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士是主動請纓,她今晚9時上火車,不是高鐵。」2月1日晚,電話那頭,忙碌中的李蘭娟院士的助理呂老師抽空告訴長江日報記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楊子宸 攝
據介紹,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我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看到武漢確診人數增加,2月1日主動向國家衛健委請示,決定帶團隊馳援武漢。下午,樹蘭醫院舉辦了一個簡短樸素的出徵儀式,團隊一行一共9人,包括感染科、重症監護、人工肝治療方面的專家。
李院士說:「當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期,武漢的醫院裡危重症患者比較多,病情嚴重,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療。浙江在抗擊H7N9時,總結了一套經驗。這次,浙江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時,也用上了人工肝技術。浙江的經驗應該應用到全國。這次去武漢,我們會把四抗二平衡這一套浙江經驗帶過去,希望武漢的危重症病人得到救治。」
這次緊急出徵的醫護人員大多於中午十二點多才接到通知,緊急集結了感染科、重症監護室、人工肝等科室的精兵強將。此番主要是為了搶救危重病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楊子宸 攝
據了解,早在2013年抗擊H7N9禽流感時,李蘭娟院士團隊對於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有比較好的經驗,叫四抗二平衡。首先是抗病毒治療,第二是抗休克治療,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繼發感染。
還要兩平衡,第一個平衡是維持水電解質酸鹼的平衡。第二個是微生態的平衡,病毒感染以後,往往也有微生態的失衡,導致細菌繼發感染,所以微生態平衡能夠減少繼發感染。所以這一套方案和方法,在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當中,還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中午12時多,決定馳援武漢後,李蘭娟院士馬上匆忙回了趟家,簡單收拾了一些隨身行李。於下午2時15分趕回醫院,和團隊成員們匯合,準備出發。醫院為他們準備的隨行物資,包括一些日用品、食品以及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楊子宸 攝
李蘭娟院士表示,這次去打算長期奮鬥,自己也沒有考慮什麼時候回來。
1月18日,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託,她與鍾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達武漢,聽取了武漢的有關情況匯報,也查看了有關現場。李院士說:「我們的任務是對疫情進行研判,向國家衛健委、國務院做匯報。」此後,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李蘭娟院士曾多次表示:「我個人已經向國家提出來了,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編輯 | 熊志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