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宛俊餘 歐陽伶亞 通訊員 張覓
連寶香和連翊君是一對來自臺灣的母女,連寶香曾經數次來大陸遊覽觀光,因此對祖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前年,連寶香帶著辭去護士工作的女兒,一起參加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考試,雙雙被錄取,開始了求學的路程。
從2017年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習,母女倆的學業已經完成過半。
60歲也要實現自我價值
現年60歲的連寶香,結婚後就做了全職媽媽,撫育了四個孩子。四個孩子都是研究生,有碩士,有博士,她很自豪。
將孩子們培養成才之後,她開始計劃著實現自己內心的一個夙願——去祖國大陸學中醫。
「家裡人非常支持,」連寶香笑著說:「剛好大女兒生了雙胞胎,想要我幫她帶孩子,我告訴她我要去湖南讀書,先生也很認同。在長沙我還可以照顧小女兒翊君的生活起居,讓她安心學習。」
「媽媽學得太認真了,我有時候也會覺得有壓力。」女兒連翊君笑著說,她用「走火入魔」來形容媽媽對學習的著迷狀態。「晚上九點鐘睡覺,早上四點多就起床了,一起來就在看醫書背醫方,有時候出去散步也會帶本醫書出去。」
不過,考試起來,卻是女兒的成績比較好。連寶香說:「年輕人記憶力好,我年紀大了,女兒看一遍就能記住的東西我看三遍還不一定記得住。」但在興趣的驅動下,她很享受學習的過程。
導師王軍文教授為母女倆解答專業問題
湖南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王軍文教授是連寶香和連翊君的導師,除了他的指導,同門的師兄師姐們也會對她們進行學業上的幫助。2017年,母女倆參加了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經過緊張聯訓和精心準備,她們成功獲得校內境外組第一名和全國境外組第三名。
連寶香向女兒介紹《黃帝內經》的歷史
哥哥是師兄,也在湖南學中醫
連翊君原本在臺灣是一名護士,工作七年之後,因受在湖南讀中醫的哥哥影響,辭職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
「我哥哥碩士也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連翊君介紹說,「哥哥2018年又回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繼續讀博,現在我們一家三口都長沙在讀中醫。」
對於畢業後的發展,母女倆也有自己的考慮。
「在這裡,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連寶香說,「我想畢業之後回了臺灣,能用自己在湖南所學為家人和鄰居看病,我會特別有成就感。」
而連翊君則希望留在大陸,跟隨哥哥進醫院做一名醫術高明的中醫。
怕湖南辣椒,喜歡湖南的風景
求學期間,連翊君登上了衡山,遊覽了東江湖以及溶洞,她驚嘆於祖國的山水壯美:「現在大陸發展得太好了,跟很多年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就在上周,連寶香和連翊君參加了湖南日報社組織的百公裡毅行活動,考慮到媽媽的身體,她們完成了半百的行程——從長沙走到了湘潭。
「我們一直沿著湘江而上,沿途的風景好美,這個線路太好了。」連翊君難掩驚喜:「不知道下次活動是什麼時候,我要走完全程。」
連寶香和連翊君的飲食習慣還沒能完全適應湖南的辛辣口味,儘管如此,母女倆也會經常去外面的湘菜館品嘗地道的湖南菜。
大部分時間,連寶香會在學校周圍的菜市場買到最新鮮的本地食材,給女兒煮飯熬湯。
「所以啊,每次跟媽媽鬧矛盾,都是我先找她和好啊,」連翊君做了個鬼臉:「要是她不給我做飯吃了,那就糟糕了……」
母女倆參加今年的湖南百公裡毅行活動(左一為連翊君,左二為連寶香)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