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英語教學評價與任務型教學

2020-12-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不是意味著這種教學方法「一家獨大」?如何在正視考試的前提下,以考試促進教學,並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面對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理論與實踐困惑,我們必須——

 

理性看待英語教學評價與任務型教學

 

 

江蘇省鹽城市第二小學英語示範課上,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本報記者 張學軍 攝

  

  教學評價的首要目的是學生發展

 

  ■魯子問

 

  如何跳出中小學英語現行評價制度制約教學的怪圈?我們需要從教學的根本目標出發,讓評價充分發揮促進教學的功能。

  中小學英語評價是教育評價中一個學科的教學評價,主要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課程標準譯為「終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主要指的是測試。

  評價是否可以促進教學

  我們通常在英語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中開展形成性評價,有時也進行總結性評價。而在學期、學年結束時,一般都進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也可以包含在總結性評價中。

  開展評價主要有三個目的:通過評價測試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通過評價測試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通過評價測試使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及時了解課程標準的執行情況,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顯然,評價測試的首要目的是學生的發展,是讓學生體驗進步與成功,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能用英語做什麼事情,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當然,評價學生的語言能力也離不開測試,不過測試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分數,而是發現學生語言素質發展中的進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採取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語言素質的進一步發展。

  這說明,只要圍繞教學的根本目標,評價就能促進中小學英語教學。

  用總結性評價促進教學

  考試是人類最悠久的認識實踐活動,但從來都是「必要的惡行(necessaryevil)」。考試之「惡」在於考試影響甚至誤導了人類傳承文化必需的教育活動,考試之「必要」在於人類目前尚沒有找到比考試更好的甄別、判斷人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的辦法。因此,我們應該直面考試的本質性缺陷,理智地探索考試改革與發展的路線圖和實施方案。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階段性需要,合理地設計、調整總結性評價的形式、標準,從而用總結性評價促進教學。

  在目前已經實施高中新課程的省份,英語高考的改革也在穩步推進,不斷推出的新題型,昭示著新高考格局的建立。

  實際上,現有的高考英語題型大部分都是能力立意的,只要我們從運用角度分析把握這些題型的命制原則,就可以更好地把英語的備考和英語運用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備考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以高考促進日常教學。

  這裡以題型「完形填空」為例。完形填空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學的語言運用能力檢測方法而設計的,綜合考查語篇連貫、語詞在語篇中的語法運用、語詞在語篇中的詞義選擇運用等能力。備考完形填空,應該從語篇能力、語詞在語篇的語法運用、語詞在語篇中的詞義選擇運用這幾個方面進行複習,而不是一味地單純做完形填空題。

  一線教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迴避備考,而應該準確理解當前高考英語各種題型的本質,從試題的運用能力本質上把握備考,實現備考與學習的同構,使備考成為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活動,成為促進教學的活動。

  多元評價從根本上促進教學

  每個學生的認知風格、學習方式、學習特徵存在差異,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也不相同。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學應開展多元評價。

  中小學英語評價應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還要體現評價內容的多樣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

  在評價主體上,為了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評價,尤其是形成性評價,應建立開放和寬鬆的評價氛圍,鼓勵學生、同伴、教師以及家長共同關注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課程標準提倡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他評與自評相結合,以自評為主;綜合性評價和單項評價相結合,以綜合性評價為主。

  在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中,教師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差異採取適當的評價方式,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評價目標,並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以利於學生充分展示自身的優勢,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

  課程標準應該要求評價者努力探索適合於不同目的的不同評價手段和方法。多元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從而從根本上促進教學。

  現行評價制度制約教學

  評價既然被稱為「必需的惡」,自然存在天然的不足。對於教學來說,只要考試存在,教學就不可避免地在實際操作中以考試為目標。因此,只有使考試全面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考試才可能全面地促進教學。

  但是,當前的高考受到考試成本、考試時間等條件因素的制約。考試成本(主要是閱卷過程成本、培養合格閱卷者的成本)無法進行全面主觀化的能力考試,而客觀性試題的能力考試又需要較多的考試時間。顯然,現在我們還無法用高考這樣的總結性評價全面促進教學。

  儘管現在新課程高考增加了任務型聽力、任務型閱讀、任務型寫作等題型,但這些題型很多還只是半任務型的。比如閱讀補充完成表格,真實任務是閱讀做筆記,而現實中不可能出現有人把表格畫好了、而且記錄了大部分內容了,讓讀者閱讀後補充筆記。

  因此,目前的高考等評價形式還是改革過程中的評價形式。我們不得不承認,高考這樣的評價對教學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這也是國家大力推進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因。(作者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英語課程標準」專家組成員)



相關焦點

  •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進入21世紀後,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尤其是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這說明任務型教學是我國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
  • 對英語語法任務型教學的理解
    在英語課堂上,我力爭通過多種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多用目標語法,以學帶學,以用促用。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地掌握語法。潤物無聲是語法教學的最高水平。在解釋九年級unit8Theworldhighestmountainis8848metershigh時,我設置了一個「我是地理百事通」活動,並開始了一個小組競賽,看看哪個小組最了解地理知識。此外,許多學生願意展示他們的地理知識。
  • 淺談對於英語語法任務型教學的感悟
    英語課堂上,我力爭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更多的使用目標語法,用中學,學中用。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學生自如的運用掌握語法。潤物無聲是語法教學的最高境界。在講解九年級unit 8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 is 8848 meters high時,我就設置了一個「我是地理百事通」的活動,並展開小組競賽,看看哪個組了解的地理知識最多。
  • 教育解析:任務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看完長知識了!
    【摘 要】在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在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本文擬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探索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論文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實證研究;英語教學在新一輪的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開始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於轉變學習方式,從過去「以教師為中心」,單純依賴老師講授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
  •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01 年教育部出臺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此標準提倡採用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法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研究學者及老師的青睞。目前,我國部分學校已經嘗試採取了任務型教學方法。朗(long,M:1985)指出: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人們會不斷地重複各種各樣的活動,而這種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的活動,就是任務。
  • 如何打造真正的任務型教學課堂
    筆者以名師課堂和外教課堂為基礎進行反思為入手,一起探討如何準確理解任務型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有效性。學習了英語新課程創新教學設計後,我總結了這些名師課堂實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課堂導入設計的準確、真實,不知不覺中已經把我們引入到了設計好的課堂之中,而且整個課堂繼續在真實的語境交際中完成。這就是任務型教學真正的本質體現。
  • 任務型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而在任務型合作學習中,將任務情境作為依託,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自主學習的新技能,使科學學習成為一種有意義的學習。下面,我來談談任務型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 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英語教學評價
    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英語教學評價          --
  • 期刊好文 | 閱讀圈任務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與評價中的應用(文/羅少茜、張玉美)
    在前人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著重介紹一項可供參考的教學和評價任務——閱讀圈,探討其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聯繫,並就閱讀圈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闡釋,旨在為核心素養教學和評價實踐提供一種可能的方式。
  • 任務教學法簡介
    任務型教學法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盛行於英語教學界,至今方興未艾;然而任務型教學法從英語教學界步入對外漢語教學界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如何科學全面地認識這種嶄新的教學法,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優勢、克服其不足,將直接關係該教學法在漢語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本文擬從正反兩個方面簡評任務型教學法,以期對該教學法在漢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起一個引導作用。
  •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教學評價複習提綱一
    8、學生的社會背景是指學生的課外學習環境,如家裡是否有可利用的英語學習設備,家長是否有能力給孩子輔導及學生用於學習英語的時間等。9.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能力目標是指學生能否用課堂所學的單詞、句型、語言功能等在一定的語境中得體地運用語言。10.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基本特點(1)重在強調人的主體性,旨在促進學生達到目標而不只是評比。
  • 電影賞析任務型教學的作用,網友們:大家可以看一看
    引言:任務型教學(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是一種廣泛應用並行之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其特點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任務、分配任務並組織學生完成任務來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特徵是:以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具體到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應根據相關課程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設置任務,讓學生用英語來完成,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實現英語的有效學習和應用。
  • 評價英語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上)
    如果說文藝評論對促進文藝繁榮起著推動作用的話,科學有效評價英語課堂教學對於提升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多維評價體系,助推英語教學 ——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維評價體系在楓葉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一所擁有著25年歷史的國際學校,英語特色-等級教學,堪稱首屈一指。新高一學生在入學前會參加統一的診斷性評價-楓葉英語等級考試,即通過對其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測試,將學生分為Full-BC(全加方課程),Bridging(過渡級)和Foundations(基礎級) 三種班型。無論哪種班型,在所有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都突出了過程評價的地位。
  • 基於任務和輸出驅動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基於任務和輸出驅動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本人多年教學的探索總結,最初應用於英語專業《高級英語》教學,近年來應用於泰安校區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效果良好。這種教學模式基於三個理念:一是高效課堂可以助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二是任務式教學可以把語言學習和語言能力培養形成於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三是以語言輸出為驅動,通過創設有利於完成任務輸出的環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新學期前,基於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任務,包括課前、課上和課後三環節。
  • ...廣元市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研討會」在廣元市東城實驗學校成功舉辦
    為深入推進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改革,學習、交流先進的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方法,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全市初中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由廣元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利州區中小學教研室、廣元市東城實驗學校中學校區承辦的 "2020年廣元市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研討會"於8月29日下午在東城實驗學校中學校區成功舉辦。
  • 教學思考 | 中學英語教學小建議(一)
    以小組協作形式建構教學情境完成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一、小組協作式任務型教學的提出很多教師在今天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材目標的完成結果是事半功倍,所學的知識只裝在肚子裡,而不會進行實際的應用,學出來的都是啞巴英語。我想:這是由於課堂中設置的情境不真實,缺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而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現在教師授應以任務型教學為主。
  • 任務型語言教學七原則(2)任務進展性(英語教學法原著選讀61,在家教孩子英語也可以參考)
  • 學術窗:增值性評價走進英語教學
    我國於2016年9月13日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2018年初《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頒布,其中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確定為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兩次核心素養的頒布為我們的教學評價指明了方向,「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給教育評價改革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 教學評價原則
    1.周銀海主編的《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中表述教學評價的原則如下:(1)客觀性原則:客觀性是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評價,目的在於給學生的學或者教師的教以客觀的價值判定,如果缺乏客觀性,就會失去評價的意義。貫徹客觀性原則首先要做到標準客觀,不帶隨意性;其次要做到評價方法客觀,不帶偶然性;最後要做到評價態度客觀,不帶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