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幼兒園教學生態 家長不容易 老師也為難

2021-01-09 中國教育服務網

(中國教育服務網 宗汴)全國大部分幼兒園的開園時間在二月中下旬,然而疫情使得所有的幼兒園都處在停擺狀態。儘管全國大多數省市已經開始了開學模式,但基本都是面臨升學的初三和高三學生,年齡小的低年級學生上沒有開學的動向,作為更弱小的學前群體則更是重點保護的對象。因此,在小學開學之前,幼兒園的開學是不可能的。

一,老師們都在幹什麼呢?

從二月下旬開始,很多幼兒園的老師已經開始工作,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又叫教師們開始進行線上教學,還要上報各類信息表格。

比如,有的幼兒園老師們為幼兒準備了防疫手指操兒歌,生動有趣、朗朗上口,利用視頻互動、線上分享等方式,將防疫情兒歌與手指操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從家長回饋來看,孩子們很喜歡。

線上教學對幼兒不容易,學習的方式要避免枯燥,因此將學習與娛樂結合,可以調動了幼兒的參與興趣,同時增強了幼兒的自我防範意識。有些幼兒園,還能將家長調動起來共同參與。

另外,還有一些幼兒園老師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發布防控知識、晚安故事、親子製作、健康教育、親子遊戲等形式,與孩子和家長互動。

也有幼兒園錄製了視頻微課,將正確洗手、打噴嚏、帶口罩等防護常識。

無論是做視頻還是做公眾號推送,都不是老師最擅長的事,而網絡教學與線下課堂的模式實在區別太大,好在老師們大多是年輕人,學習很快,他們們加班加點,拍視頻,做教案,上網課,很快掌握了線上教學的方法。

二,網絡授課存在的諸多問題

雖然有些幼兒園開展線上教學後反映不錯,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線上教學受到家長的抵制,主要原因是:

首先,對於幼兒來講,線上上課和在幼兒園裡面對面的與教師互動的發反差太大,手機屏幕前的互動很難維持住孩子的關注度。

其次,很多家長擔心長時間看著手機上課,對孩子的視力有影響,這一點與小學生上網課的回饋很相似,因此有不少家長乾脆就不讓孩子上網課了。

再者,由於孩子年紀太小,老師給孩子上網課,沒有家長的參與是不可能完成的事,這樣就加重了家長的負擔。有家長表示很累,還不如給孩子一堆玩具省心。

三,幼兒教師也很不容易

有教師表示,上網課比在課堂上與孩子互動做遊戲更難。因為幼兒的心智還不成熟,如果沒有老師現場輔導,僅靠網上指導很難達到教學效果。

幼兒園的課程以遊戲為主,網絡教學很難滿足這一要求,即使能錄製一些視頻,講一些故事,也只是輔助而已,時間也有限。

另外,做直播、做視頻並不是老師們擅長的技能,為了滿足線上課程的基本要求,藉助一下簡單的視頻編輯或自學一些視頻編輯軟體顯得費時費力,呈現的效果難以保證質量。這樣的工作做下來,能操作了,也對老師的視力也會產生影響,更不要說年幼的孩子了。有老師反映,花了幾個小時做了視頻,只能滿足十幾分鐘的需要,家長還不買帳,說你做的視頻質量不行,還把孩子的眼睛給看壞了。

很多網友也表示,除了高三和初三的學生,沒有必要上網課,尤其是對學前的孩子。

四,網友們是怎樣說的

網友一:最近大家都家裡蹲,孩子大人都很無聊,幼兒園如果能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相信大多數家長是喜聞樂見的。

網友二:又是家長一堆堆的事,天天在微信上布置各種任務,家長完成,打卡。

網友三:我很理解幼兒園老師這樣的做法,既然你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那麼你就很相信老師的教學方式,而不應該是質疑的。疫情當前家長們都在家裡各個抱著手機玩、電視看,那小小的孩子又玩什麼呢?平時爸爸媽媽工作時間很少陪伴孩子,錯過了孩子最好的生長過程。幼兒園這樣的方式教學不是要家長們讓孩子學好多,做好多。每天打卡老師也只是想知道她的孩子們在家的一些身體情況

網友四:幼兒園老師的工資買化妝品都不夠,她們依然在付出,只是單單純純的喜歡愛好這份職業。老師也為人母,她可以利用大把時間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不用操心。

網友五:幼兒園線上學啥子?學個錘子,本身在學校裡都是耍,你還指望小朋友在電腦或者手機平板上看幾個小時?

五,總結

疫情來得很突然,教學單位應對得淬不及防。網上授課的初衷是為了不使孩子們耽誤學習,為此我們的幼兒老師們憑著職業心態和對孩子的愛心,大多在努力地克服困難,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然而,當網課這一匆忙出現的方式實行過程中,其實很多問題都是意想不到的,因此不免會有各方面的褒貶不一。

在疫情期間,教學單位、老師和家長除了互相配合外,更要互相理解各自的苦衷,尤其是教育部門更要體恤基層的工作和家長的反映,隨時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來源:中國教育服務網

部分插圖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

1,幼兒園一再延期,保教費可不可退?

2,幼兒園如何應對疫情?這裡有應對措施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家長群別做「4類爸媽」,讓老師為難他人煩,家長自我反省
    家長提議自費在教室裝監控,老師聽後不淡定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一位家長,出於擔心,害怕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什麼事後,無監控所查。於是在家長群中,提議想自費在幼兒園的教室和午睡室裝上監控。班主任也在群裡面表示:「每年都有家長來跟我們提裝監控的事,家長提出這個想法,我們老師可以理解;但也希望家長能理解下老師,若老師每天都在眾多家長的監控下教學,稍微有點不對,就可能會被放大」。其實,對於幼兒園裝監控這件事,老師與家長的擔心都能夠理解。
  • 幼兒園家長群別做「4類爸媽」,讓老師為難他人煩,家長自我反省
    看到這個提議,幼兒園的老師們瞬間不淡定了,幼兒園負責人解釋道:「除了教室、午睡室和衛生間,其他規定安裝監控的地方都裝上了監控,家長們不用擔心哈」。,家長提出這個想法,我們老師可以理解;但也希望家長能理解下老師,若老師每天都在眾多家長的監控下教學,稍微有點不對,就可能會被放大」。
  • 未開學催家長交學費被叫停?疫情下,網上教學需不需要家長交學費
    疫情下,網上教學需不需要家長交學費3月12日晚,四川南部一家長在網上報料,還沒開學,南部縣翔宇實驗小學已經開始多次催家長繳納學費了,老師在班級微信群內發布公告讓還沒交費的家長通過微信轉帳繳費最終,園長向家長道了歉,並說明:費用會自動順延到下一個月。在疫情期間,沒有開學卻遇到要收學費的問題,不僅以上兩個地方,其他城市也偶有出現,可見這樣的問題還是值得政府相關部門注意的。這個學費能不能收?很明顯,這個學費放在任何家長心裡都是接受不了的,因為學費的意義在於家長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接受了幼兒園的照顧和教育,付出學費是一種等值交換的事情。
  • 老師贊成家長卻為難
    而向老師尋求幫助,但老師卻無能為力。因為打呼嚕和磨牙並不是同學主觀刻意為之,且這個是正常生理現象。難不成老師還能規定學生睡覺時不能打呼嚕和磨牙?因為這樣避免學生因睡眠問題與同學發生不愉快,也可以別徹底讓該同學睡眠不在受到影響。況且現在高三陪讀,在校外租房的現象很普遍,所以老師贊成也是情理之中。
  • 教育部「最新」通知,老師們拍手叫好,網課太為難人了
    教育部「最新」通知,老師們拍手叫好,網課太為難人了。網課太難了由於疫情的原因,學校遲遲不能開學,學生們不得不在家學習。「停課不停學」的口號出來後,網課變急忙開展了起來,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為難了學生,也為難了老師。生物老師剛講到精子和卵子,直播間就因為違規就被封了。
  • 幼兒園孩子回家容易亂說的四句話,家長經常誤會,老師:真的冤枉
    甚至有的家長的分離焦慮症比孩子還要惱火!幼兒園也不是所有園所都有監控,或者開放實時監控,於是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要麼通過跟老師的溝通反饋,要麼就是與孩子放學後回家的對話了。可對於老師和孩子的話語,有時候部分家長更寧願相信孩子也不相信老師。
  • 疫情未結束,又逢幼兒園開學,幼兒園老師的記事
    疫情還沒有結束,北京的疫情又出現波動,但並沒有影響到老家這邊的幼兒,我們這邊的幼兒園照常開學了。開學的這一個星期,小朋友們適應怎的麼樣呢?他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想家哭鼻子】:愛哭的小朋友主要表現就是想媽媽想回家。這個時候可以給予他擁抱,把他們抱起來安慰。可以帶著他們做做遊戲,也可以給他們一些吃的。
  • 教師節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家長糾結,老師為難
    送不送?送什麼?家長很糾結;收不收,收哪些?老師很為難!有的孩子和家長送的教師節禮物,是真的出於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感謝老師對於孩子的辛勤付出。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長則是看大家都送了,於是他也不得不送,因為萬一不送會不會導致老師對孩子有意見?
  • 這屆老師不容易……
    可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讓一切發生了改變。就在一些男女生神獸們暗自以為可以享受「延長假期」時,天空突然飄來五個字:「停課不停學」。孩子們惱了,硬生生把釘釘評分從4.7拉到1.4,嚇得釘釘趕緊求饒「少俠刀下留情!」因為一旦低於1.0,那就該下架了!但殊不知,相比神獸們的小情緒,真正糾結為難的其實還是老師們。
  • 老師一天發三遍照片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表現,家長別再為難老師了
    小麗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班裡學生很多,年齡又普遍比較小,所以很多事都需要小麗親力親為。很多媽媽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根本不放心,學校又沒有監控,所以都很想讓小麗將孩子們的狀況每天三次發在微信群裡,這樣可以方便家長知道孩子的狀態。小麗雖然每天都忙得要命,但面對家長的請求,也不好意思拒絕。
  • 幼兒園老師讓寶寶帶張「全家福」,不是老師為難人,而是為了安全
    文/璇璇說育兒寶寶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被父母送到幼兒園,送到幼兒園之前父母一定會比較擔心孩子剛去幼兒園會不會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平時孩子在家吃飯都需要家長追著攆著的喂,也會擔心孩子換了一個環境之後還能不能睡午覺睡得舒心。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教育教學
    今天我們召開家長會的目的是要讓家長們了解到幼兒園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每個年齡段都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為了我們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我先簡單地作下介紹  一、本學期教育活動內容  在教育教學方面  1、介紹中班段的課程內容與美術教研重點:結合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除了開展語言、藝術、科學、社會、健康建構式課程的主題教育活動,還有手工、繪畫、計算、識字、古詩等
  • 為什麼幼兒園的監控不給家長看?理由很簡單,都是為孩子好
    為此,很多幼兒園都安裝了監控,但幼兒園的監控並沒有對家長完全開放,很多事情家長還是不了解。阿琪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平時班裡的小孩還算聽話,不需要阿琪特別操心。但是受到其他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影響,幼兒園決定在園內安裝監控,並且對家長開放。這件事獲得了很多家長的支持,阿琪這些幼兒園老師雖然有點反感,但她們也都明白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就沒有太過在意。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哭了,幼小銜接要推給誰?
    幼兒園大班老師吐槽:上級部門不允許我們教,教了被查到了你說能怎麼辦!各自都有各自的理,各自也有各自的苦,小學一年級和幼兒園大班老師都不容易。其實幼兒園一是不讓教,二是不敢教。不讓教,是教委有明確的要求禁止幼兒園教學小學化。不敢教,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幼兒園老師學的是學前教育,不是漢語言文學。家長別總說一個大學生連拼音都教不好,書都白讀了。說實話讓你來,你也不行。
  • 幼兒園開學時間確定!疫情下該如何防控?
    ​◎全市幼兒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其他無關人員不能進入幼兒園,據家長爆料,有幼兒園已經開始實行封閉管理,禁止家長進入。◎除特殊工作外,校園內可不戴口罩。今年是疫情防控年,2020下半年,我國疫情防控工作轉為常態化。
  • 幼兒園老師坦言:這四類家長容易「討人嫌」,孩子自然也會被疏遠
    寶寶到了3歲左右就要嘗試步入集體生活,進入幼兒園了。孩子年紀小,有些甚至還不具備基礎的自理能力,這就導致許多家長都會擔心他們入園後的生活,比如寶寶有沒有吃飽飯、午睡還習不習慣等等。家長的擔心,老師理解,所以在孩子初入幼兒園的一段時間內,都會非常配合家長所提出的要求。
  • 鄭州公辦幼兒園入學難 園方喊冤:我們也不容易
    「民辦幼兒園經常會在放學後辦一些興趣班,遊說孩子和家長報名。」鄭州市民趙女士表示,有時候孩子的班主任就是某個興趣班的老師,如果不報名,她就會擔心老師給孩子穿「小鞋」。但公辦幼兒園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董女士也表示,外地經常有民辦幼兒園出事,相比下來,公辦幼兒園管理正規,師資比較穩定,老師們整體就會比較負責任,把孩子交到公辦幼兒園放心。
  •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到底是培養孩子,還是為難家長?
    很多家長認為,熬了三四年,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鬆口氣了。可是,誰知道幼兒園的手工作業卻成了很多家長心目中的一大難題。到時候,老師們肯定會給孩子布置手工作業,今年聖誕節的手工作業會做什麼呢?為此,靜靜媽苦思冥想,陷入了一片茫然和焦慮之中......其實不僅靜靜媽有這樣的感受,很多家長對做手工的事同樣感到頭疼。畢竟並不是每個家長都多才多藝,能夠拿得出足夠的時間可以把手工做的很漂亮。
  • 幼兒園老師「很反感」4類家長,孩子也容易被疏遠,你上榜了嗎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家長們要相信老師,積極配合才有助於孩子發展,不過經常有新聞報導,家長因為不相信老師,強烈要求安裝監控,幼兒園老師也很無奈,覺得沒有被尊重,心理很不舒服,一切都暴露在鏡頭下,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高校學生評教名存實亡:老師不為難我 我也不為難老師
    □「我『大開殺戒』抓學生,學生也會『大開殺戒』反擊」  □「我們年輕時血氣方剛地走上講臺,誰不是想把真才實學教給下一代呢?」  老師的糾結  汪靜昕到山東財經大學教書有12年了,當老師以來,她經歷了不同形式的評教,但汪靜昕很少關注自己的評教成績,直到前幾年評職稱時她才意識到這個分數的存在。  評職稱要填表,包括教學成果、科研成果等,在表格上,來自學生的評教分數被當作老師教學質量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