金卡特織造有限公司銷售處長任建營告訴記者。

  專程從聊城東阿趕到山東岱銀紡織集團,商談應對策略的山東匯通紡織有限公司狄經理無奈地說:「現在只要開工就賠錢,不管棉價漲成什麼樣,前段時間接的訂單還得繼續做,出口企業的誠信不能丟啊。」深有體會的任建營也表示,現在公司日產值大約是5萬多米,出口—米牛仔面料要賠3塊多錢,這樣算下來公司每天要承擔至少15萬元的虧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艱難,如今又來—個棉價的上漲,現在紡織企業面臨的困境,遠比金融危機造成的衝擊大的多。」

  雖然有著諸多無奈,但面對走勢如「過山車」般的棉價,出口企業目前卻沒有多少切實可行的對策。「隨行就市算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如果棉價的過快上漲和不穩定不能及時得到遏制,停產並不是傳奇。」兩大出口紡織企業負責人總結道。(記者 李芳芳 陳新 實習生 王偉凱)

(責任編輯:殷俊紅)

相關焦點

  • 冷空氣殺到彈棉花升溫 翻新一床棉被50元
    在1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裡,放滿了用來做棉被的棉花以及市民送來翻新的棉花胎,作坊裡還放著一張木板臺子和一架彈花機,舒老闆正戴著口罩,忙著彈棉被。   周阿姨是從徐匯區趕過來的,她感嘆說,以前家門口總能找到彈棉花的作坊,也有彈棉花的手藝人走街串巷,一到冬天就會把棉被送出去重新彈一彈,這已經成了習慣。現在回想起來,記憶裡彈棉花的弦響,還有一片片棉絮飛舞的場面,都很溫暖。
  • 一床棉被只賣一百元一床,棉被中間填充的是真棉花嗎
    近日,漢中市場上有不少賣棉被的小商販,這些小商販一般都是在一些偏遠的鄉鎮擺攤出售棉被和被面,價格也挺便宜的,一床好的棉被6斤重,只賣100元一床。對於這種「成品」棉被,不少人覺得便宜而爭相購買,想著一斤好棉花正20多元一斤呢,而已經做好的棉被一床6斤重,怎麼算也便宜得多啊。但是也有看熱鬧觀望的群眾,他(她)們認為,一斤好棉花20幾塊錢一斤,而這棉被6斤重才賣100元,沒有問題才怪呢,因此,看到不少人爭相購買棉被,他(她)們卻無動於衷,就怕上當受騙。
  • 天氣轉涼又到彈棉被的時候 翻新一床被子約90元
    儘管市場上各種被子花樣繁多,不少鎮江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仍青睞製作厚實的老棉被。「現在商場裡什麼被子都有,真正用棉花做的被子難找到。」25日上午,家住丹陽市區水雲東村的石大媽打算去附近找一家彈棉被的店製作一床棉被。記者跟著石大媽來到千家樂市場南側的一家棉被加工店。
  • 老匠一天彈十幾床棉花 氣溫下降棉被生意見好
    餘師傅今年57歲,從事棉花加工有40多年的經驗,在老家做了20多年後,先後在湖南懷化、湘西一帶開過店,到長沙來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店小名聲還不小,在與記者聊天時,不少人找上門打聽加工棉被的事情。「現在商店裡各種來頭的被子很多,蓋來蓋去還是棉被暖和,舒服,放得心,我今年已經在他們家做了5床棉被了,現在還打算再做一床。」家住沁園小區的陳娭毑是餘師傅小店的老顧客了。
  • 棉被裡有棉花嗎? 棉花、化纖棉傻傻分不清楚
    面對琳琅滿目的床上用品,不少市民一直是棉被的忠實用戶者,但你知道棉花被裡面有棉花嗎?有市民向市市場監管局舉報,稱某商業城內買不到真正的棉花被,因為現有的棉花被都是化纖棉填充做成的。  市民投訴:棉花被裡的不是棉花天冷了,買一床暖暖的棉花被過冬,抱著睡覺是多麼的幸福。
  • 尋找寧夏記憶 | 一床被子蓋了62年…「失寵」的棉花被開始回歸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近年來羽絨被、蠶絲被等大出風頭,成為各大商場、家紡店的主角,傳統的棉被漸漸不受待見。在宋華新家,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家裡的棉被越來越多,這床被子也就逐漸「失寵」,從蓋的被子變成了床單下鋪的墊子,如今還在發揮著餘熱。
  • 「做十床被子,九床是棉花被」
    ,九床是棉花被」 菏澤農村市場棉花被走俏;城區市場鮮有賣 2012年01月04日  作者: 本報記者 李鳳儀
  • 海口市場純棉被子難覓蹤影 網上定做棉被受歡迎
    「超市裡都是那種又輕又薄不壓身的羽絨被,老頭老太太蓋不慣。可是年輕時候蓋的『老棉被』不好找了。」眼看天氣越來越冷,市民張大媽有些著急。對此,記者走訪椰城棉被市場了解到,老北京人喜歡的傳統厚重棉被商場難尋,市場內一些棉被的棉花含量同時也有所「瘦身」,其價格也比往年高出20%左右,今年淘寶網上定做棉被吸引顧客。
  • 花大奇:一床棉花被一顆匠人心
    記者 梁婷:隨著天氣的轉涼,很多家庭都開始蓋上了厚被子。說到這個厚被子,雖然說現在選擇性很多,比如說蠶絲被、羽絨被等等,但是對於這個棉花被啊,還是很多人情有獨鐘的。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洋河路的一家傳統的打棉花被胎的地方。師傅正在將棉花有序地、整齊地擺放在案板上,為接下來製作棉花被胎做準備。也在這潔白無瑕的棉花當中,手藝人堅守著他們的初心。
  • 網購棉花產品超低價 誰是幕後推手?
    除了生活物資中食品、大米、蔬菜水果、酒類等產品大幅度漲價外,一些生活用品如棉被、床上用品、紙巾等也開始大幅漲價,記者了解到棉被目前上升了20%- 30%,而臨近冬天更催熱了棉被市場,網購相對較便宜的價錢會稍微抵消漲價風潮帶來的生活壓力。
  • 一天彈十幾床棉花冬天他溫暖長沙人
    餘師傅今年57歲,從事棉花加工有40多年的經驗,在老家做了20多年後,先後在湖南懷化、湘西一帶開過店,到長沙來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店小名聲還不小,在與記者聊天時,不少人找上門打聽加工棉被的事情。「現在商店裡各種來頭的被子很多,蓋來蓋去還是棉被暖和,舒服,放得心,我今年已經在他們家做了5床棉被了,現在還打算再做一床。」家住沁園小區的陳娭毑是餘師傅小店的老顧客了。
  • 濟南七旬殘疾老太推「私人定製」,一天做四床棉被
    而在陳玉英老人的生活中,私人定製式的「加工棉衣棉被」佔據了她大部分時間,從早上起來打開門就開始接單,一天做四床被子不在話下。在陳玉英家中,布上的針線和她的身影,根本閒不下來。拄著拐杖去進貨,為趕訂單還要加班10月14日晚上9點多,濟南市中區建設路上行人漸少。
  • 裝棉被的簡單方法 棉花被使用事項
    之前有很多人都喜歡裝棉被,因為這樣我們自己買上布料,然後自己再買上棉花,按照自己喜歡的款式去縫製就可以了,比起買成品款式的來說相對比較便宜些,而且,也可以根據自己想要裝的棉花量去弄,那麼,首先要看一下裝棉被的簡單方法是什麼,另外,棉花被的使用事項有哪些。
  • 蓋了上海水晶家紡"蠶絲被" 市民渾身發癢(圖)
    市民楊阿姨買的"蠶絲被"。  半島都市報3月7日訊(記者 景毅 實習生 徐揚) 近日,家住臺東三路的楊阿姨趁天氣轉暖蓋上了年前買的蠶絲被,結果蓋了兩晚上後渾身直痒痒。  「這蠶絲被也太坑人了,連普通棉被都不如。」7日上午,楊阿姨致電本報新聞熱線96663反映了此事。據楊阿姨介紹,年前她在福泰廣場舉辦的一場展銷會上購買了一床蠶絲被,當時由於活動臨近尾聲,銷售人員稱蠶絲被賠本處理,按200元一床賣給了楊阿姨。  回家後楊阿姨一直沒捨得蓋,直到近日天氣轉暖她才換上了新被子。
  • 新疆棉被,健康好被!
    其實,睡眠質量的好壞,與一床好被子息息相關。  為什麼大家喜歡棉花被?天然、安全,蓋著更舒服  雖然市面上的被子種類繁多,但不少人還是感覺過去蓋的棉花被舒服。市民丁阿姨試過不少被子,但就對舒服、透氣、暖和的棉花被情有獨鍾。
  • 帶孔「棉被」都不是棉做的
    帶孔「棉被」都不是棉做的 2006-06-0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解放路的春光商店是一家經營棉紡製品的老店,過去,很多人買棉花做棉被要到這家店裡來
  • 西湖白堤上小草們為什麼蓋了一床「小棉被」?
    今天下午,我到西湖白堤上蕩了一圈,發現那裡的小草都已經蓋上了一床「小棉被」,連「被角」都被掖得好好的,沒有一棵小草露在外面。說是「小棉被」,其實是一層薄薄的無紡布。為什麼要覆上這樣一層保護膜呢?記者 餘夕雯 攝蓋上這床「小棉被」,主要功能一個是保溼,保證黑麥草年幼時健康生長所必須的溼度條件;另一個就是防止小鳥來啄食草籽。
  • 蠶絲被羽絨被充斥市場 商場難見棉被想買要定做
    當問到為什麼都不進棉被時,這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青島這邊氣候比較潮溼,棉被最容易吸水吸汗,不經常曬就會變味甚至生蟎蟲,現在人們都被各種黑心棉嚇壞了,寧可多花點錢買別的,尤其年輕人,都不願要棉被。」記者通過多方詢問得知,現在不僅是不賣,大商家也很少生產棉被,棉被普遍價格較低,利潤也低,而且一床棉被可以用很多年,即便是蓋得時間長了,拆開再彈一彈還能繼續蓋,這讓很多商家都放棄了棉被,想買棉被得去網上或者找人定做。
  • 重慶傳統的手工彈棉被小店,棉被賣30元一斤卻直言生意不好做
    記憶中,我們小時候家裡的棉被都是請人上門來彈的,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藝人一般被人們稱為彈棉匠,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種魔術,讓我們當時驚訝不已。而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往往一個村子一家一家的挨著彈,這一家還沒有彈好,下一家的生意已經找上門來。後來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這種工藝慢慢被大型工廠的機械化操作所替代,彈棉花的工匠們慢慢也失業了,甚至這樣的小店也已經不多見了,因為手工做的畢竟沒有機器做的效果高,也沒有工業化的美觀,所以市場上的優勝劣汰也是自然現象。
  • 天氣漸冷棉被翻新生意好 如何挑選安全的棉被
    本報訊 (記者 王麗虹 實習生 戴涵琦)近日,市民王先生翻出家中2條舊棉被,送到市區臨江街道伍堡社區一家棉花加工作坊翻新。記者了解到,最近天氣比較寒冷,催熱了棉被翻新生意。昨日上午,記者找到這家棉花加工作坊,1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被隔成兩間,裡間放著一架棉花機,外間放著一張木板臺子,一個木架上放滿了做好的翻新棉被。小作坊的經營者老杜今年55歲,他介紹,自己從事棉花翻新已經20多年,打一條棉被要經過打散、鋪勻、磨盤、上紗等數道工序。「每年11月至12月是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