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漢疫情爆發以來,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援,有錢的捐錢,有力的出力。我們已經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陸續趕到湖北,用自己精湛的醫術全力搶救感染病毒的患者。他們是病毒感染者的福音和希望。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讓很多人記住了李蘭娟院士這個名字,也記住了這位古稀老人的樣子。這位已經73歲高齡的老人,一直戰鬥在武漢疫情的第一線,兩次帶隊出徵武漢,她是全國人民心目中不老的女神。
除了李蘭娟院士,又一位女院士馳援武漢。這位女院士身份跟其他人可能還有一點不一樣,她既是院士,又是一位著名的女將軍,她還是李蘭娟院士的浙江大學校友,她就是陳薇。陳薇是我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專家,長期從事微生物流行病學研究,擅長在生物安全、生物防禦等專業領域。如今陳薇紮根在武漢,將給武漢帶來一股新的希望和力量。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陳薇院士的傳奇故事。
陳薇,浙江蘭溪人,1966年出生,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以前的經歷絕對是不平凡的,她有傳奇的求學經歷,也有讓人敬佩的工作經歷。
一、學霸求學路
陳薇,從小就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人長得漂亮,經常是長發飄飄,穿著打扮也非常時尚。喜歡唱歌跳舞,特別喜歡讀書寫作。陳薇高中學習的是理科,但她卻有一個少女夢想,那就是以後想當一名作家。
1984年,18歲的陳薇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了浙江大學,但她並沒有選擇中文相關專業,而是化學工程。1988年,從浙江大學本科畢業後,陳薇順利獲得保送清華大學研究生資格,作為學霸的她,進入清華大學生物化工專業攻讀研究生。
1991年,陳薇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當其他同學面臨是就業還是繼續讀博士抉擇時,陳薇卻選擇了一條讓人吃驚的道路,她決定棄筆從戎,選擇了參軍,特招入伍。
這個決定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長相這麼漂亮,但看趕來卻有點柔弱的女人居然會選擇參軍這條路。後來根據陳薇自己回憶,當年做出這個決定,是緣於讀研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取抗體時,她被那裡尖端課題以及先進的科研設備、技術深深地吸引著了,這才有了後來的選擇。
參軍後的陳薇,後來進入到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於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留任。在這裡,陳薇的科研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迅速成為了行業裡的專家,她的主攻方向是搞病毒藥物。
二、傳奇的工作經歷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之前很多人並不認識這位女科學家,而陳薇真正進入大家視野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那一年,37歲的陳薇已經正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掛帥出徵南下廣州採集病毒標本。在廣州連續奮戰了多日,陳薇團隊最終驗證了幹擾素的有效性,很好地保護了眾多醫護人員。
2014年,非洲爆發伊波拉疫情之後,陳薇義不容辭地加入到了中國醫療志願隊伍中去。在通過與病毒鬥爭數日後,陳薇團隊在全球範圍內,率先研發出首個伊波拉疫苗,被稱為」伊波拉終結者「。
這一成果,也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後來大家在電影《戰狼2》中,看到陳博士,很多人認為原型人物就是陳微。
除此之外,在汶川地震期間陳薇擔任國家衛生防疫組長,為「大災之後無大疫」作出了重要貢獻。2008年奧運會安保中,她又擔任「奧運安保軍隊指揮小組」專家組成員。每次」大事情「中,都有她的身影。
由於陳薇傑出的科研成績,她本人也得到了行業內高度認可。2015年,陳薇晉升為少將,成為了一名非常年輕的女將軍。就在前不久,又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這次武漢暴發疫情後,陳薇院士迅速組織團隊馳援武漢,對於她來說,」疫情就是軍情,疫區就是戰區「,作為一名軍人,作為一名科學家,她說做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要對得起自己身上的軍裝。
曾經是一名美麗的花季少女,熱愛舞蹈,熱愛文學,卻在不經意間走上了科研這條艱辛之路。更讓人敬佩的是,陳薇在最好的年紀時,選擇了棄筆從戎,剪短了自己的長髮,放棄了心愛的長裙,從此穿上了綠色的軍裝,最終成為了大家心目的真正的女神,將軍院士。這是很多女孩可能想都不敢想的一條人生路。
這一切的成功並非偶然,源於陳薇年輕時養成的好習慣。原本熱愛文學的陳薇,從小就特別愛讀書,其中她最愛的一類書籍就是名人傳記故事,因為名人傳記故事具有強大的榜樣力量。
每每讀完那些名人的傳記故事,總會讓她熱愛沸騰,這在她曾經幼小的心靈裡無形種下了一個英雄夢想。再加上後來那次巧合的取抗體經歷,才讓這個夢想徹底激發了出來,最終做出棄筆從戎的重要決定。
最後,我們希望李蘭娟院士,陳薇院士等科學家們能夠儘快戰勝武漢病毒,造福全國人民。同時,也希望她們在武漢前線保重身體,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