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暴力教育?趕緊試試正面管教吧,這樣才能養出真正的好孩子

2020-08-28 寶寶創意社

生活裡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小孩可能比較頑皮,或者做錯了什麼事兒,大人懶得耐心指出其錯誤的地方,就粗暴地一掌抽過去,或者一腳踢過去。這種極端的教育方法極其不好,原因很簡單,暴力教育傳達的是「暴力」,是簡單粗暴不走腦子的情緒發洩。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這樣做。

暴力教育何時休?

心理學家田嵐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訪問500人是不是遭受被家長體罰。結果,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幼年曾遭遇暴力教育。

暴力方式有手打腳踹,甚至包括用棍棒、皮鞭、衣架等工具,想想讓人不寒而慄。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嚴是為他好,古代不是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名言嗎?

其實,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最需要傳達的不是情緒而是規則和底線,即使面對特別淘氣的孩子,也切勿隨意的非打即罵,而應耐心指出孩子的不足,給予他修正的機會,邁向更高級的人格。

教育家陶行知說,體罰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的,它會將兒童推向黑暗的深淵。家長簡單粗暴的暴力教育,不是愛,而是害,他會給孩子今後的人生帶來更多的問題。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在家裡經常遭受身體暴力的孩子,其自我認知上可能會失衡。而且影響到他們今後的生活,在對父母的關係上,婚戀關係上,都會表現得缺乏信任,冷漠和疏離。

所以,千萬別小視這個問題,教育孩子,一定不要從暴力入手!

「暴力即止」有技巧

那麼,家長如何才能做到「暴力即止」,這裡是有技巧的。

首先,暴怒的時候先不要動手,而是深呼吸讓自己情緒平靜下來,這樣可以更客觀地看待教育問題。即使不慎動用「大棒」教育,也要注意目的和分寸。孩子真的非常頑皮,超出底線,用來當作懲罰也一定不能過重,或者純粹以體罰為目的都是不合適的。

另外不要動不動用到這一招,一是起不了威懾作用,二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心理陰影。很多家長打罵孩子是情緒上來之後的應激行為,而且動手之後就很容易變成一種情緒的發洩。如果發現對孩子身體或者心理造成了傷害,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道歉,消除負面影響。

其次,應著力構建和諧家庭。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一定會給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帶來陰影和傷害,這樣的家庭也很難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歸屬感,所以,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家庭而努力,凡事不要胡亂動用武力,而可以巧妙地運用其他一些方式或手段,讓受教育方得到教育和成長是最終的目的。

「正面管教」更實用

其實,如今非常流行的「正面管教」,能帶給家庭和孩子更多正能量。正面管教這一說法來源於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一本書《正面管教》。它的作者是美國的作家簡·尼爾森。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歸納起來其實就是四個字:和善,堅定。它是一種既不懲罰同時也不嬌縱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理念正如字面意思,在教育過程中避免說教、懲罰甚至動手的方法,而是和善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然後給予他足夠的時間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既給孩子指明了正向之路,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在運用正面管教時,要注意這麼幾點:一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願意合作的態度。很多時候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謾罵責備,這樣的結果只能迎來孩子的反對和叛逆。二是恰到好處的鼓勵,千萬不要濫用「你真棒」等詞,把孩子誇得找不到北,而是針對一件具體的事進行具體的誇讚,或面對不恰當的情況要溫柔而堅定地說「不」,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規則的意義,起到正面管教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正面管教》:試試3R1H原則
    道理講不好,就會變成「驕縱」爸爸媽媽們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想營造更為寬鬆的成長環境。在各種科學的育兒理念支撐下,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開始選擇講道理的方式來管教孩子。講道理試試3R1H原則道理不是不能講,但是要講得有套路,讓孩子真正明白「道理」的含義是什麼,才能起到真正的管教作用。父母給孩子講道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通過道理改變某種不好的行為。
  • 《正面管教》:養出勝不驕、敗不餒的孩子
    《正面管教》是一本科學育兒理論書,有多經典就不多說了,每個家長、每個教育行業從業者都應該人手一本。正面管教從美國傳播到中國已很多年,在中國有大群追隨者、踐行者,甚至傳播體系——正面管教認證導師。都說知易行難,那也得先知之。尤其事關教育。今天在十點讀書聽《正面管教》的第一、二節(總共拆了十節)。
  • 《正面管教》:養出勝不驕、敗不餒的孩子
    《正面管教》是一本科學育兒理論書,有多經典就不多說了,每個家長、每個教育行業從業者都應該人手一本。正面管教從美國傳播到中國已很多年,在中國有大群追隨者、踐行者,甚至傳播體系——正面管教認證導師。都說知易行難,那也得先知之。尤其事關教育。
  • 正面管教——什麼是正面的方法
    問問自己,我們採取的方法,真的能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品格嗎?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正面管教以孩子和家長互相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和堅定融合為一體,在鍛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條件下,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
  • 正面管教自己
    正面管教與現實書裡的四個核心內容看起來真的非常棒:分別是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且堅定理解孩子調皮搗蛋背後的原因或者目的才能做出判斷不能只是阻止孩子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兒,而是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是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最好方法。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的昨是今非
    作者尼爾森相信,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書中講述了一種不靠懲罰和嬌縱的管教方法,通過引導、教育、訓練、定規矩、技能培養,讓孩子為未來作好準備,具有建設性、相互尊重、積極肯定、親切友愛和樂觀向上。
  • 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用正面管教消除教育煩惱
    《正面管教》一書,結合了簡·尼爾森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也綜合了在正面管教協會,對於成千上萬的家庭調研所得到的諸多反饋,讓更多的家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被人們稱為正面教育的經典之作。下面,分享書中三個內容:識別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將犯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用正面管教消除教育煩惱。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正面管教,比大吼和打罵都有效
    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他們必定會跟父母做出對抗,不喜歡父母幹擾自己的做法,經常對別人發脾氣,甚至還可能會忍不住打人。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用大吼和打罵來解決,畢竟&34;、&34;,是諸多家長遵循的教育方式。
  • 正面管教介紹
    神經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起就「本能地」與他人連接,那些感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有連接的孩子不當行為比較少,簡尼爾森對 「以教育為目的的有效管教」提出了五大要素,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二、正面管教的五大要素1、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正面管教始終踐行先連接再糾正的原則。
  • 中國式暴力管教該摒棄嗎?
    我猜大多數的人小時候都被父母「教育"過吧?!一、小懲大誡式管教俗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許多家長可能出於對孩子的關心,認為孩子思想還不成熟,遇事沒有足夠的社會閱歷和經驗去判斷和選擇,而且不擅長語言表達,所以覺得強硬的手段才能讓孩子聽話,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人父母的心情,為的是希望孩子不要步入歧途,不要以後為自己不成熟的選擇後悔
  • 《正面管教》:當你管教孩子痛苦時,試試這三個方法
    文|山守月心理學家林文採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為什麼有些父母帶孩子會那麼累?如果養孩子養到披頭散髮、焦頭爛額,這大概是你養孩子的方法不對了。養得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輕鬆的,當你方法錯誤時,一個孩子就足以使你崩潰。
  • 正面管教:大坑!慎入!
    後臺有茶客在問,什麼是正面管教?我建議你不要問了,真的。如果你買了《正面管教》這本書但是還沒看,我建議你趕緊把它丟掉。
  • 掌握3R1H原則,才能起到管教的意義
    講道理試試3R1H原則道理不是不能講,但是要講得有套路,讓孩子真正明白「道理」的含義是什麼,才能起到真正的管教作用。父母給孩子講道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通過道理改變某種不好的行為。但是家長們常常忘記了在講道理的時候要「堅定」。
  • 正面管教,不在孩子面前失控,試試這3招
    【正面管教卡工具你曾經因為孩子而失控過嗎?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可以試試正面管教工具卡。避免說這樣的話:你太讓我生氣了。再一次向孩子們示範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並且你們可以專注於解決問題。【正面管教卡工具】系列會持續不定期更新,歡迎各位家長保持關注哦~
  • 臺灣紀錄片揭露教育真相:情緒失控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 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於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無意識地將負面的情緒輕易釋放在幼小的孩子身上。這樣的「愛」,很容易被轉化成為「恨」。
  • 如何長期有效的管教孩子 10分鐘解讀《正面管教》
    了解了孩子的錯誤目的,將有助於你採取最有效的行動,幫助孩子達到他們真正的目的: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02和善與堅定是正面管教的基石作為父母、長輩,我們太習慣於用懲罰、說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責難、羞辱和痛苦來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
  • 樊登讀書駐馬店運營中心《正面管教》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進步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是錯了。在你眼裡,忍受不了孩子的哪些壞習慣呢?你最希望孩子擁有的品質是什麼?2020年9月6日下午,樊登讀書駐馬店運營中心《正面管教》讀書月活動第一期主持人培訓活動將講述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 家有男孩,家長別用這3種方法管教孩子,小心養出個媽寶男
    文|秘籍君眾所周知,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家庭,養出來的一雙兒女卻可能是兩個極端。這就是因為男女在天性上區別很大,若採用統一的教育方法,就無法真正識別孩子的需求,何況很多方法也不適合管教男孩。
  • 不想養出「慫孩子」?孩子自卑膽小,是家長語言暴力的結果
    2.家長對孩子施加語言暴力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只有在自我評價方面是積極的,才更有機會成功。所謂的自我評價就是我們俗稱的自信。小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父母,如果父母總是說孩子笨、比別人差這樣的話語,孩子就真的覺得不如別人,沒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眼前的事。孩子心理上沒有成年人成熟,自然承受不了他人帶攻擊性的言語,更何況是自己親近的人言語攻擊,這無疑會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