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下)

2021-02-09 樂之書屋

(接上文)講座繼續進行,陳綺校長說大家以前父母養育自己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呢?有老師回答說以前我們的父母也是控制型或放養型,很多老師以前也是這樣管學生的。「可是老師們,你們又幸運又不幸,我們面臨的世界變了,民主已經是主流的思潮了。你們的孩子會在你們面前去爭取權利,他會需要得到尊重,因為他明白這個世界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一點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一說到孩子的教育,不少家長總是說「當年我爸媽就是這樣對我的,也不見得我會學壞啊,我也不會有什麼心理疾病啊。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管啊!」

他們仍然用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老一套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沒有與時俱進,就容易感覺方法其實已經不實用不適用了,至於怎麼樣改進怎麼樣提高,他們卻毫無頭緒,只有去看書學習新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更好地跟孩子溝通。「正面管教」系列圖書全套6冊,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學生,建議大家去閱讀,加以領會和運用,肯定會有不少的收穫。

給人選擇的時候,你就是給人一些權利。

你需要尊重孩子,跟他建立連接。

沒有連接就有問題。

孩子不理解規則,他需要我們去糾正行為。

陳校長以呼吸來示範,一再地吸氣,感覺吸不來;而連續地呼氣,同樣不行,那麼最舒服的方式是呼、吸、呼、吸,兩種都要有。正面管教也同理,在每一次管教的過程當中,既有寬容的一面,同時也有嚴格的一面。

「有的家長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感覺自己太嬌縱孩子了,就一抓到底,又感覺自己怎麼那麼嚴格。想要孩子有快樂的時光,一放手,孩子又不認真學習了。」在現實生活中,各種培訓班輔導班遍地開花,很多家長也存在這樣的思想誤區,「把最多的教育當成了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在各種報班中疲於奔命,身心俱疲。不給孩子報班又怕輸給別人太多,以後遜色於他人。

這樣的情況也太過常見,家長們在管教的松和緊之間往往感到無所適從,把握不準對待孩子的尺度。「因為我們總是以為不是黑就是白,但是正面管教是可以同時有兩個,這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去管教孩子和學生的。」

接著講到一個很常見的話題,當你有強烈的情緒刺激的時候怎麼辦,陳校長舉了常見的例子,當看到學生打架,或者是當教室特別吵,說多少遍都沒有用的時候,或是當自己精心準備的教案,被自己的孩子亂丟,弄得很髒時。她從大腦的結構去分析,「大腦皮層暴露出來的時候,就是用本能反應,不理性的態度去攻擊,就會用失控的狀態、用不合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會處於很不冷靜的狀態。

而孩子的大腦結構也是一樣的,當他處於非理性的狀態,既不能學習,也不能交到朋友。當人的「大腦蓋子」打開的時候,需要積極暫停。狀態不好時,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開一輛破車,後果可想而知。

了解大腦構造很管用,比如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就很需要這樣做,這一點不少父母輔導剛上小學的孩子時就深有體會,苦不堪言啊!為了避免被孩子氣出病來,很有必要了解這些知識。

那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蓋上「大腦蓋子」?陳校長說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找一些方法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對於學生,則要注意這幾點。

陳校長說特別佩服小學老師,好像在小型動物園裡上課那樣。她說要明白大腦構造,人的大腦直到25歲才發育完全,所以明白了這個原理之後,再去看待學生的行為就有了理論基礎,看待某些「幼稚行為」就覺得情有可原了。

那麼怎麼樣讓孩子快速冷靜下來呢?接著播放視頻,兒童行為治療師葉偉麟說當孩子有情緒問題的時候,要讓孩子講出心裡的情緒,而不是講出大人的感受,否則只會刺激到孩子,令他們更加反抗。「先聯繫他的情緒,再重新調整,好像調收音機,調準了頻道,再講道理,引導其行為。」陳校長說中國有句古話叫通情達理,先溝通情感才能講道理。

 

接下來有幾位老師上臺去,一位老師扮演學生,讀紙條說「老師,他罵我,我要揍他。」其他幾位扮演老師,也讀出下面內容紙條的話來回應他。

你應該和同學友好相處才對,教室裡不允許出現打架現象。不要大喊大叫的,你要冷靜,回你的桌位,想好你怎麼好好說話再來。你應該思考怎樣理性解決問題,你就不能好好跟他說嗎?不許動手,你沒做什麼的話他怎麼會說你?先管好你自己再管好別人。

 

扮演學生的那位老師說聽到有的話,有時會讓自己感覺跟老師溝通是無效的。有的就算說的內容還可以,但老師說話的情緒也會讓學生不舒服。

這些話對於當過班主任的老師絲毫不會陌生,有時,我們並沒有設身處地為受委屈的無辜學生考慮,僅僅是一刀切,或者是息事寧人,甚至是各打五十大板。容易為以後更大的衝突埋下禍根。

陳校長說當孩子的感受被壓抑的時候,就是被要求「不能怎樣,不應該怎樣」的時候,老師卻沒有回應他的感受,心情得不到理解,會更影響孩子的情緒。所以「共情」很重要。

我們應該準許他憤怒的感受,有感受很正常,

喜怒哀樂都很自然,都應該被允許。

不允許的是一些不合規則的行為。允許一些可接受的行為,比如深呼吸,打打沙袋,喝水,看球賽,找到合理的渠道去表達憤怒。

人不止有高興和不高興,還有七情六慾。

我們看到的孩子的行為僅僅是冰山一角,

更多的是看不到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信念。

敲打冰山,它不會消失,反而會裂開,有更大的浮現。這樣處理問題,問題會接踵而來,並不是一勞永逸,說不定還會更加激化。

不同的學生面臨考試,感受和想法完全不一樣,自然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要試著去了解學生為何有這樣的想法,內在和外在原因是什麼。也要針對他們不同的感受做出相應的處理,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批評、否定和打擊。

「當孩子考得差的時候,家長再說出否定打擊的話,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後果可想而知,只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少家長,最喜歡說「別人的孩子怎麼樣」,目的雖然是對自己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想用激將法來激勵孩子,但往往適得其反,孩子只感受到家長的鄙視和嘲諷,並沒有感受到尊重和愛,長此下去,就會傷害了家長和孩子的感情,激化親子矛盾。

正確的體會孩子的心情,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接下來,陳校長以開車為例,如果汽車導航說不要左轉,不要右轉,不要開得太快,不要停,是不可能到達目的地的。而之所以能夠到達目的地,是依靠了正確的、正向的語言指引。

接著,陳校長讓大家聽一些話,假如是二年級的學生,聽了之後會有什麼感受。

 

聽著,上課前你就應該把書本和作業準備好。

不許打擾鄰桌的同學。

課間休息時別忘了穿外套,外面很冷哦。

如果課堂上不完成作業,課間休息時就要待在教室裡做完。

坐在你的位置上,把卷子收起來,書放回書包,書包放在抽屜,離開教室前整理好自己的桌子。

不要再哼哼唧唧地抱怨了。

你不應該那樣對待朋友的。

「你聽到這些話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的腦子有讓你即刻想要去做這件事情的衝動嗎?」生活中也就是這樣,越命令不要做什麼,越會去做,越「不」越想。比如,叫孩子不要把杯子放得那麼靠邊,容易掉下去;不要跑得太快,容易摔倒;不要忘記做什麼事。但實際上,效果並不理想,說了基本等於沒說。

 

那麼應該怎麼說才有效呢?陳校長說再換另外一種說法來講。

你可以說些什麼,來解決和同學的矛盾?

課間休息在外面玩的時候,如果不想被凍感冒,需要帶什麼呢?

想要在下課前完成作業,計劃怎麼辦呢?

你在班裡來回走動,會怎樣影響到其他同學呢?

離開教室前,你需要做什麼才能保持桌面的整潔?

你該怎麼跟老師說,老師才能聽明白你的意思呢?

如果你繼續那樣對待你的朋友,你覺得他會怎麼想?

陳校長問當聽到的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又會想什麼?大家說會想怎麼去做,在思考。「為什麼帶來的結果不一樣?第一輪的話是指令,第二輪是提問。當命令的時候,大腦很自然就是想憑什麼憑什麼。而當有問題的時候,大腦皮層很活躍,就會很自然地去尋找答案:我要怎麼做呢?我該怎麼做呢?」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平時不妨多提問題去代替指令,看看效果如何。

孩子的想像力和解決方案有可能是天馬行空的,

而且孩子為自己想的方法會更加願意去執行。


除了這些,也有其他不同的方法,陳綺校長說並不是她這種方法就一定是對的,她說大家有很多的好方法都可以運用,相互尊重有很多的技巧。她也讓大家思考,學生可以從正面管教的方法中學到什麼。

最後,再回顧一下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了成人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大於語言。身教大於言傳,很多孩子之所以有不良的習慣,大部分就是在家長面前耳濡目染才養成的,但是這卻被不少家長忽視了,他們沒有正視自身的問題卻把責任推卸給社會和學校。

接下來還有提問時間,海豐的新教育研習社周老師提問了他感到棘手的學生問題。最後王正國老師致辭,他對首次舉辦這樣的活動安排不周上表示歉意,接著感謝城區海陸豐包括陸河的老師來到現場,感謝城區職校提供講座場地。特別要感謝深圳愛有方的陳綺校長,帶來一場高水平的講座,並且這次活動是全公益的,都沒有讓汕尾這邊的工作室出一分錢,這一點他怎樣表達都無法表達出全部的謝意。11點鐘,講座結束,各個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師輪流跟陳綺校長陳文苑老師合影,有的老師還繼續跟她們進行交流。在汕尾難得有機會聽到高質量的專業的育兒教育講座,受益頗多,非常感謝!根據現場記錄和錄音,把講座的記錄整理出來,希望能夠跟更多的家長、老師分享,讓更多人學習「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和孩子、學生交流,幫助他們成長。如果喜歡,麻煩轉發。

其他文字連結點擊: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上)

 有溫度的教育才暖心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書筆記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張文質講座記錄(下)

讓校園成為孩子迷戀的地方——李鎮西老師報告會記錄2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上)
    10月26日上午,在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了「正面管教」的講座——「寬嚴」並行,創建雙贏教學環境,這場講座是由汕尾中學的王正國「名班主任工作室」邀請深圳
  •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北京講座成功舉行
    在尼爾森博士的演講正式開始前,擔任本次講座的主持人慧育家正面管教之家創始人、中國正面管教協會現任會長張宏武女士,首先就《孩子,我該如何愛你——今日頭條揭秘 「正面管教」大數據》進行了解讀,大數據來自於今日頭條算術中心育兒頻道,由慧育家正面管教之家、北京天略圖書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 正面管教介紹
    神經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起就「本能地」與他人連接,那些感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有連接的孩子不當行為比較少,簡尼爾森對 「以教育為目的的有效管教」提出了五大要素,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二、正面管教的五大要素1、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正面管教始終踐行先連接再糾正的原則。
  • 正面管教的意義-分享
    近日我在閱讀《正面管教》這本書,作者是簡.尼爾森,一位美國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說、大學心理諮詢教師。
  • 正面管教——什麼是正面的方法
    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正面管教以孩子和家長互相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和堅定融合為一體,在鍛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條件下,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當大人用過度控制的方法管教孩子時,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我們看到孩子的好行為加以獎勵,捕捉孩子不好的行為加以懲罰。此時,承擔責任的是大人,孩子沒有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書由美國的簡-尼爾森所著。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提到了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例如,「我能行」。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例如,「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 正面管教自己
    這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提出這些思考和問題,並不是想挑戰「正面管教」,我只是想說,父母要做到書裡說的那些要求,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正面管教自己」。所謂的正面管教自己,在我看來又有三層含義:正面。勇敢的面對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揠苗助長也是不可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家長來面對。不會因為某一次我們心情好了,或者某一次我說對話了,孩子噌的一下就非常懂事,再也不犯錯了。
  • 正面管教的昨是今非
    對正面管教的誤讀然而,中國人在引進正面管教的時候,出於種種原因,導致原有的意思被錯誤解讀。首先,誤以為正面管教是沒有懲罰的。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文版的封面就赫然寫著「沒有懲罰的教育」,這是不負責任的商業炒作。因為「沒有懲罰」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按照對立統一法則,鼓勵和懲罰是一個事物的兩面,鼓勵相對於懲罰而成立的,沒有得到鼓勵本身就是懲罰。書中提到這樣的故事,當幾個孩子為一個玩具爭吵的時候,父母一言不發地將玩具拿走,放到孩子們夠不到的地方,就不需要通過言語來讓孩子停止爭吵,而沒收玩具本身就是在沒得到孩子允許下的懲罰。
  • 《正面管教》洋蔥讀書筆記
    一、關於本書作者:[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譯者:玉冰 ISBN:9787550268517,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頁數:310(紙質書)二、三個閱讀問題:1、什麼是正面管教2、為什麼要正面管教?重大社會變化一,今天的成年人已經不再給孩子樹立服從和順從的榜樣了;變化二,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父母就應該保護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太嚴格或控制過多,孩子們培養不出責任感;太嬌縱,孩子也培養不出責任感。
  • 什麼是和善與堅定並行——正面管教
    和善且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那麼,到底怎麼樣才是和善且堅定呢?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和善且堅定呢?關於和善用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感受的理解,這樣才是尊重孩子當孩子的跳繩被別的姐姐拿走後,我問他,你是不是感覺有點不開心。這是在給他描述他的感受。
  • 【齊之正面管教·3-12歲實例分享】陳綺——我和正面管教
    2013年10月,我家老大泡泡3歲,老二朵拉10個月,我不分晝夜地照顧她們,有時候真是焦頭爛額,育兒書看了不少,道理懂了許多,可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記得我曾經跟孩子她爸說:「要是哪天你下班回來,看見我們三個在那兒各哭各的,別覺得意外啊!」就在這個時候,我跟風隨著朋友進了正面管教課堂,沒有想到這次遇見竟是對我影響如此深刻,它成為我在育兒上最值得的一筆花費。
  • 正面管教:做一名和善而堅定的教育者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正面管教的管理方式。1、管理學生:寬與嚴的矛盾遇到問題學生不少老師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會生氣的對學生說道:「你要是再這樣,以後誰也救不了你了,老師不管你了!」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的確還可能挺在乎,但是時間久了也就沒用了。其實很多教師對糾正孩子錯誤這一方面的方法本身是有錯誤的,有些老師覺得嚴厲的教育方式才能夠讓學生變得聽話,嚴師出高徒嗎!
  • 正面管教工具卡(1-23天完整版)
    Day1 【正面管教工具卡】控制你自己的行為榜樣是最好的老師。1.
  • 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標配
    正面管教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所謂的溫柔就是態度溫和,所謂的堅定就是立場必須要堅定態度,溫和是對孩子的尊重,立場堅定是對自己原則的尊重。所以,正面管教是一致性溝通的一個標準件,既尊重了自己的原則,也尊重了對方的自尊,是一種有效的管教。相對於正面管教,還有另外兩種極端的管教方式,第1種是放縱型,或者說,溺愛型。
  • 特需兒童父母/老師的福音——《特殊需求兒童的正面管教》作者特別奉獻特殊需求兒童的正面管教課程
    已取得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學校講師資質的學員,可在本次課程結束後講授特需兒童正面管教的課程,並獲得正面管教之家相關認證證書。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和盛鎮舉辦「正面管教」家庭教育系列講座
    自2015年初開始,致力於「花語小鎮 和樂美家」家庭教育培訓品牌鑄造和「正面管教」教育理念傳播,在過去的幾年中,已成功舉辦「正面管教」家庭教育專題講座120餘次,參與人數達5000餘次,好評不斷。為順應、滿足村社區居民群眾和學生家長的培訓需求,和盛鎮婦聯攜手社區教育學校、和盛鎮陳家渡村,於7月29日傍晚開課,在陳家渡村紫薇講堂舉辦以「花語小鎮 和樂美家」為主題、「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Z35班回顧
    今日高老師以換位思考及頭腦風暴的活動讓我們深刻理解如何懂得和善與堅定並行!晚上也藉助正面管教所學跟兒子進行了一個溝通,看到兒子亮亮的眼睛及認可的表情,霎那間我明白了,這些年我一直都不太懂孩子教育的方法!我也相信只要能堅持學習應用,與孩子共同成長,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好價值觀 ,他一定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開朗的孩子。
  • 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桂智偉談如何「正面管教」
    原標題: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桂智偉談如何「正面管教」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整個社會對兒童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作家開始關注兒童教育問題,今天兩性作家金小安對話慧育家創始人桂智偉就如何對兒童進行「正面管教」此問題展開了討論和訪談。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輕鬆便利:可以足不出戶即可體驗正面管教家長課程的魅力,節省交通、時間成本,修習正面管教So easy!
  • 正面管教,給每一個家長的禮物
    正面管教系統課程正是為解決家長對孩子管教的各種挑戰而設。真實事件的角色演繹,感同身受的親身體驗,帶領父母走進神奇的孩子行為和心理的探索;模擬家庭會議,神秘的冷靜空間「袋鼠花園」,裡面隱藏著幾多孩童的秘密;與父母角色互換,全面體驗正面管教帶給父母的心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