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型語言教學七原則(2)任務進展性(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61,在家教孩子英語也可以參考)

2021-02-15 武太白英語教學

任務型語言教學七原則(1):腳手架原則(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60,在家教孩子可參考)

下文選自任務型語言教學法泰鬥David Nunan的經典著作《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翻譯、解讀:武太白。

Principle 2: Task dependency

• Within a lesson, one task should grow out of, and build upon, the ones that have gone before.

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 is illustrated in the instructional sequence above which shows how each task exploits and builds on the one that has gone before. In a sense, the sequence tells a 『pedagogical』 story, as learners are led step by step to the point where they are able to carry out the final pedagogical task in the sequence.

Within the task-dependency framework, a number of other principles are in operation. One of these is the receptive-to-productive principle. He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structional cycle, learners spend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time engaged in receptive (listening and reading) tasks than in productive (speaking and writing) tasks. Later in the cycle, the proportion changes, and learners spend more time in productive work. The reproductive-to-creative-language principle is also used in developing chains of tasks. This principle is summarized separately below.

譯文

原則2:任務進展性

任務進展性原則在上文的教學序列中已有展示,該序列顯示了每一項任務是如何利用前一項任務、並在其基礎上加以擴展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該序列講了一個「教學」故事,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達到這樣的水平:他們能夠把序列中最後的一項任務完成。

在任務進展性框架下,有幾條其他原則在起作用。其中之一是輸入到輸出原則。在序列的最開始,學習者花在輸入性任務(聽、讀)上的時間要比花在輸出性任務(說、寫)上的時間多。在序列的後半截,時間的比例發生改變,學習者花更多的時間完成輸出性任務。還有語言復現到創造原則,也用於設計一連串的任務之用。這一原則接下來會進行總結。

解讀

這個「進展性原則」其實就說了一件事:一節課內的任務應該像一個完整的故事那樣逐層展開,遵循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路線,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說這裡搞一個任務、那裡搞一個任務就算是任務型教學,而是要對人物的設計進行整體思考,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興趣逐步展開。

英文原文中提到有一個教學序列,現引用如下:

Step 1

Example

Create a number of schema-

Look at newspaper advertisements

building tasks that introduce initial

for renting accommodation.

vocabulary, language and context

Identify key words (some written

for the task.

as abbreviations), and match people with accommodation.

Step 2

Example

Give learners controlled practice

Listen to a model conversa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ocabulary,

between two people discussing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ccommodation options and practise the conversation. Practise again using the same conversation model but information from the advertisements in step 1. In the final practise, try to move away from following the conversation model word for word.

Step 3

Example

Give learners authentic listening

Listen to several native speakers

practice.

inquiring about accommodation and match the conversations with newspaper ads.

Step 4

Example

Focus learners on linguistic

Listen again to conversations and

elements, e.g. grammar and

note intonation contours. Use cue

vocabulary.

words to write complete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volving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cheaper, closer, most spacious, etc.).

Step 5

Example

Provide freer practice.

Pair work: information gap role play. Student A plays the part of a potential tenant. Make a note of needs and then call rental agent. Student B plays the part of a rental agent. Use ads to offer partner suitable accommodation.

Step 6

Example

Pedagogical task

Group work discussion and decision making task. Look at a set of advertisements and decide on the most suitable place to rent.

我們看到,其實這個教學序列就是把綜合目標「decide on the most suitable place to rent」所需要的準備步驟一個個分解成小的任務,並按照先輸入後輸出、先復現後創造等原則安排這些小的任務,讓學生依此循序漸進,直到學生具備完成綜合性任務的能力為止。

「進展性原則」要求教師有這樣幾項能力:1、從整體上把握一節課、一單元的任務設計;2、根據教學目標確定綜合性任務的指向,明確學生應該完成什麼樣的綜合性任務(最終任務);3、把綜合性任務所需的單項、複合技能拆分成局部任務,並按照特定原則(先輸入後輸出、先復現後創造等)把這些任務合理安排到學習過程中去,並使其環環相扣。

我們回到題圖上來:


這就是一個一環扣一環的進展性任務序列。在設計任務的時候,就需要這樣從現實中找出恰當的例子,用適當的語言去實現它。

相關焦點

  •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及其基本理念我們可以把任務型語言教學定義為:任務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娛樂活動中所從事的各種各樣有目的的活動。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擬人們在社會學校生活中運用語言所從事的各類活動,把語言與學習者在今後日常生活中的語應用結合起來。
  •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01 年教育部出臺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此標準提倡採用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法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研究學者及老師的青睞。目前,我國部分學校已經嘗試採取了任務型教學方法。朗(long,M:1985)指出: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人們會不斷地重複各種各樣的活動,而這種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的活動,就是任務。
  • 選擇英語教材的主要原則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109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3:確立教學目標
    山人曾經在微信公眾帳號「武太白金星人」中寫過兩篇《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小文章,分別為「成功英語教師的五大特質」和「成功英語學科建設的若干要素」,
  • 教育解析:任務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看完長知識了!
    【摘 要】在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在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本文擬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探索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論文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實證研究;英語教學在新一輪的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開始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於轉變學習方式,從過去「以教師為中心」,單純依賴老師講授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
  • 電影賞析任務型教學的作用,網友們:大家可以看一看
    引言:任務型教學(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是一種廣泛應用並行之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其特點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任務、分配任務並組織學生完成任務來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特徵是:以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具體到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應根據相關課程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設置任務,讓學生用英語來完成,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實現英語的有效學習和應用。
  • 英語學習者特徵之學習者偏好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106(附導讀、家長指南、講解視頻、作業與籤到)
  • 英語學習者特徵之動機和態度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104
  • 英語教學法選讀54:任務型教學法之「任務」的定義
  • 任務教學法簡介
    任務型教學法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盛行於英語教學界,至今方興未艾;然而任務型教學法從英語教學界步入對外漢語教學界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如何科學全面地認識這種嶄新的教學法,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優勢、克服其不足,將直接關係該教學法在漢語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本文擬從正反兩個方面簡評任務型教學法,以期對該教學法在漢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起一個引導作用。
  • 幼兒語言學習的發展階段初探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88(恢復家長指南,談談幼升小的語言問題)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總目錄(截至2016年)原創不易、公益翻譯,請隨手轉發,感謝!如果大家覺得四本太少,請留言告訴我,我會綜合考慮。當然,在此之外,會不定期推出教學法圖書的推薦文章,形式是「特刊」,並且不會放在周五,而是放在周日或周一,單獨一篇文章出來。敬請期待!2、確定每年選讀的主題。經反覆考慮,決定2017年選讀主題為「英語教學的基礎理論」。
  • 對英語語法任務型教學的理解
    我的學生時代仍然充滿了機械性的無聊「填鴨式教學」,我深受傳統語法教學機械性呆滯的折磨。因此如何讓學生無意識地愛上語法一直是我不斷努力改進的方向。我的理解是,直接解釋語法等於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因此在語法教學中,我的原則是:從整體上感知,在情境中運用,在應用中掌握。
  • 中外最有代表性的英語教學法
    此法主張直接用外語教外語,不用母語,不用翻譯,不注重形式語法,最根本的理念是讓學生建立語言與外界經驗的聯繫,即讓每一個詞語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意義直接聯繫,不經過母語翻譯,使學生儘快丟掉「心譯」這條拐棍直接用外語思維。有四項核心原則:直接聯繫原則、口語為基礎原則、句本位原則、模仿為主的原則。自然法。
  • 交際教學法:變革時代的語言教學
    接下來,Richards教授列舉了在類似於中國、日本等這樣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對於這些英語教育問題的應對策略。一方面是教學法改革,比如推廣交際教學法、或者其他一些「新教法」如「沉默法」、「全身反應法」、「暗示法」等;另一方面是改革課程開發體系,制定交際教學目標;再者是尋求交際教學法的核心原則;還有建立語言能力衡量參考標準。
  • 理性看待英語教學評價與任務型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不是意味著這種教學方法「一家獨大」?如何在正視考試的前提下,以考試促進教學,並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面對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理論與實踐困惑,我們必須—— 理性看待英語教學評價與任務型教學
  • 詞彙學習七武器二:新舊詞彙整合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75,譯文、家長指南回歸!)
    以下「導讀」為武太白原創內容,英文原文節選、整理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學法叢書:詞彙:描述、習得與教學》一書。當然,還是建議大家先耐心看看原文,再看譯文,如果原文看得不是太懂,那麼看完譯文之後再回頭看看。要不要放譯文?也歡迎大家留言說一說。今天的兩段原文講的東西更多的是理論層面,主要內容是:一、要在教學中安排活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識學習新詞;二、簡單列舉了兩種這樣的活動:詞義導圖、詞義列表。
  • 教育教學方向論文選題參考(英語專業)
    選題如下:故事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2007年廣東省高考英語新題型解析論中國英語教育的發展趨勢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的教學原則與方向>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途徑新探英語教學中真實語料的選擇與使用任務教學法研究及在中國的應用談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 我知道你們有點不服氣,現在就來給你們解解氣: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才更高效?(中) - 英語教學法著作選讀0137
    因特殊情況,「英語教學法著作選讀」系列文章,上周選擇在周四發。
  •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120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總目錄(截至2016年)朋友們:上周我發了《究竟是than I還是than me,怎麼解釋?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119》,有朋友提問:1 He loves his sister more than I. 他比我更喜歡他妹妹。
  • 英語詞彙學習七種武器之五:具象化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78(附導讀、譯文與家長指南)
    以下「導讀」、「家長指南」、「譯文」均為武太白原創內容,英文原文節選、整理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學法叢書:詞彙:描述、習得與教學》一書。 導讀上周我們讀了《英語詞彙學習七種武器之四:促進深層次理解 - 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77(附導讀、譯文與家長指南)》,文中指出,詞彙學習與教學既要依靠不斷重複的維持演練(maintenance rehearsal),也需要進行意義上不斷深入的詳述演練(elaboration rehearsal);窮舉性的「此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