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越說這3句話,孩子越自卑,請不要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

2020-09-05 智慧樹媽咪

父母和孩子是最親近的&34;,我們整天生活在一起,同樣的生活習慣,同樣的睡眠時間,吃同樣的飯,做同樣的事情。可是卻有家長抱怨,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情願一個人待在房間中,甚至還有表現出自卑、怯懦的一面。

鄰居說自己家的孩子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中靜靜的發呆,自己生怕他&34;壞了,便拉著孩子出門轉轉,儘管不情願但是小朋友還是和她一起去了,路上只是靜靜地跟在自己身後,不管自己說什麼,也只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著。

以為是孩子不開心便沒有當回事,路上遇到小朋友的老師,老師說孩子最近變化很大,原本活潑開朗,經常幫助同學,現在反而變得膽小,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 迴避,希望家長在生活中能夠好好地引導,不要因為一些不經意的事情傷害到了孩子。

老師的話讓鄰居感覺到無措,生怕孩子遇到了什麼事情不敢和自己說才會變成這樣。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鄰居甚至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說話方式出現了問題,一些自己不以為然的話語恰恰&34;了孩子。

即使是現在,依舊有很多家長在用&34;傷害著孩子,可是自己卻不自知。如果家長經常會說這幾句話了,那麼很可能已經傷害到孩子了:

你要乖乖聽話哦

身為父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聽話懂事的,但是事實證明,不管孩子有多聽話家長還是不滿意,只會一遍遍的告訴孩子&34;。長時間被家長灌輸這種思維的孩子會變相認為只有聽話才能讓媽媽感到開心,於是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只會&34;了。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家長總是能看到別人家孩子表現好的一面,卻盯著自己孩子不好的一面不放,甚至會用小朋友的缺點來比較別人的優點,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不管自己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別人。

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於是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一旦他們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嚴厲地訓斥他們。或許家長認為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殊不知只接受&34;卻永遠看不到彩虹的他們心中正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身為家長,我們要做孩子堅實的避風港,而不是向他們輸送風雨的人,想要孩子開朗快樂地成長,家長可以試著改變說話的方式:

誇讚孩子

沒有一個人喜歡聽貶低自己的話,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和鼓勵。家長在生活中要善於發現他們做的好一面,並且及時表揚,鼓勵他們做得更好。但是表揚也是有技巧的,不能一味的稱讚結果:&34;而是稱讚過程:&34;這樣他們才會明白自己哪裡做的好。

俗話說&34;誇讚完之後也要指出他們表現不好的地方,提醒他們下一次注意這一點,這樣之後再遇到這個問題,小朋友就會做得更好。

鼓勵孩子

膽小的孩子普遍的表現就是遇到事情想要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不要急著拒絕,更不要訓斥孩子,鼓勵他們自己解決:&34;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信任。適當的時候可以表現出自己需要幫助的一面,學會示弱讓他們幫助自己,他們就會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是需要幫助的,爸爸媽媽也會需要自己,通過一件件小事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

原諒孩子

孩子終究是孩子,出現沒有做好,做得不對等情況太正常了,家長不要訓斥他們,學會原諒他們,告訴他:&34;並且從中發現孩子失敗的原因,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問題,這樣下一次他們就會避開錯誤,從而做的更好。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沒有誰一定是對的,也沒有誰一定是錯的。而家長要做的是找到適合孩子的方式,用巧妙的方式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孩子是敏感的,不要讓自己不經意的話語或是動作傷害到他們。

相關焦點

  • 家長經常說的3句話,是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句句擊潰孩子的心
    ,同時也有安慰人、傷害人的能力,用好了,是良藥;用錯了,就是一把把扎心的利刃。心理學家胡慎之說:「語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樣,會立刻產生傷害,但語言暴力,就像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上狠狠拉上一道,這些傷口,有些人一輩子都好不了。」
  • 這5句話寧願爛肚子裡也別說!越說孩子越自卑,有的家長卻天天說
    >父母打擊否定的話,造就了她如今自卑的性格,所以她從不覺得自己漂亮,哪怕別人誇她,她也覺得自己不配。心理學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道: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但若隨著成長發展到某種程度,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這個女孩,正是被自己所依賴和信任的父母,親手推向了自卑的深淵。
  • 越「窩囊」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卑微到塵埃裡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都有屬於各自的教育方式,但父母有無能力,往往和經濟條件不成正比,許多家庭條件好的父母,在教育上卻顯得很無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但要說最傷害孩子的,是那些既沒有經濟能力,又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他們經常出口傷人,導致孩子自卑到塵埃裡。
  • 您的「語言暴力」能輕易地刺疼孩子,請您停止這種傷害
    家長的語言暴力總是在無聲地傷害著孩子,也打壓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在父母的吼罵下,孩子也會變得膽怯,不愛說話,喜歡躲著家長,他害怕父母又來衝他吼,只希望自己不要引起他們的關注。二、為什麼家長的「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這麼嚴重的陰影阿娟講了她的經歷,從童年時期開始,她考試成績不好,父母會說「丟人」,作業不會,父母也會說「丟人」,見了人不敢打招呼,父母還是會說「丟人」。「丟人」兩個字就像魔咒一樣陪伴著她成長,導致她越來越自卑。
  • 這5句話寧願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越說孩子越自卑!!!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父母怕她早戀,從小打壓暗示她,你樣子醜,不好看,不要打扮……父母打擊否定的話,造就了她如今自卑的性格,所以她從不覺得自己漂亮,哪怕別人誇她,她也覺得自己不配。心理學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道: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但若隨著成長發展到某種程度,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 5句話寧願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越說孩子越自卑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父母怕她早戀,從小打壓暗示她,你樣子醜,不好看,不要打扮……>父母打擊否定的話,造就了她如今自卑的性格,所以她從不覺得自己漂亮,哪怕別人誇她,她也覺得自己不配。心理學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道: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但若隨著成長發展到某種程度,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這個女孩,正是被自己所依賴和信任的父母,親手推向了自卑的深淵。
  • 愛孩子,父母請不要使用「語言暴力」
    但不是每位家長都能對孩子保持著足夠的耐心,特別是孩子做錯事或者成績不理想的時候,父母就會變得無計可施,所有積累的情緒都會爆發,於是企圖用諷刺、教訓、挖苦等「語言暴力」來激勵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信不少家長都對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但是可能你還沒有意識到,這些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比棍棒式教育還要可怕!
  • 說教無道,小心「愛的語言」淪為「語言暴力」,這樣說孩子才會聽
    巴爾扎克所說「言談是衣著的精神部分,用上它、撇開它,就和戴上或摘下裝飾著羽毛的女帽一樣」。有些家長自己情緒不好,或者被孩子氣到了,就會說出傷害性很強的話,深深刺激到孩子。日復一日,在語言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身體和心靈都備受傷害,會變得特別敏感、自卑、內向、撒謊,在討好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偽善、學會妥協、學會帶著面具生活。什麼是"語言暴力"?
  • 你的語言正在傷害孩子,這種傷害有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最近很多家長在和我溝通,說現在和孩子相處啊,不談學習啥都好,一談學習必爭吵!現在孩子終於快開學了,感覺救命稻草來了,其實這根本沒有解決孩子教育問題,只是一種逃避的方法。只要你沒有找到和孩子良性相處的方式,親子之間始終會爆發矛盾,而且越演越烈!
  • 語言暴力對孩子傷害大,家長需深思背後心理,3招讓父母好好說話
    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汪涵在一檔節目中曾經說:「不管什麼時候我們傷害最深的人永遠是我們身邊最親密的人,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對別人友善,對親人苛刻,把挖苦、諷刺、謾罵,施加到孩子身上,從小被父母語言傷害過的人不在少數,往往長大後變得自卑,在遇到困難時自我否定。」
  • 停止語言暴力:請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吐槽自己的媽媽教育方式很極端,老說我沒用,做錯事情就是罵,跟她溝通,媽媽也認為自己是對的。「喜歡把我的糗事到處說,鄰居看我的眼光都異樣,我很自卑。今天同學來找我玩,我沒有及時接見同學,導致她失望而歸。媽媽知道後,又是一頓奚落:「別人來找你,你就躲屋子裡,你這麼不善於社交到社會是要吃虧的?」
  • 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家庭教育|語言暴力|傷害_網易親子
    媽網網友@小葉子BK0882:上周去一老同學家做客,看到她老公一直在教訓兒子,說他「笨」、「沒大腦」、「白痴」……她兒子七歲了,肯定能聽懂,心裡一定不好受。我想這應該也算是語言暴力吧。沒錯,對孩子的語言暴力,不僅僅是指大聲的謾罵,對孩子使用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甚至是惡意地拒絕與孩子說話,使得孩子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都可以認為是語言暴力。
  • 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和傷害?
    ;放任孩子的家長可能根本就不管,一切由著孩子,孩子不管在家或者在公眾場合做不合時宜的事情,這類家長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的不管不顧;還有一類家長,只要孩子做得讓自己看不慣或者做的不好時,家長上來就是一頓吼,這類家長對自己的情緒管控能力非常差,那麼遭罪的就是孩子了。
  • 從沒有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家長的語言暴力,孩子承受不起
    眼看著丈夫越說越難聽,芹芹趕緊把他拉到廚房勸說他冷靜下來,並讓孩子先去屋裡。等丈夫心情稍微平復,芹芹把地上的試卷撿起來粘好,準備去安慰孩子,推開門發現孩子正戴著耳機,便以為他沒在意。釘完之後,父母又讓孩子把釘子拔出來。這時候,父母指著釘子留下的坑對孩子說:&34;父母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孩子或許不記得具體的言語,但是心裡會留下巨大的陰影,導致自卑、敏感、膽小。2、孩子疏遠父母生活中會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的,不止有情緒控制能力差的父母,還有一些&34;的父母。
  • 批評孩子千萬別說這10句話!越說孩子越自卑,有的家長卻天天說!
    點擊"教育孩子的訣竅"關注我們 每天,孩子的學習任務和作業都比較多。 有時候孩子要是在學習上有問題,家長的心裡那肯定是很著急的。但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有些話,請千萬不要說出口。
  • 「真是個廢物」,別以為孩子小沒事,語言暴力足以毀掉一個孩子
    或許當時的我們還沒意識到我們說出來這些話本意是沒有想著要傷害孩子,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更乖一點 更聽話一點,說出這些話只是一時怒氣上頭。但這些話語,確實是真真正正傷害了孩子。別以為孩子小沒事,語言暴力足以毀掉一個孩子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不屑、譏笑等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對方的精神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和心理上的侵犯和損害,語言暴力問題已經屬精神傷害的範疇。
  • 不想養出「慫孩子」?孩子自卑膽小,是家長語言暴力的結果
    2.家長對孩子施加語言暴力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只有在自我評價方面是積極的,才更有機會成功。所謂的自我評價就是我們俗稱的自信。小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父母,如果父母總是說孩子笨、比別人差這樣的話語,孩子就真的覺得不如別人,沒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眼前的事。孩子心理上沒有成年人成熟,自然承受不了他人帶攻擊性的言語,更何況是自己親近的人言語攻擊,這無疑會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 父母的這些話,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家長要拒絕「語言暴力」!
    表演結束,在場家長的反應都很詫異,甚至都不記得自己,居然有過這些言行。我們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不容置疑。但是在孩子的眼裡,那些以愛為名說出的話語,著急之時的情緒發洩,何嘗不是無意、無心卻又徹底、難忘的痛苦和傷害?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跟語言暴力相聯繫了。
  • 孩子被打後,家長不要說這3句話,否則孩子註定成為"軟蛋"
    心裡心疼孩子是必然的,但是,看到孩子哭,心裡又氣孩子不爭氣,於是,有很多家長這時可能就會說出不該說的話來,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軟弱。孩子被打後,父母不要對他說這3句話,不然孩子以後會更軟弱為什麼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愛和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也難有大出息
    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教育孩子永遠都是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因為很多家長都是初為人父人母的,對教育照顧孩子方面都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有時候脾氣火爆之下,還會對孩子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殊不知這些話對父母來說是說者無心,但對孩子來說卻是聽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