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充滿好奇心的孩子,
我們該如何去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
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
第30期直播給各位家長支支招。
本期直播邀請五位優秀的校長和老師與大家共同探討:番禺區洛浦洛溪小學副校長曹貴萍、大石禮村小學副校長陳文簪、洛浦洛溪小學曾利梅老師、大石禮村小學梁翠萍老師、大石禮村小學梁鳳燕老師,洛浦洛溪小學餘欣欣老師主持。嘉賓們主要從「聚集訪談 關注好奇」「方法引領 學會保護」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大石禮村小學副校長陳文簪:所謂好奇心,就是對一些事物表示特別注意的情緒,是一種喜歡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說是對於怪誕的嗜好或熱情。
洛浦洛溪小學副校長曹貴萍:心理學則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好奇心強的孩子,他的求知慾望就會很強,表現出來的就是孩子會主動探索生活和學習。
洛浦洛溪小學老師曾利梅:好奇心對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發展起重要的作用。好奇心越強,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就越快。只要孩子保持良好的好奇心,他就會持續不斷地去學習,去探索,學習起來就會更加主動、積極。
大石禮村小學老師梁翠萍:這跟我們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對孩子過多過少地進行了抑制,限制了他的好奇心。孩子如果要滿足自己的需要,他就要填補一項認知的空白。好像發現了新東西,他們會問:這個東西是什麼呀?但是小孩子想要去做的時候卻被我們抑制住了——「不要動!打爛了怎麼辦?」「哎,你摔壞了身體怎麼辦?」等等這些話語,孩子的好奇心就這樣被我們在無意之中給抑制了。
大石禮村小學老師梁鳳燕:當孩子的好奇心被抑制時間長了,孩子自己也成為了扼殺自己好奇心的第二罪犯了。因為時間長了,孩子就學會了——別人告訴他「你不要動,動了你會承擔不了啊!」慢慢地,他自己就形成一套壓抑的模式了,而且會自動啟動對自己好奇心的扼殺、扼制的自動程序。
直播中,嘉賓們通過舉例,介紹了孩子有好奇心時會有哪些具體表現,比如愛問問題、愛搞「破壞」、視「破爛」為寶物、愛模仿他人、喜新厭舊等幾大特點,那面對孩子這麼特別的好奇心,家長們該如何去保護呢?
嘉賓們主要介紹了這些方法: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要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要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要用欣賞的眼光鼓勵他們探索;家長也要保持好奇心,做好孩子的榜樣等等,同時更需要我們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
曹貴萍:首先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各種問題,我們不要不耐煩,否則就會打擊孩子提問的積極性。孩子的問題稀奇古怪,我們難免會有答不上來的時候,這時我們也不要隨便給孩子一個亂七八糟的答案,我們可以說:媽媽暫時回答不了,不如我們一起想辦法找答案,好嗎?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問題的答案。
梁翠萍:我們家長也要保持好奇心。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
曾利梅:還可以帶孩子去更多地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利用假期帶孩子認識、接觸更多不一樣的事物,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人的身心得到舒展,精神放鬆,家長適當引導,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環境。
▲主持人洛浦洛溪小學餘欣欣老師
曹貴萍:現在的孩子對電子產品的好奇心非常強,特別是遊戲,因其有趣的動畫、引人入勝的劇情設計,讓孩子逐漸沉迷,甚至是成癮。有研究表明,長時間玩電腦網路遊戲,雖然會提升右前腦的發育,就是會提高一點創造力,但是卻會抑制左前腦的發育,左前腦是管什麼的呢?它是管基礎知識的儲備的,包括了對基礎知識的駕馭能力以及再學習的能力等。
所以,有些經常玩遊戲的孩子看似很聰明,但是實際的學習成績並沒有提高,甚至還會下降,原因就在於玩遊戲的時間過長了,即使孩子的創造力再強,沒有基礎知識的儲備和駕馭能力,以及良好的邏輯判斷推理能力,學習成績也無法提高。目前這種學生的人數是很多的。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找到一個平衡點。
大石禮村小學二2邱苑鍶家長:
尊重孩子,放手儘量讓孩子們去做,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與整個世界成為朋友!守住孩子們的好奇心就是守住一筆最大的財富!
洛溪新城小學曾灝睿家長:
觀看直播後,我感觸頗深!孩子們天生的好奇心,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前提條件」,父母應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的行為,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去探索。但現實生活中,有部分父母對於孩子的不斷提問失去耐心,自己太「強」,也就剝奪了孩子的「強」。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你會發現孩子的心裡有如此多鬼靈精怪的想法,能給你的生活增添如此多的樂趣。讓我們一起努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吧!
洛浦沙溪小學劉政哲、劉政弘媽媽:
優秀的孩子,離不開在他成長時,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父母的陪伴。在這個充滿誘惑和競爭的社會裡,我們不能時刻站在孩子的身邊,但是我們可以時刻提醒他們,保護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我覺得好奇心就等同孩子的動力,如果我們不花心思引導、理解和陪伴,那麼孩子就可能失去了動力,沒有動力哪來的能力,站在這個社會中競爭呢!
在疫情特殊時期,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大石街、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和《信息時報》聯合主辦,依託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出大石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之家長學堂,創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形式,搭建家校共育溝通的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學堂」在廣州市區融媒體中心客戶端「新花城」上進行直播,內容主要面向家長,每期直播控制在30分鐘以內,邀請一線名師或家長代表來到直播間,分享家庭教育乾貨,解決家長們當下最困擾的教育問題。從2月16日至今,已直播了三十期,涵蓋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等不同年齡段,每期都吸引上萬名家長觀看。
[ 編輯: 【圖文記者 小惠】【編輯 橙子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