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020-08-28 燦爛陽光1976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更是一個民族社會文明發展的標誌。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培養創新能力是小學語文的重要任務。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想像,培養思維。

想像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是形象思維中的中心環節。思維和想像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動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充分發揮想像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在發現中發展。

在學生展開想像時,我一般情況下教給學生三種方法。1、根據文中插圖想像事情的經過、結果;2、想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3、根據課文的重點詞句段,邊讀邊想像。這樣,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促進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二、以讀促思,體悟情感。

語文是一門美育學科。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有計劃地將德育滲透進去,使之融為一體,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產生情感共鳴來進行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還根據單元的重點,根據不同的課文特點,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閱讀的方法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

三、質疑問難,發展思維。

質疑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積極的思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教學中,學生對課文難以理解的內容提出問題,或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就說明學生有了初步的創新意識,產生了創新的衝動。

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質疑入手,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從題目質疑,課文中質疑等,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隨著問題的提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他們嘗到了動腦筋的樂趣,知道了獲取知識是離不開質疑的,這樣就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讓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得到培養和發展。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新穎獨特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豐富資源和潛在優勢。因此,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 全面優化專業課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所以,任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不斷的優化專業課教學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實現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創新型畢業生而教學。所以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不僅要多動腦筋去教,更重要的是學生要認真去學,根據教學的綜合規律,運用啟發,精講、多練等多種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進行專業課教學,從而實現了學生既學到知識、技能又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
  • 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這幾招很有用
    教育是否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課堂教學是創新教育實施的主陣地。教師,則擔負著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神聖使命。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1.創設和營造自然放鬆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師生感情融治,氣氛和諧,才能給學生生理和情感的安全保障,最佳的學習才能發生,只有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才能為創新提供一個適宜的氣候和土壤,開啟封閉的心靈,實現自我能力的再創造。2.激發和保護好奇心,培養質疑習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
  •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相對而言,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群,高素質不僅指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更重要的還是要看思辨能力的有無和強弱。當前,英語是世界通用語,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思辨能力培養,幫助學生增強思辨能力,學活一種語言,學好一門學科,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對學生個人及整個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
  •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者姓名:劉立軍所在單位:陝西省鹹陽市乾縣乾陵初中【摘要】: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通過課堂教學、誦讀欣賞等語文教學活動形成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等多元化思維模式,鼓勵學生善於思考、敢於質疑,培養他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
  • 立足課堂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和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較適宜的「氣候」和「土壤」。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發揮創造才能,就必須要克服那些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
  • 學校要改進教學方法,形成有利於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體系
    1 數學專業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1.1 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形成有利於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方式體系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質量的教學,教學質量對創新型人才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教學作為保證
  • 教師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組織學習能力的培養
    目前的新理念新課標也對小學學科提出完善的教學標準,在教師以學生為學習課程的主體邊及「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課程,與此同時增加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拋棄學生在上課時老師採取被動灌輸式的教學方法, 放棄學生靠題海戰術刷題來熟悉學科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更靈活地去發現及處理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探究問題的態度及自主解決自主學習的能力。
  •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創新對於經濟發展強大的推動作用已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江澤民同志曾多次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我們要繼承傳統,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 小學科學課應在實驗教學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科學課教學目的中提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要求,其實創新潛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開發出來。科學課應以實驗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索性的實踐活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廣闊的空間。一、立足於做,突出實踐性 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教學。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 發展 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手做」。因此,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 【教育雜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開始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通過理論知識教學和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各種能力得到培養,從而為學生今後的發展奠定紮實基礎。為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推動初中物理教學改革,以便充分發揮物理這門自然科學學科的育人作用,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 在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創新,不是墨守陳規,而是推陳出新。而創造性思維就是指人在創造過程中的思維,通過創造思維,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因此說,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麼,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 南開大學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紀實
    轉年,化學學院設立本科生創新課題基金時,張磊成為首批受助者,橫跨化學和物理兩個領域,開始了納米複合材料的電子與光譜性質研究。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南開大學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它們以學校科技園為基地,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和課餘到企業參與科技創新,允許學生休學2年創辦高新技術企業。
  • 市實驗中學:打造科技教師隊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為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化學老師曹廣雪,就是一名優秀的科技輔導員。他多次在《高中數理化》、《中學化學教與學》等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先後榮獲鄒城市優秀專利發明人、濟寧市十佳專利發明人、山東省發明創業獎、山東省優秀科技輔導員、第2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輔導員組二等獎,設計的《展示金屬晶體原子堆積模型的蒼耳球》在2011國際化學年中獲得中科院十七位院士籤名的趣味大賽獎
  •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為學生制定教學計劃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特點來為學生分析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提高,而教師也可以利用這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做出探究。
  • 少兒英語學習: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經驗交流>正文少兒英語學習: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2012-11-07 08:39 來源:英語世界 作者:
  • 在理論的教學中,培養中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中職院校設置的專業類別,在基本就業框架不變的情況下,每年都會根據市場動向和企業需要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具體的專業分支卻存在嚴重的滯後性,專業特色不明顯,課時比例不科學,甚至教師資源也無法滿足學生的職業需求和專業需要,競爭力不強。最後,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待提升。
  • 趙建華等:創新教育視域下的能力導向教學範式——從PISA測試看學生能力培養
    、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行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以及走班制、選課制等教學組織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國務院,2019)。新高考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改變過去以甄別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做法,逐漸增加考查學生能力水平的題目。新高考的目的與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即通過教育改革與發展來實現創新人才培養。在教育實踐中,需要用創新的教與學方式替代傳統的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等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的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
  • 創新教學方式 培養創新人才
    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創新人才 倪中華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強化實踐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行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以及走班制、選課制等教學組織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導讀: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用英語與人交際的欲望,培養他們交際的信心和膽量,應鼓勵學生走出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