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發聲:我要捐血漿!「非典」時期深圳曾用康復者血清搶救重症患者

2020-12-19 央視網

  2月14日,據深圳晚報報導,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痊癒者主動聯繫福田區香蜜湖街道東海社區,提出申請要捐獻有抗體的血漿。原來,他在網上看到「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消息,於是馬上響應,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據悉,這也是深圳首位公開表示自願捐獻血漿的康復者。

  「人命關天!能幫助一個是一個!」

  這位來自深圳市東海社區的居民夏康,在今年1月31日入院進行身體檢查,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隨後轉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治療。2月10日,夏康治癒出院,被安排在健康驛站繼續醫學觀察隔離。

  在得知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治癒患者的血漿是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寶貴資源這一重磅消息後,夏康馬上主動提出要捐贈血漿。但當時,他得到醫院的回覆是痊癒後的一個月再捐效果是最好的。

  「我今天聽說痊癒後10天就可以捐了。所以我想明天再問下,過幾天滿10天了可以去捐不?因為畢竟人命關天!能幫助一個是一個!」他希望能早點捐獻,「如果他們需要做研究抗體,我也願意去捐獻。」

  康復者恢復期的血漿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可及的資源

  2月1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發布會上通過媒體向治癒者呼籲「捐血」。張定宇院長表示,患者康復後體內含有大量綜合抗體,能夠對抗病毒,為此公開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金銀潭醫院,捐獻自已寶貴的血漿,共同救治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病人。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當日,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稱,在目前缺乏疫苗和特效藥的前提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康復者恢復期的血漿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可及的資源之一。

  一時間,「恢復期血漿治療」作為「重磅消息」成為關注熱點。那麼,為什麼「恢復期血漿治療」如此受醫療和學術界關注呢?

  痊癒患者血漿對現症患者有治療作用

  「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血漿對現症患者有治療作用。尤其是在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的情況下,可快速用於搶救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病人。」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蔡禮鳴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他同時還相信,對痊癒患者血清內產生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研究,對特效治療藥物的研發推進、對後期確定不同地區新冠病毒感染真實發病率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

  在蔡禮鳴看來,新冠肺炎痊癒患者捐贈血漿,目的是讓醫療機構用於新冠肺炎的研究和治療,因為康復患者的血漿中含有針對病毒的抗體,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寶貴的資源。

  圖片來源:俠客島

  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陸洪俊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為大家普及了相關知識。他說,人體受病毒感染之後,會產生免疫應答反應,這個也叫特異性免疫。一般受病毒感染之後,會產生記憶性淋巴細胞和特異性抗體。記憶性淋巴細胞可能是終生的,能使人體免受同一種病毒感染,特異性抗體會持續一段時間,依每種病毒時間長短不一,這種抗體的存在也可使人體在這段時間裡免受同一種病毒的再次感染。

  「同樣,人體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後,會產生特異性的保護性抗體,如果把血漿當中的這種抗體分離出來,採用生物工程克隆技術批量生產,再回輸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將會使感染者對病毒產生特異性免疫,從而使患者清除體內病毒的能力大大增強,最終戰勝疾病。當然這個抗體的提取到生產到臨床應用需要一個過程。」陸洪俊說。

  痊癒患者捐獻血漿對身體影響很小

  從目前來看,在痊癒患者中,主動表示將捐獻血漿的人還不是太多,這也從側面反映普通民眾對這個醫療治療項目還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差異。在包括陸洪俊醫生在內的醫學專業人士看來,痊癒患者血漿很難得到的原因其實有多方面。比如,有的治癒後的患者剛剛恢復、體質比較差,還有的是受傳統觀念及習俗的影響而不願意捐獻自己的血漿,更多的是由於潛意識對獻血心理上的抗拒和認識上的誤區等。

  圖片來源:俠客島

  對於民間「獻血傷元氣」的說法,專家們則無一例外地表示,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更是不存在的。因為 ,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陳代謝能力,人體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細胞在衰老死亡,獻血後反而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細胞的生成,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以適應機體的需要。

  「其實,對於符合獻血條件的人來說 ,獻血不超過正常人體血液總量的十分之一,對身體影響是很小的。」常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長徐立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絕大部分獻血者獻血後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少數獻血者可出現頭暈等不適感覺,屬於一過性的血管迷走神經性反應。這種不適經過適當處理和短暫休息後均可緩解。

  那麼,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痊癒患者而言,獻血會不會有所不同?對此,接受採訪的醫學人士共同的意見是:「如果是普通型的患者,沒有風險,跟普通的捐獻血漿沒有區別。考慮到捐獻者是剛剛康復的病人,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可捐贈200-400毫升。捐獻者年齡遵循無償獻血年齡規定,無償獻血年齡是18到55歲,可以適當放寬到60歲。建議還是兩周以後的康復者參加血漿捐獻,保證體內的病毒得到很好的清除。」

  正是看到非常時期痊癒患者血漿的特殊作用和對醫學研究的重要性,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領導的科研團隊介紹說,他們將從康復出院的病人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對象,動員他們捐獻自己的血漿。「不需要他們專門來醫院,我們接下來會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對象,主動給他們打電話聯繫。而且獻血對身體影響很小,稍微休息就能恢復。」

  據了解,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需要滿足多個條件:已經徹底康復,體內沒有新冠病毒殘留;體內產生了高滴度(大於128)的IgG抗新冠病毒抗體;身體條件符合採漿標準,B肝表面抗原、C肝抗體、愛滋病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陰性;本人知情同意,願意獻血漿。

  張定宇院長還表示,無論是醫學研究還是臨床救治,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已經動員了我妻子兩次了,希望可以在捐獻點看到她。」

  深圳有用非典康復者血清成功搶救的案例

  其實,對於血清治療,深圳方面在非典期間已經進行過嘗試,雖然沒有成為主流療法,但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數據。

  據當時深圳媒體報導,2003年4月28日,深圳的鄭女士因患非典入院。因為入院時她已懷孕,免疫力下降,導致病情惡化得很快,氧分壓、血氧飽和度不斷下降,呼吸越來越困難。到5月4日下午,鄭女士呼吸窘迫並發展為呼吸衰竭,病情十分危急。最後多家醫院的專家共同研究決定:利用康復者的血清進行治療。

  由於鄭女士是A型血,深圳康復出院的病人中只有一位34歲的張先生合乎條件。當醫院緊急聯繫到張先生請他救急時,他立即趕到深圳市血液中心,經血液檢驗合格後,捐出500毫升血漿。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地採血、質控、檢測。5月5日零時30分,血漿輸入鄭女士的體內。5月5日清晨5時,鄭女士的氧分壓、血氧飽和度上來了,心率穩定了,張先生血液中的抗體對鄭女士體內的病毒開始中和、抑制,並沒有出現排斥反應。5月7日,鄭女士脫離了危險。

  採用康復者血清治癒患者,是深圳治療非典一次大膽的嘗試。「是否考慮用康復者的血清來綜合治療?」時任深圳「非典」專家組組長周伯平當時就提出了用康復者血清進行搶救的大膽想法。

  當時見諸媒體的報導是:由於當時病人血清裡的病毒比較高,抗病毒治療已經達不到目的,所以深圳的救治團隊經過深入研究決定嘗試用康復者的血清來治療。周伯平後來在回憶中也曾介紹說,雖然在非典的治療上,深圳乃至全國此前都從未用過,但是此前醫學上有過感染類的敗血症患者採用過血清治療的類似作法,所以他們在經過詳細研究後決定採用康復者的血清進行緊急救治。

  在後來禽流感疫情發生的時候,採用康復者血清治療便寫入國家衛生部禽流感防控指南,成為治療禽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國已有康復患者自願「捐血」

  2月13日發布會後的翌日,湖北方面的記者便從武漢三個康復者血漿捐獻點獲悉,市民踴躍響應倡議,三個採訪點均有成功採集到數位康復者血漿的情況。

  據了解,第一位捐漿者是一對姐弟,13日下午,他們在武漢血液中心採集點分別捐獻了血漿,成為武漢招募方式參與獻漿的首位捐獻者。14日,又有四位康復者成功捐獻血漿。

  14日下午2點多,率先發出倡議的武漢市金銀潭捐獻點也迎來了該院捐漿第一人:37歲的施女士。該女子在國外從事教育行業,今年回漢過春節,感染新冠肺炎後,2月9日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康復出院。此外,山西、上海等地也紛紛傳出多名康復者志願捐獻血漿的消息。

  而在省內,2月15日南方都市報記者從廣東清遠市人民醫院相關工作人員處獲悉,2月14日,從清遠市人民醫院治癒出院的三名新冠肺炎患者已捐出自己寶貴的血漿。其中一名捐獻者是曾在出院時寫下「自願隨時捐獻」承諾書的19歲男孩,另兩位捐獻者則是一對父女。

  捐獻血漿的19歲男孩,是該院第二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男孩承諾一旦醫院有相關需求,願意隨時配合,捐獻自己的血漿,並於2月14日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文中夏康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重磅好消息:新冠肺炎痊癒者的血漿已成「救命藥」
    張定宇呼籲:「因為康復的患者體內有大量的綜合抗體對抗病毒,再次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我們醫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獻你寶貴的血漿,共同拯救還在與病魔做鬥爭的這些病人。」什麼?!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還能治病?現在人們對新冠肺炎患者唯恐避之不及,對康復者也能躲就躲,怎麼康復者的血液倒成了救命藥物,不會殘餘病毒引起別人感染嗎?
  • 22歲籍貫湖北武漢的她,成為雲南省第一位捐獻血漿的康復者
    >據了解,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恢復期內的血漿,可以用於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臨床治療,是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的有效手段。昨天中午1點40分,經省傳染病醫院治癒的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去到了雲南昆明血液中心雨花獻血屋,成功捐獻B型血漿400毫升,成為我省第一位捐獻血漿的康復者。李玲(化名):「我在微博上看見有捐血漿,救了幾個人,然後我就覺得我也可以救人,我就覺得很幸運可以捐血漿,也可以救別人就會覺得很開心。」
  • 她為什麼15天內兩捐血漿?原因讓人淚目
    她說自己作為一線醫務人員,本應該上「戰場」,「既然上不了,我也要用其他方式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一次捐完血漿後,蔡桃英很快就返回一線工作,她覺得捐獻血漿對身體毫無影響。看到每隔14天可以捐獻一次的消息後,3月2日蔡桃英又捐了400毫升血漿,成為武漢首位「二連捐漿者」。  蔡桃英覺得,能幫一個是一個,只要疫情需要,她會一直捐獻下去。
  • 我以我身戰疫魔 302醫院姜素椿教授鬥非典紀事
    轉自搜狐  我勇敢的白衣戰士迅速投入到阻擊非典型肺炎的戰鬥之中。302醫院74歲的老專家姜素椿教授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積極參與搶救非典患者,在不幸被感染後,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為人類戰勝非典摸索寶貴經驗,用忠誠和科學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讚歌。
  • 新冠康復者血漿可救治重症患者 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2月15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金銀潭醫院已經有4名患者接受過恢復期康復病人血漿治療,血氧得到穩定。張定宇也提到,目前的血漿治療主要用於重症患者。事實上,中國生物此前也提到,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是由康復者捐獻的含高效價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並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後製備而成,用於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
  • 新冠康復者血漿可救治重症患者 這些問題你要知道 - 新京報 - 好...
    2月15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金銀潭醫院已經有4名患者接受過恢復期康復病人血漿治療,血氧得到穩定。張定宇也提到,目前的血漿治療主要用於重症患者。 其還介紹,康復者血漿治療方法是有一套嚴格的工藝要求,從獻漿的安全性上有系統評估,拿到血漿之後有一系列檢測,還有滅活工藝等等,「我們所有檢測指標要合格,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能給病人使用」,「檢測合格能夠提供給臨床醫生使用需要7天的時間。」
  • 血漿治療法讓新冠肺炎患者症狀好轉 專家:適用於急救危重病人
    2月13日晚,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本次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測出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並將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首期用於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3名危重病人治療。目前用康復者血液製備出的新冠特免血液已治療超10例危重病人,效果顯著。
  • 河北現有7例重症者,已協調武漢調集康復者血漿用於重症救治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從1月2日報告本土首例病例到今天上午10點,已經有確診病例139例,其中重症是7例,所有重症病例年齡偏大,最大的89歲,而且均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兒童病例有5例,最小3歲。無症狀感染者一共197例,最大年齡91歲,其中兒童40例,最小1歲。
  • 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救人——「國家免費治癒了我,我也要為國家作...
    中國日報福州2月26日電 「國家免費治癒了我,我也要為國家作一點貢獻。」昨日上午,隔離期剛滿的我市新冠肺炎康復者胡女士,在福建省血液中心成功捐獻了300毫升血漿,成為我省首位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經檢測合格後,胡女士的血漿將用於新冠肺炎病情進展較快、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療。
  • 10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捐血漿 蘇州市無償獻血工作健康穩步發展
    蘇州市急救搶救、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血液病人必要輸血等臨床應急用血得到了保障。疫情期間,市衛健委、市獻血辦組織協調市中心血站、市五院全力做好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工作,先後3次採集10名康復者血漿,順利完成緊急採集製備任務,積極配合臨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其中,2人份用於本地重症患者治療,1人份支援無錫,7人份支援湖北武漢和黃石。
  • 寫抗疫防疫類作文,這10個標題一定要知道!
    如果寫作文要表達這個意思,就可以用「抗疫陣前,每個人都應躬身入局」做標題。10.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上下同欲者勝」,出自《孫子兵法》,後一句「風雨同舟者興」是後人所加。據悉,用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11例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中國生物聯合武漢血液中心也發布倡議書,希望康復者捐血漿。小蔣隨想:這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有專家表示,在缺乏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採用特免血漿製品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當然,這種治療手段離不開新冠肺炎康復者奉獻愛心和血漿。
  • 今早杭州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我省捐獻諮詢熱線公布:96614
    但當我了解到康復者血漿的治療效果後,果斷報名獻血,家人也都非常支持。」今天上午,出現在錢報記者面前的她,身穿紅色毛領長款冬衣,看起來精神不錯。今天一早,包括劉女士在內的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來到浙江省血液中心濱江院區進行集中捐獻。即日起,全省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工作正式全面啟動。
  • 血漿和血清,誰才是救命稻草?-虎嗅網
    而在今天發布的第六版診療方案中,則重點提及了康復者血漿治療,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第五版診療方案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其他治療措施中提到了「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該過程中,免疫系統產生大量抗病毒或其它病原體的抗體,即便在患者康復之後,也還有一些存留在血液中。因此將這些抗體輸入到其他患者體內,也能幫助殺傷這些病原體。1890年,德國醫生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將破傷風梭菌和白喉桿菌注射進動物體內,再提取血清,製作「抗毒素」。
  • 李蘭娟院士介紹危重患者搶救情況 浙江新增一例
    至此,我省累計感染者達到16人。其中2人死亡,13名患者收治在浙大一院,另一名昨天確診的病例,在杭州某醫院接受治療。  昨天確診的病例王某,女,68歲,農民,家住湖州,於4月3日發病。經省疾控中心檢測,患者標本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浙江省衛生廳組織專家對患者的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資料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討論,診斷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
  • 西湖大學郭天南團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血清存在獨特分子變化
    科技日報記者5月3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最近,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研究員帶領的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與合作團隊一起對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的蛋白質和代謝物分子進行了系統檢測。他們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種獨特的分子變化,並找到了一系列生物標誌物,這有望為預測輕症患者向重症發展提供導向。相關研究成果在《細胞》雜誌在線發表。
  • 新冠肺炎比非典狡猾的多:一線專家解讀17年抗疫有哪些進步
    從易感人群來看非典患者群體主要是中青年,受累器官集中在肺部。新冠肺炎所有人群易感,且重症患者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主。這部分人群多患有一些基礎病,因此在發病進程上,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進展更快,缺氧現象明顯,如控制不好容易發展為呼吸衰竭。
  • 解讀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療法:原理?如何保證安全?
    、危重症患者,希望恢復期的病人積極貢獻血漿,為救治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作一份貢獻!為何要用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治療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如何保證這些血漿的安全性?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會不會影響健康?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為何要用康復者血漿治療新冠肺炎?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包含「康復者血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