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病情不能光看指標,還要結合病人實際情況!
作者丨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王建華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上一篇中,我們總結了甲功報告單上常見指標的含義(如何破譯「甲功」報告的密碼?丨 入門篇)。本篇中,我們將更深入地討論這一話題。
1
妊娠與非妊娠甲功正常值不同
妊娠期體內發生的一些生理和激素水平變化會影響甲狀腺功能,由此導致妊娠期的甲功與非妊娠期有所不同。妊娠期對甲狀腺功能影響最重要的兩種激素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雌激素。在妊娠早期,hCG增高可刺激甲狀腺分泌,導致促甲狀腺激素(TSH)輕微下降(稱為「亞臨床甲亢」),到妊娠中後期TSH逐漸恢復正常。
雌激素可使血清中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TBG)的含量增加,因血液中99%的甲狀腺激素(TH)都是和甲狀腺結合蛋白結合在一起的,實驗室測定的總甲狀腺激素(TT3、TT4)水平可能會輕微升高,而游離甲狀腺激素(FT3、FT4)通常保持正常。因此,在妊娠早期化驗甲功發現TSH輕微下降,TT3、TT4輕度升高,孕媽不用擔心,因為這不是甲亢,而屬於孕期正常的生理變化。
2011年美國甲狀腺協會(ATA)指南首次提出妊娠期特異的TSH參考值:孕早期(T1期)0.1~2.5mlU/L;孕中期(T2期)0.2~3.0mlU/L;孕晚期(T3期)0.3~3.0mlU/L。
我國滕偉平教授的研究顯示,中國人群血清TSH水平普遍升高,ATA提出的妊娠期TSH正常範圍並不適合中國孕婦,建議採用本地區的妊娠特異性TSH參考值;無條件獲得妊娠特異性參考值的醫院,可以採用我國《妊娠和產後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提出的參考值。
2
分析「甲功五項」要結合具體病人
「甲功五項」主要包括「TT3、TT4、FT3、FT4、TSH」。臨床上,早孕反應嘔吐嚴重的孕婦化驗甲功時常常會發現FT4輕度升高、TSH輕度降低,臨床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輕率地診斷為「Graves病」,還要想到「妊娠期hCG相關性甲亢(又叫『妊娠甲亢症候群』)」,其發生與hCG產生增多有關。hCG與TSH結構相似,可以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使FT4輕度升高、TSH輕度下降。
如果孕婦之前無甲亢病史,甲功檢查有輕度的FT4升高及TSH降低,TRAb、TPOAb等甲狀腺自身抗體陰性,同時hCG水平顯著升高,則基本可以確定是「妊娠期hCG相關性甲亢」。與Graves甲亢不同,本病病程呈一過性,不需要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3
甲狀腺自身抗體特異性不強
甲狀腺自身抗體(如TPOAb、TGAb等)主要見於各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而Graves甲亢、橋本氏甲狀腺炎等均屬於AITD範疇,因此這些患者均可檢出甲狀腺自身抗體,兩者區別在於: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的抗體滴度較高,而Graves甲亢患者儘管也能查出TPOAb、TGAb,但抗體滴度相對較低。
由於甲狀腺自身抗體的診斷特異性不強,且上述兩種疾病的抗體滴度也沒有一個截然的界限,因此,在臨床診斷時,往往還要結合甲功、TRAb或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進行綜合判斷。
4
HT與TSH變化不總是同步
TSH是反映甲狀腺功能活動的敏感指標,當發生亞臨床甲狀腺疾病時,TSH往往先於TH發生變化,因此,測定TSH對診斷「亞臨床甲亢」或「亞臨床甲減」具有重要價值。
TH與TSH之間通過反饋調節最終實現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動態平衡,但這需要一個長達數周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 TSH和T3、T4之間的變化並不完全同步。
一般來說,甲減用TH製劑替代治療後,需要4~6周才能使血TSH恢復正常;而甲亢用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後,需要2~6個月才能使血TSH恢復到正常範圍。在此之前,血T3、T4與TSH的濃度會出現矛盾現象,T3、T4已正常,而TSH仍升高(甲減)或降低(甲亢),這段時間為TSH與TH之間的「非平衡期」。
這種看上去似乎矛盾的結果,並非實驗室檢查結果不準確,而是因為兩者之間達成平衡存在一個時間差的緣故,這對評價「非平衡期」的用藥效果及指導臨床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在甲亢沒幹預時,表現為FT3、FT4升高,TSH降低,經一段時間治療後,FT3、FT4已經呈下降趨勢,但是TSH仍低,這個階段調整藥物,不能只看TSH,需要根據FT3、FT4及臨床經驗等綜合判斷。
5
TH降低,未必就是「甲減」
一般說來,甲減時,往往都有甲狀腺激素(如FT3、 FT4)水平減低,但反過來,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一定就是甲減嗎?答案是:未必。
這是因為,老年人、嚴重營養不良及晚期惡液質的患者在化驗甲功時,也常常會有T3(或T3、T4)輕度下降,而TSH正常或輕度降低,但反T3(rT3)升高。這種情況是機體為降低代謝消耗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臨床稱之為「低T3症候群」,也稱 「正常甲狀腺性病態症候群」(ESS),並不是真正的甲減。
6
「甲功五項」可協助定位診斷
「下丘腦-垂體-甲狀腺」是人體最重要的三大內分泌軸之一。甲狀腺分泌TH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和垂體分泌的TSH控制;同時,TH分泌增加又可反饋性抑制垂體TSH的合成和分泌。
通常情況下,TH對TSH的反饋抑制作用佔優勢。一般說來,若TH與TSH變化方向相反,即可推知原發病變部位在甲狀腺(如Graves病、高功能甲狀腺腺瘤);而當TH與TSH的變化方向一致,則原發病變部位有可能(不是全部)在垂體或下丘腦。
7
TSH、TH升高≠垂體性甲亢
「垂體性甲亢」是由於TSH分泌過多引起的甲亢,患者的TSH與TH往往同步升高;但反過來,TSH與TH同時升高,卻未必一定就是「垂體性甲亢」,也可能是 「甲狀腺激素抵抗症候群(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RTH)」。
5個鑑別點
RTH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垂體TSH瘤」通常無家族史,但少部分多發內分泌腺瘤(MEN-1型)中的TSH瘤存在家族性發病;
RTH患者影像學檢查垂體無異常發現,「垂體TSH瘤」常常發現腺瘤;
RTH患者血清糖蛋白激素α亞單位(α-GSU)水平降低,垂體TSH瘤α-GSU和/或α-GSU/TSH比值顯著增高;
RTH患者血清TSH對TRH(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反應正常或者增強,絕大多數垂體TSH瘤患者TSH對TRH無反應;
基因檢測發現編碼甲狀腺激素受體β(TRβ)的基因發生突變對診斷RTH最具價值。
8
TSH在評估甲功方面存在局限性
TSH是反映甲狀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標,特別是在診斷亞臨床甲亢或甲減時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也常常用於中樞性(包括垂體性和下丘腦性)甲減的診斷:原發性甲減時,血清TSH應大於10mIU/L,若此時TSH正常或只是輕度升高,則疑似「中樞性甲減」。
但TSH在反映甲狀現功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繼發於垂體或下丘腦的甲功異常(即中樞性甲亢或甲減)及甲狀腺激素不敏感症候群(RTH),不宜將血清TSH作為評價甲狀腺功能的指標。
9
新生兒TSH輕度升高≠先天性甲減
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後30分鐘TSH迅速上升至60~80mIU/L,24小時後下降至20mIU/L,出生後1周左右緩慢下降至6~10mIU/L。新生兒先天性甲減篩查大多在出生後2~7天進行,足跟血TSH只要不超過10mIU/L就可以認為是正常的,不能機械套用成年人甲減(TSH>5mIU/L)的診斷標準。
99%的讀者都看了↓↓↓(點擊文字或圖片均可直接查看)
關於甲功報告分析您還有哪些疑問或心得?歡迎留言討論~~
留下你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