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環境下小學生勞動教育家校共育」調查研究階段小結
(原本是不會把這樣的長篇大論放到這樣的平臺上,但是,怎麼辦呢?太驕傲了!就讓我放肆一次吧!)
2015年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的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要求:讓勞動教育成為學校、家庭、社會的必選項。把勞動教育擺上了重要日程,推向新的高度。
勞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擔當責任、感恩之心等優良品質,在手腦協調並用中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對孩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勞動教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為此,晨光小學本著「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以「沐浴晨光 打造幸福人生」為指引,以學校為主要教育陣地,以家庭為主要實踐陣地,計劃將「勞動教育」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開展相應的課程和活動,探索基於信息化環境下勞動教育的家校共育的實踐模式、途徑及實施策略,建構「家校共育」的良好環境,家校攜手培養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晨光小學整體布局與課題「信息化環境下小學生勞動教育家校共育的實踐研究」(後文簡稱「勞動共育研究」)緊密結合。課題研究為推進學校的「小學生勞動教育家校共育」工作服務,同時,學校也是課題研究的最好「驗證場」、「資源庫」、「模式研究基地」。為了在「真環境下」研究「真問題」、親歷「真過程」、驗證「真策略」,晨光小學「牽一髮而動全身」,在調查研究階段的一個月時間中,動員全校教師、家長、學生投入到勞動教育的「晨光」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推進工作,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階段是「勞動共育研究」的初始階段,也是奠基階段。課題組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網絡資源收集小學生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綱要、勞動清單、活動設計等內容;通過信息技術,以年級為單位,從多個角度(家長、學生、教師),多個維度(基本信息、勞動態度、勞動能力等)收集相關信息;在信息匯總的基礎上確定不同年級家校共育的勞動教育「清單」。
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規定動作」,晨光小學課題研究小組明晰任務、明確責任,每一步都踏實落地。
一、 明晰任務,確定重難點
晨光小學勞動共育研究的「調查研究階段」,工作大致包括四大塊:1.倡議家長關注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勞動習慣培養,為勞動教育的家校共育奠定基礎;2.廣泛收集現階段家長和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及其關注的必備的勞動能力;3.在深入學習和多方信息的基礎上,家長、教師共同確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勞動清單;4.階段反思與小結。
其中,勞動清單的擬定是重點,結合本校校情、學情以及學生年齡特點,融合多學科的1——6年級的勞動清單,將成為後期實踐和研究工作的抓手,不容輕忽;而調查問卷的設計、分析則是難點,一份合理的調查問卷將匯總大量的真實信息,把它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能充分了解學校現有的勞動教育的基礎,不僅有利於家校共育的推進,還對不同階段的量化分析研究具有重大價值。因此,如何設計問卷,如何結合數據分析問卷,需要參與的教師深入學習。
二、 分解任務,明確責任人
課題組成員通過大量的學習對勞動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所帶年級,自主選擇任務。為此專門進行了一次課題小組分工研討會,在研討會上大家集思廣益,針對每項任務進行推敲,使之要求明確、責任細化。
任務列表
負責人
任務要求
專項信息收集
廣泛而大量收集相關文件、活動方案等,並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編寫目錄。
2. 致家長的一封信
從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家校共育等方面提出倡議。
3.全校學生問卷設計
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對勞動的認識、態度;參與勞動的情況、能力等。
4.各年級家長問卷設計
了解家庭基本信息;對孩子日常勞動的認知;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對學校勞動教育的需求等。
5.一年級勞動清單擬定
l 清單擬定要求:
1-2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注重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
3-6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體會勞動光榮,尊重勞動者,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
各年級都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個方面著手。
l 調查問卷分析要求:
關注性別、家庭成員等各種因素對勞動參與的影響,關注現有的勞動習慣、能力等,數據匯總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6.一年級問卷調查分析
7.二年級勞動清單擬定
8.二年級問卷調查分析
9.三年級勞動清單擬定
10.三年級問卷調查分析
11.四年級勞動清單擬定
12.四年級問卷調查分析
13.五年級勞動清單擬定
14.五年級問卷調查分析
15.六年級勞動清單擬定
16.六年級問卷調查分析
17.學生問卷調查分析
18.階段小結
結合本階段課題研究和實踐兩方面進行小結。
三、規定時間,一周一小結
晨光小學勞動共育研究的調查研究階段,預設在2020年12月,一個月的時間內結束。一個月的時間並不漫長,這就需要每一步的研究和推進工作有條不紊,既不能「忽冷忽熱」,也不能「拖拖拉拉」。同時,還要考慮到課題組成員,在不斷學習和研究中發生的知識、理念的迭代,以此產生的必要的反覆。因此課題小組確定了「一周一小結」的策略。
基於課題組成員的各自優勢,我們在每一周的研究與推進工作中,還確定了一個 「把關人」。例如,第一周的「把關人」就是晨光小學的書記、校長柳華,使得工作一開始就有了個良好的開端。第二周是何雲飛副校長成為「把關人」,何雲飛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名師,參與過省級勞動教育培訓,她的把關直接讓「勞動清單」與最新勞動教育理念接軌;第三周由劉豔琴主任「把關」,劉豔琴是語文學科名師,文字功底深厚,她的把關讓宣傳倡議書「入理」「動情」,效果更好。第四周主要針對的是問卷分析的「把關」,於是由北師大畢業的研究生王歡老師負責,她將帶領老師們深入學習分析報告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方法,確保質量。
如今,一個月的時間接近尾聲,晨光小學勞動共育研究的調查研究階段也同時接近尾聲。在這一階段中,課題組成員有組織、有計劃,在繁忙的日常教學、工作之餘開展了大量的有深度、有廣度的研究工作,十分辛苦。但我們的辛苦有價值、有意義:致家長的一封信共發放2918份,回收有家長籤名和建議的信件2898份;在全校範圍發放了學生調查問卷和家長調查問卷,回收有效答卷分別是1669份和2550份。通過廣泛宣傳和調研,在學生、家長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勞動教育」已然成為了晨光小學的「流行詞」,也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共識。「牽一髮而動全身」,當下,晨光人已經動起來,接下來的「課程構建階段、課程實施階段、課程評價階段、經驗總結階段」,晨光小學還會有序、有力、有影響地接著「動」下去,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為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此,我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