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自己

2020-10-15 傑克愛講課


正面管教這個詞語,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熟悉。它是一本書的名字,作者是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簡·尼爾森。主要內容就是教家長們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思路教育孩子。


所以,一般聽到正面管教都是說教育孩子,怎麼今天的主題在後面加上了自己?

緣起

這又不得不提到新冠疫情。因為這個大事兒,孩子們都不能去學校,上海市組織了空中課堂,通過網絡的方式讓孩子們的學習不耽誤。

這原本是件好事,但就像《道德經》中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事情總是有很多意料之外。

每堂網課只有20分鐘,兩節課之間間隔了40分鐘。這40分鐘,本班的授課老師會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再和孩子互動,強調知識重點,鞏固所學,或者延展思考。這本是很好的,作為家長的我,也覺得這段時間可以變成自己聚精會神工作的時間。

但現實總是啪啪打臉。既然pad到了孩子手上,他們天生的探索學習精神就開始自然而然的發揮了。很快,我兒子和他的同學們學會了微信建群,一建還好多個。並且學會了下載、收藏表情包。在群裡互相發,彼此收藏。沒多久,我兒子還從QQ裡找到了QQ遊戲,開始打造他的侏羅紀公園。在休息的時候,還從喜馬拉雅上找到了兩個動物偵探的系列故事,一遍又一遍的聽……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而且網絡時代,讓孩子不碰手機和pad就像不讓他喝水一樣,完全不可能。再加上我在家裡辦公,也沒有辦法時時刻刻盯住他。所以就多給了他一些自由空間。玩耍自由了,但是作業還是要交啊。所以幾乎每天到了下午五六點鐘,我的工作也稍微告一段落的時候,父子PK開始了……

最初,我和顏悅色,以鼓勵為主,作業有錯或者表現不夠好的時候,我也能輕言細語的擺事實講道理。兒子也基本能很快調整過來。這時我心想「網上說的,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看來只是媽媽們太心急了。只要好好說話,孩子還是很好溝通嘛。

但隨著這樣的節奏越來越長,我逐漸發覺有失控的跡象。兒子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字寫得越來越變樣,數學錯誤率也在提高,讓他改錯吧,還嘟著個小嘴巴,一臉的不樂意。更要命的是即使我對他的行為表示了理解,也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還提供了學習、玩耍的時間安排建議,但是說歸說、做歸做。

終於有一天,我放出了大招「獅子吼」。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鍛鍊身體,又因為講課的原因,還會練聲練氣,所以各位可以想像一下我突然爆發的獅子吼,威力有多大。

火山爆發後,世界一片安靜。兒子抽泣著,乖乖的把玩具收了起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繼續做作業。只是整個過程中他都是低著頭的。好像,我贏了,但是我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不是因為兒子的哭泣,而是因為我並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什麼。還是只是被我的獅子吼給嚇到了。火山爆發起到作用了嗎?

兩天後,我就有了答案。因為他把收起來的玩具,又慢慢的搬出來了……


冷戰持續了一整天。我覺得情況不對。於是我首先做出了讓步,向他承認錯誤。對於自己沒有管好自己的脾氣而道歉。他也很識趣對自己的學習態度進行的反思。一番掏心掏肺的溝通後,我張開雙臂,和兒子緊緊地抱在一起。我們和解了。接下來的一周風和日麗,陽光燦爛,家庭幸福……

沒想到周末一過,又開始烏雲密布……我想,蒼天啊,難道兒子的狀態是以周為單位的嗎?

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一件事,到底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樣的?

這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

正面管教與現實

書裡的四個核心內容看起來真的非常棒:分別是

  • 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且堅定
  • 理解孩子調皮搗蛋背後的原因或者目的才能做出判斷
  • 不能只是阻止孩子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兒,而是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
  • 鼓勵是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最好方法。

是不是感覺聽起來非常在理?如果你仔細看過這本書,你更會覺得教育孩子就應該如此。

不過,我們再往深層次想一想,你可能會覺得「沒那麼簡單」。

比如,孩子正在調皮,大聲的唱著自己創作的歌曲時,你剛好正在和客戶通電話。你不耐煩的瞪了他一眼,結果他聲音更大。你心裡的怒火正在燃燒。好不容易把電話說完了。剛掛電話的那一剎那,看到孩子還在唱,請問,如何能做到「和善而堅定」?

再比如,還是剛才的情況,你控制住了心裡的不爽,打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了解他搗蛋的背後的原因。你問:「你剛才看到爸爸正在打電話,為什麼還要大聲的唱歌啊?」他說:「我覺得好玩啊!」請問這時你如何做才能繼續去探尋他搗蛋背後真正的原因?

好,我們繼續。通過你積極的溝通、解釋說明,孩子終於明白和接受了,你和別人打電話的時候,他需要安靜一小會兒。而且在你下一個電話的時候,他做到了。於是電話結束後,你狠狠的鼓勵了他,告訴他這樣的表現讓你覺得他長大了,懂事了,會幫助你了。他也非常開心,手舞足蹈起來,嘴裡唱著自己編曲的啦啦啦,結果砰的一聲,打碎桌上的水杯,玻璃渣和水撒了一地。請問,你這時會作何感想,會說什麼?


正面管教自己

我提出這些思考和問題,並不是想挑戰「正面管教」,我只是想說,父母要做到書裡說的那些要求,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正面管教自己」。

所謂的正面管教自己,在我看來又有三層含義:

正面。勇敢的面對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揠苗助長也是不可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家長來面對。不會因為某一次我們心情好了,或者某一次我說對話了,孩子噌的一下就非常懂事,再也不犯錯了。家長需要正面面對這個事實:一直都會有問題的存在;

管教。準確的說是自我的管理。要做到和善而堅定,自我的情緒管理就是必須的前提,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提問技術就是必須的前提,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及有效的鼓勵孩子,溝通表達能力就是前提。那麼,這些前提條件和能力,我們做父母的,花了多少時間去學習和提高呢?如果沒有這些前提條件,靠天分做到那四點,我認為概率是很小的;

自己。也就是以身作則。有時候,我會聽到兒子說:「爸爸,我看……時候,你就是……做的。」很明顯,我們的一言一行孩子都觀察到了,而且會被模仿。一旦我們阻止他們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在這麼幹。所以,當我們給孩子報補習班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自己也需要學點什麼?當我們要求孩子少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要少刷點劇?當我們希望孩子多看一些書,了解世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看點什麼,以免他回頭問你:「爸爸,你知道為什麼古希臘有那麼多思想家嗎?」你只能咬著牙回答:「因為……他們……愛思考吧?」

我很贊同尼爾森在正面管教裡提到的四點,同時我也認為:能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的前提是父母需要對自己進行正面管教。



最近我們和學友(學習的朋友)一起在慢讀打卡。在打卡中,我聽到了學友Nicole講他們家的故事,我非常受觸動和啟發:

她自己非常愛學習。每天下班的地鐵裡,手上拿著《了不起的我》,看到精彩的,就記錄下來,並且打卡分享。回到家趕緊吃好飯,8點再參加《魔力故事》的線上課程,並且她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在與家人的溝通中,鼓勵兒子通過努力克服練大提琴的困難,和兒子一起為老公制定一個以小步子原理為基礎的戒菸計劃。還帶著兒子一起聽我們的課程。

用《了不起的我》這本書裡提到的「場」的概念來看的話,Nicole在家裡建立了一個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場,影響了老公,也帶動了兒子。這個場的起點,就是她自己。在慢讀群裡還有很多朋友通過自己的成長帶動家人、激勵朋友的故事。

我兒子給我說他們班上兩個紀律委員的故事:兩個紀律委員監督大家做眼保健操,而且嚴格禁止大家中途喝水。但是其他同學懷疑紀律委員自己在喝水。於是有一天,同學們打算偷偷看看是不是如此。結果從眼睛縫裡,很多人看到了紀律委員自己在喝水。同學們憤憤不平的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撤換掉了兩個紀律委員。

我問兒子:「那你覺得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名不會被換掉的紀律委員呢?」兒子說:「要求別人的,自己要先做到才行!」

我想,當我們在嘗試正面管教孩子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正面管教自己。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介紹
    一、什麼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PD)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養育孩子的方法,它以尊重與合作為基礎,倡導父母通過營造和善而堅定的溝通氛圍,培養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責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是一個根植於阿德勒心理學,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兒童指導模型的家庭教育體系;更是一套專業的父母培訓體系。
  • 正面管教——什麼是正面的方法
    問問自己,我們採取的方法,真的能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品格嗎?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正面管教以孩子和家長互相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和堅定融合為一體,在鍛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條件下,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
  • 正面管教的意義-分享
    近日我在閱讀《正面管教》這本書,作者是簡.尼爾森,一位美國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說、大學心理諮詢教師。
  • 正面管教的昨是今非
    相對於正面管教,「負面管教」的父母通常對孩子的問題採取被動應對,而不是主動面對,和善而堅定的父母不是不斷地說「可以」或「不可以」,追究孩子的責任或過錯,將懲罰作為首要的管教工具。也不是把大量精力放在自己做什麼、怎麼做,當孩子把事情搞砸時,給予孩子更多幫助,不敢放手孩子,把更多物質照顧作為主的管理工具。而是不斷地修正要求,以期對孩子產生最積極的影響。
  • 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標配
    正面管教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所謂的溫柔就是態度溫和,所謂的堅定就是立場必須要堅定態度,溫和是對孩子的尊重,立場堅定是對自己原則的尊重。所以,正面管教是一致性溝通的一個標準件,既尊重了自己的原則,也尊重了對方的自尊,是一種有效的管教。相對於正面管教,還有另外兩種極端的管教方式,第1種是放縱型,或者說,溺愛型。
  • 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書由美國的簡-尼爾森所著。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提到了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例如,「我能行」。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例如,「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 正面管教,給每一個家長的禮物
    真實事件的角色演繹,感同身受的親身體驗,帶領父母走進神奇的孩子行為和心理的探索;模擬家庭會議,神秘的冷靜空間「袋鼠花園」,裡面隱藏著幾多孩童的秘密;與父母角色互換,全面體驗正面管教帶給父母的心靈震撼。正面管教,是由美國傑出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博士首先提出並倡導的一整套教育理念和方法。
  • 正面管教:大坑!慎入!
    後臺有茶客在問,什麼是正面管教?我建議你不要問了,真的。如果你買了《正面管教》這本書但是還沒看,我建議你趕緊把它丟掉。
  • 你了解正面管教嗎?知道了正面管教才算了解了教育的一部分
    為什麼要使用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理論基礎來自於魯道夫·德雷克斯和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前者在和後者密切合作後,將他關於孩子的一些基本概念,落實到實際應用中,成為正面管教的理論基石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及行事風格,是以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以及他們認為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為基礎的。孩子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孩子的察覺能力很強,但是解釋能力卻很差。但我們必須要明白孩子的首要目的就是獲得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下)
    他們仍然用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老一套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沒有與時俱進,就容易感覺方法其實已經不實用不適用了,至於怎麼樣改進怎麼樣提高,他們卻毫無頭緒,只有去看書學習新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更好地跟孩子溝通。「正面管教」系列圖書全套6冊,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學生,建議大家去閱讀,加以領會和運用,肯定會有不少的收穫。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原汁原味:最大限度,體會正面管教體驗式活動的效果,更多感受,更多練習,修習正面管教So easy!精品小班:最佳效果,每班只有8個名額,更多分享,更多收穫,修習正面管教So easy!
  • 好書推薦丨《正面管教》系列書籍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正面管教》系列書籍。1、《正面管教》這本書是正面管教最經典的著作,於1981年首次在美國出版。也是正面管教的基礎書籍,適用於任何年齡段孩子的父母,體現了整個正面管教體系的基礎和大綱。閱讀本書可以讓你完整了解「正面管教」的精髓內容。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當然不是,「熊孩子」並不是沒法管,「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關鍵還是管教方法。如果說看病講求對症下藥,那麼管孩子講求的是明白孩子的心理。正面管教就是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博士在深入研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創立的。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正面管教》:和善和堅定,是最有效的管教方式
    也許這本《正面管教》,可以給到指引和啟示。孩子生活在一個「平等和尊重」的環境裡,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所以也就更「難」管教,也更需要我們給出相應的培養和教育。其次,如今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現在生活條件相較從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多數的人已經不需要為溫飽而掙扎,所以有餘力來給孩子更好的條件。孩子們被以愛的名義給予得太多,任何需要的東西,無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便唾手可得。
  • 《正面管教》洋蔥讀書筆記
    一、關於本書作者:[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譯者:玉冰 ISBN:9787550268517,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頁數:310(紙質書)二、三個閱讀問題:1、什麼是正面管教2、為什麼要正面管教?重大社會變化一,今天的成年人已經不再給孩子樹立服從和順從的榜樣了;變化二,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父母就應該保護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太嚴格或控制過多,孩子們培養不出責任感;太嬌縱,孩子也培養不出責任感。
  •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上)
    10月26日上午,在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了「正面管教」的講座——「寬嚴」並行,創建雙贏教學環境,這場講座是由汕尾中學的王正國「名班主任工作室」邀請深圳
  • 關於《正面管教》中的重點總結
    最近,在媽媽群裡很大熱的一本書-《正面管教》,如果你家恰好有孩子,而沒時間細細讀完這本書的話,你可以看看我總結出來的這些點,相信你會對自己和孩子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一、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麼你的方法一定是錯誤的。二、正面管教這本書英文名是積極的紀律,核心是和善而堅定或溫柔而堅定。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學習正面管教前找到自己的童年模式
    我看書、向人請教、到處尋找,直到我找到了正面管教作為一個有轉變的人,我想對父母們說說學習正面管教之前要做的一些心理準備一個人在自己做父母之前沒有經過任何的培訓,靠什麼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大多是在重複童年時自己父母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