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於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就是孩子不服管教怎麼辦?有一部分家長持「武力法」,認為孩子不服管教打一頓就好,如果孩子還是不服管教說明是打得不夠,多打幾次就長教訓了;還有一部分家長持「說理法」,當孩子不服管教時是他們還不懂道理,多跟他們講道理,把道理多念叨幾遍孩子就不會這樣了。
那麼,你覺得上述兩種家長的做法正確嗎?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有其弊端所在。崇尚「武力法」的家長,通過打孩子讓孩子不再調皮,或許是會有效果,但是也在孩子心理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棍棒」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性格軟弱,做事情畏手畏腳,不敢真正表達自己。崇尚「說理法」家長的做法,雖然採用的是一種更為平和的教育方式,效果其實並不明顯,而且不斷地說理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產生叛逆心理,會讓孩子逐漸疏遠家長,不願意和家長有過多的溝通。
那麼,究竟怎樣的管教方法才是正確有效的呢?在美國,有很多家長都會採用正面管教的方法,這樣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也能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不妨一起學習一下:
1. 理解孩子感受
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我們都希望有一個真正理解我們、懂我們的人,能被人理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犯錯了後,不由分說地就是對孩子一頓指責,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或許孩子已經知道錯了並且很內疚、甚至自己內心也是慌亂的。
此時比起指責,家長更好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而不是憤怒,引導孩子接受自己的錯誤並且引導孩子自己去彌補犯下的錯誤或者收拾整理現場,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意識到自己惹出的麻煩有多麼難以收拾。同時這樣也能培養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擔的意識,這樣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2.讓孩子明白犯錯是人之常情
當孩子犯了錯之後,家長不僅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問題所在,也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會犯錯的。有些家長當孩子犯錯後,會不斷誇大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想達到警示孩子的作用,但是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過於誇大事情的嚴重性,會讓孩子一直記掛著這件事情,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甚至是惶惶不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更是這樣,哪有孩子從來不調皮、從來不犯錯的,但是家長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讓孩子正確對待犯錯這件事情,既不能讓孩子覺得犯錯這件事情無關緊要、毫不在乎;也不能讓孩子對於犯錯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所在,讓孩子吸取其中的教訓,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錯誤就足夠了。
管教孩子本就是一件複雜且關係孩子一生的事情,許多觀念、看事情的角度、處理事情的方法都是在我們小時候逐漸形成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今後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在《正面管教》一書中,詳細講解了正面管教的方法,值得家長去學習,讀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