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教育孩子?你還要多學習!

2020-09-14 艾言子

這本書,我連續看了四遍。通讀第一遍,第二遍邊寫筆記,邊看,第三遍,把筆記裡重要的點去書裡看看,第四遍,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又去看了一遍。

第一次看完《正面管教》已是深夜12點20分,我心潮澎湃到難以入睡。真是一本好書!

一、懲罰,只是短期有效。

孩子,是我們最心疼的寶貝。我們希望他們變得更好,有時候忍痛要懲罰下「不乖」的他們。老師懲罰學生多寫作業,媽媽懲罰孩子站牆壁……《正面管教》第一章就告訴讀者,懲罰,只是短期有效。孩子立即會改正了,但是性格裡就多了一份膽怯和畏懼。那種害怕被老師罵和爸媽罵的心情,你小時候也一定有過吧!

作為大人,應該是:不嚴厲,不驕縱,和善而堅定。

二、你是「鼓勵」還是「表揚」?你想要「討好型」還是「自尊自信型」的寶貝?

「你真棒!」

「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你真是個好孩子!」

……

贊成這些話能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的請舉手!我想很多人,一定會舉雙手贊成吧!這么正面的,一定會激勵他們繼續往前的!但,答案卻是:NO!為什麼?

《正面管教》裡把「鼓勵」和「表揚」做了非常細緻的區別。以上這些話,都是表揚孩子的。而什麼是鼓勵孩子的呢?如: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你說,「你是個守時又自律的孩子」;孩子把地掃了,你說「你掃的地真乾淨!」;孩子考試得了A,你說,「看到這個結果,我知道你一定是認真學習了的!」……

通過對比,你會發現,多數「表揚」比較空泛,「鼓勵」比較有針對性;「表揚」是指向過去,「鼓勵」是指向未來;「表揚」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做得好,別人會誇獎他,「鼓勵」會使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需要再加油;「表揚」會讓孩子得到他人認可時,覺得自己有價值,「鼓勵」會讓孩子,無需他人認可,自己尋找價值。「表揚」讓孩子依賴他人,「鼓勵」讓孩子學會自信,自立。

三、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看到這句話,我就知道,我一定會愛上這本書。我是老師,我也是媽媽,我的角色就是陪伴孩子,陪伴他們笑,陪伴他們哭,陪伴他們成長,陪伴他們犯錯……

孩子就是會犯錯,甚至,犯錯之後還會再犯。不然,怎麼叫:孩子!

以前有班上一個寶貝,家裡老來得子,便有了她。她什麼都好,性格開朗、有愛心,但家庭作業常常不做,學校作業拖拉。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當然不僅一次兩次告知父母,並且支招。孕假在即,我不放心,最後致電了這位媽媽。媽媽接到電話就是「機關槍」般解釋,工作如何忙,家裡如何沒人,寶貝如何敷衍她……她的語速之急,情急之處,還罵自己的女兒。這通電話,我想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媽媽無法面對孩子的錯,孩子卻成了替罪羊。

所以,親愛的父母或老師:犯錯,是學習的好時機。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面對錯誤,一次次陪伴孩子改正,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四、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不良行為」?多數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仿」的行為。

孩子其實和大人是一樣的,一樣的有自己的社會環境,一樣的情感反應。不一樣的是,他們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 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背後想告訴我們什麼?《正面管教》裡有四個方面。你可以從表裡去對照,看你的孩子是什麼導致的「不良行為」,你就知道該怎麼應對。

後記:

除了詳細寫的這些,《正面管教》裡還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方法和知識,也許還可以再寫。這本書,我連續看了三遍。通讀第一遍,第二遍邊寫筆記,邊看,第三遍,把筆記裡重要的點去書裡看看,第四遍,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又看。

都說老師不僅教孩子,還要教家長。下學期或以後,想組織我和家長們的線上讀書交流會。

感興趣,也可以私聊我。

相關焦點

  • 不經意間的「心理虐待」你做過嗎?教育孩子,正面管教才是關鍵
    「你怎麼這麼笨?」、「你能不能像誰學習?」、「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這種話相信很多在生活中父母都會對孩子不經意的說出過。家長說出這些話可能源於心急、源於愛,但這種行為和語言會對孩子形成「心理虐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注重停止不經意間的「心理虐待」。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自己
    主要內容就是教家長們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思路教育孩子。他也很識趣對自己的學習態度進行的反思。一番掏心掏肺的溝通後,我張開雙臂,和兒子緊緊地抱在一起。我們和解了。接下來的一周風和日麗,陽光燦爛,家庭幸福……沒想到周末一過,又開始烏雲密布……我想,蒼天啊,難道兒子的狀態是以周為單位的嗎?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一件事,到底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樣的?這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
  • 正面管教—教育孩子一兩事
    孩子是每個家庭愛的結晶,不管在哪個家庭中當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全家都是興奮地,當然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孩子無休止的愛,有的怕孩子長大後誤入歧途於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便對他們嚴厲異常,導致孩子長大後心理怪癖不願與人接觸,有的害怕孩子會受一點點的委屈溺愛異常,導致孩子成為了巨嬰,而這本數則成了數萬萬家庭的救護星,如何正面管教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愛中茁壯成長。
  • 管教孩子的正確方式,莫過於正面管教,讓孩子聽話又守規矩
    二、做好正面管教,家長的心態很重要「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困擾了太多的人,尤其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總是在懷疑自己用的方法到底對不對,看見了誰的成功教育案例,巴不得自己立馬學會,好讓自己和孩子都輕鬆一點。實際上,在孩子管不住的這件事上,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正面管教——什麼是正面的方法
    我們通常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世面上最普遍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無非兩種:嚴厲型、驕縱型。這兩種方法,對成年人來說,是不用學習,原始的本能就能驅使我們使用的。先來說嚴厲型。問問自己,我們採取的方法,真的能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品格嗎?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正面管教以孩子和家長互相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和堅定融合為一體,在鍛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條件下,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
  •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用正面管教消除教育煩惱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正面管教》這本書,作者簡·尼爾森是美國教育學博士,也是傑出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她倡導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是正面管教法。《正面管教》一書,結合了簡·尼爾森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也綜合了在正面管教協會,對於成千上萬的家庭調研所得到的諸多反饋,讓更多的家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被人們稱為正面教育的經典之作。下面,分享書中三個內容:識別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將犯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用正面管教消除教育煩惱。
  • 什麼是正面管教?如何不打不罵教育好孩子?
    可我們往往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只是已經不再是少數人擁有的特權,只要你願意,網際網路上可以查閱到各種信息。但唯一的缺點就是,這些信息被切割成了無數個碎片,不但信息量多且雜。
  • 正面管教的昨是今非
    這體現了西方教育的核心價值:孩子的「學」而不是大人的「教」才是教育的主體,我們要更多地鼓勵孩子思考「我要做什麼」、「我要怎麼做」,而不是總在規定孩子「你要做什麼」、「你要怎麼做」。相對於正面管教,「負面管教」的父母通常對孩子的問題採取被動應對,而不是主動面對,和善而堅定的父母不是不斷地說「可以」或「不可以」,追究孩子的責任或過錯,將懲罰作為首要的管教工具。
  • 激發孩子的正面力量--《正面管教》讀後感(讀書心得系列之17)
    激發孩子的正面力量——《正面管教》讀後感作為一本風靡全球的教育類書籍,《正面管教》(簡·尼爾森)確實值得仔細品讀。    《正面管教》是以「積極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根據作者的的實踐經驗,為許多家長和老師提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操工具。
  • 學會正面管教,為孩子的成長護航
    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的、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時,才能培養出來。停止懲罰並不意味著允許孩子為所欲為。我們需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體驗與其享受到的特權直接相關的責任。——正面管教當孩子漸漸長大,開始用自己稚嫩的聲音拒接你的要求時,你是不是也開始沮喪。
  • 媽媽們,挫折教育沒有錯,但我勸你學會「正面管教」
    確實,這些道理沒有錯,但是或許你是不熟忽略了挫折教育的精髓?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挫折教育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成功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和諧向上的,因此真正好的教育方法應該是正面管教。你有!但是批評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那麼你憑什麼要求孩子能夠去聽你的批評,你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對你信服?
  • 管教孩子不是懲罰,就是嬌縱?為孩子長遠計,請學會正面管教
    我還要玩!」小男孩大喊。「這工具又不是你的,快還給哥哥!」小男孩媽媽呵斥道。「就不!」小男孩死死地拽住玩具,不肯撒手。「你不聽話,信不信我揍你一頓!」媽媽一邊從孩子手裡搶玩具,一邊威脅道。小男孩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一直道歉說:「孩子不懂事,還請見諒。」
  • 孩子不服管教怎麼辦?美國家長常用正面管教,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很多家長對於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就是孩子不服管教怎麼辦?有一部分家長持「武力法」,認為孩子不服管教打一頓就好,如果孩子還是不服管教說明是打得不夠,多打幾次就長教訓了;還有一部分家長持「說理法」,當孩子不服管教時是他們還不懂道理,多跟他們講道理,把道理多念叨幾遍孩子就不會這樣了。
  • 正面管教介紹
    一、什麼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PD)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養育孩子的方法,它以尊重與合作為基礎,倡導父母通過營造和善而堅定的溝通氛圍,培養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責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是一個根植於阿德勒心理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兒童指導模型的家庭教育體系;更是一套專業的父母培訓體系。
  • 兒童教育工作者必備的正面管教(PD)素養
    ☀ 如果你不是老師,你就有機會可以進到你自己的孩子們班級,以家長助教的方式,帶領孩子做社會情感技能課程的學習,這樣可以進行家校協同,你能更了解你的孩子的學校生活。☀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的話,你可以在班級裡面帶領孩子進行社會情感技能課程的學習,與孩子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這樣老師在帶班的過程中,也會輕鬆很多。同時,如果你想成為正面管教導師,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是必修課。
  • 用正面積極的方式教育孩子
    近日,珠海市香洲區僑光小學副校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講師團講師蔣薇薇做客「德行珠海·親子講堂」,帶來主題為「正面管教的內容及操作」的講座,從正面管教的內容、如何用正面管教教育青少年等方面展開講座。不僅處理問題行為 還要理解背後的深層原因  「你心中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什麼?」講座開始,蔣薇薇提出問題。  她指出:「親子教育和學校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兩種教育方式。」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當然不是,「熊孩子」並不是沒法管,「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關鍵還是管教方法。如果說看病講求對症下藥,那麼管孩子講求的是明白孩子的心理。正面管教就是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博士在深入研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創立的。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由簡·尼爾森(Jane Nelsen)、琳·洛特(Lynn Lott)、謝瑞·厄爾文(Cheryl Erwin)等教育專家組成的團隊發展完善,成為一個涵蓋溝通方式、衝突處理和建立相互尊重關係的教育體系。如果你已經閱讀過,一定不難發現,說的好有道理啊,如果能做到該有多好啊!和善而堅定的對待孩子,將是多麼美妙的,然而,現實卻是……不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