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有效溝通和正面管教,你會收穫一枚乖寶寶!

2020-09-05 風清揚劍客

導讀

家長的期望是母慈子孝,現實往往是雞飛狗跳。問題在於孩子還是父母?怎麼說孩子才會聽?孩子在踢狗,你會怎麼說,大多數家長可能會說:不要踢狗了,聽到沒有?經過思考的家長可能會說:不要踢它了,狗會疼的,要保護動物。到底怎麼說才能讓孩子高興得聽話,讀完本文,你會有個完美的答案。

初為父母的時候,看著剛出生的嬰兒,父母們滿心歡喜。但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父母發現養育孩子是最具挑戰的一件事,無論你有多愛孩子,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擾,父母和孩子都可能經歷生氣、煩躁、無奈,甚至崩潰。


我有一個12歲的女兒,自從升級為母親以後,一路走得可謂是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感覺自己的人生又從頭開始,為了把孩子教育好,開始了漫長的學習。不斷地看各種育兒書籍,到現在自己看過六十多本書,逛遍各大育兒貼吧、論壇,雖然如此,在育兒過程中仍然問題多多,畢竟理論和實際存在一定差距,今天給各位寶媽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有不同意見的可在評論區討論。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毋庸置疑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遠,有的時候我們雖然沒有很清晰地表達出來,但是我們往往容易在不知不覺的時候發現自己說話的方式、處事的方式,簡直就是跟二十年前的父母同出一轍。所以有了孩子以後,父母一定要學習和成長,給孩子做好榜樣,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正面管教孩子尤其重要。


教育方式受父母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教育方式的源頭和參照學習的標準,所有家庭中父母「無師自通「的教育方式都是來原生家庭的學習。有很多的父母,總是在重複無效的教育方式,比如簡單的打罵、批評、說教,因為這就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小時候發誓長大後一定不會用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沒想最後自己仍然變成了和父母一樣的人! 還想要重複同樣的故事嗎?


親身經歷,經驗分享

父母們經常說孩子不聽話,你說你的,他幹他的,甚至還要和你頂嘴和爭吵,這樣你來我往就容易引起家庭戰爭,嚴重影響親子關係,到了青春期,這種現象更嚴重,一點兒都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大有人在,這種情況怎麼辦?



我一開始也有這種困惑,但是看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後,慢慢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原來我一說話,孩子就會說:知道啦,翻來覆去就這一套。而運用有效的說話方法後,現在孩子有時候能主動與我溝通,有一次竟然破天荒提出和我一起去散步,在月光下,我們聊了很多,她說:媽媽,我覺得你真的理解我了,我覺得跟你聊天很高興。那晚,我覺得我們的關係親密了很多。主要我運用了有效溝通的方法,就是與孩子產生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並且回應和認同孩子的感受。


舉一個小例子:孩子在踢狗,你會怎麼做,大多數家長可能會說:不要踢狗了,聽到沒有?經過思考的家長可能會說:不要踢它了,狗會疼的,要保護動物。而本書會教你一種方法:「回應感受,限制行為,然後提供一個選擇,讓事情順利進行。」具體怎麼做呢?父母可以說:我看到你踢得挺開心,但狗不是用來踢的,狗喜歡讓人輕輕的撫摸,我是來看看你可以踢點什麼東西,你喜歡踢球嗎?或者你的塑料球?怎麼樣,這樣說,孩子是不是很容易接受。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是教導大家溝通的技巧,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使孩子健康長大,成為一個完全的個體。上面說的類似溝通的小方法書中有很多,希望能夠幫到你。

本書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教,或是理論知識的傳遞,它最實用的地方是書中為大家準備了大量的練習,父母可以一邊讀一邊做書中的練習,在做練習的時候可以寫下答案,然後甚至在每讀完一章,可以給自己留出一周的時間來演練,再繼續往下讀。你也可以與朋友交流練習效果。通過練習可以把理論變成行動,並且記錄下結果,這樣才能夠學到真正的技巧,並且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育兒方法。


本書並不枯燥,反而是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而這些小故事都是圍繞著核心反覆出現,加深父母對書本裡面的核心內容的理解,然後用一些簡短的詞語或句子,把核心內容概括出來。

結語

有人曾說過,那麼多家庭教育存在問題,是因為父母是不需要上崗證的,但是為孩子負責任的父母是會逐漸學習成長的,作為有個青春期孩子母親的我希望與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大家有什麼好書也可以在評論區推薦給我。我是風清揚劍客,一位中年媽媽,會給大家持續分享育兒心得,希望大家關注我,大家共同進步。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與孩子日常溝通的技巧——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正面管教》筆記
    第三講 與孩子日常溝通的技巧——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怎麼答孩子更願意說?一、啟發式問答孩子每一個問題都要重視,多用啟發式答問。保護和重視孩子的溝通意願,激發孩子探索的興趣。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每個問題。具體做法是不要直接回答孩子的提問,而是嘗試用啟發式答問。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看見孩子犯錯惹禍了,家長本身就生氣,孩子再不聽管教,就更是火上澆油了,很多家長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還得先明白為什麼孩子會有不服管教的行為,自己又該如何利用正面教育的方式來糾正孩子。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不服管教的行為?
  • 你說往東孩子偏偏往西,用正面語言跟孩子溝通,你的管教更有效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應該運用正面語言去管教孩子們,才會讓我們的管教起到效果。為什么正面語言對於孩子們來說這麼重要?當我們使用正面語言的時候我們會給孩子們一種十分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們在接受我們傳達給他們的信息的時候會更加的容易。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你的孩子是不是經常哭鬧、尖叫、發脾氣? 你的孩子是不是軟硬不吃,你說什麼都不聽? 你的孩子是不是經常頂嘴,甚至撒謊?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學會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比如,你會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其實是無辜的,是你錯怪了孩子;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獲得許多實用的小技巧、小工具,比如,應對孩子發脾氣時的工具——憤怒選擇輪;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能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比如,同樣是「你做了些什麼
  •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讓你贏得溝通主動權
    如果你有這種困惑,那今天我們聊得這本書,一定可以給你一些不錯的建議。這本書就是《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給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你可以邊讀邊做,讀完你就會擁有一些不錯的技巧。
  • 如何長期有效的管教孩子 10分鐘解讀《正面管教》
    有的父母堅信像唐僧念經一樣對孩子「滔滔不絕」,孩子才會對其教誨銘記於心,殊不知孩子早已厭煩了你的嘮叨,充耳不聞;有的父母堅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於是孩子一犯錯就打,再犯錯再打,殊不知孩子因為挨打過多,只剩下了惶恐和反叛;有的父母堅信只有不斷地踐踏羞辱孩子,孩子才會認真反省,努力上進,殊不知孩子的自尊、自信被碾碎,再也無法重拾。
  • 精讀爆款書籍《正面管教》教你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暢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自1981年本書出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我們為您提煉為近1.2萬字乾貨,助您讀透《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3:和孩子溝通無效?試試喊個「暫停」
    孩子犯了錯,撒謊了,動手打傷小朋友了,你想要和TA講道理,TA還」強詞奪理「,結果整得你和孩子都越來越激動,溝通無效,你覺得好挫敗,怎麼辦?《正面管教》來支招:就像用好孩子淘氣的關鍵期可以培養他的這就需要用好一對時空,「冷靜期」和「暫停區」。當道理講不通,甚至發生衝突時,你和孩子都需要一個「冷靜期」,雙方都離開現場,靜一靜,整理好情緒再來解決問題。但這絕不是家長趾高氣昂的說「你現在沒法溝通,你背對著牆站會兒冷靜一下」。這裡的「冷靜」本質是「懲罰」。也許你早說,ta犯了錯,為什麼不能懲罰?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聽管教,該如何溝通?
    孩子到點學習了,還在看電視,你會怎麼說?大多數父母可能會說:別看電視了!該去學習了。你看這口氣都不好了,哪還有什麼商量的餘地。孩子只感覺到了被你監視,感受不到尊重,直接就生悶氣或者抱怨。假如我們換成商量的語氣:「孩子,我覺得你是不是該看書了,你這電視一時半會好像看不完呀~不過你要真想看,你自己決定。」這樣說話,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去溝通,學會點到為止,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才會有下一步的溝通。
  • 管教孩子的正確方式,莫過於正面管教,讓孩子聽話又守規矩
    別覺得叛逆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次的叛逆期,由於自我意識的萌發,他們渴求自己的權利。那麼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是一樣,並不是孩子不願意聽,而是我們錯誤的方式讓孩子出現了逆反心理。
  •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下)
    他們仍然用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老一套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沒有與時俱進,就容易感覺方法其實已經不實用不適用了,至於怎麼樣改進怎麼樣提高,他們卻毫無頭緒,只有去看書學習新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更好地跟孩子溝通。「正面管教」系列圖書全套6冊,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學生,建議大家去閱讀,加以領會和運用,肯定會有不少的收穫。
  • 新手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學《正面管教》?
    合作方式:先列出想要讓孩子擁有的某種品格,把孩子的問題用逆向思維轉化為孩子的品格,比如磨蹭拖拉會不會是孩子比較專注細緻?......簡•尼爾森教授和史蒂芬•格倫博士研究:孩子會做出不當行為的原因是缺乏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如何及時捕捉孩子問題並幫助孩子從不當行為中學習鍛鍊感知力和技能?
  • 禮悟正面管教-線上
    一直以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普遍採用線下課程的形式,這給很多身邊沒有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帶來不便。在禮悟的會員群裡,經常會有學員詢問是否能開設線上的正面管教課程?老師們都記在了心裡哦!由簡·尼爾森(Jane Nelsen)、琳·洛特(Lynn Lott)、謝瑞·厄爾文(Cheryl Erwin)等教育專家組成的團隊發展完善,成為一個涵蓋溝通方式、衝突處理和建立相互尊重關係的教育體系。如果你已經閱讀過,一定不難發現,說的好有道理啊,如果能做到該有多好啊!和善而堅定的對待孩子,將是多麼美妙的,然而,現實卻是……不懲罰?
  • 不經意間的「心理虐待」你做過嗎?教育孩子,正面管教才是關鍵
    「你怎麼這麼笨?」、「你能不能像誰學習?」、「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這種話相信很多在生活中父母都會對孩子不經意的說出過。家長說出這些話可能源於心急、源於愛,但這種行為和語言會對孩子形成「心理虐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注重停止不經意間的「心理虐待」。
  • 樊登讀書駐馬店運營中心《正面管教》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進步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是錯了。在你眼裡,忍受不了孩子的哪些壞習慣呢?你最希望孩子擁有的品質是什麼?2020年9月6日下午,樊登讀書駐馬店運營中心《正面管教》讀書月活動第一期主持人培訓活動將講述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 《正面管教》|兩方面來有效做到和善而堅定的管教
    ,印象最深是通過四件事和七項感知能力和技能來判斷自己是否處於正面管教當中。這是判斷自己是否處於正面管教的一個方法,但我認為更值得實踐應用的是書中提供的一實操方法,分別從自我和孩子兩方面來分析。例如:孩子玩皮球時,打碎了我心愛的陶瓷杯,我會這樣溝通。寶貝,你在玩皮球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媽媽的心愛的水杯,媽媽知道你很害怕。雖然媽媽心裡會一點點心疼和難受,但是我們能不能一起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打碎物品呢?寶貝會說,我們可以不在室內空間小的地方玩皮球,在空間大的戶外玩。
  • 多動症的孩子,怎麼說他才會聽?
    一、目光對視,獲得孩子的注意力在我們給孩子發指令之前,一定要獲得他的注意,不要隔著房間喊叫,而是要走到他面前,叫出他的名字,蹲下來,和孩子的目光保持在一個水平上。當我們有事在忙,孩子又迫不及待想跟我們溝通時,我們也可以一隻手握住他的手,這樣可以傳遞一個信息:「我會為你停下來,但是需要你耐心等一會兒。」然後儘快完成我們自己的事情,轉臉看著他。
  • 正面管教自己
    是不是感覺聽起來非常在理?如果你仔細看過這本書,你更會覺得教育孩子就應該如此。不過,我們再往深層次想一想,你可能會覺得「沒那麼簡單」。比如,孩子正在調皮,大聲的唱著自己創作的歌曲時,你剛好正在和客戶通電話。你不耐煩的瞪了他一眼,結果他聲音更大。你心裡的怒火正在燃燒。好不容易把電話說完了。
  • 正面管教的神奇魅力|這節課給你帶來什麼?
    簡·尼爾森組織了一些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人一起來研究阿德勒的這些理論,然後把這些工具和方法整合起來,寫了一本書叫《正面管教》,她用讀書會的形式開始了最早的正面管教家長課。 讓孩子擁有自信心是關愛教育的關鍵,好的情緒有助於反思和思考,與你、與孩子,都一樣。
  • 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提到了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例如,「我能行」。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例如,「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