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日報頭版報導:榮星村:15年,經濟薄弱村蝶變換新顏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09-21 18:03 |桐鄉鄉村振興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今天,桐鄉市屠甸鎮榮星村登上嘉興日報頭版。嘉報以《榮星村:15年,經濟薄弱村蝶變換新顏》為題,對榮星村15年來的致富拼搏奉獻之路進行了生動報導。小編帶你一起關注!

  初秋時節,傍晚時分,桐鄉市屠甸鎮榮星村火爐浜音樂噴泉邊,不少村民閒庭漫步。音樂響起,水面上燈光透過噴泉映射出一幅幅柔美的鄉村田園之美畫面,一旁的男女老少樂在其中。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榮星村火爐浜的江南田園之美,早已羨煞了鄰村群眾。可就在15年前,榮星村還沒摘掉經濟薄弱村的「帽子」,緣何榮星村能在這些年間迎來美麗蝶變?

  村民糜學江是榮星村種糧大戶,對榮星村的蝶變感受最為深刻。「從前還是經濟薄弱村的時候,村裡年輕勞動力流失,幹活都僱不到人,現在這樣好的美麗鄉村,誰不願意回來,畢竟這裡是家。」糜學江笑著對記者說,看到家鄉有這樣的變化,村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說,榮星村的成功蝶變,有村兩委班子的努力,有鄉賢企業家的助力,更有全村群眾人人參與的合力。

  開拓創新 村民共享致富路

  2005年,榮星村黨總支書記的接力棒,交到了42歲的金福良手裡。那時的榮星村道路泥濘,收入有限。「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村集體經濟固定收入只有6萬元。」金福良說,全村幾乎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從那時起,他便下定決心,要帶著全村人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金福良的帶領下,榮星村兩委班子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盤活村裡的存量資產。他們把村集體的危舊房屋、廠房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通過集體固定資產出租,增加了村裡的財政收入。「打鐵還需自身硬,有了這些基本和底子,我才能向上級爭取項目、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金福良說,當時村裡的總體思路很明確,就是用項目帶動基礎設施條件改善。在村兩委班子的爭取下,村裡引進了不少羊毛衫行業相關的企業項目,不少村民也開始投身毛衫相關行業,羊毛衫加工產業在榮星村逐漸興起。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榮星村的明星企業——桐鄉市星馬針織製衣有限公司在董事長魏建華的帶領下,從一個小小的手工作坊開始揚帆起航。就這樣,從毛衫加工產業起步,榮星村的村民們走上了致富之路。

  2009年,榮星村又在新村集聚點附近建起了佔地88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榮星商貿一條街,服務村民,帶動商貿業發展,僅通過農貿市場商鋪租賃一項,村裡每年就可獲得近70萬元的收入。在毛衫產業之外,農民土地流轉後,村裡又引來了更多「新農人」,他們在這裡發展現代化農業,帶起了另一條致富路。

  浙江省級精品水果基地、水產養殖基地、生態苗木基地和優質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現在的榮星村,已經形成了四個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基地。與此同時,全村每年的固定收入也達到了260多萬元。

  全域秀美 生態宜居水鄉典範

  村民錢袋子鼓了,農村環境還是沒有大變樣,這是擺在金福良和村兩委班子面前的第二道難關。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榮星村啟動了鄉村整治工作,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和改善,同時也啟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然而,環境整治工作卻不如村民致富那麼一帆風順。工作推進過程中,總有村民因為生活習慣或各方面原因不配合,甚至出現了逆反心理。

  得知這一情況後,魏建華主動來到村裡,要求幫助上門做村民的工作。魏建華是村裡帶頭致富的榜樣,平時更是幫助了不少鄰裡村民,他做工作,果然順利了很多。「我們致富路上一起努力,現在要改善家鄉環境了,為什麼就不理解、不配合了?這不都是為了大家好嗎?」在魏建華的勸說下,村民們紛紛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沒有了阻力,榮星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很快有了新變化。2015年,村裡還請來設計師為火爐浜進行改造,魏建華帶頭出資,前後共計60多萬元。2017年,村裡成立了鄉賢參事會,深得村民信任的魏建華被推舉為會長。

  如今,望著火爐浜的美麗景觀,看到鄰村村民羨慕的眼光,榮星村的村民們心中自然而然為家鄉感到自豪。

  鄉村景色美了,不光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詩畫江南、水鄉典範的畫卷,也很快轉化成美麗經濟的內生動力。2016年,來自上海的一家企業在榮星村投資1.3億元,打造佔地128畝,集果蔬採摘、休閒旅遊、度假養生於一體的榮胡莊園現代化綜合農莊,既為榮星村的美麗底色增光添彩,更帶來了美麗鄉村樂遊樂購的滿滿人氣。2018年,榮星村火爐浜成為桐鄉首條市級美麗鄉村精品線「醉裡千金吳越路」中的重要一環,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下一步,我們希望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人氣,發展農旅文融合的多元化鄉村旅遊業態,為榮星村續寫美麗篇章。」金福良如是說。

  來源:嘉興日報

  掃碼關注我們

  桐鄉鄉村振興

1600682589000

相關焦點

  • 嘉興桐鄉4個村集體收入超千萬 發家致富有秘籍
    榮星村之變,背後是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的強大支撐。村黨總支書記金福良說,2005年村裡集體收入才只有七八萬元,如今集體可支配資金達到300萬元以上。榮星村蛻變的密碼是什麼?2、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星旗村是濮院鎮在第四輪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工程」中唯一一個經濟薄弱村。但是,抱團發展給星旗村帶來了轉機。就在4年前,由鎮裡配套支持1000萬元,星旗村與新妙智、新東、新河等五村共同出資建設的五村聯合綜合服務用房項目正式完工,由於項目地理位置優越,帶來了可觀的租金收入。
  • 榮星村的美好生活
    「千百年來,榮星村的村莊格局已自然形成,農民處於分散居住的生活狀態,而我們的目標是現代化田園鄉村綜合體。」屠甸鎮黨委書記呂忠飛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正在成為當下他們努力靠攏的新方向。
  • 他山之石:桐鄉市榮星村「變身記」
    在普通老百姓眼裡,美麗就是村容整潔、生態優美;美麗就是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美麗就是經濟發展、生活富裕。浙江省桐鄉市屠甸鎮榮星村則將「美麗」一詞詮釋得恰到好處。  漫步在寬敞的村道上,目之所及,儘是美麗鄉村的絢爛圖景:村道寬敞整潔,嶄新的農民住宅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綠樹掩映,現代田園氣息洋溢在每一個角落。而這裡的村民,正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愜意生活。
  • 【關注】吉林日報頭版!延邊州實幹逐夢 跨越前行
    7月15日,吉林日報頭版刊發《實幹逐夢 跨越前行——延邊州5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回眸》,對延邊州5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報導。5年來,延邊大地釋放出巨大的創新動能,催動著全州經濟發展實現了一個裡程碑式的跨越。
  • 【解放思想 鄉村振興】黃丹村:薄弱村換新顏,原因是……
    兩年來,這個薄弱村發生了顯著變化,一個民風淳樸、團結協作、生態良好、文明和諧、繁榮富強的新黃丹躍然眼前。黃丹村煥新顏,曾經的垃圾地如今是一個黨建廣場,村民茶餘飯後都會來散步或健身。  從去年開始,黃丹村先後清理臨時垃圾100餘車,近日又全面啟動楊家圩、東昌圩、定心圩、錦昌圩120餘畝土地復墾工程,實現還景於民、還耕於民!
  • 桐鄉一個村莊的田園鄉村綜合體實驗:榮星村的美好生活
    榮星村,這個與桐鄉屠甸鎮區僅一橋之隔的村莊,近年來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開展城市近郊型田園鄉村綜合體實驗,走出了一條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它的故事,或許會給成千上萬個自然生態資源不夠豐饒的平原村莊帶來啟示。  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錢禕 宋彬彬 市委報導組 魏衍方)理想的鄉村生活是什麼樣子?
  • 蘇州日報頭版報導金庭鎮太湖紅心島建設
    6月23日,蘇州日報頭版「以思想大解放之勇 爭高質量發展之先」專欄刊發了題為「太湖紅心島提升發展能級」的報導,介紹了我鎮五大引領工程讓黨建成為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的特色經驗做法
  •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銀行業蝶變換新顏
    原標題:資本市場三十而立·高端訪談│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銀行業蝶變換新顏   「誰捨得把過去丟在風裡?誰捨得把未來留在雨裡?」
  • 北幹街道榮星村:小區裡的大智慧
    經常容易忘帶門禁卡的張大媽高興地跟記者說道,像張大媽這樣因為小區智慧系統獲得生活便利的案例在榮星村君佳園小區不勝枚舉。杭州市蕭山區北幹街道榮星村君佳園小區是城中村改造安置小區,佔地面積150多畝,建築面積38萬方。建有地下車庫2層,汽車位2000多個,於2019年3月底交房交鑰匙。安置房交房時智慧小區的系統同時安裝到位。
  • 浙江省桐鄉市屠甸鎮榮星村
    良渚時期,這裡也孕育過一個文化中心,目前村內還留存有「小六旺」、「姚家山」「金家浜」三個良渚文化遺址。近年來,榮星村先後獲得浙江省級文明村、衛生村、民主法治村、綠化示範村、老年養生旅遊示範基地、休閒旅遊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 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
    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12月13日,寧波日報頭版報導《做好企業「大管家」》「企業門難進、橋梁架不起、服務無從下手」,北侖小港街道楓林社區曾一度面臨這樣的窘境。
  • 《經濟日報》頭版刊發:不求高速度的「面子」 夯實高質量的「裡子...
    《經濟日報》頭版刊發:不求高速度的「面子」 夯實高質量的「裡子」——天津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2019-08-23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發布日期:2018-12-13 07:2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新山河村位於邳州市邳城鎮,土地面積3156畝,人口5864過去,村集體沒有任何經營性收入,還背負著200多萬元的外債,是2016年省定的經濟薄弱村和徐州軟弱後進村。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新調整的村支「兩委」班子,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發展現代產業:輸血變造血壯大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條件,貧困村要長遠發展,基礎在產業。新山河村依山傍水,擁有270畝龍鳳鴨河的開闊水域。
  • 16000 篇報導!「頭版上的福田」今日開展!精彩好篇章譜寫創新好作為
    據悉,現場 140 多個版面,是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到省級報刊和深圳本地主要媒體,一年來刊發福田內容的創意頭版和重要版面、重要報導中精選出來的,分為6大篇章。據統計,過去一年,央媒報導福田的有220多篇,這對於一個區級層面而言,成績耀眼。
  • 頭版!今天,《徐州日報》刊發賈汪「真旺」系列報導
    12月1日,《徐州日報》頭版刊發《牢記囑託勇爭先 書寫賈汪新答卷 》——賈汪「真旺」系列報導(1)深入挖掘賈汪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本報今起將刊發系列報導,深入挖掘賈汪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做法與亮點,期冀揭示轉型發展的「賈汪經驗」。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就來到徐州,深入企業、農村、革命紀念館,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考察調研。
  • 在榮星村,你能找到心的歸屬
    村道寬敞整潔,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綠樹掩映,現代田園氣息洋溢在每一個角落。但早些年,這裡還是一個「露天垃圾場」,壓根看不到如今優質鄉村旅遊景點的影子。最初,周邊的生活汙水都直排在浜裡,有些村民也「習慣」把生活垃圾隨手丟進浜裡。邊上還有個養豬場,廢水汙水、排洩物都往火爐浜排。「天氣一熱,根本不敢打開窗戶,受不了這臭味,蒼蠅蚊子特別多,真是太遭罪了。」居住在火爐浜附近的村民回想起曾經的日子,都直搖頭。
  •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婺城推廣公勺公筷好做法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刊發新聞《婺城鄉村遊復甦不忘倡導好習慣公勺公筷擺上農家樂餐桌》,詳細報導了婺城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動鄉村旅遊經濟復甦,並在全區範圍內推行使用公勺公筷
  • 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
    於從文 攝(新春走基層)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中新網鹽城1月17日電 題: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記者 於從文嶄新的路燈、寬敞的廣場、整潔的農家小院、幸福的笑臉……16日,在蘇北綿綿細細的冬雨中
  • 《中國教育報》頭版報導淮南師範學院返校開學工作
    2020年9月1日,《中國教育報》頭版聚焦史上最長開學季,在稿件《三億師生親歷史上最長開學季》中,淮南師範學院作為全國開學報導安徽唯一案例在頭版刊出。黨委宣傳部按照學校黨委的要求聞令而動,全員聯動,拿起筆,扛起照相機,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把鏡頭對準師生,激揚文字,全方位、立體式報導學校返校開學中的最美故事和先進事跡,用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有高度的宣傳形式,凝聚起強大的師院正能量。
  • 花紅柳綠滋長特色產業 桐鄉榮星村瞄準鄉村旅遊
    近日,由桐鄉市榮星村、桃園村、紅冠鄉莊、沈莉高蠶桑產業觀光園組成的嫘祖傳說親子文化之旅一日遊項目入選了浙江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這幾個組合的旅遊點異軍突起,一時成為爆熱景點。榮星村位於桐鄉市屠甸鎮區的正南面,村內擁有榮湖莊園、呂大墳遺址、榮湖公園等人文及自然風光景點10餘處。走進榮星村,徽派風格的外觀,綠樹掩映、鮮花相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