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比非典狡猾的多:一線專家解讀17年抗疫有哪些進步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2002年12月初,一種新型病毒性肺炎在廣州出現並逐漸蔓延,在全球奪去774人的生命,大家記住了它的名字——「非典型肺炎」。

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又以相似的時間、傳播方式和發病症狀在全球擴散,讓不少人將兩者關聯探討。

本期,《生命時報》採訪疫情一線權威專家,幫你理清新冠與非典的異同,科學解讀抗病毒藥物相關問題。

受訪專家

四川省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組組長、四川省抗擊非典專家組組長、華西醫院原大內科主任兼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馮玉麟

兩種病毒只是「遠親」

新冠病毒(COVID-19)與非典病毒(SARS)一樣同屬冠狀病毒,在傳播原理和發病病症上表現出較多的相似性。

比如,兩者都存在「人傳人」現象,都是通過空氣經由呼吸道傳播;患者感染病毒後都會經歷一定時長的潛伏期,發病後可出現發熱、乏力、肺部感染、呼吸困難等症狀。

但兩者在病毒傳染性、感染後病情進展、治療複雜程度及病理上,卻有明顯區別:

非典發病急,高熱症狀明顯,主要攻擊肺部

新冠傳染性強,症狀不典型,會侵擾全身

2月16日凌晨,全國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完成,研究人員獲得病理報告。截至25日,我國共完成了11例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在新冠肺炎對器官損傷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根據《法醫學雜誌》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上預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新冠肺炎病理特徵與非典引起的病理特徵類似,但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非典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比非典更明顯。

27日,在廣州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鍾南山院士談及新冠肺炎病理特點時也提到,相較於非典,新冠肺炎有個突出特點:小氣道中黏液非常多,粘稠度很高,阻礙氣道通暢,造成繼發感染。

從發病情況來看

非典發病較急,潛伏期較短,多為3~5天,發熱溫度高,症狀明顯,死亡率高達9.6%。

根據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專家組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的最新認識》,新冠肺炎死亡率為2.38%。

從易感人群來看

非典患者群體主要是中青年,受累器官集中在肺部。

新冠肺炎所有人群易感,且重症患者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主。這部分人群多患有一些基礎病,因此在發病進程上,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進展更快,缺氧現象明顯,如控制不好容易發展為呼吸衰竭。

新冠病毒除了攻擊肺部,還會攻擊心臟、腎臟、腸道等器官,造成多器官衰竭,因此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難度比非典患者大。

從防控難易來看

1.新冠病毒依靠其表面的S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結合力是非典病毒的10~20倍,因此傳播性和入侵力更強。

2.新冠肺炎潛伏期相對較長,平均7天,長至10~14天甚至更久,且在潛伏期就已表現出較強傳染性。

3.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症狀不典型,發病不是急性,不一定出現高熱,呼吸道症狀不明顯,有的患者只是有點乏力、頭痛,伴有消化道症狀,甚至存在無症狀(或隱性)感染者,因此疫情控制難度更大。

本次抗疫的三大進步

與非典時期相比,我國在傳染病防控手段、警惕性、科研能力及救治手段上都有很大提高。

在防控方面,非典時發現病人才隔離,而此次疫情暴發早期,國家就採取了一系列防控手段。

治療方面,在救治指南規範化、更新及時性上有目共睹,即便是地方小醫院,也可以根據指南依樣治療,真正做到了傳染病規範化防治。

治療方案更加細緻

在非典時期,不少醫院使用糖皮質激素衝擊治療,雖然在短時間內控制了病情發展,但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給康復者日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療,國家衛健委剛剛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治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提到的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熱量、氧療等基本治療措施。

此外,李蘭娟院士也提出「四抗兩平衡」治療方案,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並發或繼發感染,以及水鹽電解質酸鹼平衡與微生態平衡。

患者用藥更為謹慎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病毒藥多數為老藥新用,如使用較多的克力芝,但由於其療效有限、副作用較多,病人往往難以堅持。雖然診療方案第七版中又提到此藥,但其副作用需要引起注意。

同時,阿比多爾、氯喹、羥氯喹、瑞德西韋等藥物也被寄予厚望,它們的研究仍在進行當中。一個新藥從研發到動物實驗、人體實驗、臨床上符合統計樣本量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才能最後決定其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也提到,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包含「康復者血漿治療」,但血漿的製備有嚴格條件要求,在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可推薦使用。

更加重視患者狀態

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進展,與個人免疫狀態、後續的細胞因子風暴相關。

因此在治療中,重症醫學,即利用呼吸機對肺的支持、ECMO(體外膜肺氧合)對心肺功能的支持等,維持患者各器官功能,挨過病毒攻擊時間,就尤為重要。

病毒研究仍要加強

抗病毒治療必須建立在確診基礎上,但病毒性肺部感染在呼吸科是多發病,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比較普遍,這就需要醫務人員準確鑑別。

馮玉麟主任說:「我們現在有這個能力和技術條件弄清感染源,確診病原微生物,才能進行有效治療。」

2月中旬四川甘孜州道孚縣出現疫情後,馮玉麟擔任四川省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組組長,在對上百位疑似、確診患者的救治指導任務中,有一名老年藏族女性令他印象深刻。

這位老人因「咳嗽、咳痰伴心累、氣促10天」住院,當時呼吸困難加重、血氧飽和度較低,胸部CT提示雙肺瀰漫性多發磨玻璃影,住院前2天於當地疾控中心篩查「新冠病毒咽拭子PCR陽性」。

接收這個病人後,馮玉麟反覆查看影像學片子,多次遠程會診,最後斷定該患者此次症狀是重度心力衰竭所致,新冠病毒感染僅為合併。當地醫務人員按照專家們提出的方案治療,該患者在3天後臨床症狀明顯好轉,呼吸困難減輕,肺部磨玻璃影明顯消散,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

新冠病毒遠比我們已知的要複雜,為了國家安全和人民健康,他呼籲各大教學醫院建立病毒實驗室,加強對病毒的研究。

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江越

本文編輯丨海若 羅榕

原標題《新冠比非典狡猾的多!一線專家解讀17年抗疫有哪些進步》

相關焦點

  • 與「非典」相比,涉新冠肺炎疫情違法犯罪有哪些特點?大數據來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檢察機關依法及時從嚴懲治妨害疫情防控各類違法犯罪,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公眾普遍點讚。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人聯想起17年前的「非典」疫情。大家不禁疑問,兩次疫情都屬於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時期涉疫情違法犯罪是否同樣高發?兩相比較,涉新冠肺炎疫情違法犯罪案件具有怎樣的特點?兩次疫情給檢察機關帶來了哪些辦案啟示?
  • 敦煌石窟有多美?周六來成博聆聽專家解讀「文明的迴響」
    這些物品見證抗疫歷程自4月20日發布《成都博物館關於公開徵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見證物的公告》以來,成都博物館共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代表性實物資料200餘件、圖片1000餘張、音視頻等電子資料近500份。
  • 對比「非典」與新冠肺炎疫情,廣州專家說了這些不同……
    2003年「非典」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發病時間年齡特徵和死亡率等有哪些不同?作者之一、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周斌表示,通過對比2003年廣州市SARS和2020年COVID-19疫情防控各項關鍵指標可以看出,我國近幾年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應對突發新發傳染病防控能力方面得到顯著提升。此次廣州市COVID-19疫情防控中,在疫情響應的及時性、人員活動的嚴格管理、流行病學調查的多部門聯動、院內感染的控制、患者的集中救治等方面值得總結和推廣。
  • 中國巴西兩國一線醫療專家連線,為僑胞支招抗疫
    4月19日,巴西溫州同鄉聯誼會特邀中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內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盧明芹和巴西聖保羅敘利亞黎巴嫩醫院首席醫療官雷納託·沃爾奇,為當地僑胞舉行「防治新冠肺炎視頻交流會」,30餘名僑胞在線全程觀看會議。
  •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在那個信息不太發達的2003年,可能很多朋友對非典的詳情並不是很了解,而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只要你打開手機電腦,各種信息都能夠第一時間獲得,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增加了幾例感染者,我們都能夠知道。這十七年讓我們感嘆時光的流逝,而這十七年又像是一把尺子,可以讓我們丈量這個社會的進步。非典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又名SARS。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放射診斷科:抗擊新冠肺炎的「偵察兵」
    從農曆新年起,他就開始關注新冠肺炎,在《中華放射學雜誌》專門開闢了一個專刊,親自寫述評,組稿件,把大家的診斷經驗和論文集中發表,制定冠狀肺炎診斷指南、防控科普讀物。蕭毅教授組織全國專家開展雲課堂,近30餘位專家,從不同側面分享了新冠肺炎的診斷經驗;組織全國和上海專家形成了兩份重要的影像學診斷指南,對全國抗疫給予了極大支持。
  • 17年前印有「非典」字樣的隔離衣再添「新冠」,這張照片刷屏了
    2月17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所有人的朋友圈被這張照片刷屏了。「這是我們十七年前防治非典時,在感染病房用的隔離衣。」2003年非典疫情來襲,時年二十多歲的李芳,面對著參加工作以來的第一次面臨嚴峻考驗。從進入隔離病房工作的那天起,李芳就知道她有可能與非典「零距離」接觸,但她沒有半點退怯,全身心地投入戰鬥。十七年前那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正是有無數個像李芳這樣的白衣天使,把生命之光再次點燃,她們在抗擊非典的戰爭中,讓我們這個世界充滿了陽光。
  • 73歲的李蘭娟,衝殺在抗疫一線!卻遭污衊!
    這兩句話一句說的是84歲的鐘南山一句講的是73歲的李蘭娟兩位老人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為了你我的安康衝殺在武漢抗疫一線2003年非典肆虐時不止有鍾南山當時已有李蘭娟當年非典蔓延時是他倆臨危受命,率兵出徵▲聲勢洶湧的「非典」爆發時56歲的李蘭娟任省衛生廳廳長首提及時隔離、及時公布信息
  • 2020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新冠肺炎、抗疫等詞入選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攜手抗疫,共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部下發「停課不停教、不停學」通知,網課一度成為主要教學方式。「六穩六保」惠民措施相繼出臺,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構建基於「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基本步入正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審議通過,意味著民事權利保障迎來全新時代。
  • 比起「新冠」,這4種病毒不僅擅長偽裝,還可能致癌
    時評 | 他們生來未必是英雄,只因患者需要才赴湯蹈火 權威解讀病毒8大「疑點」:全球病例為何暴增?一人會感染兩次嗎?…… 致敬!17年前他們抗擊「非典」,如今再披鎧甲戰「新冠」 「免洗洗手液」能殺死病毒嗎?
  • 「新冠肺炎」「抗疫」上榜,2020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9日,一種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體被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媒體開始使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在世界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生活帶來深刻影響:不少企業停工停產,旅遊等服務業受到嚴重衝擊;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斷出現,社會面貌加速改變。
  • 抗疫|最鮮活、最新穎的寫作素材(一)
    小編將收集到的部分,整理成一個小系列推出,方便家長與孩子們收藏備用,複課後各校極有可能要求寫以抗疫為主題的習作。同學們也可以自行收集網絡或身邊的事例,歸納整理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本,靈活運用於各類寫作主題。
  • 新冠肺炎治療總體有效率達90%,戰疫「圈粉」的中醫藥如何迎來更大...
    據不完全統計,在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74817例運用了中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率達91.5%,總體有效率超過90%,而河南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總體有效率則達到了99.1%,最重要的是,生於河南南陽的醫聖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在整個新冠肺炎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黃照平:當年抗「非典」 如今戰士再出徵!
    17年前,作為一名軍人,他抗擊非典,17年後,作為人民警察,再戰疫情,同樣的一線,同樣的"排雷"。特殊時期、危急關頭,六盤水市公安局鐘山分局黨委委員、指揮中心主任黃照平用行動與堅守,書寫著共產黨員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踐行著為人民服務、守百姓平安的錚錚誓言。
  • 中國抗疫專家奔赴塞爾維亞並幫助他們制定相關防控策略
    專家組赴塞爾維亞後,將與塞爾維亞當地醫院和專家開展經驗分享與交流,介紹抗擊疫情中國經驗和廣東做法,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控和診療建議,為當地的醫務人員和社區防控人員提供培訓和指導。同時,還將為當地的華人華僑、中資企業、留學生等進行科普教育,開展防控知識講座。
  • 新冠肺炎康復後會留後遺症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已經有一些患者陸續康復出院。很多人關心,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與得病前相比,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康復後會不會留下肺部纖維化、味覺和嗅覺功能減退、股骨頭壞死等後遺症?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
  • 重慶海潤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郭金成:從非典到新冠 專注...
    在非典與新冠疫情期間,重慶海潤在醫院建築空氣安全領域研發碩果纍纍。作為專業可再生能源與綠色建築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重慶海潤還繼續秉承能源、環境與人類生存應和諧發展的重要理念,並在新能源與居住環境新技術的研發這條路上,持續前行。對於一個企業而言,17年意味著什麼?
  • 抗疫一線:哪裡有需要,北醫三院黨員幹部就衝向哪裡
    編者按: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刻,北大人正在各條戰線上與疫情「戰鬥」。他們對標黨員標準,與黨員並肩作戰,成為一道逆行抗疫的獨特風景線。身影:願做白衣逆行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 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在武漢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傳遞這些信息新華社記者李思遠、胡喆、喻珮全國調來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經過實踐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下午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西醫專家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 黃春英:抗疫一線的中醫「領頭羊」
    同時還帶領玉林市中醫醫院,在全市率先開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網上諮詢」功能,緩解群眾對「新冠肺炎」焦慮;充分發揮中醫優勢,組織中醫專家團隊及時研發中醫藥預防處方,第一時間投放到疫情防控一線。通過種種舉措,築牢防控「長城」,為守護玉林百姓生命健康安全作出卓有成效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