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因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而不停地發愁,很多家長也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做父母的不會成為完美的父母,當孩子的也不會成為完美的孩子。既然誰都沒辦法避免犯錯,那麼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些錯誤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要家長們教育得當,就不用擔心孩子以後的路會走歪。
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把孩子說一通,如果只是簡單的批評孩子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話語過於激烈,充滿了諷刺、詆毀、看不起的詞語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感中,導致孩子對自己造成負面的認知評價,這種想法會不斷延伸放大,進而讓孩子養成膽小的性格。語言暴力是讓孩子變自卑的原因。
家長的語言暴力讓孩子性格變自卑
1.家長互相語言暴力
一個家庭中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穩定的夫妻關係上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不和,時常大吵大鬧的話,孩子對家庭的安全感會降低。作為孩子是不願意看到父母像仇人似的,他們也不能去判斷誰對誰錯,還會胡思亂想,大人們是因為不愛我才吵架的嗎?
2.家長對孩子施加語言暴力
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只有在自我評價方面是積極的,才更有機會成功。所謂的自我評價就是我們俗稱的自信。小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父母,如果父母總是說孩子笨、比別人差這樣的話語,孩子就真的覺得不如別人,沒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眼前的事。孩子心理上沒有成年人成熟,自然承受不了他人帶攻擊性的言語,更何況是自己親近的人言語攻擊,這無疑會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自卑性格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1.自卑的孩子對外界缺乏信任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師鄒泓曾在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語言暴力會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降低孩子對外部的信任感。
總是受到家長的語言暴力,孩子的性格會越來越懦弱,對外界都抱有害怕的情緒,出於自我保護,對外界表達出不信任和畏懼則是應有之義。而孩子對家長表示疏離則是這一情況的典型體現。
2.自卑的孩子大腦發育受限
語言暴力嚴重影響大腦中傳遞信息和感覺的部分,其中就包括控制情緒和人的思考決策的海馬體。家長的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對自己有錯誤的自我認知,長時間被語言暴力影響而自卑的孩子,其大腦機能很大一部分程度會因為陷入自我懷疑而運行停擺,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樣進行學習,從而大腦發育落後於別的孩子。
3.自卑的孩子學習父母的錯誤行為
自卑的孩子在家庭中是自認為的「弱者」,而讓他們自卑的家長則是他們眼中的「強者」。為了擺脫弱者的身份,孩子會不自覺的學習和模仿「強者」們的行為,很多家長出口成髒、愛發脾氣、對人喜歡貶低的習慣在孩子身上得到「繼承」則是對這一部分的印證。
教會孩子擁有自信的性格越早越好
我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對青少年的心理有著豐富的研究,她曾經將孩子的成長進行分段:在0-6歲期間,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的意識在這階段內經歷從無到有,從懵懂到初具雛形,正是渴求外界營養的時候。
家長在這期間教什麼,孩子就會學什麼。而一旦過了這一階段,隨著學習課程的方向逐漸轉向知識學習,再加上性格的初步定型,再想做出改變就要困難得多。
小風我就在這裡為各位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自信的性格的家長,推薦一套適用於3-6歲孩子的《做內心強大的自己》系列叢書
全套叢書共計8冊,繪本從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入手,從教孩子如何面對分歧爭議、欺負嘲弄、誤解委屈、排斥孤立、攀比嫉妒、『自卑、失敗、拒絕八個方面,解決孩子的不自信的性格問題,讓孩子養成自信的心態,正確的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本套繪本出自恐龍小Q兒童教育中心。恐龍小Q是一家致力於專業的兒童心理、兒童行為與教育模式研究,並以紙媒的方式將中心教育理念進行傳播的兒童教育中心。目前恐龍小Q有成熟的兒童心理顧問與穩定的少兒圖書編輯隊伍,井與國內多家少兒圖書出版社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
而除了對孩子本身的教育,家長們也應該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科學方法,儘量用「鼓勵教育」去代替「語言暴力」,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告訴孩子「你還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你怎麼做的這麼差」。
而這本育兒經《正面教育》恰好可以幫助家長們如何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一種讓家長既不懲罰孩子,也不嬌縱孩子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常有家長會說自己家的熊孩子反覆犯錯,說了很多遍還是不聽。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家長首先考慮的不該是怎麼說,而是要先想想孩子言行背後的訴求,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都指向一個需求,如果宗長能放下以往傳統權威式的管教和寵溺型的教育方式,用賞識、鼓勵、 和信任的態度讓孩子價值感和歸屬感得到認同,這樣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另外向各位家長做一個一定要知道的小科普:正版兒童圖書中使用的專業童書環保墨不含鉛,但廉價的盜版書籍則往往使用含鉛的普通油墨,雖然對成年人影響不大,但會對還在成長中的兒童造成大腦以及身體的發育損傷。所以購買正版圖書,不僅保護的是創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
我是小風,一個基於事實、專注內容的育兒作者,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