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說說野生雞。通常大家說的雞,是在地下跑的體型較大的陸禽鳥類,是鳥綱雞形目中的一個科——雉科(學名:Phasianidae)。雉科分為鶉和雉兩大類。無論是鶉類還是雉類在中國(特別是中國的西南地區)種類都非常豐富,擁有世界上雉科近1/3的種類,其中又有大約1/3又是我國的特有種,有「雉類的王國」之稱。
中國的雉科中的63種有超過一半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這63種雞是:雪鶉、藏雪雞、阿爾泰雪雞、暗腹雪雞、雉鶉、四川雉鶉、石雞、大石雞、中華鷓鴣、灰山鶉、斑翅山鶉、高原山鶉、鵪鶉、日本鵪鶉、藍胸鶉、環頸山鷓鴣、紅喉山鷓鴣、白頰山鷓鴣、臺灣山鷓鴣、紅胸山鷓鴣、褐胸山鷓鴣、四川山鷓鴣、白眉山鷓鴣、海南山鷓鴣、綠腳山鷓鴣、棕胸竹雞、灰胸竹雞、血雉、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紅腹角雉、黃腹角雉、勺雞、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綠尾虹雉、原紅雞、黑鷳、白鷳、藍鷳、藏馬雞、白馬雞、褐馬雞、藍馬雞、白頸長尾雉、黑頸長尾雉、黑長尾雉、白冠長尾雉、雉雞、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灰孔雀雉、海南孔雀雉、綠孔雀、鐮翅雞、柳雷鳥、巖雷鳥、黑琴雞、西方松雞、黑嘴松雞、花尾榛雞、斑尾榛雞。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雞乃德禽:「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此即為雞之文、武、勇、仁、信「五德」,故為德禽。
紅原雞 拍攝自雲南盈江。原雞原產於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已經被馴化成家雞。中國馴化原雞的歷史由來已久,馴化歷史至少有三千年。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家養雞是由灰原雞與紅原雞雜交得來的,家雞和原雞還能正常交配產生可育後代。為了保護家雞的祖先,紅原雞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原紅雞在海南、雲南等地區的熱帶常綠帶灌叢及次生林中才可以見到。
環頸雉 拍攝自北京延慶。環頸雉俗稱野雞,在中國分布最廣最常見。
白鷳 拍攝自浙江開化。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分布於東南亞。中國見於長江以南地區,分布於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等南方各省。清·五品文臣官服胸前的補子上的鳥就是白鷳。
黑琴雞 拍攝自內蒙古克什克騰。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琴雞在世界上的分布範圍也較大,廣布於歐亞大陸的北部,以及蒙古、朝鮮等地,在我國分布於新疆、內蒙古、河北、吉林、黑龍江等地。黑琴雞又叫鬥雞,每年黑琴雞進入發情期,便開始一年一度的選擇配偶活動,它們選擇比較開闊的地帶作炫耀和打鬥的舞場。
紅腹錦雞 拍攝自陝西洋縣。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腹錦雞為中國特有鳥種,分布在中國中部和西部的青海、甘肅、陝西、四川、湖北、雲南、貴州、湖南及廣西等地,本物種分布的核心區域在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
花尾榛雞 拍攝自內蒙古烏爾旗汗。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花尾榛雞體大似鴿,被稱為飛龍、飛龍鳥。在中國分布於內蒙古、新疆、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灰孔雀雉 拍攝自雲南盈江。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因其上背、翅膀和尾羽端部具紫色或翠綠色金屬光澤象孔雀羽毛上的孔雀斑一樣,故得名。國內僅見於雲南省盈江、西雙版納和海南島霸王嶺、尖峰嶺、白水嶺等地林區。
白馬雞 拍攝自四川康定。白馬雞是中國特有鳥,分布於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和雲南等地。
灰胸竹雞 拍攝自陝西洋縣。中國特有種。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北達陝西。
石雞 拍攝自北京門頭溝。石雞分布於歐洲南部、亞洲中部至蒙古。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為地方性常見鳥。
血雉 拍攝自四川康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血雉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至甘肅的祁連山和陝西的秦嶺山脈,有多個亞種。
日本鵪鶉 拍攝自北京密雲。分布於亞洲東部。中國為地方性常見鳥,分布在東北各省,河北、山東及甘肅。越冬見於中國中部、西南部、東部及東南部的大部地區,臺灣及海南島。
紅腹角雉 拍攝自四川青川。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腹角雉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湖北、西藏、甘肅、湖南、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和陝西。
勺雞 拍攝自河北平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廣布於中國遼寧省以南至西藏東南部的中部地區。勺雞雖然分布區範圍較大,但每地的數量都不多,罕見。
白冠長尾雉 拍攝自河南董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特有鳥種,歷史上廣泛分布於中國的河北、甘肅、陝西及西南、華南等地。雄鳥具超長的帶橫斑尾羽,可達1.5米,其中央尾羽被用來製作京劇演員的頭飾翎子。
白尾梢虹雉 拍攝自雲南貢山。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尾梢虹雉在中國僅分布於西藏東南部和雲南西北部,罕見於海拔3000~4000 米以上。
紅喉山鷓鴣 拍攝自雲南保山。分布於印度北部至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南部及東南部,為罕見留鳥。
斑翅山鶉 拍攝自內蒙古克什克騰。斑翅山鶉在國外分布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烏蘇里和蒙古等地,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和西北等北方大部分地區。
褐馬雞 拍攝自陝西交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特有鳥類,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北京等地。
黑鷳 拍攝自雲南盈江。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鷳分布於中國西南的雲南、西藏,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在西藏的南部及東南部,lathami分布於雲南西部怒江以西。相當罕見。
參考資料:鳥類網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微信:yinuo1956
信箱:466844@qq.com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歡迎投稿 · 投稿信箱:
cwcaweixi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