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4種原生家庭,最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

2020-12-05 朗達心理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經常打擊孩子的家庭


有一個詞叫「優秀的自卑者」。


這樣的人,在別人看來無疑是優秀且成功的,可是內心深處卻隱藏著一種自卑,經常自我否定。


姜文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自卑者」。


姜文,著名導演兼演員,金雞、百花雙料影帝,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家庭幸福,功成名就。


在外人看來算得上「人生贏家」的姜文,卻在做客《十三邀》時說自己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



而這種不自信,跟他的母親有著莫大的關係。


當被問到「你這麼多年,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他回答說:「和母親的關係怎麼都處不好,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高興。」


他考上中戲,母親只是看了通知書一眼便扔到了一邊,跟他說「你那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他拍了許多電影,母親卻總是誇別人的電影不錯,隻字不提他的。


給母親買了房子,她也沒有很高興,連住都不去住。



從小到大,姜文一直努力討好母親,希望得到她的認可。


可是直到母親去世,兩人都沒有機會得到和解,這也成了姜文一生的遺憾。


打擊式教育就像一枚釘子釘在孩子的心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會慢慢癒合,但是釘子上的鏽跡卻永遠存在。


如果連父母都看不到孩子的閃光點,只會打擊他,否定他,那孩子還能去哪裡樹立自信心呢?



有暴力的家庭


「家庭暴力」,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對孩子之間的暴力,都會讓孩子的人格產生變化。


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長期生活在家暴中的孩子,會形成兩種極端的性格。


一種是變成施暴者,將自己受到痛苦發洩在受害人身上,從別人恐懼的目光中,找到安全感。


另一種,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


這種孩子長期處於恐懼之中,有著暴力留下的童年陰影,一想到便會不自覺的產生害怕情緒。


長大工作後,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首先想到的是退縮。


在與人相處時,因為懦弱自卑,會經常受到同事的欺負卻不敢反抗,在工作上,也往往沒有突出的表現。



缺少陪伴的家庭


我有個朋友,是個中學老師,她跟我講過班裡一個男孩的故事。


男孩上初一,性格很孤僻,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有天晚上,醫院突然打電話找到她,說男孩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可是醫院怎麼都聯繫不到他的父母。


朋友急急忙忙跑過去籤了字,才將男孩送進手術室。


男孩醒過來,看到病床邊的老師,忍不住哭起來。他說,父母很忙,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已經有兩個月沒回家了。


他每天回到家,不是泡麵就是點外賣,身體不舒服了也沒人知道。也許,自己對父母根本不重要吧。


朋友聽完很是心酸,原來這個少年因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才變得如此孤僻自卑。



父母陪伴太少,孩子不但會失去安全感,還會因為沒有人及時安慰鼓勵,而變得膽小,時間久了,就會自暴自棄或變得自卑。


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總有時間去彌補。


哪曾想,童年時光一晃而過。等到我們想要去陪伴孩子時,突然發現,他已經長大了。


所以,趁著還有時間,多去陪陪你的孩子吧。


孩子的性格需要父母的引導,別因為你的錯誤,讓孩子一輩子活在自卑的陰影中。


有愛和陪伴的家庭,才會培養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過於節儉的家庭


我的大學室友妙妙,今年28歲,從沒談過男朋友,家裡都快急瘋了。


其實她也相了不少親,但每次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就在於她的自卑。


妙妙從小就是個被壓抑愛美之心的人,她的媽媽不會像別人的媽媽一樣給她梳漂亮的小辮子,而是給她剪短了頭髮。


她的媽媽是個非常節儉的女人,不肯給她買漂亮的蝴蝶結,也不肯給她花錢買小裙子,因為她媽媽覺得她穿出去玩容易勾破,浪費錢。


她小時候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她的衣服不是哥哥姐姐穿不下淘汰了的,就是媽媽從親戚家那兒要來的舊衣服。


小學3年級的時候,妙妙被老師選為「六一兒童節代表」,要在全校面前代表全班表演節目。


在表演前一天,老師還特別叮囑妙妙,明天一定要穿漂亮一點。


妙妙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希望買件漂亮的公主裙,媽媽卻說:「就在臺上站兩分鐘,花那錢幹嘛,穿你姐的裙子就行了!」


於是妙妙第二天只能無奈穿上姐姐那條款式老舊、胸前還印著幾塊洗不掉的黃斑的裙子,硬著頭皮去了學校。


妙妙說,她永遠忘不了那個充滿了恥辱的「節日」,忘不了當時老師看她的眼神,和同學們放肆的嘲笑。



雖然她現在工作賺了錢,可以盡情買自己喜歡的小裙子,但她依舊自卑。


每次去相親,她都害怕別人看她的眼神,總覺得是不是自己臉上有髒東西,或是衣服沒整理好,對方是不是正在心裡嘲笑她。


有好感的,她也不敢向前邁出一步,因為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


有人說,「窮養孩子」是為了讓他在童年多吃苦,培養堅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


可是,從小沒有對金錢的支配權,不但容易造成自卑的性格,還有可能因為對金錢的過度渴望,走上錯誤的道路。


本文來源於網絡,好的資源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朗,若您有婚姻情感、親子關係、情緒壓力、個人成長、職場關係、人際關係困擾等問題,歡迎聯繫我們,朗達專業諮詢師團隊將為您排憂解難。

相關焦點

  • 注意!這3種家庭更容易教育出自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
    ,相信沒有人天生自卑,自卑的孩子往往有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第一種家庭:喜歡打擊孩子的家庭父母的打擊,是對孩子最重的一拳第二種家庭:要求孩子懂事的家庭懂事孩子的自卑,都是無聲無息的殊不知,這句話會讓孩子全身透不過氣。一旦孩子的成績下降,或者犯錯誤,爸爸媽媽沒有任何安撫還要多加指責。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就像把自己綁在孩子身上一樣,時時刻刻有兩雙眼睛盯著他,什麼都不敢做錯,這樣的孩子能不自卑嗎?這3種類型的家庭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自卑的種子,生根發芽。
  • 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
    導讀: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種家庭,最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看看你的家庭有沒有中招?
    這幾種家庭,最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看看你的家庭有沒有中招?對孩子而言,家庭是其最好的港灣,父母是其最好的引路人。一個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上、能否充分開發自身的天賦,將來變得有出息,家庭環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身為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孩子是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這4種家庭要注意
    儘管如此,徐熙娣還是對女兒說:「我得提醒你,姨媽買東西給你這件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會發生,你有需要那麼多件衣服嗎,而且你本身的氣質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不要亂買,媽媽曾經也經歷過亂買的階段……」從徐熙娣的話語裡,我看到了滿屏的自卑和不配得感,徐熙娣一直在強調「雖然你的舞蹈得了第一,但買超過200塊的衣服也是不應該的。」
  • 80%的自卑,源自原生家庭
    關於自卑,但凡是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因為每個人都想過更好的生活,成為更好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自卑能夠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要想解決自卑心理,首先要追根溯源,找到自卑的心理根源,那麼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精神分析領域中,首先強調的是原生家庭,那麼先來看看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禮物吧。
  • 男孩性格膽小自卑,原因是家庭環境影響,三類家庭養出自卑孩子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四類家庭容易養自卑的孩子「凱凱,你來表演個節目吧。」歌手葉一茜邀請7歲的男孩凱凱。「不要。」凱凱拒絕了並轉過頭,背對著葉一茜。旁邊的小朋友衝凱凱喊,「上吧,兄弟。」可這個男孩依然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手緊緊地抓著自己的衣角。
  • 父母的這3種「教育方式」,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需要及時糾正
    種「教育方式」,容易養出自卑孩子·打壓式教育有的父母奉行打壓式教育,認為誇獎使人退步,只有批評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壓力,讓孩子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如果自我價值感太低,就容易感到自卑,缺乏競爭精神,對未來感到沒有信心。」這會讓孩子陷入越自卑,自我價值感越低;自我價值感越低,孩子越自卑的死循環當中。
  • 心理學:有這2種原生家庭的人,內心自卑,人際關係不好
    可是很多情況下,問題也是出在這個關係裡,比如我的一個來訪者麗娟(化名),她工作不順,人際關係好,經歷過婚姻失敗,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她缺乏安全感,內心自卑。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了主要問題在她和母親的關係上,小時候她的母親特別沒有安全感,很容易焦慮和抑鬱。
  • 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都源於這4種家庭,看完引人深思!
    不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很容易養出一個自卑的孩子。,經常會跟孩子灌輸勤儉節約的思想:「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你要省著點用知道嗎?」家庭物質條件差,是不會讓孩子感到自卑的,只要家庭保持積極生活的態度,孩子也能自信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 心理學:這3種原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自卑、軟弱,還沒有能力
    生而為人,毫無疑問我們都有自己的父母,並且絕大多數的我們都會在一個叫做家的地方長大,那個地方就叫原生家庭。但是並非每一個父母都是基本合格的,並非所有的原生家庭都是充滿了美好的回憶的。看看哪3種原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自卑、軟弱,並且社會能力相對比較弱:1、經常批評(評判)孩子的原生家庭一個經常被父母評判的孩子是很難獲得自信的,所謂的評判包括了貶低、打擊等,這些對於孩子的評價是很容易讓他們變得自卑,軟弱的。
  • 3種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第2種家庭很常見,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3種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第2種家庭很常見,影響孩子的婚姻觀孩子見證了父母婚姻的不幸,沒有得到應有的關心,也會對父母有怨念,甚至會對婚姻有牴觸,因此情感需求上也得不到滿足,所以說孩子可能會因為原生家庭而感到自卑
  • 這幾類原生家庭中的孩子容易被侵害?
    專家建議:家有未成年人,無論男孩女孩,在這個年齡段就應該把性教育列為日常,這幾種原生家庭中走出來的孩子容易受侵犯?最近鮑某某xing侵養女案已水落石出,作為局外人我們無法判斷,但是近年來兒童xing侵害案件卻越來越多,受害孩子年齡越來越小。
  • 家長們注意啦!這4種家庭育兒,培養出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卑
    經常有人問,我的孩子自卑,不喜歡跟人交流,經常躲起來自己玩,客人來了也不打招呼,該怎麼辦?大家都知道,除了天生的因素外,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個更重要的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始家庭的影響。雷洛育兒研習社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的。據調查,自卑的孩子主要來自這四個家庭。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性因素,也有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加深遠。」自卑,會因成長的不同環境導致,但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在成長過程中,自卑的孩子大多數與原生家庭有關。家庭的氛圍,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都來自下面這幾種家庭,父母們一定要看看,重視起來啦...
  • 注意!最容易自卑的4類孩子
    同時,每個孩子根據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看法不斷的調整自己,最終形成特定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也就是我們說的孩子的性格特徵。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表現的尤其自卑,這源於他感受到了和其他同齡人之間的巨大差距。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可能是先天的缺陷,也可能是後天的教育方式不當。具體來說,無外乎以下4類。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 自卑的學生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如何克服自卑變強大?
    孩子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雖然天生性格不同,但自卑也不是天生的,也是在後天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受影響形成的。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可你知道哪些家庭,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從心理學上來說,父母常常爭吵,或是對孩子家庭暴力,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孩子童年時期的經歷,會成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泰國有個4分鐘的動畫片《父母吵架是孩子的恐怖片》,形象地描述了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
  • 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整天見不到笑臉。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下面將例舉出幾類「不合格」的家長類型,這幾類家長會很難養出幸福的孩子,尤其是第三種,趕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