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7個月,跨越上千公裡「赴約」杭州,34歲的新冠康復者:我要為...

2020-12-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34歲的賀冰潔吹響悠揚的薩克斯音樂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荊門醫療隊隊長劉利民感慨萬千:「他能重新演奏薩克斯,說明他的肺部功能恢復得很好。真是太好了,冰潔真是個奇蹟。」

來自荊門的賀冰潔曾是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也是浙江援鄂醫療隊治癒出院首例ECMO患者。他曾在新冠ICU內長達35天,數次命懸一線,但最終在浙江、內蒙古援助荊門醫療隊、荊門當地醫護人員的合力救助下,挺了過來。浙江援鄂醫療隊治癒出院首例ECMO患者!這是位33歲的志願者,曾免費接送醫護人員

3月23日,治癒出院時,賀冰潔許諾:等到丹桂飄香的季節,我要到杭州,為浙大邵逸夫醫院援助荊門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們,當面演奏一曲。

11月7日,賀冰潔帶著他心愛的薩克斯和美麗的約定,跨越上千公裡,來到杭州……

感染新冠肺炎,他的救治過程驚心動魄

11月7日上午,浙大邵逸夫醫院一個會議室內,10多位醫護人員聚集在一起,等候賀冰潔的到來。他們都是援助荊門醫療隊的成員: 醫院黨委書記ICU護理黃建洲、申蕊蕊……

今年2月12日,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重症)醫療隊、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35位醫務工作者抵達荊門。

2月18日,賀冰潔從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的一間病房內轉入醫療隊24小時內改建出來的新冠ICU病房。在此之前,荊門沒有標準的新冠ICU病房。

賀冰潔當時的情況非常嚴重,他是荊門首位Ecmo患者,入院治療近倆月,在新冠ICU內長達35天。他的治療過程驚心動魄:醫護人員為他走過艱難的100米轉運之路;有驚心動魄的10分鐘拔管;邵逸夫醫院援助荊門醫療隊還一次次向杭州總院發起過遠程會診……

3月23日下午,被從死亡線拉回的賀冰潔,痊癒出院。

那個時候,劉利民為了保護他的隱私,在向媒體介紹他的情況時,給他取了一個富有深意的化名:賀新森。

歷經艱難後,他重獲新生。

我心裡有句話:護士,你的眼睛真漂亮

這次來杭州,是分別7個多月後,賀冰潔第一次見到曾經搶救過自己的醫護人員。「我從來沒看到過他們的臉,那個時候,他們都帶著口罩、護目鏡。」

賀冰潔擁抱葛慧青醫生

即使如此,賀冰潔還是第一時間辨認出幾位和他接觸最多的醫護, 「我一聽聲音、一看到他們的眼睛就認出來了。我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個多月,他們每天都在我耳邊和我說話。我至今還記得,我插管的時候,因為難受,會掙扎,有一個聲音在我耳邊說:賀冰潔,我們都很喜歡你,你不要鬧。」

「你比出院時,胖了很多。」見到賀冰潔後,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危重醫學科醫生王長亮緊緊握著他的手,又拍了拍他的肩, 「我還記得送你出院那天,我們不停往你行李箱裡放東西:你能用到的充電線、牛奶、水果,怕你吃不好,恨不得把所有吃的都讓你帶走。那種感覺,真的就像在送自己的家人一樣。 」

出院之後的賀冰潔一直和王長亮保持聯繫,兩人還時常在微信上聊天,但見面卻是第一次。

見到葛慧青時,賀冰潔給了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是我的主治醫生,她親自給我拔的管,他們冒著很大的危險,我那個時候,可能隨時會噴出氣溶膠和飛沫的。」

申蕊蕊是賀冰潔醒來後最先看到的護士,「很多人都問過我:醒來說的第一句是什麼?我一直沒有說,其實當時,我心裡有一句話說:護士,你的眼睛好漂亮。」

「我想看看你們摘掉口罩的樣子。」賀冰潔對著滿屋的醫護人員說,當大家去掉口罩後,他有些激動,「你們和我想像的樣子一模一樣,很親切,很溫暖。」

知道被這麼艱難地救過來,我哭了

從3月到11月,這7個多月,賀冰潔一直在努力康復。

「剛回家的時候,我連半層樓梯都上不去。指導我康復的醫生護士們給我發了很多康復的視頻,我每天都跟著鍛鍊。」

賀冰潔說,康復的過程很辛苦,但他從來沒出現過放棄的念頭,「我的命是醫生護士們費了那麼大勁救回來的,我肯定要堅持讓自己好起來,而且我相信,我肯定可以好起來,從來沒有懷疑過。」

在家康復的日子,賀冰潔每天都會出去走路,從最初的走2公裡到5公裡,到五六月份的時候,他可以步行16公裡,「我這幾個月,把我家周圍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走了個遍。」

賀冰潔曾學過20多年的薩克斯,生病前,演奏薩克斯是他的愛好。但最初康復時,因為肺活量不足,他吹不了薩克斯。而到了6月份左右,他才可以重新演奏心愛的樂器,那個時候,他就想:距離去杭州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我的記憶只停留在自己上ECMO之前,那之後就斷片了。我清醒後,是周圍的人告訴我都發生了什麼,我哭了。剛確診時,那麼難受我也沒哭過,但是知道自己是這被艱難地救了過來,真的忍不住。」賀冰潔至今還記得,自己醒來的那個瞬間,無比茫然,知道自己在醫院,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起重溫疫情期間的驚心動魄

在之後的康復中,葛慧青、呂芳芳每天都會去看他。

「我記得葛主任說:我最喜歡來看賀冰潔。看著我一天天好起來,她很開心。」

他當時對常規呼吸訓練比較排斥,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的張磊知道賀冰潔擅長演奏樂器,就想辦法給他買了一支口琴:通過吹口琴的方式,鍛鍊肺活量。

這支口琴一支陪伴著他康復、出院。

出院的時候,賀冰潔對著救治過他的醫生護士們深深鞠躬,他說:杭州是我的福地,我下次一定專程來到杭州,為浙大邵逸夫醫院的醫生護士們吹奏一曲薩克斯。

劉利民代表醫院增送給賀冰潔一件珍貴的紀念品

很高興:那些痛苦的記憶你都沒有留下

「我現在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護士,都會覺得親切,有一種特別的感情。這次來,我有很多話想說,可是我又不知道說什麼,所有的話都用一個詞代替:謝謝。」

賀冰潔拿起自己的薩克斯,他說要為所有的醫生護士演奏一曲:愛的故事上集。這是一首他練習了很久的曲子。「一切我想要表達的都在這首曲子裡。」

悠揚的曲子響起時,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賀冰潔的額頭滲出汗水,他很用力,也有些激動。一曲終結時,掌聲四起。

「你生病的時候,我們每天都去和你聊天,你求生欲真的滿滿。我經常一個人默默在你的床邊看你,想:這個小夥子肯定會好起來的。現在看到你恢復了,還聽到你能吹完完整的一曲,真的太激動了。」黃建洲說, 「你醒來後,我問你記得自己經歷了什麼?你說不記得了。我們很高興:那些痛苦的記憶你都沒有留下。」

賀冰潔這次的感恩之旅一共去兩個地方,在到達杭州之前,他先到達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對曾救過他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杭州是他的第二站。到達杭州後,邵逸夫醫院的醫生還給賀冰潔做了一次複查。

「他的肺功能評分目前有94分,基本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了,我還記得,他當時剛出重症監護室時,評分只有50多。不過,他的心肺運動功能有所下降,我們給他制定了康復計劃,希望他以後每天能堅持鍛鍊。」葛慧青說。

他說:杭州是我的福地

當天的見面會上,劉利民還代表醫院送給賀冰潔一枚「致敬最美逆行者」的勳章,這是醫院當初送給所有援鄂醫護人員的一份紀念品。

葛慧青也給他帶了兩份小禮物:一支口琴,這是當初賀冰潔在病房裡訓練時,使用的同款口琴;還有一個脈搏血氧儀,幫助他康復訓練。

疫情期間,賀冰潔是在武漢做志願者時,被感染新冠肺炎的。經歷了這場生死劫的他說,很感恩那些幫過自己的人,在今後的日子裡,有機會依舊會去做志願者,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接下來兩天,賀冰潔要去杭州看看親戚朋友。他其實和浙江有很多不解之緣:他曾經在杭州生活過4年;他的父親一直在永康工作……

「我說要來杭州給救命恩人們演奏一曲,我爸說:我做得遠遠不夠。」賀冰潔笑著說。

他最喜歡西湖嶽廟一帶,以前在這裡工作時,時常去那邊散心。11月9日正好是賀冰潔34歲的生日,如果可以,他還想去那邊走走,「杭州是我的福地,我會一直記著這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今早杭州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我省捐獻諮詢熱線公布:96614
    「我在治療期間得到醫護人員的照料、媒體的關注,內心很感激。之前被人幫助,現在可以轉換角色來幫助人,也能獻血幫助別人,心情非常激動。」2月19日上午,杭州新冠肺炎康復者劉女士在浙江省血液中心捐獻血漿現場,滿懷深情地對錢報記者說。劉女士於2月1日凌晨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在浙大一院住院4天,2月5日出院,為輕症患者。
  • 新冠康復者血漿可救治重症患者 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中國生物表示,臨床反映上,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 1毫升賣4萬美元,有人把新冠康復者血漿變成了搖錢樹
    血漿療法,本質上就是一種抗體療法,真正起效的是康復者血漿中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IgG),中和抗體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靶細胞。而要判斷一種疫苗是否有效,關鍵也是看受試者體內有沒有產生高滴度(濃度)的中和抗體。
  • 新冠康復者血漿可救治重症患者 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 新京報 - 好...
    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 中國生物表示,臨床反映上,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 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救人——「國家免費治癒了我,我也要為國家作...
    中國日報福州2月26日電 「國家免費治癒了我,我也要為國家作一點貢獻。」昨日上午,隔離期剛滿的我市新冠肺炎康復者胡女士,在福建省血液中心成功捐獻了300毫升血漿,成為我省首位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經檢測合格後,胡女士的血漿將用於新冠肺炎病情進展較快、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療。
  • ...者發聲:我要捐血漿!「非典」時期深圳曾用康復者血清搶救重症患者
    在得知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治癒患者的血漿是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寶貴資源這一重磅消息後,夏康馬上主動提出要捐贈血漿。但當時,他得到醫院的回覆是痊癒後的一個月再捐效果是最好的。  「我今天聽說痊癒後10天就可以捐了。所以我想明天再問下,過幾天滿10天了可以去捐不?因為畢竟人命關天!能幫助一個是一個!」
  • 通訊:紐約新冠康復者應對後遺症的線上「互助小組」
    新華社紐約12月15日電 通訊:紐約新冠康復者應對後遺症的線上「互助小組」新華社記者劉亞南紐約地區是今年春季美國新冠疫情的「震中」,超過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去世,很多患者痊癒後仍然長時間受到後遺症折磨
  • 7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
    本報訊 4月3日,經過嚴格篩查,在貴州省將軍山新冠血漿採集點,7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成功捐獻恢復期血漿2400毫升。   志願者表示:「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我們康復了,但還有很多飽受新冠病毒折磨的同胞在等待救治,我們願意用我們的血漿去幫助他們。」
  • 談「新冠」色變造成二次傷害,院士呼籲為康復者營造包容環境
    談「新冠」色變造成二次傷害,院士呼籲為康復者營造包容環境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消息,「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可能在一至兩年內得到緩解,但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十年,甚至更久。」
  • 72歲武漢爺爺跨越1800公裡,只為與他們相見
    今年72歲的朱傳才老人,在二月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型病例,在經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援鄂醫療隊37天的救治和陪伴後,老人順利治癒出院。9月17日,朱傳才老人自己帶著滿滿的「心意」踏上了漢口開往瀋陽的火車,開始了他跨越1800公裡的感恩重逢之旅。
  • 英國55歲男子靠獻血漿出圈,是英國新冠康復者中捐獻血漿次數最多的人
    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他也不幸感染,但身體素質良好的他很快在家中康復。其間,史蒂芬偶然間看到的一則廣告,讓閒不下來的他又想到一個為社會貢獻力量的方法……今年3月,整個英國都進入了封鎖階段,學校也全面關閉,只有關鍵崗位包括醫務人員、教職人員、警察和消防部門人員的孩子還繼續去學校。
  • 一毫升5萬美元,新冠康復者血液進了國際黑市!是誰在吃「人血饅頭」?
    21新健康綜合自:鳳凰網、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大洛杉磯LA、INSIGHT視界(ID:weinsight)、北美留學生日報(ID:collegedaily)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冠疫情暴發之後,康復者的血液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其中含有抗體,可以為研究抗體測試盒和疫苗研發提供了一個快捷而重要的途徑。
  • 新冠肺炎康復者成「捐血漿大王」:連捐10次共獻出4000毫升血漿 為...
    唐樹林在獻血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 張宇 汪昊)前日中午,47歲的武漢人唐樹林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捐獻點,再次捐獻400毫升恢復期血漿。今年初,唐樹林感染了新冠病毒,從事酒類銷售工作的唐樹林,春節前正是忙碌的時候,在1月21日出現全身酸痛的症狀,當時他只是覺得自己太勞累了,沒想到第二天晚上開始發燒,到醫院一檢查,肺部已經出現感染。1月30日,他病情加重,住進了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那時候我開始出現呼吸窘迫的症狀,真不知道是如何挺過來的。」
  • 外媒:一毫升數萬美元,國外黑市驚現天價新冠康復者血液
    據美國密西根當地媒體《橋梁》雜誌5月7日報導稱,如今,無論是各國科學家們正競相開發新冠疫苗和可靠的抗體測試,還是躺在危重病房裡等待救治的新冠患者,新冠肺炎康復者含有病毒抗體的血液都有著極高的價值。面對如此大量的迫切需求,具有抗體的血液開始供不應求,也因此被研究人員稱為「液體黃金」。
  • 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或像普通感冒一樣長期存在?
    昨日,據媒體報導,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經港大微生物系測序證實,與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異,因此證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復陽」,這也是全球出現的首例。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 SARS康復者也有免疫
    就在7月14日人們被一篇稱部分康復患者血漿中的抗體60天就衰減到「免疫無能」的英國研究震驚之餘,新加坡的一項最新研究帶來了一個反轉性的好消息:從COVID-19和SARS中康復的人以及從未感染過這兩種病毒的健康研究對象體內,竟然也發現了存在病毒特異性T細胞免疫!這為人體維持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提出了一種希望。
  • 新冠又添新後遺症?匈牙利新冠康復者中有20-25%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來源:匈牙利聯合報華輿訊 據匈牙利聯合報報導 南佩斯中央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詹諾斯·斯拉維克(János Szlávik)說,研究發現從新冠病毒中康復的許多人會伴隨慢性疲勞和創傷後應激症候群。數據表明,康復者中有20-25%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 「十一」假期,我準時「赴約」
    說起這次「赴約」,不得不說我新收的徒弟———深圳市鹽田區第二人民醫院肛腸科主任丁喜坤。他2015年到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進修,系統學習了「安氏肛腸療法」。回到當地後,他應用該療法治癒了不少患者,頗受當地群眾的信賴。他當時提出要拜我為師,我沒有立即答應。
  • 彭志勇對話新冠危重症康復者:社會對他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丨一起+
    彭志勇也想藉機告訴所有新冠肺炎康復者:「你們的體內沒有病毒了,你們是健康和安全的,不要有心理障礙,要正常地和家人朋友相處。社會要給他們以溫暖的擁抱。」11月4日,石長江穿上了最體面的西服來到了武漢中南醫院。在和彭志勇這段長達三小時的對談中,石長江消除了內心疑慮。對話你們的體內沒有病毒了,你們是健康和安全的,不要有心理障礙,要正常地和家人朋友相處。
  • 解讀:新冠肺炎康復者,仍有傳染性與後遺症嗎?
    近來,有關「西城大爺」和「黑臉醫生」的追蹤報導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到「新冠肺炎康復者」這一群體上。值得注意的是,網絡上有傳言對新冠肺炎康復者報以質疑和誤解,認為他們可能仍具傳染性,無法正常生活、繼續工作等。在此,「真真」查證事實,澄清謬誤,希望能夠幫助新冠肺炎康復者正常積極地和家人朋友相處,也希望社會能夠給他們以溫暖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