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鮮活、最新穎的寫作素材(一)

2020-12-11 騰訊網

敬畏自然

守護生命

在抗擊新冠病毒的戰役中,湧現了許多的英雄人物與感人故事。他們的名字,有的廣為人知,有的鮮為人知,有的甚至不為人知;他們的事跡是最鮮活、最新穎的寫作素材,值得我們書寫傳誦,銘記在心。

小編將收集到的部分,整理成一個小系列推出,方便家長與孩子們收藏備用,複課後各校極有可能要求寫以抗疫為主題的習作。同學們也可以自行收集網絡或身邊的事例,歸納整理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本,靈活運用於各類寫作主題。

_

_

01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主要事跡

1月18日傍晚,鍾老從廣州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1月20日在接受央視「新聞1+1」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肯定有人傳人的現象。

從廣州到武漢再到北京,連日來,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布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鍾院士因專業敬業,敢於直言,勇於擔當,成為全民偶像。

人民日報盛讚:17年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如今再戰防疫最前線,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02

李蘭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傳染病學專家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主要事跡

曾在抗非典、抗禽流感戰役中戰功赫赫的李蘭娟院士,1月18日在北京同鍾南山院士一起聽取武漢方面疫情匯報,再戰防疫最前線。1月22日,她率先提議武漢封城。

2月2日她帶領團隊親赴武漢一線。以73歲高齡,每天只睡3小時,奮戰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來自各地的援鄂醫護人員一起,共同商討診療方案。

2月4日晚間,李院士團隊發布重大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03

李文亮

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

主要事跡

在抗新冠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離世,年僅35歲。

他最早於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被稱為疫情「吹哨人」。

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後,他依然樂觀,甚至期待著,身體康復後還要上一線——「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

04

張定宇

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金銀潭醫院院長

主要事跡

他身患「漸凍」絕症,妻子被感染隔離,卻瞞著全院醫護人員,率領600多名白衣衛士衝鋒在前,與病魔爭搶時間。

1月31日,湖北省委授予他「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月4日武漢市人社局發布通報稱,給予他記功獎勵。

05

黃錫璆(qiú)

中國著名建築學家

火神山醫院設計者之一

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總設計師

主要事跡

在得知要在10天內完成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的消息後,79歲的黃老主動請纓,親手寫下請戰書:

本人是共產黨員,與其他年輕同事相比,家中牽掛少,且具有非典小湯山實戰經驗,本人向黨組織表示,隨時聽從組織召喚,隨時準備出擊參加抗擊工程。

他從當年小湯山醫院的設計資料中逐一找到可以優化的環節並重新整理,轉給武漢的設計團隊,然後,義無反顧地踏上奔赴武漢的徵程。

_

聲明

以上圖文素材綜合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處所有。

相關焦點

  • 2012山西高考作文點評:需拿出最鮮活的寫作素材
    還需拿出最鮮活的寫作素材  面對此材料,考生不妨由此及彼、由實到虛,展開聯想,才能確保思維的豐富性;由小見大,由淺入深,由生活層面到哲學層面展開思考,才能確保思維的深刻性;善於觸及現實,直面人生,針砭時弊,才能確保思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 生動詮釋偉大抗疫精神 用最鮮活的事例講好思政課
    青少年處在人生「拔節孕穗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也進入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引導學生堅定製度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要「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思維方法: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 「抗疫」鮮活教材成最燃開學禮!近萬學生同上「開學第一課」
    該校精心準備了最燃開學大禮——組建近200人思政團隊,持續一周,學生同上「開學思政第一課」。此次「開學第一課」以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戰疫情的偉大實踐作為最生動、最現實、最深刻的社會大課堂,以「中國抗疫故事」作為思政課堂的鮮活素材,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奮力書寫青春答卷」為主題開講。
  • 鮮活的教材最動人
    緊急關頭,習主席一聲令下,人民軍隊聞令而動、迅即馳援,勇敢衝鋒、連續奮戰,面對洪水毫不畏懼,封堵決口敢打硬拼,轉移群眾爭分奪秒,哪裡最危險就衝向哪裡,哪裡最需要就戰鬥在哪裡。一身身泥濘的迷彩、一雙雙磨破的手掌、一個個「最美」睡姿……記錄著子弟兵心繫家國的赤子之心,詮釋著人民至上的大我情懷,激發著向險而行的鐵肩擔當。這無疑是一堂最為生動的思政課,一堂沒有課堂、卻深入人心的思政課。
  • 你最想知道的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寫作秘籍
    同時,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將講述北鬥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1.立意要新,確定一個新穎的主題說到抗擊疫情,佔據各大網站標題和視頻名稱的字眼無外乎「最美逆行者」「抗疫最前線」,觀後感也是這樣,大家寫的內容千篇一律,就像約好的一樣,從內容到題目,清一色的都是「致敬」「同舟共濟」之類的詞語。找準一個切入點,明確新穎獨特的主題,自然就能快速將自己的文章和其他同學拉開差距,顯得獨樹一幟。
  • 我們的人生經歷是最寶貴的寫作素材
    其實,寫作熟練的人都知道一點:我們的人生經歷,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我們只需對生活的多用心留意,對生活素材進行加工和串聯,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寫作素材。一語點破我們的人生經歷對寫作的重要性。生活中的素材實現是太多了,以下我們就羅列幾種。
  • 對話抗疫英雄,爭做出彩新人
    一個個平凡人物,一個個感人故事,匯聚成了一股股戰勝疫情的萬鈞之力,終於迎來了碩果飄香的美好時節。鄭州圓方集團承擔了十堰市重點醫院的保潔工作,黨委書記薛榮,為了點燃全公司職工的士氣,咬牙讓自己的獨生子進入衝鋒陷陣的第一梯隊,經由她的講述,看到了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走上一線,為武漢抗疫奉獻青春。河南大學黃志昂李霞夫婦攜手同行,丈夫前往武漢前線,妻子留守校園科研攻堅,他們隔著遙遠的江漢平原肩並肩。
  • 中考滿分作文攻略:選材新穎別致
    中考滿分作文攻略:選材新穎別致   技法概述   有人曾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將文章的立意、結構和內容三者之間的關係形象地比喻為人的靈魂、骨架和肌肉。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結構再好,如果沒有內容(即材料)去體現,也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說文章的選材十分重要,決定著文章的成敗,也決定著文章水準的高下。
  • 危急時刻,誰為我們遮風擋雨,20個抗疫人物素材
    20個抗疫人物素材 1.「我必須跑得更快!」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堅守抗疫最前線,連續奮戰30餘天。 14.布滿血痕的手寫滿責任擔當 近日,湖南95後護士胡佩的一雙手感動了全網,在隔離病房,因終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著,原本一雙稚嫩的手被腐蝕得傷痕累累。面對親人和網友的關切,她表示自己沒關係,還說:「我隨時準備被隔離!」
  • 新穎的高考語文議論文萬能素材
    新穎的高考語文議論文萬能素材高中生作文基本上就剩下議論文了,有途網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寫作,特別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議論文素材新穎,供參考。不達目的不罷休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勤奮好學,他的藝術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著名的語言專家。
  • 寫作素材庫!寫作素材庫!寫作素材庫!
    裡面會持續更新素材、話術、範文等。大家趕緊關注起來吧!(該帳號「張乃心考研」繼續更新寫作乾貨。)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打造一個純粹而又有價值的寫作小寶庫。這個帳號的定位是「流動的寫作素材庫」,推送的主要內容有案例素材、理論素材、時政要點、參考範文等。
  • 小學語文作文必備:3-6年級高分寫作素材,寒假摘抄不用愁!
    前幾天有位四年級的學生在後臺反映,說自己這次語文成績考得一般,而最主要的就是語文作文拉了後腿。本來前面的基礎題就只扣了1分,閱讀題做得也還不錯,但就是作文沒寫好,30分的作文自己只拿了20分。這孩子就想在寒假期間,想想辦法,把自己的寫作能力提升提升,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績。關於語文作文的寫作技巧,我們之前就跟同學們分享過,既然有同學再次問到,我們就再來說一說,希望同學們能好好學習,在寒假期間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想要寫好語文作文,審題是關鍵。
  • 寫作素材積累: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好段、好詩,果斷收藏一份
    寫作素材積累: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好段、好詩,果斷收藏一份!眾所周知,做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更是難點,考試佔分不用多說同學都知道。往往寫作文也是最讓同學們頭疼的一件事,很多同學一提到寫作文就開始犯愁。作文是對語文知識點的綜合考察,從最基礎的字、詞再到句子、段落每一個都至關重要。想要寫好一篇作文,首先就要多看、多讀、多積累,這樣寫作的時候才有素材可用,不至於半天擠不出幾個字來。
  • 價值9900課程,33天衝刺滿分作文,02 寫作素材積累併合理選材
    專題02 寫作素材積累併合理選材! 作文一直是很多學生的痛,每次考試提起筆不知道從何開始,只能硬著頭皮開始寫,同樣對於老師來說,作文也是「我們」的痛,學校沒有開設語文作文課,平時上課時間也很有限,不知道如何能夠直接的幫到學生快速提高。 從今天開始我會持續給大家分享價值9900課程,33天衝刺滿分作文,02 寫作素材積累併合理選材!
  • 從素材、框架到風格,教你不一樣的寫作方法
    關於寫作這回事,大家小小的腦袋裡是否有很多疑問?為什麼別人可以快速地寫出一篇優質文章,而我卻得像擠牙膏一樣擠半天也寫不出一篇?為什麼我的文章一改再改還是無法通過?怎樣才能像大神一樣寫出優質文章呢?寫作小白怎麼提升寫作水平呢?······相信很多寫作小白都在為各種各樣的寫作問題苦惱著。
  • 西北政法大學挖掘戰「疫」鮮活素材 以課程思政培根鑄魂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西北政法大學深度挖掘戰「疫」鮮活素材,凝聚戰「疫」正能量,化「疫情危機」為「思政契機」,將思政教育融入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線上教學中,凸顯了獨具學校特色的思政課程育人實效。
  • 2020高考熱點素材新聞:全球抗疫,高中生看一看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要寫好作文是一定要會整理素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在高中語文考試中,作文考查學生對於字詞句章、語法、結構、修辭、體裁、情感等的綜合運用能力,對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有較強的要求。
  • 打好藍天保衛戰——從新聞中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的關鍵在於觀點和語言。新聞恰好是國內外熱點事件的呈現,囊括了許多有益於寫作的觀點,同時也擁有標準且正式的語言。機智地模仿和套用精彩的句型有利於我們積累語言素材,讓我們在寫作時不會無話可說!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篇新聞——《打好藍天保衛戰》,看看我們從這篇新聞中可以提煉出哪些素材應用到寫作中。
  • 《寫作7堂課》聯機式寫作:一招解決「寫文沒素材」的困擾
    新手寫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沒有寫作靈感,或是沒有寫作素材。從一開始的激情滿滿衷腸訴盡到後來的素材耗盡,是不少人遇到過的情況。新媒體時代,我們每天能從手機上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數不勝數,生活也不知不覺被各種知識、信息塞滿,但真的提筆寫作時卻還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寫什麼。有一個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寫作能力和日常積累密不可分。
  • 立足閱讀素材,提高寫作技能
    寫作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寫作教學也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它存在著用漢語思維方式寫作、語法錯誤百出等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