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這麼笨?」、「你能不能像誰學習?」、「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這種話相信很多在生活中父母都會對孩子不經意的說出過。家長說出這些話可能源於心急、源於愛,但這種行為和語言會對孩子形成「心理虐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注重停止不經意間的「心理虐待」。正面管教才是上上策。
1、貶低型
這樣的父母通常不注重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細微的進步,會從大體上將孩子的某方面與優秀的孩子比較,形成你怎麼幹啥啥不行的心理,並對孩子說出來。這樣做會極大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生活都有著十分消極的影響。
2、強迫型
很多父母不顧孩子內心的感受,和他們本身的興趣愛好,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強迫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在沒有溝通中決定孩子的生活。
3、冷漠型
有部分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回家後不願過多說話,當孩子犯錯誤時,並不是耐心教導,正面管教,而是採取冷落的態度。這樣的孩子容易孤獨、苦悶。
「心靈虐待」實不可取,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要慢慢改變這些壞毛病,學會正面管教孩子。
1、賞識和讚美
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 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賞識教育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及長處,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對孩子加以表揚鼓勵。幫助孩子提高積極性,努力在這方面做得更好。這種方式容易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並對自己的優點有認知能力,對未來充滿希望。
2、合理的批評
批評不但要把握尺度,還要講究方法,劈頭蓋臉的臭罵除了對孩子造成恐嚇,讓孩子哭泣沒有什麼其他更多的好處。合理的批評能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我管理能力,養成良好的個性習慣。讓孩子懂得自己的錯誤,在不斷的自我改正中成長。
3、正確的引導
挫折是生活中的常態,孩子也會有自己的低谷期,繞不出來,走不明白。在孩子經歷挫折時,家長應該及時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面對失敗,讓孩子認識到失敗的意義,鍛鍊孩子的意志力,幫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
4、發掘潛力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未知的寶藏,他們小小的身體都有著無限的潛能,家長應該在平時觀察孩子的行為,保護他們的創造力。允許並鼓勵孩子作畫、玩積木、做音樂。好奇心作為孩子獲得知識的路徑,家長應該注重發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5、父母傳遞正能量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範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對培養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 ——谷口雅春
家長正能量的情緒,會給孩子在心理上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處於模仿學習的階段,有很強的的可塑性,家長應該掌握這個特點,及時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以上正面管教的方法是我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學來的。這套書用豐富的內容、確切的問題幫我意識到對孩子正面管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書中應用大量教育專家的觀點,以及正面管理孩子的態度,結合實例幫助我更快理解正面管教應該如何做,幫助我在孩子生活、學習的一些事上能夠以正確的方法和孩子溝通、交流。
在使用這套書後我和孩子爸爸更注重孩子內心世界、引導孩子積極樂觀。通過在生活上的改進,現在我們的親子關係更近一步,而且孩子也有著一些變化,他會更勇敢、更自信。
在嘗到正面管教帶給孩子的改變後的甜頭,孩子爸爸又在網上買了一套《父母這樣說孩子才肯聽,父母這樣教孩子才優秀》。這套書更注重生活中教育孩子細節,針對孩子各種不同的表現情況和內心思想變動教會父母應該怎麼說,怎麼做。
教育孩子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家長不要讓自己在不經意間對孩子造成「心理虐待」,學會正面管教孩子,讓孩子慢慢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我是欣欣寶貝的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記關注、點讚、收藏。我將為你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