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上)

2021-02-09 樂之書屋
10月26日上午,在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了「正面管教」的講座——「寬嚴」並行,創建雙贏教學環境,這場講座是由汕尾中學的王正國「名班主任工作室」邀請深圳「愛有方家長學校」的陳綺校長來講的。先由陳文苑老師作開場白,她說自己也是汕尾人,這些年對於汕尾的城市快速發展深有感觸,而在教育上,當她了解到汕尾中學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王正國老師對汕尾教育的用心付出,她深受感動,於是就把在深圳影響很大的專業團隊《正面教育》的講座帶來汕尾。9:15分,陳綺校長開講。

她先和大家做互動遊戲,說讓大家「高舉shi指」,大家做得不一樣,因為她「指令不夠明白」。這也類似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出發點是這個,但結果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以為自己說清楚了,對方卻不明白,甚至會錯意。

她又讓大家用手擺個「人」字,角度不一樣,看到的不一樣。那麼,「怎麼樣讓我和你看到的是都是『人』字?」就是把頭轉過來,從同一個視線去看。互動遊戲完畢,接下來,陳校長展示圖片,「面對現在的孩子有哪些挑戰?你希望看到的年輕人是怎麼樣的?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期待?」作為老師和家長,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要面臨學生或孩子不寫作業,不認真聽講,頂嘴,打架,大家都面臨這樣的挑戰。「如果大家都像王老師這樣已經從事教學二十多年了,你的學生一批一批的畢業了,已經長大成人。再遇到他們,你希望你看到的這個年輕人,身上有些什麼樣的品質和氣質?」大家回答是「積極的,帥的,陽光的,開朗,自信。」老師們對孩子有許多的期待,只是事與願違,就像那句話所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陳校長讓大家思考,「現在和未來有什麼聯繫?它們的聯繫是什麼?是不是南轅北轍呢?」「現在看到的就是不聽話,又頂嘴,又沉迷網絡,說粗俗的話,打架等, 面對這樣的現狀,或許這就是教師在教學當中屢屢感到壓力沮喪甚至很抓狂的原因,因為我們面對的現實和我們的期待離得太遠了。」作為汕尾的老師,我們總是感嘆學生越來越難教,學生越來越不讀書,職業的挫敗感是很常見的。「那麼一個孩子要學習這些優秀品質和技能,他要從哪裡學?應該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他什麼時候學?是從小學,從小就開始學,還是坐下來由媽媽教,或者老師在課堂上講嗎?」好孩子是在哪裡學好的呢?陳校長說應該是在交往中,在孩子的生活經驗當中去學。她說應該抓住在生活中一些契機去進行教育,「每一次孩子挑戰的時刻,你都可以感覺到興奮,因為你的機會來了,你作為家長或老師都可以通過這時機對他進行教育,來幫助提升他的學習和品質。」反觀大部分家長或老師,遇到這樣的契機都感到煩惱,只求耳朵早點清淨,用壓制性的手段去平息。而善於抓住機會去教育,往往事半功倍,對孩子或學生觸動更大。曾經在惠州聽過一位老師的講座,他倡導「微班會」,就是這樣的做法。接著講解「正面管教」的概念,是有心理學理論基礎,又具有實操性。積極心理學也被叫做幸福心理學,意思就是積極和正向的,更容易感到幸福。「當孩子被教會了他那些提升品質的技能的時候,他就學會了自律。所以正面管教是面向成人的,比如說老師、家長。所以,我們需要孩子通過在生活中的經驗去學習養成品質。」接著,陳校長舉了個很淺顯易懂的例子,說大家今天來聽講座,是不是選擇和熟悉的人坐一起,而這就是歸屬感。人同此理,「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跟別人有連接的,是有接納的。希望自己的價值有更大化,希望自己的能夠有更多的能力,孩子也一樣。」學生也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注,但是和成年人不一樣的是,「孩子有時候會有一些比較幼稚的想法,去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或許這些在成人看來是幼稚的做法,在他們自己眼中卻是很正常甚至是理所應當的。「在你的班級有沒有一些孩子,就是你剛開口,他就『老師老師』,你還沒問完問題,他又『老師老師』?」這樣的情況司空見慣了,哪怕是高中生也存在。而學生之所以這樣做,其實他也只是在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他也希望老師也關注到我,看到我是重要的,他也希望我在這個班級有一席之地,可是他這個方法會令到同學們都很討厭他,令到老師也沒有耐心對待他,他可能用的是錯誤方式。每個人都有追求,但是方式有對有錯。」這句話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去參照思考的。在課堂上學習的不僅僅是文化知識,還有感恩、傾聽和表達感受這些技能。陳校長說:「這些不是他課業裡的內容,可是當他擁有的這些技能的時候,從而幫助他更好的學習、更好的與人相處。」在我國的基礎教育當中,長期以來,這些是被學校和老師忽略的,很多老師只注重學生的智商,而忽略了他們的情商。

同時正面管教是通過班會的方式去培養孩子歸屬感、價值感,以及有效地去解決問題,目標是去培養有責任感的、有智慧的社會公民。這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有專門的一章進行詳細的介紹,平時不知道怎麼上班會課的班主任可以看這本書了解怎麼操作。前兩天還在微信上看到一篇關於對比中國和以色列、美國教育的文章,「我們一代一代培養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但總是難以培養出影響人類的大師級人物。」其中在教育目標上也有這方面的缺陷吧。陳校長認為要「素質培養」和「學科教育」兩條軌道要並行,兩者都要同時關注。接下來,陳校長講老師與學生之間四種不同的互動模式。她讓大家進入一個體驗的狀態,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是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聽她講一些話,看看跳到腦海裡的那種想法是什麼,又有什麼感受。你今天怎麼又退步了?今天留下來補課,合唱團活動別去了!陳校長問大家剛才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會出現一些什麼樣的想法?「當聽到這些話時,有沒有學到人生的一些品質呢?孩子們有沒有感覺到愛呢?」顯然並沒有。「這樣的說話其實是強硬,不能讓孩子感受得到愛,而這種互動模式叫——控制型。想想如果天天都是這樣,會有什麼後果?」可想而知,學生會反抗,越來越遠,也可能叛逆,會對著幹。作為老師的我們,這些話幾乎每天都可以在辦公室聽到。班主任是苦口婆心,聲色俱厲,但學生常常依舊是油鹽不進,至多是表面認錯心理不服。班主任怒形於色,容易心力交瘁。

另外一種後果可能就是拖拉,而這種的危害性往往被很多家長所忽略,「我們說孩子太過愛拖拉,其實有時候拖拉就是他的一種反抗的表現。」還有,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聽話很乖」,沒有估計到其後果不見得是件好事。「也有可能說行行,你說什麼是什麼。看上去很乖,但其實是一個懦弱、沒有主見。等到有一天,他長大成人,需要他自己去抓主意的時候,他有可能會怎麼樣——我要去問過我媽。」相信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我們不會感到陌生,什麼都一手包辦的媽媽,只會培養出什麼都不會的孩子。接下來陳校長再讓大家進行另外一個體驗,讓大家回到剛才閉眼感受的狀態。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不聽話,我真的很難過誒。那好吧,去吧,那是最後一次,下次再別這樣啦。好了好了,不要哭啦,那這次我讓你補,但是沒有下一次啦。你如果天天按時交作業,老師會獎勵你積分榜上十個積分,你要乖乖哦。哎呀,你怎麼又遲到了呀?好了好啦,那這次就算了,真的沒有下一次哦。陳校長問大家,當學生聽到這些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大家說原來老師是可以商量的,老師挺友好的,有愛和耐心——但是卻沒有感受到規則,而後果有可能是學生總要這樣,這樣子的錯誤沒完沒了。所以這是一個有愛沒有規則的方式——驕縱型。後果也顯而易見,「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無法無天,隨意放縱,什麼事都講條件,講好處,沒有鼓勵、表揚就不積極去做。」這樣的結果,顯然也是違背老師說那些話的初衷,本意是好的,但結果容易事與願違。陳校長說在有些家庭裡面,有沒有些孩子來自於那種既不愛又不管的家庭。這樣的孩子容易叛逆、自卑、不合群,有可能是孤立的,也有可能他會通過一些非常激烈的言行來引起別人注意。這個叫做忽視型。久了之後會怎麼樣呢?「這種類型的孩子是完成感受不到價值感和歸屬感,感受不到同學的愛,同時他不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所以就自卑。也有可能是報復的心理,我得不到愛,我也不會讓你們好過。」這些話也發人深省,對於後者,在老師眼中,很容易就把他歸到「差生」「壞學生」「問題學生」的行列中去,經常用高壓手段去禁止、批評,往往治標不治本,只有親自去學生家進行家訪,接觸其家人,了解其生活環境,探求根源起因,才會得到更多的信息,從而有的放矢地做工作。接下來,陳綺校長再次進行一個體驗活動,請一位老師上去,同樣也是讓她想像自己是二年級的孩子,來聽一下一些話,看看有什麼感受。


這位老師說她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鼓勵,會試著去信任老師,爭取可以完成老師的要求,相信自己是可以的,試著可以做得更好,下一次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愛,也有規則,這個互動模式叫做民主型,是最佳模式。

如果喜歡,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下)
    這樣的情況也太過常見,家長們在管教的松和緊之間往往感到無所適從,把握不準對待孩子的尺度。「因為我們總是以為不是黑就是白,但是正面管教是可以同時有兩個,這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去管教孩子和學生的。」除了這些,也有其他不同的方法,陳綺校長說並不是她這種方法就一定是對的,她說大家有很多的好方法都可以運用,相互尊重有很多的技巧。她也讓大家思考,學生可以從正面管教的方法中學到什麼。
  •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北京講座成功舉行
    在尼爾森博士的演講正式開始前,擔任本次講座的主持人慧育家正面管教之家創始人、中國正面管教協會現任會長張宏武女士,首先就《孩子,我該如何愛你——今日頭條揭秘 「正面管教」大數據》進行了解讀,大數據來自於今日頭條算術中心育兒頻道,由慧育家正面管教之家、北京天略圖書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 正面管教介紹
    神經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起就「本能地」與他人連接,那些感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有連接的孩子不當行為比較少,簡尼爾森對 「以教育為目的的有效管教」提出了五大要素,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二、正面管教的五大要素1、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正面管教始終踐行先連接再糾正的原則。
  • 正面管教的意義-分享
    近日我在閱讀《正面管教》這本書,作者是簡.尼爾森,一位美國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說、大學心理諮詢教師。
  • 正面管教——什麼是正面的方法
    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正面管教以孩子和家長互相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和堅定融合為一體,在鍛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條件下,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當大人用過度控制的方法管教孩子時,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我們看到孩子的好行為加以獎勵,捕捉孩子不好的行為加以懲罰。此時,承擔責任的是大人,孩子沒有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書由美國的簡-尼爾森所著。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提到了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例如,「我能行」。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例如,「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 正面管教自己
    這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這個前提就是「正面管教自己」。所謂的正面管教自己,在我看來又有三層含義:正面。勇敢的面對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揠苗助長也是不可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家長來面對。不會因為某一次我們心情好了,或者某一次我說對話了,孩子噌的一下就非常懂事,再也不犯錯了。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正面管教體系源於四十多年前的美國。
  • 《正面管教》洋蔥讀書筆記
    一、關於本書作者:[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譯者:玉冰 ISBN:9787550268517,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頁數:310(紙質書)二、三個閱讀問題:1、什麼是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並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2、為什麼要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的昨是今非
    對正面管教的誤讀然而,中國人在引進正面管教的時候,出於種種原因,導致原有的意思被錯誤解讀。首先,誤以為正面管教是沒有懲罰的。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文版的封面就赫然寫著「沒有懲罰的教育」,這是不負責任的商業炒作。因為「沒有懲罰」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按照對立統一法則,鼓勵和懲罰是一個事物的兩面,鼓勵相對於懲罰而成立的,沒有得到鼓勵本身就是懲罰。書中提到這樣的故事,當幾個孩子為一個玩具爭吵的時候,父母一言不發地將玩具拿走,放到孩子們夠不到的地方,就不需要通過言語來讓孩子停止爭吵,而沒收玩具本身就是在沒得到孩子允許下的懲罰。
  • 正面管教:做一名和善而堅定的教育者
    很多老師都在教育孩子糾正錯誤習慣這一環節上很懊惱,這時候也許我們該試試正面管教的方法。2、正面管教起源《正面管教》由作者(美國)尼爾森著述。正面管教主張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者認為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 特需兒童父母/老師的福音——《特殊需求兒童的正面管教》作者特別奉獻特殊需求兒童的正面管教課程
    已取得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學校講師資質的學員,可在本次課程結束後講授特需兒童正面管教的課程,並獲得正面管教之家相關認證證書。
  • 【齊之正面管教·3-12歲實例分享】陳綺——我和正面管教
    2013年10月,我家老大泡泡3歲,老二朵拉10個月,我不分晝夜地照顧她們,有時候真是焦頭爛額,育兒書看了不少,道理懂了許多,可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記得我曾經跟孩子她爸說:「要是哪天你下班回來,看見我們三個在那兒各哭各的,別覺得意外啊!」就在這個時候,我跟風隨著朋友進了正面管教課堂,沒有想到這次遇見竟是對我影響如此深刻,它成為我在育兒上最值得的一筆花費。
  • 什麼是和善與堅定並行——正面管教
    和善且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那麼,到底怎麼樣才是和善且堅定呢?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和善且堅定呢?關於和善用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感受的理解,這樣才是尊重孩子當孩子的跳繩被別的姐姐拿走後,我問他,你是不是感覺有點不開心。這是在給他描述他的感受。
  • 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標配
    正面管教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所謂的溫柔就是態度溫和,所謂的堅定就是立場必須要堅定態度,溫和是對孩子的尊重,立場堅定是對自己原則的尊重。所以,正面管教是一致性溝通的一個標準件,既尊重了自己的原則,也尊重了對方的自尊,是一種有效的管教。相對於正面管教,還有另外兩種極端的管教方式,第1種是放縱型,或者說,溺愛型。
  • 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Z35班回顧
    今日高老師以換位思考及頭腦風暴的活動讓我們深刻理解如何懂得和善與堅定並行!晚上也藉助正面管教所學跟兒子進行了一個溝通,看到兒子亮亮的眼睛及認可的表情,霎那間我明白了,這些年我一直都不太懂孩子教育的方法!我也相信只要能堅持學習應用,與孩子共同成長,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好價值觀 ,他一定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開朗的孩子。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和盛鎮舉辦「正面管教」家庭教育系列講座
    自2015年初開始,致力於「花語小鎮 和樂美家」家庭教育培訓品牌鑄造和「正面管教」教育理念傳播,在過去的幾年中,已成功舉辦「正面管教」家庭教育專題講座120餘次,參與人數達5000餘次,好評不斷。為順應、滿足村社區居民群眾和學生家長的培訓需求,和盛鎮婦聯攜手社區教育學校、和盛鎮陳家渡村,於7月29日傍晚開課,在陳家渡村紫薇講堂舉辦以「花語小鎮 和樂美家」為主題、「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工具卡(1-23天完整版)
    Day1 【正面管教工具卡】控制你自己的行為榜樣是最好的老師。1.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桂智偉談如何「正面管教」
    原標題: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桂智偉談如何「正面管教」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整個社會對兒童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作家開始關注兒童教育問題,今天兩性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創始人桂智偉就如何對兒童進行「正面管教」此問題展開了討論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