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轉化「潛能生」?

2020-09-12 峰侃公社


01


理性歸因法



學生學習成績不佳有很多種原因,比如,有些學生本來很聰明,但是調皮、貪玩,家長與學校也疏忽了對他們的管理;有些學生受到了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有些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學校或家庭又沒有對其實施合理引導;有些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長期得不到糾正;有些學生長期得不到教師的重視與關愛,逐漸失去自信與動力;有些學生缺乏表達與展示的機會,由自卑而自棄;有些學生有厭學情緒;有些學生受到了教師不科學的批評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學生成績不佳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教師一定要深入分析,將這些原因理性歸納,以便對症下藥。


02


翻轉課堂法



隨著信息網絡與傳媒技術的普及,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逐漸呈現出多元化傾向。翻轉課堂是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藉助信息技術,實現了教師知識傳授和學生知識內化在時空上的「翻轉」。學生可以在課外觀看教師的講課視頻,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進度。


在傳統課堂中,受教師重點關注的往往是成績優秀的學生。結果是優秀的學生會更加積極舉手發言,而潛能生則常常是被動接受,甚至跟不上教師的進度。翻轉課堂可以改變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前可以利用網絡實現教師本節課授課視頻的暫停、回放,直到自己完全理解為止。這樣,現實課堂上,教師的部分時間也被釋放了出來,然後可以將更多時間分配給潛能生,相繼輔導更多有需求的學生。


03


舉三反一法



優秀生與潛能生在學習方法和習慣方面存在的較大差異,主要表現為:前者善於遷移,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認識新的知識,解決一系列問題;而後者注重積累,對知識、經驗、信息等內容進行積聚和整合。因此,在學習新知識時,對於優秀生教師可以採用「舉一反三」的方法,教學過程注重演繹與探究,而對於潛能生則更適宜採用「舉三反一法」,注重歸納與驗證。對於潛能生來說,他們更適合通過接收、感悟、積累大量信息和各種生動鮮活的案例,來把握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所以,教師應該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對潛能生來說,只有先「舉三反一」,才能進而「舉一反三」。


04


學一退三法



潛能生的知識系統經常不夠系統、不夠健全,容易出現知識斷層,因而會造成學習新知識的實際起點低於教材要求的邏輯起點。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始終牢牢把握「學什麼(學習內容)」、「怎麼學(學習方法)」、「學不會怎麼辦(知識連結)」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學生則應該採取「學一退三」的學習方法。「學一退三」的含義就是在學習新知識時,要向後追問三次,明確「要學會這個新知識,作為學生,需要具備哪些相關的知識儲備」。教師也應該輔助學生「學一退三」,一直退到學生能夠良好銜接知識的地方,也就是「學習原點」。藉此,學生新課前的預習和教師的課堂導入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學習的實質是新知識與學習者認識結構中的已有觀念建立新的聯繫的過程,是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生的頭腦並非一片空白,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會從頭腦中搜尋與之相關的經驗和知識儲備,用來理解、同化、建立關聯,組成新的認知結構。所以,如果把學習活動的起點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學生就會感到親切、自信,從而產生認知的衝動,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主動地建構知識。


05


課前助學法



有的教師放學後,會給一些潛能生「開小灶」。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這是一種「讓我學」的做法,而並非學生發自內心的「我要學」,結果往往會導致「越差越補、越補越差」的惡性循環。為了改變這一「適得其反,事與願違」的現象,教師可以嘗試將「課後補課」變為「課前助學」。


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選擇一部分潛能生,邀請他們和自己共同備課,並試圖讓他們指出課堂設計的不合理之處,目的是讓學生產生一種「我是在幫助老師備課,不是老師逼我補課」的無意識積極心態。通過「課前助學」,教師會準確掌握潛能生的學情,而潛能生也能充分預習需要學習的知識,從而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二次學習、二次消化,取得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06


四步糾錯法



潛能生經常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即在同一個位置上「跌倒」兩次甚至更多次。因此,降低重複錯誤率是轉化潛能生的關鍵。


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對錯誤進行強化修正,對正確思維加以鞏固。面對錯誤的問題,教師要引導潛能生採用「四步糾錯法」:第一步,找出錯誤的原因,如題目抄錯、式子列錯、順序錯誤、題意不清、概念混淆等;第二步,保留錯題,用紅筆在旁邊規範訂正;第三步,再做一至兩道同一類型的習題進行鞏固;第四步,梳理、歸納該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系統複習。這樣一來,學生對自己的錯誤,不但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在今後的學習中,自然也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類似的錯誤了。


07


星級練習法



「星級練習法」的目的是讓潛能生鞏固之前仍然沒有掌握的內容,換句話說,就是「只學不會的」。潛能生將作業、練習冊、試卷上的錯題標上一個星號。一周以後,學生只看標記星號的題目,如果已經能夠熟練地掌握,就劃掉星號;如果仍然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則標記上兩個星號。


一個月以後,學生只複習、研究標有兩個星號的題目。經過這樣反覆的消化與鞏固,學生沒有掌握的題目將會越來越少。「星級練習法」可以讓潛能生避免低級、重複的無效學習,同時也能讓他們找到自己需要鞏固的題目,對症下藥,提高效率。


08


自我警示法



「自我警示法」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種方法。學生可以自己設計「自我警示卡」,將其統一貼在課桌一角,或其他醒目位置,起到對自己時時的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警示作用。「自我警示卡」上的內容包括奮鬥目標、趕超榜樣、座右銘、需要改正的壞習慣,等等。


09


籤訂協議法



學校教育對學生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這個作用是建立在一個先決條件之上的,那就是家庭教育與之相輔相成。對一些具有特殊情況的潛能生,學校應該重點幫扶。可以讓班主任、學生、家長籤訂三方協議書。通過家庭、學校、及本人的自我管理,實現對這部分特殊潛能生的有效轉化。


10


師徒結對法



對潛能生的幫扶,還可以採取班級內「師傅選徒弟、徒弟選師傅」的雙向選擇師徒結對法。師徒結對的好處在於,可以為每名潛能生都找到一名「小老師」。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幫兵、兵強兵、師生互學互幫」的效果。在這樣的「一對一」幫扶下,潛能生自然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轉化「潛能生」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工作,教師不僅要冷靜地、客觀地分析原因,更要有滿腔的熱情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唯此,才能讓潛能生感受到關愛的溫暖和前行的動力。當潛能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的潛能將會被激發出來,從而將自己的精彩與優秀展現出來。

相關焦點

  • 教育專家提醒:班主任可以用「瓦拉赫效應」轉化後進生,效果顯著
    後進生轉化工作是班主任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如今的孩子自小就沒有受到過什麼挫折教育,學習上不願吃苦,學習態度也不夠認真,轉化起來很難。但心理教育專家提醒我們:採用「瓦拉赫效應」來轉化後進生,成功率非常高。那麼什麼是「瓦拉赫效應」呢?
  • 你的孩子是「潛能生」
    其實,孩子們都不是差生,他們都有自己潛在的能力,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在我看來,他們都是潛能生。那麼,我們如何把一個差生變成一個潛能生呢?全能一詞呢是對後生後進生的肯定和鼓勵。要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潛能,家長們的鼓勵會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心態中對生活充滿動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家長應該立即行動起來,拋棄舊有觀念,發掘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展現優勢,為孩子的幸福生活插上理想的翅膀。
  • 陳彩霞:後進生如何轉化?【永聯講座第91期反饋】
    陳老師是一位特別有智慧老師,在處理後進生的一些轉化的方法上,這些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最後再次感謝陳老師非常精彩的演講。特別接地氣的講座呢。 29、廣東嶺南師範學院畢業生  吳小梅    聽陳老師《如何讓後進生實現自我成長》講座有感    陳老師起伏的語調,充滿感情的講座,甚是精彩。
  • 挖掘潛能促提升!泌陽一中潛能生提升總結會召開
    校園通訊社: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潛能,2019年5月6日晚,泌陽一中潛能生提升總結會在四樓多功能廳召開。會議由政教處組織,全校七八九年級共一百多人參加了這次總結會。總結會由徐劉嘉主任主持。
  • 鄉村教師:轉學出去的大多是尖子生,轉回來的卻是「潛能生」
    作為鄉村教師,在農村的學校教了大半輩子,我發現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從農村學校轉學出去的大多是尖子生,而從外地轉回來的卻十有八九是傳說中的「潛能生」。這不,今天是開學之後的第三天,我們班也轉來了一位新同學,這位同學恰好是剛才我所說的「潛能生」。「她平時的成績怎麼樣?」我問這位同學的家長。「她成績挺好的,一般都能考八九十分。」家長信誓旦旦地回答。
  • 後進生讓人頭疼,優秀班主任轉化後進生的五大秘訣
    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班級管理中的一個難點,是班主任一項艱巨而複雜的工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當前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教育和轉化後進生是教書育人的時代使命,也是教師的神聖職責。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呢,一位優秀班主任轉化後進生的五大秘訣值得借鑑。
  •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教學能手曹淑娟:對後進生教育轉化工作的科學思考
    如何幫助、轉化這些膽怯、自卑、不愛學習、習慣差的「學困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經常面臨的、無法迴避的難題之一,更是所有班主任老師感到最棘手的問題。「雙差生」是指品學皆劣的學生。他們在思想品德發展上距離教育目標的要求較遠,在思想行為上存在較多的缺點,遠遠落後於一般同學的學生。
  • 申報副高如何撰寫「轉化後進生案例」
    今晚先說怎麼寫「轉化後進生案例」,有個朋友在評論區留言說不知道怎麼寫,叫我分享。朋友們有什麼問題儘量在評論區裡問,不要私信我,因為你的問題別的朋友也想知道答案。我在評論區裡統一回答,大家都看得到,不用一個一個回答了。
  • 促進後進生轉化,我們用心去做——史莊小學開展語文教研活動
    如何促進後進生的轉化,整體提升教學水平,史莊小學在思考、在行動。劉主任先分析了上學期各班語文成績,明確這學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提優和促後進生轉化。分析後進生的成因,交流探討轉化對策,是這次語文教研的主題。
  • 「後進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
    「後進生」顧名思義就是後來進步的學生,一般是指在班級中那些品行不端正或者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屢見不鮮,雖數量雖不多,但影響面廣。其落後的或破壞性行為常常給班級、學校、家庭、甚至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而,做好「後進生」的轉化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
    原標題: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時代新要求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數學老師逐步地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記者:張老師,您好!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專門開設了數學建模課程,但是聽說一般的數學老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您了解嗎?張利利:幾位記者朋友好!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
    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數學老師逐步地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記者:張老師,您好!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專門開設了數學建模課程,但是聽說一般的數學老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您了解嗎?張利利:幾位記者朋友好!
  • 潛能是如何被激發並運用的——《動物世界》
    從心理角度,該影片是這樣的:主線:潛能是如何被激發並運用的核心:智慧是劍,善是鎧甲,缺一不可。所不同的是,開司並沒有被打垮,因為他面對的是向死而生,沒得選擇影片到這裡,其實都是鋪墊,但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是絕地重生的前提條件。接下來,從上船的那一刻起,才真正是潛能狀態回起的開始。現實能力是如何被啟發、運用且一步步被提升?
  • 客廳中的啟蒙老師,屁顛蟲潛能挖掘機評測
    今天還是圍繞這個「陪伴」的話題,不同於陪伴機器人產品,它是一款潛能挖掘機,除了能夠增強孩子信心,發現孩子潛能之外,還能提高孩子自信心,塑造表現能力,讓孩子在快樂學習中成長,親子互動、早教等,來自屁顛蟲旗下一款智能才藝啟蒙教學產品——屁顛蟲Magic Box T8A潛能挖掘機。
  • 答500題判斷學文學理 北京「潛能測試」引發爭議
    組織北京市第165中學測試的冷老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該校共有11名學生參加「潛能測試」。測試從學生的興趣、生涯動機、能力、個性等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查,最後由專家寫出分析報告。165中高一(2)班的同學們至今對測試結果還津津樂道。史倩同學說,報告分析令她感到驚訝,她對美術、廣告、影視、音樂等方面興趣指數高,今後可報考這些方面學校。
  • 每個寶寶都是「潛力股」,究竟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娃潛能開發?
    那麼該如何訓練孩子此類潛能呢?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展現幾種顏色上都相同,但是形狀上略微有不同的平面圖形,給孩子指定一個目標圖形,讓孩子從裡面找出來。時間長了,可以把平面圖形換成幾何圖形,加強孩子的能力。接著,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那麼二十四減去十二有等於幾呢?一個孩子很快地回答:等於十二。可是另一個孩子卻遲遲想不出答案。其實邏輯思維就是孩子能夠將形象轉化為抽象的能力,真正理解一個問題的本質,因果關係的能力。如何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三歲是孩子最適合掌握邏輯思維的時間,「三歲看老」,這對孩子以後的一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 人體潛能如此強大,我們該如何打破「封印」激發自己的潛能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一些有關人體潛能的驚人言論,因此許多人會覺得人體的潛能是無限的,只是沒有被激發而已。也有許多人經常會看一些武俠小說或者奇幻小說,而上面也總是會寫到一個人本來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人,可是發生一件事之後,他便打通了任督二脈,於是就變得非常的強大,從此過上了開掛的人生。
  • 作為英語老師,如何幫助中等生突破瓶頸?
    他們衝一衝是有可能上重點的,那麼中等生究竟該如何突圍呢?一部分中等生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從初一到初三的整個基礎知識體系掌握不牢固。隨著學習的深入,覺得自己被優等生越甩越遠。在每次考試中,成績不高是必然結果。
  • 「父母心」是轉化後進生的法寶
    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懷著一顆愛心親近後進生,以真情實義溫暖他們冰冷的心,使他們願意接近老師,接受老師的教育。    我教過一位後進生王景算,他幼年喪失父母,跟著叔叔一起生活。他性格十分犟,經常打架、逃學、抽菸等。許多任課老師都認為他是個不可救藥的「爛仔頭」。
  • 乾貨,如何用U型理論促進培訓效果轉化,培訓師必學
    培訓師如何通過教學理論促進培訓效果轉化 培訓力就是影響力,作為一名培訓工作者。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個困惑,如何讓自己的課程使得培訓效果有好的轉化!因為這個關乎到我們老師的課程質量,也關乎我們日後的復購情況!所以,每一位老師一定是非常關注其效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