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海峽:維基百科詞條蔡英文變「臺灣省省長」
(新華網)【臺海】維基百科民進黨詞條被黑 蔡英文變「臺灣省長」3日晚,維基百科網頁上關於民進黨介紹頁面,簡介與歷史欄中,有關「中華民國」的文字,也都被改成「中國臺灣省」,「臺灣大選」的詞條則均被改為「省長選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現職也被改成
-
民進黨的維基百科被改了:中國臺灣省省長蔡英文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7月4日報導,民進黨昨天上午官方網站遭黑客入侵,晚間維基百科中關於民進黨介紹頁面,簡介與歷史欄中,有關「中華民國」的文字,都被改成「中國臺灣省」,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被改成「省長選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現職也被改成「中國臺灣省省長」,臺媒認為,這是大陸黑客對民進黨網絡攻擊
-
維基百科英語詞條達500萬 覆蓋不到5%人類知識
11月1日,在介紹一種澳大利亞東部罕見的灌木植物Persoonia terminalis的詞條發布後,維基百科宣布自己的詞條數目達到了上述新高峰。在14年的時間裡,維基百科積累了約30億個單詞、1800萬個參考條目和30TB的數據(這相當於51萬小時速度為每秒128kb的音頻文件)。按每分鐘300個單詞的速度計算,要讀完維基百科現在全部的詞條,需要一刻不停地讀上19年。
-
維基百科英語詞條達500萬 卻只覆蓋不到5%的人類知識
維基百科是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在線百科全書,也是人們半夜做功課時求助的對象。現在,維基百科上的英語詞條已超過500萬個。11月1日,在介紹一種澳大利亞東部罕見的灌木植物Persoonia terminalis的詞條發布後,維基百科宣布自己的詞條數目達到了上述新高峰。在14年的時間裡,維基百科積累了約30億個單詞、1800萬個參考條目和30TB的數據(這相當於51萬小時速度為每秒128kb的音頻文件)。按每分鐘300個單詞的速度計算,要讀完維基百科現在全部的詞條,需要一刻不停地讀上19年。
-
何謂「真理」——維基百科詞條
-
詞條總量遠超英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打造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維基百科可靠嗎?
維基百科擁有以253種語言撰寫的800多萬個詞條,僅其法語版就有58萬個詞條,而可敬的《大英百科全書》「只不過」收錄了10萬多個詞條。訪問量統計表明,維基百科現已躋身全球十大網站之列。 熱情與猜疑之間…… 維基百科是應當追隨的榜樣嗎?能夠通過它最終實現「知識社會」的夢想嗎?但願如此吧——因為說到底,我們在維基百科看到的究竟是哪種知識?
-
維基百科能活到第二個10年嗎 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
前者也好,後者也罷,無不暗合維基百科接櫫的知識分享精神。小小一個單詞,簡單又急促,似在呼喚全球網民,快來分享知識大餐。 誰能想像,如寧馨兒呱呱墜地的維基百科,發展速度驚人。一個月後,英文維基百科詞條數量達到1千,9月跨越1萬大關。第一年,維基百科呈指數級增長,成功創建兩萬條,博得滿堂彩。
-
對抗科研界性別歧視,女學生選擇編寫「維基百科」詞條
」詞條的積極編寫者。她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維基-女科學家項目」,該項目的主旨是在維基百科上儘可能對所有女性科學家詳細地進行描述。儘管她的這一事業十分偉大,但Emily本人長期以來卻不斷地遭受到來自網際網路的騷擾。
-
印度陷入政治兩極化,維基百科相關內容也"亂了"|詞條|甘地
印度黨爭已經在維基百科的文章中蔓延,包括一篇關於2020年德裡騷亂的文章。這篇文章經過再編輯後,狂熱氣息更加濃厚。2020年8月,當維基百科開始其年度籌款活動時,印度人民黨政府發言人努普爾·夏爾馬(Nupur Sharma)發推文表示,維基百科「不再是中立的」,它自己「知道攜帶虛假信息」。這位發言人還認為,維基百科已經「完全被某個陰謀集團接管」。還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聲稱,維基百科有「反印度偏見」。針對維基百科的這種指責,印度本地媒體稱這是一場反維基百科的「運動」。實際上,維基百科在印度一直很受歡迎。
-
百度用14年建成全球最大中文百科,1600多萬詞條數是英文維基百科近...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
-
維基百科(三):與社交媒體逆向而行
[i]但這個限制從一開始就不適用於維基百科,因為維基百科是一個隨時在修改中的百科全書。與詞條錯誤相比,它更擔心的是不能及時更新詞條,包括引用的更新。對熱門詞條的頻繁編輯,將維基百科與新聞報導聯繫起來。理解維基百科與新聞事件相關聯的另一個角度,是看維基百科發布的搜索排行。
-
在維基百科寫文言 | Further我們
最初只是為了看可靠的世界盃資訊,但他逐漸意識到各大搜尋引擎間的區別。一年後,他重新回到維基百科,感到自由、真實與客觀。維基百科中專門有一個詞條是「對維基百科的批評」,共列舉出 25 類負評,參考資料 50 餘條。而在百度百科自己的「百度百科」詞條中,幾乎不涉及任何負面評價,整個頁面如同企業宣傳通稿。2016 年 4 月,魏則西事件後,王程可徹底放棄了百度。
-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包含主義者」還認為,在維基百科中加入有關電視劇人物的文章並沒有壞處,即使這些人物只出現在某一集中.畢竟,大多數人都通過搜索訪問維基百科頁面,加入一些小眾主題的文章並不會讓他們感到不便.即使有關皮卡丘的詞條由500個降至200個,人們也不會因此更願意為波蘭團結運動領袖創建詞條.總而言之,維基百科應當擁有儘可能多的主題和儘可能多的文章,只要志願者願意貢獻.
-
即將20歲,世界語維基百科發展現狀如何?
1月15日是英文版維基百科誕辰日,今年11月15日世界語維基百科也將迎來誕辰20周年。那麼現在世界語維基百科的詞條數在眾多語言版本中有著怎樣的排名?維基百科在世界語圈有著怎樣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發展中存在哪些優勢、又出現了哪些問題呢?一起來關注!
-
維基百科大會和理想主義維基人
,顯示的頁面嚴謹嚴肅,一一道出德國歷史、政治、文化、地理,看起來像德國外交部出的德國介紹手冊。按中國著名的網際網路活動分子Isaac Mao的理論,這股分散的草根力量正在自主形成社會性大腦,組合過濾信息後回饋社會。回饋的方式有多種,維基百科也會走下網際網路,以書本的形式發向非洲。來自中國的維客Wing是這個社群裡的一員,在「想給後人留下一點東西」這樣樸素的動機驅使下,他和其他的維客一起維護維基百科裡的公眾秩序。
-
維基百科太好用,有人乾脆做了一個將詞條一鍵生成論文的網站
維基百科是最好的東西,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針對任何主題撰寫任何內容 ,因此,你知道你正在獲取最好的信息。史蒂夫卡瑞爾在喜劇《辦公室》中扮演的麥可斯科特曾這樣讚美維基百科上的信息來源的可靠性。雖然現在很多大學仍不允許學生將維基百科當作論文引用資料,但這也恰好證明了將維基百科作為學術研究工具是一件很普遍的事。維基百科上的信息是如此全面,以致於有人乾脆建了一個網站,號稱能把維基上的任何詞條變成正規的論文。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 16 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這也成為了 Larry 日後為人處世,以及創辦維基百科的原則 —— 對每一個概念的格物致知。談到創立維基百科,首先要從 Larry 的哲學家之夢的破碎談起。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16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這也成為了 Larry 日後為人處世,以及創辦維基百科的原則 —— 對每一個概念的格物致知。談到創立維基百科,首先要從 Larry 的哲學家之夢的破碎談起。
-
為信息自由奮鬥:維基百科20歲了,靠的是4000萬理想主義者
根據官網定義,任何在維基百科上編輯、添加詞條的用戶都算「維基人」。但史蒂文大概是最重量級的那個,在這裡,「重量」指的不是他的體重,而是超強的生產力。英文維基百科目前擁有625萬個詞條,其中約三分之一都經過了史蒂文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