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020-12-11 乾州蕞娃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作者姓名:劉立軍

所在單位:陝西省鹹陽市乾縣乾陵初中

【摘要】: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通過課堂教學、誦讀欣賞等語文教學活動形成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等多元化思維模式,鼓勵學生善於思考、敢於質疑,培養他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又稱擴散性思維、輻射性思維、求異思維。它是一種從不同的方向、途徑和角度去設想,探求多種答案,最終使問題獲得圓滿解決的思維方法。

在2017年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引導孩子認識到「把大的困難化解為小的任務,一步一步實現目標」這一主題思想之外,我還為孩子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1、「我」明知道自己不能爬高,為什麼還要和那些孩子一起去攀爬懸崖?2、如何看待傑裡丟下「我」的行為,他是不是「我」最好的朋友?3、如果是媽媽來找「我」,現場會是怎樣的情景?4、爸爸為什麼不直接把「我」抱下去,他難道不怕「我」出現什麼危險嗎?5、如何看待其他那四個小夥伴的行為?通過這5個題目,結合目前學生在家庭教育、交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認真的思考分析、總結歸納,對學生進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在課文《貓》一文教學過程中,我對第二隻小貓亡失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對其中的周家丫頭和偷貓的人進行了批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等非正義行為要堅決制止,勇於說不。

莫懷戚《散步》

對於《散步》一文的教學,我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的認識這一文章的主題:1、讚美了兒女對於父母孝心的可貴,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傳統的認識;2、蘊含了「人生無處不選擇」的人生感悟;3、表現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責任和擔當;4、家庭之間只有互諒互敬才能幸福和諧;5、表達了作者對於生命的認識和思考。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篇文章對於如何處理好「尊老」與「愛幼」的關係提供了借鑑和幫助。

二、大膽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鄭振鐸《貓》

在課文《貓》一文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對花白貓的悲劇原因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除了作者妻子的「欲加之罪」、作者的「主觀武斷」,眾人的推波助瀾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花白貓自己的表現。不僅長相不佳、性格憂鬱,而且很懶散,這就不對了。同時,作為食肉動物,老是盯著主人寵愛的芙蓉鳥看,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瓜田李下」的忌諱是必須注意的。這個角度的分析就屬於逆向思維,一般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大多關注的是前者,很少從後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只有從花白貓的角度出發分析,從主觀認識的角度分析,發現問題,不斷地改進完善,才能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再如:在課文《陳太丘與友期》的教授過程中,如何評價陳太丘的行為,到底應該不應該原諒陳太丘父親的友人,我組織同學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辯論,引導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認識這個問題,鼓勵學生幫助同學樹立「文明、誠信、和諧、友善」的觀念。

三、引導學生善於思考、敢於質疑

在本學期初始,我就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語文,掌握學習過程的九字真訣「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對於任何一個新的知識的學習和接受都必須按照這個模式進行,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能夠知道「為什麼」,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對知識的應用「怎麼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實現「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在《狼》一文的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能夠客觀公正的多角度的認識問題,首先我運用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列舉含「狼」字的成語,「狼子野心、狼狽為奸、豺狼當道、狼煙四起……」,並和學生逐一分析其含義,經過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幾乎含「狼」字的成語都是貶義詞,是不是狼就是一種沒有任何用處的、可有可無的動物?結合小學所學習的《蛇與莊稼》,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食物鏈、生態平衡等概念,引導學生認識到狼在生物鏈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引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完成《懷念狼》(賈平凹)、《狼圖騰》(姜戎)、《狼王夢》(沈石溪)等文本的閱讀,引導學生樹立人文主義觀念,平等的對待所有的生命。

總之,每一篇文章可拓展的地方有很多,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賞析,教學時要因文而異,緊扣課文的讀寫訓練點,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把學生的思路引向各個不同方面,達到開拓創新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學也只有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最終目的,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開創更加廣闊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新穎獨特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豐富資源和潛在優勢。因此,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更是一個民族社會文明發展的標誌。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培養創新能力是小學語文的重要任務。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做法:一、激發想像,培養思維
  • 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培智語文教學課堂的效果
    它們在學習過程中相對困難且費力。 《培養智慧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提出:「培養學生的語言素養,以適應生活,注重潛能發展和功能改善。」這就要求將創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育和教學中,以最大程度地接受智障學生。 ,以提高培植語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創新性。我將根據當代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總體環境,探討如何提高漢語課堂創新水平和漢語教學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
  • 小學語文學生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因為新時代學生必須具備創新能力,而小學語文是關鍵的基礎學科,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這是小學中國語文教師值得考慮的問題。本文將對此進行討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這幾招很有用
    教育是否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課堂教學是創新教育實施的主陣地。教師,則擔負著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神聖使命。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1.創設和營造自然放鬆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師生感情融治,氣氛和諧,才能給學生生理和情感的安全保障,最佳的學習才能發生,只有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才能為創新提供一個適宜的氣候和土壤,開啟封閉的心靈,實現自我能力的再創造。2.激發和保護好奇心,培養質疑習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明確起點教學目標。寫作能力是小學生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可以使用更多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根據教科書的內容發展合理的想像力,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 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方法全在這份實驗方案裡
    讓學生學會學習,這既是時代賦予語文教學的歷史使命,也是語文教學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如何很好地落實這一使命和需求,便成了擺在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和語文教師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本文圍繞這一主題,全面系統地闡述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具體做法、操作步驟、教學原則和指導思想。
  •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創新對於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作用已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江澤民同志曾多次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我們要繼承傳統,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 淺談語文作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原標題:淺談語文作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課題提出   《語文課程標準
  •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培養學生能力和毅力,加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充分執行教育政策,促進學生的德育,支持,體育,美,勞的均衡發展,實現小學生健康全面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人力資源計劃」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它不僅有幫助,而且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性質。 「根據「人類計劃」的要求,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是溫家寶從小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 趙春利: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因此,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
  • 少兒英語學習: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經驗交流>正文少兒英語學習: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2012-11-07 08:39 來源:英語世界 作者: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語文是培養人思想情操和道德素養的重要學科,同時在小學教學中也是一門基礎學科。而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認知鑑賞能力,為自己的情感表達打下知識基礎。而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上通過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形成一個學校共同體,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剛好也是一個情感溝通的渠道,符合語文教學目的。因此將二者結合,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提升,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一起來看看吧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是高級漢語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達成的共識,為什麼過去的漢語教學質量不能令人滿意?老實說,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語言教育培養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績。當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主要是由於對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缺乏深入的了解以及缺乏有效的方法。
  • 在語文教學中應把握古詩的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打開小學語文課本,您會發現古詩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古詩編成小學語文課本,筆法簡潔生動,語言生動生動,向我們描繪了各種生動的色彩,深刻的含義,生機勃勃,生機勃勃,悲壯而悽涼的景象。通過圖片的文字渲染,將古詩情境之美和情感之美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了特殊的審美效果。因此,應把握古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受到美的影響,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 在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創新,不是墨守陳規,而是推陳出新。而創造性思維就是指人在創造過程中的思維,通過創造思維,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因此說,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麼,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我國外語教育界對思辨能力的研究,集中在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實證研究等方面,尚缺乏基於英語教學實踐的策略研究。因此,有必要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策略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有學者認為, 思辨能力是一種穿透事物現象進行分析和論證,並做出邏輯理智的判斷,包括思維、論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小學語文教學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走出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性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教育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加強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不僅能使學生對母語進行深入的理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想像力與創新意識,對於學生今後的全面性發展是極為有利的。隨著近些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出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理念及目標,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加強對培養學生創造力策略的分析,以此來共同提升教與學的質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