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於英語語法任務型教學的感悟

2020-12-10 齊民有約

一、語法:不知不覺愛上你

語言學的理論中對於語法有非常深刻的闡述:語法就是要研究語用之法,「用」才是學習語法的根本所在。我的學生時代仍然充斥著機械枯燥的「填鴨式教學」,我深受傳統語法教學機械枯燥之苦。因此如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語法,一直是我不斷努力改進的方向。我的理解是直截了當的講解語法等於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所以在語法教學中我的原則就是:從整體上感知,在情境中運用,在運用中掌握。

(一)、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整體感知

科學研究:直接將青蛙放入熱水,它會一躍而出,但把它放入涼水中慢慢加熱,它會很安靜地待在水裡。與語法教學有相通的地方。開門見山的傳統教學方法無形中抬高了語法的門檻,先聲奪人給學生加重壓力,往往敵兵未至就丟盔棄甲了。我的做法就是圍繞目標語法給出大量生活實例,給學生創造自然的語法環境,讓學生明白語法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並讓學生試著自己來進行語法現象的歸納總結。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還可以幫助學生順利感知語法,下一步的熟練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講解一般過去式時,我就給學生展示了本人暑假出遊的很多照片並在旁邊用一般過去時的語句介紹,學生在欣賞優美圖片的同時,就已經大量接觸了目標語法,為之後的語法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曲調未成先有情:創設良好情境

語言學習的本質是語用,讓學生有興趣表達,有話想說,才能真正讓英語活起來。英語並非母語,很難信手拈來,脫離合理的語法環境會是語言的應用變得不倫不類。因此合理的生活化的情景設置是營造語言學習自然良好氛圍的關鍵。而這依賴於合理的生活化語言情景的設置。學生整體感知語法之後,我會根據所授語法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貫穿始終的情景,讓學生在自然合理的情景中進行大量的語言練習。這無形中增強了學生語法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趣味性。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unit 2 What should I do?時,我就以Growing Pains(成長的煩惱)為整個單元的情景,聯繫學生成長過程中在思想,學業,友誼,家庭甚至情感等各個方面遇到的困惑和憂慮進行教學,每節課中出現的成長的煩惱都和學生密切相關,學生們不僅感同身受,還從中得到了很多好的建議。情景合理,整個單元進行的流暢自然,渾然一體。

(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實踐方能出真知

語法,顧名思義,語用之法,只有在應用中才能體現出語法的價值。英語課堂上,我力爭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更多的使用目標語法,用中學,學中用。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學生自如的運用掌握語法。潤物無聲是語法教學的最高境界。在講解九年級unit 8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 is 8848 meters high時,我就設置了一個「我是地理百事通」的活動,並展開小組競賽,看看哪個組了解的地理知識最多。學生的地理知識儲備已經不少,加上假期出遊很多,非常樂於展示。因此小組合作討論的非常熱烈,而且為了能夠自由地用英語表達,很多同學把本單元還沒有學到的課本通讀了一遍,在小組展示的時候很多組都除了用上了目標語法,甚至用到了新的知識,所用時間遠遠超出預期,很多沒有展示的學生似乎還意猶未盡。這無形中夯實了目標語法,增強了學生語法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趣味性。

二、讓學生帶著任務上路

由語法教學的種種儲備,結合自己對於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探索,我認為貫穿始終而且行之有效的任務是打造實效高效課堂的關鍵。而這對於教師的要求遠遠超出單單翻閱一本教參或者機械照搬課本。通過不斷地實踐探索,我有了很多較之以前更加成熟的想法,並在教學中不斷進行著完善:

(一)、任務情景生活化。合理的生活化的任務設計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明確的角色定位,自然地參與課堂活動。吸取了生硬的任務設計導致效率低下,學生喪失興趣,導致效率低下的教訓,我在任務的設計上進行了一些改進,不機械照搬照抄教參和課本,根據學生實際進行調整使之貼近學生生活。比如在學習一篇關於評價自己所在城市中服裝店,劇院等的文章時,出現了很多商店或者劇院的英文名字,非常拗口,而且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徒給學生增加了額外負擔罷了。我就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好惡換成自己身邊的劇院、商店等,學生參與熱情特別高。

(二)、任務參與人數多樣化。之前的教學中,我比較常用的是單人或者是兩人,很少嘗試小組活動,覺得不好操作。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把權力放手給學生,才發現了小組活動的人數需要靈活調整。比如在矯正一些基礎題目答案時,兩人一組出現了同時出錯的情況。因噎廢食,誠然不是明智之舉。慢慢地,我開始進行小組活動,事實證明群體的智慧要更具優勢,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群策群力,既展示自己,又取長補短,作業和練習的質量有了提高,優秀生更具責任感和出類拔萃的強烈願望。當然,小組活動的參加人數需要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靈活調整,以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三)、任務的設計層次化。任務要避免單一和單調,設計內容上可以圍繞學習主題設置不同梯度,提供多種形式,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選擇和發揮的空間,整體平均的小組可以注重基礎的夯實和鞏固,比較優秀的小組可以增加難度,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的觀點,也可以促進優秀學生主動提高的願望。

(四)、展示反饋及時化。心理學層面來講:每個人都具有多重屬性,在社會屬性層面人人都有被認同感。對於初中階段思維活躍,爭強好勝的初中生來講,這種渴望得到肯定的願望更為強烈。但是剛參加工作時,我對於學生的評價基本上是:Good!Wonderful! Very good! 通過學習才發現這種聊勝於無的評價並不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被肯定感和認同感,反而使他們喪失了創新的積極性。所以在以後的評價中,我認真地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針對性地給出評價和建議,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積極矯正自己的缺點。同時我還嘗試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和反饋。這樣堅持下來,學生不僅積極地完成任務,而且能認真的關注課堂,關注老師,關注同學。從而形成了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提高了任務的完成質量。

相關焦點

  • 對英語語法任務型教學的理解
    他與語法教學有共同之處。傳統的講求重點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語法的門檻,使學生壓力更大,往往在敵軍到來之前就失去了盔甲。我的實踐是圍繞目標語法給出大量的生活實例,給學生創造自然的語法環境,讓學生明白語法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讓學生嘗試自己總結語法現象。這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還能幫助學生順利地理解語法,為下一步熟練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 理性看待英語教學評價與任務型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不是意味著這種教學方法「一家獨大」?如何在正視考試的前提下,以考試促進教學,並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面對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理論與實踐困惑,我們必須—— 理性看待英語教學評價與任務型教學
  • 教育教學方向論文選題參考(英語專業)
    >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途徑新探英語教學中真實語料的選擇與使用任務教學法研究及在中國的應用談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任務型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形成性評價的原則及其方法舉隅基於檔案袋的英語學習評價"England, my England"的教學設計和反思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 教育解析:任務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看完長知識了!
    【摘 要】在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在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本文擬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探索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論文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實證研究;英語教學在新一輪的外語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多開始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於轉變學習方式,從過去「以教師為中心」,單純依賴老師講授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
  •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進入21世紀後,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尤其是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這說明任務型教學是我國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
  •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閱讀,作為語言的主要輸入方式,在高中英語的學習中佔據重要位置。然而,部分高中教師採取的依舊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把詞彙和語法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途徑,過於注重考試技巧,以提高分數為最終目標。課堂上學生頻繁表現出沉默現象,課後學生疲於應付,英語學習態度消極。
  • 結合英語教學中的幾種現象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彙記憶的重要性
    英語課堂上老師講授型的授課方式對於詞彙能力不足、英語綜合能力較弱的孩子是否真正有效?英語課堂上只關注學生的課上表現,而不重視學生課下的詞彙積累和記憶能否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相對於初中其他學科,英語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和教學方式,上述種種令我們廣大一線英語教師感到無比困惑的問題我想都需要從這兩個因素中去尋找答案。
  • 朱維宗——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歌曲的輔助作用
    本文在闡述英文歌曲與英語學習的關係的基礎上,從結合課本內容輔助教學、結合聽力訓練輔助教學、結合節日、時令輔助教學等方面,提出了學唱英文歌曲作為輔助教學的時機。關鍵字:初中;英文歌曲;教學輔助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歌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音
  •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
    ,對於學生養成英語思維能力無疑是一種良好的促進。我國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語法佔有較大的比重,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可是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單詞的講解、詞彙的積累,對語法的運用相對較少,而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思維能力,因此,探討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 原創 | 淺談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創客英語
    學習者在「創中學,學中創」,真正地感受到創客英語中開放、創新、發散的學習氛圍。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
  • 如何打造真正的任務型教學課堂
    筆者以名師課堂和外教課堂為基礎進行反思為入手,一起探討如何準確理解任務型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有效性。學習了英語新課程創新教學設計後,我總結了這些名師課堂實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課堂導入設計的準確、真實,不知不覺中已經把我們引入到了設計好的課堂之中,而且整個課堂繼續在真實的語境交際中完成。這就是任務型教學真正的本質體現。
  • 淺談幼兒園英語兒歌教學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幼兒園英語兒歌教學   導讀: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Asher指出,針對小孩的語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體反應,而後再學會用語言進行反應
  • 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
    語法教學貫穿整個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語法「grammar」在英文字典中的解釋為「thr rules by which words change their forms and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
  • 英語教學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問題與對策
    事實證明,當完全脫離語法時,語言表達就會支離破碎,甚至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的表達欲望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公開課與觀摩課對語法教學避重就輕,讓聽課教師陷入「重聽說能力、輕語法知識」的教學誤區。公開課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強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語法知識本身枯燥,講語法單憑用英語講解學生很難弄明白,因此教師迴避語法知識的傳授,或者是提前鋪墊,打著自主學習的幌子。
  • 搶走中考英語任務型閱讀的全部分!!!
    任務型閱讀是根據任務型教學設計而成的,它是介於任務理解與書面表達之間的一種題型。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後,能對文章中的細節進行把握,是一種讀寫結合的題型。這種題型既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考查學生運用英語語言將有關內容用文字形式正確表達出來的能力。在做任務型閱讀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任務型閱讀一般提供一段或幾段閱讀材料,在材料後設置五個任務,做題時應先閱讀所給的任務,確定任務是什麼,再帶著任務去閱讀材料,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閱讀,並能提高閱讀效率。
  • 西方教學理論反對語法教學嗎?
    要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嚴格的語法訓練,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全面提高。」2006年,Swan又重述語法教學對於英語外語學習者的必要性, 「人們常常強調『陳述性知識不等於程序性知識』, 『熟不一定能生巧』,好像因此就不必學習陳述性知識、不再需要操練了。的確, 『熟』不一定能『生巧』,但問題是什麼能『生巧』呢?」
  • 巧學英語語法:淺談need用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語法指導>正文巧學英語語法:淺談need用法 2013-01-08 15:38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淺談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現狀和新趨勢
    因此,有必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以實用性、交際性為主要內容,創設語言情景激發學生動力,多種方法、手段相結合的新的英語教學模式。  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 英語教學的目的、任務和水平是什麼?
    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是由社會需要決定的,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則是由社會的需要決定的。我們要立足現實,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社會需求面向現代化的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確立英語教學目的的大前提。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把祖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是確定英語教學目的和任務的總前提。
  •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翻轉課堂課例
    課程名稱: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翻轉課堂教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