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通校長在2019年的全區教學質量分析會上作經驗交流
說到景勝的方法,其實沒有什麼深奧的,只不過是他們將之做到了極致。景勝的經驗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嚴、研、站、陪、參、跑」。嚴:這個不需要解釋,景勝、薛遼歷來就是以管理嚴格著稱,這也是民辦校的一大法寶。研:就是教師的教研,雖然每個學校都會狠抓教研,但景勝的方法別具一格。每個學科每周固定時間進行教研,教研內容提前不打招呼,教研組長當場出題,讓老師上臺去做、去講,然後集體點評,不管你是帶高几,一律做高考題,這就逼得老師堅持學習,從高一就熟悉高三試題,長此以往,高考題會滲透進老師和學生的平時訓練中,無形中讓高一的孩子就接觸了高三的思維,這也是景勝保持教師水平的一個法寶。這點我非常佩服。站:就是讓學生站立。眾所周知,高中生活非常緊張,作業多,部分學生會休息不夠,所以會出現在課堂上打瞌睡的現象,為了防止這類情況影響學生聽課,景勝實行了站立聽課的制度,讓犯困的學生站起來,當然,老師也會陪著你站,站你跟前講課。這點我相信很多老師都會做,但景勝是以學校意志推行,效果良好。陪:就是老師的陪伴。景勝的班主任基本上都在35歲左右,年富力強,責任心強,他們會一天從早到晚陪著學生,無論你是在上課還是吃飯還是跑操還是臨睡前,班主任都會陪著你,真正做到了愛生如子,這個一方面保證了學生在學校不出事,保證了學生一有什麼心理問題和思想波動,老師會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解決,當然,這麼做的結果也是非常好的,既培養了師生感情,也提高了學生成績。參:就是所有學生都參與學習。高中知識非常難,一些學生到了高三可能根本就學不會了,跟不上了,老師講的聽不懂了,厭學了,放棄了,老師也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所以經常會出現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無所事事、神遊體外。但是景勝實行了低起點的分層教學。分層授課的模式:基礎知識整合→嘗試探究→分層點撥→歸納小結→布置作業→及時檢查。老師每次講課時間不超過15分鐘,15分鐘後即開始練習,當堂鞏固。還有一點,景勝會在高中時穿插初中的知識,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跟得上,都能聽得懂,都願意學,都能參與到課程教學中。這點對學生的積極性也非常有用。最後一個就是跑操。這個可能是常規,但景勝把常規做成了亮點,每天早上 6:00 學生迅速按班級排好隊,校園內響起朗朗讀書聲,在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的鼓點聲中所有學生統一時間抬頭、挺胸、曲臂、跨步....一瞬間,一個個靜止的方陣變成了一道道奔湧的洪流,郎朗的書聲變成了震天撼地的吶喊,這就是景勝中學的晨跑,它已經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因為景勝堅信,學生內在的潛力是「比」出來的,而不是「逼」出來的。跑操並不僅僅是簡單的體育鍛鍊,而是增強集體意識的一種團隊活動,一種提升士氣、激發鬥志的必修課,每一次的吶喊都是學生對自我理想的一次召喚;每一次前進,都是學生對自我激情的一次燃燒。把跑操變成激發鬥志和動力的一種手段,也算是做到極致了。景通校長在2020年的全區教學質量分析會上作經驗交流
正是因為景勝把這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每一點都做到了極致,才有了教學成績的突飛猛進。學習說難其實也簡單,無外乎堅持,先摸索出適合本校教師和學生的方法,再持之以恆,年年做、月月做、日日做,必能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正因如此,景勝中學校長景通在去年和今年兩次全區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都進行了發言,並且發言主題都是《薄弱生的轉化》,看來,景勝是準備把這個特色發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