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連續看了四遍。通讀第一遍,第二遍邊寫筆記,邊看,第三遍,把筆記裡重要的點去書裡看看,第四遍,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又去看了一遍。
第一次看完《正面管教》已是深夜12點20分,我心潮澎湃到難以入睡。真是一本好書!
一、懲罰,只是短期有效。
孩子,是我們最心疼的寶貝。我們希望他們變得更好,有時候忍痛要懲罰下「不乖」的他們。老師懲罰學生多寫作業,媽媽懲罰孩子站牆壁……《正面管教》第一章就告訴讀者,懲罰,只是短期有效。孩子立即會改正了,但是性格裡就多了一份膽怯和畏懼。那種害怕被老師罵和爸媽罵的心情,你小時候也一定有過吧!
作為大人,應該是:不嚴厲,不驕縱,和善而堅定。
二、你是「鼓勵」還是「表揚」?你想要「討好型」還是「自尊自信型」的寶貝?
「你真棒!」
「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你真是個好孩子!」
……
贊成這些話能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的請舉手!我想很多人,一定會舉雙手贊成吧!這么正面的,一定會激勵他們繼續往前的!但,答案卻是:NO!為什麼?
《正面管教》裡把「鼓勵」和「表揚」做了非常細緻的區別。以上這些話,都是表揚孩子的。而什麼是鼓勵孩子的呢?如: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你說,「你是個守時又自律的孩子」;孩子把地掃了,你說「你掃的地真乾淨!」;孩子考試得了A,你說,「看到這個結果,我知道你一定是認真學習了的!」……
通過對比,你會發現,多數「表揚」比較空泛,「鼓勵」比較有針對性;「表揚」是指向過去,「鼓勵」是指向未來;「表揚」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做得好,別人會誇獎他,「鼓勵」會使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需要再加油;「表揚」會讓孩子得到他人認可時,覺得自己有價值,「鼓勵」會讓孩子,無需他人認可,自己尋找價值。「表揚」讓孩子依賴他人,「鼓勵」讓孩子學會自信,自立。
三、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看到這句話,我就知道,我一定會愛上這本書。我是老師,我也是媽媽,我的角色就是陪伴孩子,陪伴他們笑,陪伴他們哭,陪伴他們成長,陪伴他們犯錯……
孩子就是會犯錯,甚至,犯錯之後還會再犯。不然,怎麼叫:孩子!
以前有班上一個寶貝,家裡老來得子,便有了她。她什麼都好,性格開朗、有愛心,但家庭作業常常不做,學校作業拖拉。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當然不僅一次兩次告知父母,並且支招。孕假在即,我不放心,最後致電了這位媽媽。媽媽接到電話就是「機關槍」般解釋,工作如何忙,家裡如何沒人,寶貝如何敷衍她……她的語速之急,情急之處,還罵自己的女兒。這通電話,我想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媽媽無法面對孩子的錯,孩子卻成了替罪羊。
所以,親愛的父母或老師:犯錯,是學習的好時機。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面對錯誤,一次次陪伴孩子改正,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四、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不良行為」?多數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仿」的行為。
孩子其實和大人是一樣的,一樣的有自己的社會環境,一樣的情感反應。不一樣的是,他們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 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背後想告訴我們什麼?《正面管教》裡有四個方面。你可以從表裡去對照,看你的孩子是什麼導致的「不良行為」,你就知道該怎麼應對。
後記:
除了詳細寫的這些,《正面管教》裡還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方法和知識,也許還可以再寫。這本書,我連續看了三遍。通讀第一遍,第二遍邊寫筆記,邊看,第三遍,把筆記裡重要的點去書裡看看,第四遍,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又看。
都說老師不僅教孩子,還要教家長。下學期或以後,想組織我和家長們的線上讀書交流會。
感興趣,也可以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