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後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這件事,本期大石街「家長學堂」引起家長反思

2021-02-07 微社區e家通大石在線

曾經考完試後,

你會擔心考砸了被爸媽責備嗎?


如今,很多家長很重視考前關心,

但又有多少家長有進行考後關懷呢?

這往往被家長們忽視了。

那麼,究竟如何進行考後壓力疏導,

及時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調整呢?


1月15日下午,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第34期直播來到番禺區洛溪新城中學,主題為《考試之後,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邀請五位優秀的嘉賓,圍繞「考後如何給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這一話題,與家長朋友們互動交流。



識別二維碼可回看完整直播👇



洛溪新城中學專職心理教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尚瑞紅,洛溪新城中學語文教師、三級心理諮詢師黃琨,洛溪新城中學英語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的劉素丹,優秀家長代表羅建華、李天鵬,洛溪新城中學詹純麗老師主持。


近期學生們剛結束了緊張的期末考試,本期直播對家長來說,就像一場「及時雨」,來得非常及時,也非常實用。嘉賓們介紹了學生的考後心理狀態,從常見的考後幾大表現到探究病因,同時對症下藥,提出相應的調理對策。




緊張的考試結束了,對考生們來說,幾家歡喜幾家愁。直播一開始對學生的群訪中,同學們紛紛說出自己的心聲——


「考完後,比較緊張,擔心老師、爸媽提起成績」

「會焦慮,怕沒能達到父母的期望」.


考完試後,有的學生開始放縱自己,有的學生則因擔心考試的分數而出現焦慮,這時候如果壓力釋放不當的話,極易形成心理落差而引發一些問題。


▲家長代表羅建華


▲家長代表李天鵬



劉素丹老師介紹了初中學生的特點,認為考完試後的表現跟家長平時如何看待孩子成績很大關係,「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成績特別緊張,無形會給孩子帶來較大的壓力,一旦分數不夠理想,孩子就容易出現緊張,情緒低落。反之,家長比較理性,那麼無論分數高低,孩子比較能夠坦然面對。」


尚瑞紅老師指出,」這裡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對成績過分看重、本身學習壓力比較大的孩子,他們通常很難自我調節,並且不太願意主動向人傾訴,尤其是跟父母之間缺乏良好的親子溝通的孩子更需要關注。不然,他們可能會因壓力過大而產生考試焦慮等一系列問題。」


直播中嘉賓們一致認為,孩子願意表達情緒是一件好事。「只有肯花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才願意和家長分享他們的想法」,劉素丹老師補充道。


▲劉素丹老師


考試考砸了=未來堪憂?
考後「消極心態」成因及對策分析



孩子們考完試之後的情緒問題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學生擁有積極樂觀心態,一般能夠對自己的努力與水平進行及時正面的肯定與評價,也有部分學生陷入消極狀態,在考後進行自我否定,直播中列舉了六種常見的消極心態和典型語式。嘉賓們從學生和家長角度分析了孩子考後「消極心態」成因及對策。


劉素丹老師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徵,總結了三種成因,例如考前家長和自己都預期很高,孩子容易將考不好歸因為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同學自覺得還算努力,但是沒有考到預想的成績,容易把原因歸結在一些外部原因;還有小部分同學選擇逃避現實。


▲黃琨老師


黃琨老師補充介紹了成長型思維和固定性思維,她指出,「大多數家長內心可能都有一個隱憂:考試考砸了=未來堪憂。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就很焦慮,家長特別關注考試成績,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這種對成績的過度關注會讓孩子更關心成績而不是努力,更重視結果而不是過程,這樣可能影響孩子成長型思維的養成,使孩子無法正確看待考試失利。所以,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尚瑞紅老師總結道,孩子出現考後這些反應,與孩子自己和家長兩方面都是分不開的。「具體來說,第一,從孩子自己主觀方面來說,他的學習努力程度、自我期望、對考試的認識、歸因方式、自身心理素質、個性特點等都有影響;第二,從外在客觀方面講,父母和教師的期望、同學的競爭、父母的日常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評價等也會有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父母的日常教育方式、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尚瑞紅老師





首先,家長要允許孩子考後出現情緒問題。如果孩子願意向您傾訴,一定要耐心認真地傾聽,並且不要情緒化地批評,對孩子的情緒要表示理解。如果孩子不願意傾訴,家長也不要過多的追問,給孩子自我消化的時間和空間。但同時要做好陪伴,關注孩子的情緒,避免出現衝突。


其次,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對考試進行理性分析,如:錯誤原因是什麼?接下來自己可以做什麼?分析時,家長要更強調努力和學習策略,淡化成績,以培養自己和孩子看待成績的正確心態:錯誤是學習的機會。有這樣的心態,他們就不會因追求完美、害怕錯誤而出現拖延甚至放棄。最後,推薦家長看一下《終身成長》這本書。


首先,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考試前或者考完試後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其次,當成績出來之後,和孩子坐下來來談,和孩子溝通家長要耐心聆聽。最後,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韋納成敗歸因理論的三維度分析




對於學習和考試,家長和孩子都需要理性地看待。在考試後,家長一定要注意在自己和孩子的情緒調整好後再做進一步的溝通,先處理情緒再談論事情。直播中還推薦了書籍《非暴力溝通》。


關於考試,希望家長能和孩子一起正確歸因,從韋納的三維歸因理論的6個因素裡面唯一可控的就是努力,家長需要多引導孩子進行努力歸因,多肯定孩子的努力,一起找出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劉素丹老師補充道:「如果努力了,成績還是和預期目標不一樣。那麼還可以從學習方法,學習策略,時間管理等方面去引導他們認識自己。」



▲詹純麗老師


最後,詹純麗老師進行總結:考試之後如何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呢?


第一,考後做到「高分不捧 低分不罵」 ,放平心態,輕看「分數」,多關注學習過程。面對孩子的成績,正確引導是關鍵,和孩子交流考試得失的過程最寶貴。


第二,維護「三心」,即自尊心、自信心、求知心,家長要認可孩子付出的辛苦,對孩子的挫敗感達成共情,跟孩子站在一起去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一起去打敗孩子,我們永遠是孩子最強大的後盾!


第三,幫助孩子找到問題,制定下階段重點學習任務。利用分數的反饋功能,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節奏,加強和教師的溝通協作,要制定合理的可行性目標,努力達到考試效益的最大化。








洛溪新城中學江雪瑩家長:

我很喜歡本期直播中幾位老師們分享的考試後有效親子溝通中如何和孩子進行努力歸因分析的實用策略,共同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感謝組織本期的家長學堂,讓我們成為更有智慧的家長,助力孩子們更健康地成長!


大石富麗小學陳銘家長:

直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知道了在考試後,家長如何就考試的成績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考試的進退得失。


麗江小學曹天懿媽媽:

看了直播十分有收穫,我知道了考試後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明白這次溝通的意義所在。值得推薦的是,直播中老師通過具體事例和生動講述,為我們呈現高效的溝通方法,讓我們明白溝通的關鍵點。最後,非常感謝組織了這麼好的直播,讓我作為家長能夠正確面對孩子的考試,調整孩子及自己的狀態,為孩子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鑑。


名智小學胡安心家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每個父母的心願。但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看完直播受益非淺,大人不容易,孩子也不容易呀!試問哪個孩子不想考高分呢?但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我們不能太高的要求孩子。適時聽聽孩子們的心聲,讓孩子們身心健康的快樂成長!





在疫情特殊時期,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大石街、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和《信息時報》聯合主辦,依託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出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創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形式,搭建家校共育溝通的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學堂」在廣州市區融媒體中心客戶端「新花城」上進行直播,內容主要面向家長,每期直播控制在30分鐘以內,邀請一線名師或家長代表來到直播間,分享家庭教育乾貨,解決家長們當下最困擾的教育問題。從2月16日至今,已直播了三十四期,涵蓋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等不同年齡段,每期都吸引上萬名家長觀看。


【類別 原創】

【記者 小惠】

【編輯 橙子魚】 



相關焦點

  • 考試後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這件事,本期大石街「家長學堂」引起家長...
    這往往被家長們忽視了。那麼,究竟如何進行考後壓力疏導,及時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調整呢?1月15日下午,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第34期直播來到番禺區洛溪新城中學,主題為《考試之後,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邀請五位優秀的嘉賓,圍繞「考後如何給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這一話題,與家長朋友們互動交流。識別二維碼可回看完整直播
  • 番禺丨直播預告:大石街「家長學堂」第32期: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大石街「家長學堂」第32期直播,將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可進入本期直播間。在疫情特殊時期,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大石街、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和《信息時報》聯合主辦,依託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出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創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形式,搭建家校共育溝通的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提升科學教子水平。
  • 大石街「家長學堂」給家長們支招
    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第30期直播給各位家長支支招。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疫情特殊時期,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大石街、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和《信息時報》聯合主辦,依託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出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創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形式,搭建家校共育溝通的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
  • 暑假讓孩子做好這件事,開學甩別人一條街,建議家長看看
    反之,讓孩子做好這件事,在開學能甩別人一條街!建議家長看看~這件事就是制定暑假時間表,做好時間規劃!暑假的大部分時間,家長還是要督促一下孩子之前制定好的暑假計劃,認真執行。監督孩子好好完成暑假作業,適當地勞逸結合,可以鍛鍊鍛鍊身體,看看書,練練字,發展一些個人興趣,這樣假期結束後就會收穫新的成長~ 也可以考慮把以前學過的應試知識點、積累的課外知識和技能複習理順,只要每周用2-3個小時,複習一下以前的知識,你會很好地鞏固好這些知識。
  • 學生作文沒話寫,因為家長在入學前忽略了這件事,趕緊補救來得及
    真的就沒辦法了,家長們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寫作文,是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入學前,都忽視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家長一定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的對話中,給孩子滲透書面用語。有的家長說,我又不是語文老師,我沒有這麼專業,怎麼辦?那我就來告訴大家方法。
  • 孩子考試後讓家長籤字,除了分數,家長更應該做這件事
    結果開家長會念到她兒子的分數和排名後,姐姐回到家就開始發飆:「叫你平時多注意看書學習,把上個學期的知識鞏固一下,把不懂的在找出來問問老師,你的老師都告訴你們新學期要考試測驗,結果你倒好天天玩遊戲,不看書。」很多孩子在考完試後說的就是「考的都不會,會的都不考」,把卷子給父母籤個字就完了,沒考好的大不了就是愛頓罵。很少父母會幫助孩子進行分析或者復盤。
  • 幼兒園老師的該舉動,引起了很多網友指責!並引發家長的教育反思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如果自己家孩子非常受老師喜歡,應該是一件令家長欣慰的事情,畢竟,老師喜歡孩子,就會對孩子多些關注,孩子在幼兒園也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會更加喜歡幼兒園,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但是,有的老師對孩子喜歡的表達方式,卻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 @成都家長,小升初過渡期家長必須做這四件事
    小升初過渡期家長必須做這四件事,這四件事為:初一難度不大,但基礎很重要;培養預習習慣;英語重視詞彙積累;注意孩子心理變化,下面就一起來學習吧。初中老師上課速度很快,特別是名校,因為很多孩子都自己預習或者超前學習了,正式上課的時候,有些部分老師就簡單帶過了。如果孩子不預習,很容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逐漸養成預習的習慣。特別是對很多孩子來說有點難度的科目,比如數學、物理。3、英語重視詞彙積累英語的閱讀理解和寫作佔分比重高,難度也大,因為這兩塊題型對詞彙量要求大。
  • 關於孩子畫畫這件事,大部分家長做的都是錯的
    一說到孩子畫畫,很多家長就想著上培訓班。 的確,培訓班是必不可少的,但培訓班並不能包辦一切。 在畫畫這件事上,家長該如何提供幫助呢?
  • 孩子近視後,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做對這件事
    其實這些問題並不複雜,只不過大部分家長難以系統地獲取相關知識。別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解答。01 孩子近視了,該咋辦?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及時通過外部手段控制孩子的近視情況。對許多家庭來說,這都是不小的壓力。如果你家孩子也近視了,那你可千萬別錯過以下這些福利。02 怎樣才能更好保護視力?
  • 杭州銘師堂升學e網通「家長學堂」走進雙鴨山一中 幫助學生與家長...
    去年8月,黑龍江省重點中學、全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雙鴨山市第一中學,組織學生家長藉助升學e網通平臺提供的「網際網路家長學堂」(後簡稱「家長學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教育學習活動。  一年過去,不少家長朋友都通過這場學習活動對孩子、對自己、對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們放棄了批評、放棄了埋怨、放棄了漠不關心,選擇用認可、用理解、用陪伴填滿這份有關「愛」的試卷。
  • 家長做錯這件事,小女娃竟得了外陰炎
    家長做錯這件事,小女娃竟得了外陰炎 2020-12-21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家長藉助銘師堂升學e網通家長學堂 幫助孩子...
    去年8月,黑龍江省重點中學、全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雙鴨山市第一中學,組織學生家長藉助升學e網通平臺提供的「網際網路家長學堂」(後簡稱「家長學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教育學習活動。在「家長學堂」學習後,他才發現與孩子之間這種緊張的關係,主要是溝通的方式方法出現了問題。「專家在課上講的嘮叨式、催促式、專制式家長的做法我身上都有。我潛意識裡認為供孩子吃穿、養他長大、對他愛護有加,那他就應該聽我的話做乖孩子,這似乎更像一種交易,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關心他的內心世界。」
  • 全因沒做好這3件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這句話的潛意識就是:別來煩我了,我也挺煩的,一點也不想上學。所以,家長在面對開學後,孩子回來說聽不懂的時候,該怎麼做?先要引起重視的是這3件事,可能沒有做好。家長應該給予認可,而不是奚落:怎麼就你聽不懂?剛開學就聽不懂,你後面該怎麼學呢?就屬你腦子最笨了……這些打擊和否定學習積極性和自信的話語,常常讓我們的學生倍感壓力。既然能表達上課聽不懂這件事,就說明孩子需要解決問題了。家長需要的就是聆聽,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儘快回到開學後的學習節奏中去,上課聽不懂,就要不懂就問,課間找老師去消化問題,解決學習難題,這是一個基本的學習態度。
  • 拿高分的孩子暑假都在做這6件事!建議家長看看!
    一般來說,那些拿高分的孩子暑假都在做的六件事:1、不沉迷電子產品現在不僅成年人的世界裡離不開電子產品,很多小孩子也沉迷電子產品。尤其是假期期間,孩子完全鬆懈了,開始沉迷各種遊戲與娛樂。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對其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不僅導致視力大幅下降,還會失去學習興趣。
  • 李玫瑾:家長如果頻繁做這「三件事」,孩子長大後多數沒出息
    李玫瑾:家長如果頻繁做這「三件事」,孩子長大後多數沒出息!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可是,教育這件事情又談何容易,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長要多多注意,尤其是在這三件事上,作為教育方面專家的李玫瑾教授就指出,如果家長頻繁去做,孩子在長大後多數會沒有出息。
  • 期末考試結束,孩子又沒考好家長該怎麼做?聰明的家長都做5件事
    期末考試結束,面對孩子又一次沒考好,聰明的家長就應該做好這5件事1.接納孩子無論孩子成績的好與壞,家長都應該明白,孩子是自己的,如果做父母的都不接納他們,事情只會更糟。考試成績不理想,是學習的正常現象,家長們無須對這正常的現象表現出不正常的行為。父母又何嘗不是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考試,又何嘗不是也經歷過考試的失利呢?孩子是最容易受父母的情緒感染的,孩子也是有尊嚴的個體,請家長們不要過於自私地僅僅表達自己的內心。只有我們接納了孩子,才能夠理智有效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 《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三十二)》:不要忽略青春期問題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竭盡所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則是絕對不能做的。而往往這些絕對不能做的事,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陳美齡,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結合理論與實踐,就11個分類總結出35條心得,並與其大兒子金子和平共同寫就了《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本人最近認真閱讀了此書,覺得非常不錯。現逐步推薦給大家,希望育兒父母們受用。
  • 暑假來臨,這件事最容易耽誤了孩子!老師家長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暑假來臨,這件事最容易耽誤了孩子!老師家長都要引起高度重視隨著各地暑假的來臨,中小學生都放假了。放假原本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學生高興,教師放鬆,家長也不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這麼辛苦了。但是,新的擔憂又來了,放假在家,孩子們的時間怎麼安排?家長最看不得的就是孩子荒廢學業,整天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但是,這麼長的假期,作為家長,你總不能每天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吧?更何況,家長們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 中學的25個花季女學生,被「死刑前的企業家」摧殘,引起家長反思
    教育世界博覽——教育反思引言:外表光鮮的企業家與他人合謀,在河南省的某個初中學校,尋找涉世未深的女學生,採取各種強迫手段,供當地的「知名企業家趙志勇」實施強姦行為。目前趙志勇已被執行死刑。儘管如此,受害的女學生和家長形成的心靈創傷,依然難以彌補,同時也引起眾多家長的反思:不應該忽視孩子的在校保護問題。根據河南省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布告信息來看,被執行死刑的趙志勇,與李娜合謀,先後強迫25名在校女學生和趙志勇發生關係。在這些受害的女學生之中,還有14名幼女。正是花季年華的女學生,卻被表裡不一的企業家摧殘,產生了惡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