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講道理越講越不聽話?掌握3R1H原則,才能起到管教的意義

2020-12-13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012字,閱讀時間4分鐘

「我終於沒忍住,今天上午因為吃飯,狠狠地收拾了我娃一頓。」當媽後,一直把自己脾氣控制很好的閨蜜打電話來說。

「孩子怎麼吃飯不乖了嗎?」我感興趣地問道。

「是啊,把飯灑的到處都是,讓他收拾,他還挑釁我!」閨蜜生氣地在電話裡說。

「孩子總要經歷這個階段,你怎麼捨得打他?

「以前一直講道理來著,但是我發現講的道理完全沒用,一日三餐,每餐都是這樣搗亂。」閨蜜嘆口氣說道。

像閨蜜這種在孩子兩歲之前,一直用講道理的方式管教孩子的媽媽不是少數。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能說會道,越來越要求獨立,所犯的錯誤也越來越讓人憤怒時,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意識到「講道理」沒用,而且越講孩子越不聽話!

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始終堅持的理念是「溫和而堅定」。可見選擇溫和的給娃講道理沒錯,但是在講道理的過程中,你做到堅定了嗎?講道理的時候,瞅準時機了嗎?

道理講不好,就會變成「驕縱」

爸爸媽媽們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想營造更為寬鬆的成長環境。在各種科學的育兒理念支撐下,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開始選擇講道理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發現講道理的方式,好像起不到管教孩子的作用。閨蜜甚至說:「我感覺不到三歲的孩子一直在試探我的底線,講道理的時候,他完全聽不進去,還會繼續用搗亂的方式來挑釁我!」

《正面管教》這本書,被很多媽媽所喜愛,並且也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嘗試使用裡面的理念。像閨蜜她們的做法,其實是進入了一個誤區學會了「溫和」,卻沒學會「堅定」。是在變相地向「驕縱型」靠攏。

記得妹妹上早教音樂課時,老師在課前會在教室中間擺放一面小鼓。每次都有一個小男孩會站在鼓上面跳,其他孩子完全沒辦法拍

他媽媽則笑意盈盈地說:「你這種玩法很有創意啊!你看小朋友都是用手拍的,你也試試?」然後嘗試把娃從抱下來,但孩子馬上又會站上去。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驕縱型」即為我們沒有規則,我相信我們愛對方,並且會幸福,我相信你以後會選擇自己的規則。

這不就是印證了那位媽媽管教孩子的方式嗎?試問,三歲的孩子如果在早期沒有樹立規矩感,他日後選擇的規則會正確嗎?

不分場合的講道理

講道理的管教方式,對於父母來說,比較考驗自己的情緒忍耐能力。而對於孩子來說,是好接受的,因為他不會因為犯錯誤而受到任何懲罰。那麼上面提到的「驕縱」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是不分場合的講道理。

比如當孩子要買玩具不得的時候,就會開始哭鬧找事。此時父母總是極力地想要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冷靜下來。我想很多家長都嘗試過這種方法,但最終的結果卻差強人意。因為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孩子哭鬧得更加厲害。這是為什麼?

仔細想想給娃講道理的時候,我們都會說些什麼:

「這個玩具家裡有一樣的,不能買。」

「我們今天錢沒帶夠,買不了。」

「你這樣哭不聽話哦,都說好了不買玩具。」

「別哭了,你看你哭成大花貓,大家都會笑話你的。」

「... ...」

這些道理,在孩子聽來都是在責怪他或者告訴他無法買到心儀的玩具,他怎麼會因為這些所謂的道理而停止哭鬧呢?這是因為父母選擇了不合適的場合進行講道理,也許等孩子情緒冷靜下來之後,再分析所發生的事情,孩子會更好接受一些。

講道理試試3R1H原則

道理不是不能講,但是要講得有套路,讓孩子真正明白「道理」的含義是什麼,才能起到真正的管教作用。父母給孩子講道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通過道理改變某種不好的行為。但是家長們常常忘記了在講道理的時候要「堅定」。而在《正面管教》中,就提到了關注於解決問題的3R1H原則,分享給各位家長一起學習。

A.相關的(Related):是指後果必須與行為相關。當孩子犯錯誤後,他要承擔與他行為相關的後果。比如吃飯灑了一地,他需要收拾乾淨地板才能去做別的事情。

B.尊重的(Respectful):是指後果不能包含責難、羞辱或者痛苦要和善而堅定。換言之,當孩子承擔後果的時候,父母監督他有效地執行就好。不要再進行人身攻擊,說類似:「看你糟蹋的到處都是,你怎麼這麼髒?真是讓人討厭至極!」

C.合理的(Reasonable):是指後果無論從孩子還是大人來看都是合理的,不能借題發揮。吃飯灑地上,收拾乾淨是對他的懲罰。如果繼續剝奪孩子玩積木,看電視的權利,就屬於借題發揮。

D.有幫助的(Helpful):承擔後果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在後果中,孩子能夠學到如何解決問題。吃飯灑地上是不正確的行為,清掃乾淨是在替自己的不良行為埋單。下次吃飯的時候要注意好好吃飯,做到不灑飯。這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

Ps:在最後一點上,大部分家長的認識都是:打掃衛生是為了懲罰孩子。基於這種出發點,在孩子看來,這是在讓自己因為問題付出代價,並不知道能從中學到什麼?

想要了解更多管教方面的知識,建議大家可以入手一本《正面管教》,它是我育兒路上的一位「好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站在孩子角度幫助我們理性解決可能會出現的育兒問題。我想沒有哪對父母願意打罵自己的孩子,如果可以溫和管教,誰又願意採取暴力的方式呢?

該書作者是7位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22個孩子的奶奶/外祖母,在育兒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富。現在推出的修訂版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的刪改,與時俱進,讓育兒不再落後,原價38,點擊上方連結現在限時折扣僅需23.8就能帶回家喲!

凌晨媽媽來叨叨:

講道理的育兒方式,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以及親子關係的培養都是有好處的。但講道理不意味著不懲罰,相反,講道理的前提是孩子明白什麼是規則。這樣你的道理孩子才能聽懂,才能執行,才能改正。你說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孩子聽爸爸的話卻不聽媽媽說?心理學「超限反應」給出解釋

強勢媽媽養不出自信的娃,從《隱秘的角落》看如何教育孩子

別盲目進行吃苦教育,教導重視這「四力」,才是真正愛孩子

相關焦點

  • 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正面管教》:試試3R1H原則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能說會道,越來越要求獨立,所犯的錯誤也越來越讓人憤怒時,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意識到「講道理」沒用,而且越講孩子越不聽話!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始終堅持的理念是「溫和而堅定」。可見選擇溫和的給娃講道理沒錯,但是在講道理的過程中,你做到堅定了嗎?
  • 為什麼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一位家長朋友說,當她在沒有孩子之前特別不理解那些打罵孩子的行為,成年人用武力徵服孩子是無能的表現。如今當她有了兒子之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靠講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忍不住動手打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她發現自己的方法越來越不可行,耐心也越來越少,正在逐漸變成自己討厭的那類人。
  • 為什麼越嚴厲的管教,孩子越不聽?家長做到這4點才能事半功倍!
    張姐吐槽自家孩子特別不聽話,常常拿父母的話當耳旁風。張姐本來想和孩子好好地講道理,但是看到孩子完全不要聽的樣子就難免要發火,最後講道理也變成了指責訓斥或者是胖揍一頓。這讓張姐很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天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張姐收拾完家務發現孩子的作業進展緩慢,於是張姐便催促了孩子幾遍「不許寫作業的時候吃水果!」「不許不專心!」
  • 父母越講理,孩子越「不聽話」?對孩子講道理,也是一種家暴
    做人要講道理,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做人原則之一,那些無理取鬧、不講道理的人,必然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可,在社會上自然也會受到更多的排斥。但是講道理也要分情況而定,特別對孩子更是如此,因為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越講道理,孩子越是不聽話。上小學的磊磊最近迷上了電子產品,之前父母為了讓他愛上學習,特地幫他買了一個平板。
  • 紐奶樂|為什麼家長越講道理,小孩子就越不聽話呢?
    其實,紐奶樂嬰幼兒奶粉想先確認一點,我們認為的「聽話」,不是「毫無思考地聽從大人的話」,而是一種「容易溝通的狀態」。因為首先我們要知道,容易溝通的孩子,其實是帶著自己的思考和邏輯,且具有相應的同理心。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圍繞著「愛與接納」這個根基來談「聽話」的。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講錯了方法,再好的道理也沒用
    老話說得好,孩子越小越好管教,在孩子還沒有養成各種生活習慣,思想還沒有任何條框的時候,接受外界的影響會越大,家長的教育也會最直接。有很多家長從小就跟孩子灌輸各種生活習慣、社會規則、日常知識、還有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具體場景,一定會抓住機會好好教育孩子一番,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家長正在通過不停的給孩子講道理來教育孩子,好像給孩子講道理成了唯一的家庭教育方式。
  •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你錯在這兒了!
    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我讓她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她講了這樣一件事。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關鍵是怎麼讓孩子認可
    在孩子的教育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強調尊重孩子,強調與孩子平等對話,反對打罵孩子,很多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生活中,改變打罵模式,採用與孩子講大道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並自認為很尊重孩子。事與願違的是,不少家長發現,越與孩子講大道理,孩子反而越不聽話。
  • 家長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很少有小孩子認同父母跟他講道理是愛他的表現,要知道孩子最討厭父母長篇大論了。如果一天到晚跟孩子講道理,其實就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個不對等的角色上。我問她,你可以試試減少自己跟女兒講道理、說教的次數嗎?「那怎麼可以?!」她很激動地說。「不給她講清楚道理她犯了錯不需要糾正教導嗎?」
  • 家長越愛講道理,孩子會越聽話嗎?答案可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
    家長越愛講道理,孩子是越聽話還是越不聽話,要看你講道理的方式,以及孩子聽沒聽懂你的道理。今天我還根據「兒童道德觀發展的五個階段補充一點:不同階段的孩子,認知水平不一樣,能聽懂的道理也不一樣。所以我接下來就說說,在孩子不同年齡該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以及可以期待收穫一個怎樣的結果,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 「不講道理」的管教方式,你敢試試嗎?
    你不禁疑惑,為什麼我不打不罵,這樣尊重孩子,苦口婆心跟他講道理,他還是不明白,絲毫不改?難道我說的有什麼問題嗎?你講的道理或許是正確的,但是用講道理的方式管教孩子,既不科學也不明智,況且還沒有實質的效果。
  •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你已經高中了,一定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不然將來進了社會就會吃苦了。」 「一定要早睡早起,熬夜對身體不好,將來老了都是病。」 「我們說這些話有道理的,都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你就明白了。」
  • 父母越愛講道理,孩子越不聽?「魚缸法則」幫你打破親子溝通壁壘
    執筆:周瑤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中國家長面臨淘氣不聽話的孩子有兩招,一是打罵,二是講道理,講道理的家長嫌棄打罵太過於粗俗,於是總是反覆灌輸各種大道理給孩子,卻想不到,越講這些話孩子越不聽話為什麼中國父母愛講道理?調查顯示,25.8%的學生認為自己父母愛講大道理,實在是很嘮叨,因此不願意和他們過多交流。
  • 「低層次」的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會這樣做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家孩子不聽話,自家孩子太叛逆等等,而且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們總是會遇到難題。比如:越是讓他們洗手吃飯,他們反而坐在那裡不動彈,越是說天氣太冷要穿衣服多一點,他們反而會把薄的衣服穿在身上。反正父母越和孩子講道理,他們越逆反,有的甚至直接公然和父母對抗,玩起了離家出走。
  • 不要和這種人講道理,越講道理,越講不清道理
    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一、這世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和無賴之人講道理。無賴之人從來都喜歡無理取鬧,無論跟他們說多少道理,他們都無道理可言。有兩個人吵了一天,一人說3×7=21,另一個人說3×7=24,相爭不下告到縣衙。縣官聽罷,說:"把說三七二十一的那個人拖出去打二十板!"那人叫屈:"明明是他蠢,為何要打我?"縣官說:"跟三七二十四的人能吵上一天,還說你不蠢?不打你打誰?"
  • 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會收穫一個更不聽話的孩子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並支持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很多人所推崇。但很多人也發現了,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其實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母親,七歲的女兒非常叛逆,最喜歡跟母親對著幹。
  • 叛逆期的孩子越管教越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這讓他非常的窩火,但又不知道要如何教育。1、家長過度管教的反彈。部分家長總是會過度的管教孩子,在他們的價值觀裡,只有把孩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管教他,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發展,然而實際確實過度的管教只會使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這種管教就像是彈簧,你壓得越狠反彈的就會越強烈,所以叛逆自然會出現。
  • 父母越管教,孩子越不聽話行為越出格,原來家長們忽視了這個原因
    這就是強烈焦慮引發的不聽管教。1、單純的呵斥、制止和管教不管用碰到孩子這樣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呵斥、打壓,可能一時起作用了,但是長期不管用,孩子還會屢屢在犯。3、教會孩子一些應對焦慮的工具和方法比如讓孩子學會問題的時候,通過深呼吸或數數等方法,讓自己放鬆和冷靜下來;學會表達焦慮,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講出來,這樣就不會一直積壓在心中,引發更大的火山爆發
  • 孩子犯錯後,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只有低層次父母會給孩子講道理
    案例:小芳最近總是抱怨,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好管教了,因為孩子是小芳辛苦懷胎十月生下的,所以很寶貝他,但是孩子很不聽話,小芳認為打孩子會激化親子間的矛盾,所以每次在孩子犯錯的是候,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講道理,希望孩子能夠聽懂並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