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英語教學評價
--從縣優質課大賽到省優質課展示啟示
清晨,當我們看到背著沉甸甸的書包,或趕汽車、或步行、或父母陪伴的那些略帶疲倦的學子,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今天該怎樣度過?
課堂,是學生時代度過的時間最長的地方。作為教師,我們有沒有考慮過--讓學生每天帶著怎樣的願望走向學校?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今天我過得愉快嗎?
上好每節課, 學生----嚮往、渴望;教師----愉快、有成就感。
思考一:怎樣上好每節課?關鍵是教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價外語教學質量的公式:
教學質量= [學生(1分)+教師(2分)+社會環境(4分) +教學方法(3分)] x 教師
*教師對工作的熱愛和激情是教學的動力
只有對課堂、教學充滿了渴望,對學生充滿了愛和責任,你才能迸發出教育教學的激情,有了這份激情,你就會對事業充滿了熱愛和執著,有了這份執著,你就不會計較教學的苦和累,你就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探索創新、反思提高,並從中體驗快樂,有了這份快樂,你就會得到成功。因此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少埋怨學生!
思考二: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的影響
*備課: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三部曲:
1、自研教材,預設教學目標、步驟、方法、活動、作業
2、利用資源,採他山之玉(參考教參、有關資料、課件,尋求夥伴幫助等)
3、修改預設教案,確定上課教案
(備課應思考的問題:教什麼學什麼?怎麼教怎麼學?學的怎樣?感覺如何?)
對教學的了解賦予教師的能力。教師們對了解自己應如何教學越感興趣,就越能獲得更多的自由,將自己的教學導向學生的成功的學習。
—————— 傑拉德•吉伯哈德
*課堂上老師最主要的任務:組織教學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Create the condition in which learning can take place!」
課堂的組織管理是課堂教學的保障
一、起始與結尾
1、起始:先聲奪人,抓住學生
「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2、結尾:曲終意長,言盡意遠
1)梳理知識,突出重點,總結規律
2)開拓視野,激活思維,啟迪智慧
3)留下懸念,誘發興趣,鼓勵創造
二、反饋與調控
關注學生---察其顏,聽其言,觀其行
評價----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三、機智與應變
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良的教育實踐者。因「事」制宜,化「弊」為利
四、情感與氛圍
兩個心理過程:1)感覺—思維—知識 2)情感--意志—性格
四個指標:1)師生皆愉悅 2)學生積極反應 3)雙方樂於接受 4)情感融洽
五、 即時與延時
學生對問題的反應有時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慢,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快。老師即時和延時的調控尤為重要。
六、教輔設備和材料的使用:合理、科學,輔助教學
1、直觀、清楚
2、緊扣教學目標
3、有層次、多樣
4、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操練、鞏固、提高
優質課堂不應該出現的現象是:1)重引入呈現,輕訓練鞏固;2)重知識輸出,輕層層鋪墊。結果是:學生因困難而退卻, 教師因學生而失望。
Jimmie認為教授英語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用英語和其他國家的人進行交流或在英語國家生存。因此單純掌握詞彙和語言這個工具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背後的概念和意向。
讓學生記住一個單詞是簡單的,讓學生有包容他人和異族文化的胸襟以及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則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如果只是將知識如接力棒一般傳遞出去就是對教育重要性估計不足。
*教育者必須懂得並遵循如下教學原則:
Tell me, I forget it;
Teach me, I get it;
Involve me, I learn it.
人們懷著欣賞的心情,回憶優秀的老師;
人們懷著感激的心情,回憶曾觸動我們人性情感的老師。
新的課程雖是必要的教材,但溫暖才是孩子心靈成長的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