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紀實

2020-12-13 搜狐網
南開大學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紀實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3日08:35  人民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獲得2002年度全國「五四獎學金」第一名的張磊,是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四年級本科生。在校期間,他有12篇學術論文在SCI核心期刊上發表,另有8篇論文正在發表審理階段,有關專家認為其論文學術水平已經超過一般的博士生。前不久,他成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澤維爾教授的研究生。

  張磊說:「沒有南開的優良環境,就沒有我的今天。」

  為創新型人才營造優良環境

  張磊的成功,得益於南開大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優良環境。

  張磊進入大學的第一堂專業課,是由程鵬老師講授的。讓張磊始料不及的是,這一課竟然是考試,凡及格的學生,可以免修這門課。不久,程老師注意到了張磊這個用功的學生,破例允許他到自己的實驗室開始研究課題,並根據他的特點,專門給他設計研究題目。物理學院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雷射實驗室,程鵬帶著張磊找到這個學院的許京軍教授,推薦張磊參與他的研究課題。轉年,化學學院設立本科生創新課題基金時,張磊成為首批受助者,橫跨化學和物理兩個領域,開始了納米複合材料的電子與光譜性質研究。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南開大學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它們以學校科技園為基地,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和課餘到企業參與科技創新,允許學生休學2年創辦高新技術企業。

  該校還設立了面向本科生的創新科研基金,組織開展了本科生創新科研「百項工程」,建立和開放校級實驗室平臺,實行「彈性學制」,對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的學生適度延長學習年限,對成績突出的學生予以獎勵。

  用創新教育培養創新精神

  南開大學校長侯自新認為:高等院校應努力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內容上,要引進新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方式上,引導學生及早進入科學研究的過程,使學校培養的學生既具有前瞻性的視野,又具有主動的創新能力。

  幾年前,該校就確定了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圍繞知識、素質、能力培養,將全校課程設計成五個板塊:基本知識能力課、專業知識能力課、思想道德素質課、文化素質課和身體心理健康素質課。同時合併、更新一批專業,逐步建立一批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專業體系構成需要的新專業,形成了有南開大學特色的新型本科專業體系。

  「注重能力培養,提高創新素質」也滲透到教師教學的每一堂課中。數學學院將知識灌輸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教師把著重點放在講清其中的數學思想上。例如微積分,最精要的思想是「近似」,最精要的手段是「取極限」,老師著重讓同學理解這些思想,舉一反三。每一個數學定理都有「缺陷」或局限性,老師特意講出這種「缺陷」與發展前景,以及懸而未決的問題,培養學生合理猜想的數學素養及探討問題的興趣。

  布置帶有研究性質的習題、開辦課外學習研究小組、提供開放式實驗、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教授乃至院士和大師級的教師講授基礎課……。這些舉措,為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奠定了根基。

  讓創新精神開花結果

  去年9月開始立項的南開大學本科學生創新科研基金,收到立項申請125項,經評審委員會審核,確定了77個立項項目。今年6月,學校組織專家對99級學生領銜的12項創新科研項目進行結題評審,結果全部通過。這12個項目共發表論文10餘篇,設計新實驗1個,申請專利3項。專家組對學生的評價是:「思路開闊,敢於動手,創新意識強」。

  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99級董昭同學擔綱的項目組對奧運賽場人群聚集進行風險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人群聚集風險」這一概念,創造性地將用於人群密度自動監測的明考斯基分形維數以及用於一般建築火災等事故的疏散模式運用到奧運賽場中,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場公共安全的風險分析奠定了技術基礎,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該項目論文在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上發表,並被工程索引(EI)收錄。

  數學學院朱朝鋒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與導師一起在哈密頓系統研究中做出了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被美國柯朗研究所著名數學家H.Hofer教授稱為該研究領域「十五年來工作的裡程碑」。

  在南開園中,有一個由幾名本科生組建的「易步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從開發手機遊戲軟體起步,在不到2年的時間裡,由一個學生軟體工作室,發展成為融資百萬元的學生公司,在與國外同行的競爭中屢屢獲勝,拿到重要訂單。

  為使學生的創新成果向產業化延伸,南開大學最近又設立了總額為2000萬元的科技創業基金。校黨委書記薛進文說:在高校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南開大學保持良好形象和聲譽、向高水平大學奮進的必經之路。











相關焦點

  •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結合人才培養特點和學生結構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系列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協作精神,推動教改成果轉化,營造校園科技創新氛圍。以學科競賽為載體,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為進一步加強學科競賽活動開展,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學校採取「邊學習,邊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教學模式,實現由傳授知識為主向能力培養為主的轉變,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思維激發教學,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習效果。
  • 鄭州大學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為了推動不同學科的聯合攻關、拓展學生專業學習面,學校開設雙學位、雙專業、輔修專業培養模式,有利於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劉炯天說,「現在學校正在研究進一步放寬轉專業門檻,使更多的學生有按照自己興趣、潛能二次選擇的機會,有更好的發展。」
  • 南開伯苓智慧書院開班 培養跨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趙心儀 韓遠欣 攝影 辛文忠)12月17日,南開大學伯苓智慧書院正式開班,開班儀式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作為新型智慧書院的新探索,伯苓智慧書院由物理科學學院牽頭,數學科學學院、化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經濟學院、歷史學院六個學院合作共建,針對拔尖計劃的學生制定培養方案,聘請十多位導師,跨學科指導,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與不同專業學科背景的名師以及優秀的學友面對面交流機會,著力打造「師生共同體」。
  • 開拓創新的南開大學MBA教育
    三、首創雙導師制,注重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  南開大學商學院首創了國內MBA教育的雙導師制,不僅為MBA學員配備南開大學商學院、經濟學院等具有副教授職稱以上的80餘名專職教師,在校外再聘請有學識、有經驗、有業績的成功企業家或管理者做兼職導師,並有來自美國、日本、芬蘭等國的國外客座教授,為全面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新型MBA學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教育部網站:南開大學加強創新聯動 助力甘肅省莊浪縣打贏打好脫貧...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南欣聞)12月9日,教育部網站「一線採風」欄目專題報導我校助力甘肅省莊浪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創新經驗做法。  報導指出,南開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教育部關於定點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強化主體責任,創新扶貧思路,聯動各方力量,統籌謀劃、開拓創新、凝心聚力、狠抓落實,助力甘肅省莊浪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莊浪縣於2020年2月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主體責任。
  • 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 百年南開允公能 追求卓越創一流
    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培養「知中國,服務中國」的一流人才,是南開人的興學強國夢。「勿志為達官貴人,而志為愛國志士。」這是校父嚴修對所有南開人的勉勵,也是南開大學為國育才的初心。    培養具有「愛國愛群之公德,服務社會之能力」的人才,始終是南開教育的目標。
  •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提高思辨能力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促進大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各類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根本基礎是思辨能力。
  • 2020南開大學重要新聞回顧
    南開大學抗擊疫情翻譯志願者突擊隊獲天津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非通用語教師聯合黨支部獲評天津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三 立德樹人 陶鑄英才  2020年,學校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做實「三全育人」大思政機制,著力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
  • 醞釀出臺「南開30條」 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
    ,明確在深化改革、服務需求、開放合作中著力提升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擬醞釀出臺《南開大學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簡稱「南開30條」。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方面,學校突出思想鑄魂,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厚植研究生愛國主義情懷;加大學風建設,以學術科研為核心,提高研究生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強化立德樹人,以教學相長為導向,推動構建和諧「導學」關係;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完善思政課程育人體系;鼓勵研究生參加各類競賽,提高研究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否則,會忽視了學生好奇心的發展以及提問能力的培養。例如,伽利略在比薩大學求學期間,老師批評他:「你的問題提得太多,你只不過是一個孩子,應該聽我們的話,接受我們的觀點。」如果人們變得對任何事物都熟視無睹,變得沒有想像力,創新就無從談起。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多提問題,敢於打破常規,挑戰新的問題,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發布時間: 2013-05-07 15:25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 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武漢輕工大學校長 曾祺林  《中國教育報》(2012年6月18日)
  • 南開大學歷史學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正式落地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2020年12月22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高中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將正式落地北京陳經綸中學,本次揭牌儀式以「引南開史學之精華 培經綸百年之根基」為主題。兩校將以此為契機,全力以赴地推進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力爭為培養一流的史學人才而作為發展目標。
  • 南開大學實行「大類招生+培養」 今年首推PPE項目
    原標題:南大實行「大類招生+培養」 5月22日,南開大學發布招生新政,今年起將全面採取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納入本科招生的88個專業將整合為27大類,2018年高考生將按照大類填報志願。同時,南開大學配套推出的「5+3+X」二次選拔機制,讓學生入校後擁有更多「成才選擇」。
  • 畢馬威攜手南開大學培育人才,共同踐行審計創新
    天津在線訊:2019年6月20日,畢馬威中國北方區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溫梓佑與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白長虹代表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2020年攜手開辦大數據分析與審計課程,培養會計及大數據分析方面的人才,共同助力國家創新人才的培育。
  • 南開大學MBA項目:培養具有全球視野「LEADER」型管理精英
    【視頻回顧】    南開大學:中國最早開辦MBA項目的院校 推行「雙導師」和「雙師制」    南開大學辦MBA項目實際在中國是最早的,1983年開始我們就和加拿大的三所大學合辦1991年中國有9所院校作為MBA試點院校,南開大學是其中之一,試點之前的座談會都是在南開大學召開的,當時有7門核心骨幹課的教學大綱,其中有4門都是由南開大學起草的。到了1999年我們開始成立MBA中心,把這它作為一個專業化和市場化的項目來運作。從1999年開始我們就推行「雙導師」制,每個MBA學生有一個校內的老師,另外有一個企業的實踐導師,這種做法也是全國首創,被教育部作為專業學位的標配。
  • 廖國勳赴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調研 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助力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記者 米哲)13日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廖國勳赴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調研。  廖國勳首先來到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和學校黨委書記李家俊、校長金東寒共同走進機械工程學院、智能與計算學部察看「妙手」手術機器人、「海燕」深海滑翔機等科研成果演示,深入了解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情況,詳細詢問學校國家級重點學科及實驗室建設進度
  • 天津南開大學你了解多少?考上了南開大學,該如何選擇專業呢?
    ,南開大學-格拉斯哥大學聯合研究生院獲批設立;2015年,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暨國家新材料研究院揭牌成立,南開大學入選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建成啟用,初步形成了八裡臺校區、津南校區、泰達學院「一校三區」辦學格局;2016年,南開大學附屬醫院在河西區微山路4號(原天津市第四醫院)揭牌成立
  • 南開大學
    【夏令營】關於舉辦 2020年南開大學「活力軟體」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通知 為了增進高校間優秀大學生的互動與交流,開闊大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同時充分展示南開大學軟體學院的活力和特色,吸引優秀本科生來我院進一步學習深造,我院將於本年度六月下旬或七月舉辦
  • 南開大學6個基地入選教育部重量級名單!為培養尖子生開闢"特區"!
    9月1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南開大學共有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等6個基地入選,入選數量名列前茅。
  • 南開大學精彩學生社團推介第二彈
    南開民樂團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培養高雅藝術情趣,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引領南開音樂潮流」為宗旨,廣泛吸納學生中的民樂愛好者,排練民樂合奏曲目,舉辦專場音樂會,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類演出。迄今為止,南開大學民樂團舉辦了「國韻芳華」、「華夏採風」、「元氣」等專場音樂會,將民樂的魅力發揚光大,得到了學校藝術教育指導中心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