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丁醇生產和消費向亞洲轉移
2006年世界異丁醇生產能力為47.3萬t/a(主要生產企業產能統計見表1),亞洲是最大的生產地區,生產能力佔世界總能力的30.2%。
近年來,由於西歐丁辛醇生產過剩使得世界一些生產廠商大幅減產或轉產,如歐洲羰基化學品公司2006年關停3.0萬t/a異丁醇裝置。預計到2008年前美國、西歐等地區新增異丁醇生產能力可能性不大,國外異丁醇生產能力將維持在47.3萬t/a左右。
亞洲和一些中東地區由於缺口較大,需求增長快,將有一定新增產能,而異丁醇原料異丁醛供應問題也將成為這些地區擴大異丁醇產能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印度安得拉(Andhra)石化公司(APL)考慮到國內增長的需求,計劃將羰基合成醇生產能力增加87%,其2002年停產的異丁醇裝置也將重新投產並擴能。
2006年全球異丁醇消費量約為45萬t,美國、西歐、日本、韓國和東南亞5個地區是世界主要的出口地區;亞洲等地區的異丁醇需求增長較快、產能不足,是主要進口地區。
在美國,異丁醇主要用於生產潤滑油添加劑,佔總消費量的35%,其餘用於表面塗料、粘合劑等複合溶劑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由於歐洲國家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限制,羰基醇生產逐年下降,德國是最大的異丁醇出口國,異丁醇主要用於生產乙酸異丁酯。
預計未來幾年,隨著亞洲經濟的穩步增長,羰基醇需求量將呈現增長趨勢,但由於近期歐洲一些羰基醇裝置的停工,預測2008年異丁醇的供應情況仍將十分緊張。
供需矛盾日益凸現 未來仍需依賴進口原料瓶頸制約新增產能速度緩慢
近年,隨著下遊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及羰基醇新建裝置的增多,我國異丁醇生產能力有了一定的增長,2006年為8.15萬t/a,產量6萬t左右。主要生產企業情況見表2。
2010年前後,中海油計劃利用渤海重質原油在天津建設1500萬t/a大煉油項目,渤海化工集團將為乙烯下遊配套,建設23萬t/a丁/辛醇裝置,屆時,我國的異丁醇生產能力將會有進一步的增長。
近幾年,在國際丁/辛醇市場火爆的情況下,國內羰基醇生產裝置通過優化,或調節裝置正異構比的方法,均力爭多產正丁醛,而異丁醇生產原料異丁醛的產量較少,同時國內新戊二醇的生產又佔用了一定比例的異丁醛原料,因此異丁醇原料處於嚴重供不應求狀態。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原料供應難以自給自足的矛盾日益明顯。
當前我國異丁醇主要用於生產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佔總量的50%~62%,其他用於生產乙酸異丁酯,並可替代正丁醇用於家具、汽車噴漆、塑料塗膜等領域。2006年國內異丁醇表觀消費量約21萬t,預計到2008年將達到26萬t,市場缺口巨大,2010年前後隨著渤海化工集團羰基醇裝置的建成,異丁醇供需矛盾將有一定改善,但對於快速增長的需求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市場缺口仍然存在。俄羅斯產品主戰國內市場
近年來,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異丁醇消費國,每年都需大量進口,2006年我國共花費外匯1.4976億美元進口異丁醇14.57萬t。進口貨源主要為邊境小額貿易、一般貿易進口供應和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貿易,分別佔47.1%、29%和12.6%。2006年國內異丁醇進口來源見表3。
2006年,俄羅斯異丁醇產品佔國內進口市場供應量的48.4%,是最大的供應國,該國的異丁醇價格變化對國內市場產生直接影響;其次是馬來西亞、香港分別佔進口總量的13.4%和10.8%。以上三地的貨量佔總進口量的72.6%,再加上這三個國家對我國出口的地域便利條件,因此成為我國異丁醇市場競爭壓力的主要來源。此外,中國臺灣和美國也是稍有規模的進口來源地。
2006年我國異丁醇主要進口海關為滿洲裏海關、拱北海關、黃埔海關、南京海關、寧波海關、深圳海關,這6個海關進口量佔國內總進口量的97.3%。可見,華東地區異丁醇市場需求旺盛,缺口較大。
今後幾年,我國將進入羰基醇建設的高峰期,隨著這些項目的竣工,我國異丁醇的產量將有一定幅度提高,但由於國內異丁醇產品需求旺盛,進口產品仍將佔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預計2008年進口量將達到16萬t。
提升產品質量 發展高附加值下遊產品
當前,我國異丁醇應用範圍比較狹窄,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異丁醇下遊衍生物產品的開發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國內所需具有特殊性能、附加值高的特種增塑劑大多需要進口,在技術與市場等方面都要受制於國外,為此企業亟需優化產品結構,加大異丁醇下遊配套產品開發力度,開發出有潛力的特殊增塑劑品種,或者生產附加值高的其他下遊產品,以進一步提高整體經濟效益。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