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讀者跟我抱怨說她的孩子總是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就要往西。孩子總是在許多事情時喜歡跟她反著來,不願意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當他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是她最頭疼的時刻,因為孩子總是不聽話。她帶著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孩子看中了一個玩具,纏著她要買,但是那個是超市裡的非賣品。於是她就跟孩子解釋說那個是沒有售賣的,不過孩子可以選擇另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買。結果孩子當場就不樂意了,他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因為當時旁邊還有許多人也都在採購,於是讀者就蹲下來很嚴肅的告訴孩子這樣子是不對的,然後就責怪了孩子一大段話。
沒有想到這段話不但沒有對孩子們起到震懾作用,反而讓孩子哭得更兇了。
為什麼孩子們總是不願意聽從我們的管教呢?
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之所以總是會不願意聽從我們的管教是因為我們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沒有使用正面的語言,我們使用的都是負面的語言但自己卻是不知道的。
當我們向孩子們輸出負面的語言的時候他們就會本能的排斥我們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因此我們讓孩子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反抗我們的意願去做另一件事情。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應該運用正面語言去管教孩子們,才會讓我們的管教起到效果。
為什么正面語言對於孩子們來說這麼重要?
當我們使用正面語言的時候我們會給孩子們一種十分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們在接受我們傳達給他們的信息的時候會更加的容易。
孩子們對於語言的理解是片面的。當孩子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總是跟孩子們強調注意不要做什麼,孩子們的注意力可能會集中在我們強調他們不要做得這件事情上。
因為孩子們對於負面的事情的印象會更加的深,這會潛意識的影響著孩子們的行為。
孩子們之所以會向著我們完全相反的方向前進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負面語言給予了孩子們心理暗示,孩子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做到我們讓他們做的事情。
對於孩子們來說,正面語言是引導孩子們積極對待事情的時候的一個臺階。
當我們經常跟孩子們用正面語言溝通的時候,孩子們會變得更加的積極向上。我們的這種語言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孩子們形成一個十分樂觀的思維方式。
我相信許多父母都知道要跟孩子們說正面語言的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就是做不到呢?
我們為何做不到運用正面語言跟孩子們進行溝通呢?
1. 難以分辨正面語言
孩子們惹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總是口不擇言,只要自己覺得什麼話能夠震懾住孩子們,控制住混亂的場面我們就會把那些話都說出來。
儘管我們在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已經很注意自己說的那些內容了,但是有些話語我們自己卻難以分辨到底是不是正面語言的。
2. 語言習慣的養成
我們如果想要在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運用正面語言的話是需要養成一種習慣的,這是不可能想要改變就一下子能夠改變得了的。
我們有可能這一次記得在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注意用正面語言,但是下一次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一部分家長自己的父母小時候就是運用負面語言激勵他們成長的,因此他們會不自覺地學習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就會延續上一輩自己不喜歡的教育方式。
3. 沒有正確的認識正面語言
有些家長會覺得語言對於孩子們的作用並不是特別的大,因此在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不會特別的注意自己的語言。
有時候在不經意之間就會踩中孩子們的雷區,讓孩子們對我們的話產生一種排斥的心理。
4. 沒有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之下會變得十分的暴躁,我們可能會借著教育孩子們的機會去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在孩子們身上發洩的時候,我們就會指責孩子們的行為,讓孩子們成為我們的情緒垃圾桶。孩子們也會有樣學樣的學我們的情緒與說話方式跟我們進行對抗。
既然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沒有辦法很好的運用正面語言跟孩子們進行溝通的話,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我們應該運用正面語言跟孩子們溝通
1. 要充分的認識到正面語言的重要性
我們既然要利用正面語言讓孩子們聽從我們的管教的話,我們就要先知道正面語言在我們與孩子們之間的溝通的重要性。
我們要知道只要是語言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的,我們在跟孩子們溝通的時候要多使用正面語言才會對孩子們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比如孩子們考試不及格的時候我們不可以只想著去指責孩子們,然後勒令孩子們去學習,這樣會讓孩子們對於學習這件事情更加的厭惡。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雖然成績不是特別的理想,但是下一次考好就好了,自己寫作業的時候可以多看一下那些錯題。我們這樣跟孩子們交流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接受到我們對於他們的鼓勵,知道自己是很棒的。
2. 我們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在跟孩子們交流的時候我們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可能把一些負面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們。
孩子們是很敏感的,即使我們在跟他們說話的時候只有一些負面情緒他們也是會感知到的。
因此我們在跟孩子們進行溝通的時候態度要儘量的平和,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是在跟他們溝通,而不是在命令他們。
這樣子孩子們對於我們的教育的接受度就會更加的高,不會輕易的就反抗我們對於他們的教育。我們也要不斷的在生活中訓練自己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運用正面語言才會養成一種習慣。
3. 把關注點集中在積極的事情上面
我們要轉變自己的身份,不能只是一味的"管"著孩子們,我們應該做的做的是在孩子們的身旁去幫助和支持孩子們。
當孩子們遇到一件事情我們不知道應該管還是在旁邊支持孩子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上想一下事情,思考一下孩子們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孩子們克服這個問題,然後適當的給予孩子們建議,孩子們就會聽從我們的話語去嘗試我們的方法。
4. 不過度的糾結一個問題
當孩子們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用過度的去糾結這個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孩子們是可以自己解決的話,我們就可以暫時忽略掉這個問題,然後對孩子們去做一些正面的心理建設,激勵孩子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深層次的教育。
當我們運用正面語言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們的這條路上就會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
我是小B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