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介紹危重患者搶救情況 浙江新增一例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浙江省衛生廳昨日通報,截至4月15日16時,浙江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此,我省累計感染者達到16人。其中2人死亡,13名患者收治在浙大一院,另一名昨天確診的病例,在杭州某醫院接受治療。

  昨天確診的病例王某,女,68歲,農民,家住湖州,於4月3日發病。經省疾控中心檢測,患者標本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浙江省衛生廳組織專家對患者的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資料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討論,診斷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目前,該患者病重,醫院正在積極救治。

  目前收治的多數患者仍然病重

  「針對持續增加的感染者,我們已經啟動了應急方案,除了負壓病房,感染科四樓病區全部啟用,用來收治感染者,這13名病人,除了一名湖州的賈女士之前已轉入普通病房外,其餘患者都在感染科病區接受治療。」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說,整個感染科的病區都是隔離病房,即使感染者持續增加,也有收治能力。

  目前收治在感染科病區的12名患者,病情都非常危急,除兩名患者沒有使用呼吸機外,其餘患者都需要上呼吸機,特別是其中5名患者,還同時使用了人工肝和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簡稱,在病情危重時可以幫助患者起到體外人工心肺的功能。)

  救治場面令人震撼,非典時期也未曾有過

  「走進感染科重症監護室,看到這5名患者的救治場面,讓人震撼,我們醫院的醫護人員真的很辛苦。」李蘭娟院士說,在甲流和非典時期都未曾出現這樣的情況,醫院的ICU、檢驗科、感染科、放射科等多個學科聯手合作,後勤也做好保障,醫護人員都在輪班監護這12名重症患者,密切關注病情的進展。

  大家比較關心的杭州人楊大伯,目前還在做肺功能鍛鍊,因為當初入院的時候,雙肺病變比較嚴重,所以短時間內還無法馬上康復,目前已經切開氣管,配合呼吸機,幫助治療,希望能夠早日脫離呼吸機。

  「在這些重症救治中,我們使用了人工肝,人工肝技術可以幫助患者緩解肺部受損後導致的免疫能力下降情況,幫助清除體內的炎症,在甲流的時候我們使用過,這次搶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重症感染者,我們同樣也使用了這個技術。」李院士說。

  我省還未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攜帶者

  雖然最近幾天全國報告的感染者持續增加,我省也呈現上升趨勢,但李院士說:「目前還是散發狀態,現在傳染源也找到了,我省也對活禽交易進行了幹預,大家只要做好自我防護就可以了。」

  昨天,北京報導發現了一名兒童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對於這個情況,李院士表示,目前我省臨床上還未發現,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少見。

  據了解,北京這名4歲的男童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攜帶者,不是確診病例,目前沒有出現發燒、咳嗽等臨床症狀,這也是首次在健康人當中發現攜帶H7N9病毒。不過,只要是有病毒存在,就有發病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不會太大。而感染者則是已經確診的病例,有臨床上的症狀表現。

  「目前感染者中,兒童、老年人、青年人都有,不過老年人免疫力比較低下,更應注重自我防範工作。」李院士說。(林莉 陳旭東 夏燕燕 黃淼君)

  來源: 今日早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杭州新增5例!浙大一院患者目前情況穩定!李蘭娟:喝酒不能滅病毒...
    最新情況2020年1月22日12時至1月23日12時,浙江省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7例,其中杭州5例、寧波2例、溫州2例、紹興1例、金華1例、衢州1例、台州5例。截至2020年1月23日12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7例,其中杭州6例、寧波5例、溫州6例、紹興1例、舟山1例、金華1例、衢州1例、台州6例。所有病例均有武漢居住史、旅行史和密切接觸史,目前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重症3例,危重1例,其餘病情穩定。
  • 浙江目前怎麼做到零死亡?李蘭娟院士講述經驗
    浙江某小區門口 受訪者供圖李蘭娟院士:浙江經驗已帶去武漢用於危重症治療「我們在2013年H7N9的時候,就創建了一套救治的辦法,也就是『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這一策略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搶救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李蘭娟:希望3月底新增病例清零!現在有兩個更為嚴峻的任務
    全國的情況基本控制下來了接受採訪時,李蘭娟表示,現在全國的情況基本控制下來了,武漢也進入了決勝的階段。「我們希望新增確診病例能夠儘快降到兩位數,然後就要清零,但現在要一步一步來」。李蘭娟說,「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安排復工了,湖北整體上已經得到控制,病人明顯減少,存量也不多了」。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消息,3月1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新增死亡病例22例(湖北22例),新增疑似病例31例。
  • 服務|73歲李蘭娟院士乘火車馳援武漢:我沒考慮什麼時候回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楊子宸 攝據介紹,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我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看到武漢確診人數增加,2月1日主動向國家衛健委請示,決定帶團隊馳援武漢。下午,樹蘭醫院舉辦了一個簡短樸素的出徵儀式,團隊一行一共9人,包括感染科、重症監護、人工肝治療方面的專家。
  • 為什麼浙江的確診病例多?李蘭娟院士:不怕發現的多,就怕漏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是當下民眾高度關注的問題,為增加更多防控疫情的報導,及時傳遞權威核心信息,今天中午12:00,浙江新聞頻道並機直播浙江衛視特別節目《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接受專訪。
  • 在武漢連續奮戰,73歲李蘭娟院士今日回杭:「我這60天,驚心動魄」
    【來源:錢江晚報】今天,李蘭娟院士將結束馳援,從武漢返回杭州,這也是她從杭州出發馳援武漢的第60天。她所支援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已有800多位新冠患者治癒出院,200多位重症危重症患者轉為輕症。救治病人和降低重症、危重症患者病亡率,這是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的使命。「目前來看,我們圓滿完成了任務。這次,我親自參加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這個經歷我終身難忘。」李蘭娟的語氣帶著一些如釋重負。
  • 院士:浙江流感總體情況並沒有高過去年和前年
    浙大一院,楊某的主治醫生李蘭娟院士向記者介紹患者的治療情況。  網傳浙江兩個參與救治H7N9患者的醫務人員出現發熱  李蘭娟院士:這絕對不是真的  都市快報:微博上有網友發帖說,蕭山死亡的那例H7N9病例,其參加救治的醫務人員中有兩人出現發熱現象,已經被隔離兩天了。這個消息確切嗎?  李蘭娟院士答:這絕對不是真的。
  • 李蘭娟:剛來武漢的時候看到那麼多病人死亡,壓力非常大
    李蘭娟院士介紹,他們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有200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一天之後就上升到400位,再過兩天就增加至800位,當時最嚴重的時候氧氣和呼吸機都完全供應不上。接下來的時間,李蘭娟院士和團隊在實驗室分離出14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參與起草新冠診療方案、搶救浙江重症患者....她從沒有停下抗擊疫情的腳步。「我願意領隊,到武漢去,幫助救助患者。」
  • 73歲李蘭娟在武漢的58天
    她已經習慣了每天8點準時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查房、指導臨床、開展多學科會診、指導團隊工作、制定診療方案,開展科研攻關,並且堅持經常走進「紅區」,探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李蘭娟院士(左)在給患者做檢查(資料圖)「紅區」是抗疫醫院中重症隔離病房的別稱。
  • 我省昨新增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寧波患者發病前5天買過活雞
    記者 王真 魏奮 通訊員 林莉    本報訊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昨天通報,我省新增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患者陳某某,女,66歲,退休,紹興越城區人。現病情危重,在紹興某醫院治療。  患者王某某,女,71歲,退休,杭州江幹區人。現病情危重,在浙大一院治療。
  • 浙一李蘭娟院士團隊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李蘭娟院士頒獎,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親切握手並表示問候。  這個項目經過100多位科研人員14年的研究,在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的帶領下,創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統和人工肝聯合肝移植治療重症肝病的新方法,破解了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這一國際醫學難題,成功救治了數以萬計的重症肝病患者,創造了醫學奇蹟。
  • 伊利向浙江援鄂醫療隊員提供全年營養支持,向李蘭娟院士團隊捐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焱4月6日,伊利集團代表來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向李蘭娟院士團隊所在的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簡稱樹蘭基金)捐贈500萬元,為推進抗疫科研攻關貢獻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樹蘭基金理事長鄭樹森,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沈黎勇,伊利集團總裁助理晁德文出席捐贈儀式。4月2日,伊利集團浙江分公司代表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進行了浙江省援鄂醫療隊捐贈的啟動儀式,向浙江省全體援鄂醫療隊員送上伊利乳製品年卡。據浙江伊利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年卡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全年的營養支持。
  • 李蘭娟院士給出明確答案
    李蘭娟院士介紹:有幾株病毒非常適合做疫苗正在緊鑼密鼓開展2月2日凌晨4點35分許,由上海南開往重慶北的Z256次列車停靠武昌站,李蘭娟帶領的10人左右醫療團隊下車後,趕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展開患者救治工作。在這裡,院方專門設置了一個新區域開展危急重症救治工作,這也是接下來專家組每天工作的場所。
  • 感動:年過70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終帶來好消息
    當你在沒日沒夜的睡覺時,年過七旬的李蘭娟院士正奮鬥在武漢一線,每天只睡三個小時。2月2日,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來到武漢。年過70的她凌晨4點下火車,吃過早餐就接著開會。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不分晝夜的忘我工作,普及對病毒的認識、與醫護人員共同商討診療方案,甚至每天就睡3小時……年輕人一日只睡3個小時,還有些吃不消,更何況年紀這麼大的老太太,而且還是連續3天!
  • 李蘭娟: 從赤腳醫生到院士
    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苗)李蘭娟的日程安排精確到了分鐘,坐診、科研、行政、講座、接待來訪……71歲的年紀,在這位中國傳染病界的領軍人身上似乎看不出痕跡
  • 這位金華人主動請纓馳援武漢,擔任李蘭娟院士團隊治療組組長!
    兩人是堂兄弟,永康市東城街道河南一村人,朱夢飛比王福田小三歲,今年48歲。正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抗疫的朱夢飛很忙碌,昨天中午12時30分左右,他利用中午短暫的空當,接受了記者的視頻電話採訪。大年三十主動請纓朱夢飛是樹蘭(杭州)醫院李氏人工肝中心副主任,李氏不是別人,正是中國感染病學唯一女院士李蘭娟。
  • 每天只睡3小時,李蘭娟院士「沒有問題,我身體蠻好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核酸檢測一定要每天檢,核酸檢測最重要的是觀察人身上的病毒,我在sars的時候每天早晨做,到第十三天的時候,一個患者的核酸檢測陰性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
  • 73歲的李蘭娟院士再出發馳援武漢
    杭+新聞訊 2月1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組專家組成員、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院士再出發,率領一支緊急醫療隊馳援武漢。出徵儀式在1號樓20樓大會議室,記者現場採訪到幾位醫生護士。李蘭娟院士介紹,現在疫情已經進入關鍵期,危重症病人不斷增加,浙江在救治H7N9患者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四抗二平衡」治療方案,並應用李氏人工肝、幹細胞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次馳援武漢,樹蘭醫院專家組帶著人工肝新技術、幹細胞等,希望人工肝技術、微生態調節、幹細胞治療等,能夠讓這次疫情的病死率下降。
  • 李蘭娟院士周末的一天
    當天下午4時30分許,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福建省晉江市醫院12樓會議室,眾人隨之報以熱烈的掌聲,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研討會上,李蘭娟院士言辭懇切地說,全國多部門統一聯防聯控是及時大規模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同時,根據當地流行暴發情況,應用大數據進行可能傳染源的追蹤,在政府層面統一制定防控策略等。「與會各國代表對李院士的發言評價非常高,認為中國成功的抗疫經驗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等,對當前嚴峻的國際抗疫情勢非常有指導意義!」
  • 73歲李蘭娟再披戰袍,是中國百姓公認的民族脊梁!
    01、第一個提出「封城」的人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同時她還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院士武漢疫情爆發後,她同鍾南山等專家一起前往武漢考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