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管教,孩子越不聽話行為越出格,原來家長們忽視了這個原因

2020-10-03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我原先的一個學生,家長突然來造訪了。原來孩子在學校到碰到了大問題。

這是一個11歲的男孩,有一天,一個同學說的話讓他很不高興,他直接推了一下對方,對方也不甘示弱,兩個人扭打在了一起。被老師拉到校長室接受批評,結果他瘋狂地踢了校長,從校門口逃走了。

這是非常嚴重的不良行為,讓他媽媽嚇壞了。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孩子一直是非常頑皮的,雖然帶起來特別辛苦,前幾年還好,孩子小,還罩得住。現在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媽媽有點搞不定了,身邊又沒有親人可以相助,非常的擔心和焦慮。

為什麼孩子會在學校裡有如此出格的不良行為呢?

難道是孩子太壞了?具有攻擊性人格?

通過我跟孩子的接觸,感覺孩子內心是非常焦慮的,他不能容忍任何批評,當別人說出讓他不高興的話,他就馬上動怒。了解他的生長環境,孩子爸爸是一個大貨車司機,性格比較暴躁,小的時候,動不動就揍孩子一頓,在孩子5歲的時候,孩子爸爸不幸出車禍去世了。孩子的性格像爸爸,比較急躁。同時我還了解一個細節,孩子開口說話比較晚,所以在表達上一直是不擅長的。

這就是強烈焦慮引發的不聽管教。

焦慮有時候會以各種令人驚訝的方式表現出來

有些孩子表現出的焦慮情緒會因某些情況而退縮,但有些人卻以更強烈的反應以擺脫不舒服的狀況。這種無法控制的行為通常被誤解為憤怒或攻擊性行為。還有可能會因為孩子無法表達出自己的焦慮,由於一些突發事件激發了孩子的對立或攻擊性行為。

焦慮在學校環境中還會引發許多容易被誤解為多動症或挑釁行為的症狀。因為孩子的行為舉止是帶有攻擊性的,是外顯的行為,是我們第一時間捕捉到的信息。而我們往往在第一時間被他們的行為惹火,無暇顧及孩子的內在出發點。

它的發生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麼是看起來具有破壞性的焦慮,要麼是與破壞性行為並存的焦慮。

不要將焦慮症與多動症混淆

這類孩子在學校會過得很不愉快,會遭遇更多問題,比如不專心,一直坐不住,問很多問題,經常去洗手間,打擾別的孩子學習,不遵守紀律。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孩子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多動症,但通常很可能是焦慮症。

那麼如何處理孩子的焦慮性攻擊行為呢?

1、單純的呵斥、制止和管教不管用

碰到孩子這樣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呵斥、打壓,可能一時起作用了,但是長期不管用,孩子還會屢屢在犯。有些孩子很有可能還會變本加厲,攻擊性行為更頻繁了。

2、要從根源解決問題

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焦慮的原因,從源頭去解決。就像開頭的那個孩子一樣的,內心是非常焦慮的。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如此焦慮呢?家庭環境、性格、成長的煩惱、愛的缺失……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同時觀察孩子的平常表現,推斷出原因,然後想方法去調整。

3、教會孩子一些應對焦慮的工具和方法

比如讓孩子學會問題的時候,通過深呼吸或數數等方法,讓自己放鬆和冷靜下來;學會表達焦慮,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講出來,這樣就不會一直積壓在心中,引發更大的火山爆發;平時多給孩子釋放壓力和焦慮的方法:擊打拳擊袋、跑步、騎車等。

【同時也可以根據我的兒童正念冥想方法,讓孩子學會解壓和放鬆】

孩子不聽管教的背後常常有一顆焦慮和敏感的心,很容易被我們忽視,讓我們誤解孩子。如果忽視這個原因,那麼很有可能會父母越管教,孩子越不聽話,行為越出格。家長,你了解了嗎?

我是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及兒童正念教養專家,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致力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嚴厲的管教,孩子越不聽?家長做到這4點才能事半功倍!
    沒想到孩子聽到後特別的不耐煩,倒先發起脾氣來,「媽媽,你能不嘮叨了嗎?我好煩啊!」張姐一聽孩子這麼說,更加的生氣了。於是開啟了訓斥模式,結果孩子把作業一推表示自己不做了,連上學也不想去上了。面對孩子的不配合,張姐很困惑,為什麼孩子越管越不聽話呢?
  • 叛逆期的孩子越管教越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所以家長與其想辦法壓制孩子的叛逆不如主動去尋找孩子叛逆的原因,孩子為什麼叛逆?彭老師在這裡給出了兩點建議。1、家長過度管教的反彈。部分家長總是會過度的管教孩子,在他們的價值觀裡,只有把孩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管教他,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發展,然而實際確實過度的管教只會使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 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
    導讀: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看看專家怎麼說
    01.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很多學齡前兒童,大多,聰明伶俐,十分招人喜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們紛紛表示沒有小時候那麼聽話了,特別是一提到看電視和手機遊戲,就會跟著父母對著幹。 父母們常抱怨,孩子也越長大,越調皮霸道,就是喜歡跟著家長對著幹,越不讓他幹什麼,他偏要去幹,許多家長,面對著這樣的孩子也都是束手無策。
  • 你越管孩子越不聽話!育兒專家:家長學會4招,孩子乖乖聽話
    但當孩子長大到4、5歲時,畫風突然改變,與原來的思想完全不同:孩子變得越來越調皮,搗蛋,還學會了回嘴,脾氣像一頭「倔強的小驢」。然而,父母越管教,孩子就越不聽話!這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那麼,今天小編就給父母點建議,學會這4招,孩子乖乖學好。
  • 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正面管教》:試試3R1H原則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能說會道,越來越要求獨立,所犯的錯誤也越來越讓人憤怒時,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意識到「講道理」沒用,而且越講孩子越不聽話!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始終堅持的理念是「溫和而堅定」。可見選擇溫和的給娃講道理沒錯,但是在講道理的過程中,你做到堅定了嗎?
  • 父母管教越嚴厲,孩子越容易「出圈」,界限比懲罰更有效
    上網課的這段時間裡,常常聽說有孩子邊玩遊戲邊上課,還花父母的錢買道具。其實,他們的父母管教不是不嚴厲,可是似乎越嚴厲,孩子越各種「出格」。我就曾聽一位專車司機說,他孩子因為玩手機,被媽媽用皮帶抽的身上一條一條的傷,可孩子卻半夜起來偷媽媽的手機玩,還用媽媽的指紋付款買道具,花掉了幾千塊。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家長應該知道的3點原因
    今天給大家討論的是,讓父母又擔心又生氣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比如你讓孩子去收拾一個東西 ,好像一副都不關他的事一樣,一動也不動。問他一個問題,孩子有時也不理會。這些現象真的讓爸媽很生氣而且苦惱。那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長大不是應該更懂事嗎?我們來看一下以下3個原因。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這時候孩子甚至會忘記自己做錯的事情,反而感覺是家長的不對,至少他們不應該這麼吼自己,於是孩子就會被各種不滿和牴觸情緒包圍,此時他們會和家長對著幹也就不奇怪。而家長越吼,孩子越叛逆,多半就是這幾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說家長想要讓孩子糾正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單單靠「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 為啥孩子越管越壞?錯誤的管教方法,很多父母卻還在用
    當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通過責罵的方式來威脅孩子,比如說最多家長說的一句話就是比如說,如果孩子不小心把自己的碗打碎在了地上,有一些父母的反應,就是立刻責怪孩子沒有把碗拿穩,其實父母們在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應該考慮的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把碗打碎了呢?或許是不是碗太燙了,或者說地板太滑導致孩子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所以把手上的東西丟了出去?
  • 越嚴厲的父母越無能,還會傷害孩子的這個重要能力.
    ……慢吞吞的孩子磨人,不會只在你家上演,這也是別人家要念的經,還是學校老師天天都要面臨的例行公事。家長往往會通過嚴厲地督促,來激勵那些拖延的孩子,以此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然而事實卻是:孩子越拖,家長便越急;家長越催,孩子越拖,陷入惡性循環。為了讓孩子做好一點小事,很多家庭每天都要經歷這樣一番「雞飛狗跳」。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背後原因太扎心!當家長的一定要看
    吼孩子這事兒,就和人擠痘痘一樣,都是「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玩笑歸玩笑,但父母喜歡用吼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卻是實在是不應該,很多父母吼孩子,是想通過吼叫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氣了,從而乖乖聽話。可最終卻發現,我們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 父母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超限效應:你觸碰到了孩子的忍耐極限
    閨蜜打電話和我哭訴,她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管教自己8歲的兒子,她說每次發現兒子犯錯,她只是簡單的囉嗦了兩句,孩子就開始反抗,甚至有時候多和孩子說兩句話他就嫌囉嗦。閨蜜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兒子竟然開始學著頂撞自己,而閨蜜也發現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甚至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像我閨蜜一樣,他們發現越是說教越讓孩子有反感,而有一位心理學家也曾對小學的孩子做過一個實驗,但問及孩子最不喜歡家長的行為時,有80%的孩子寫道討厭父母的嘮叨。
  • 孩子不服管教,越罵越不聽話,和這點直接相關,學學「低聲教育」
    很多人會發現,文化水平越低的父母說話的聲音越大,教育水平高的家長與子女交流時就越冷靜,即使孩子犯了大錯,這些家長處理起來也會有條不紊,不會慌張。家長們知道生氣不能解決問題,但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總是顯得焦慮不安,而有些孩子父母越批評越不聽話。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徵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 因此,父母不用太焦慮,更不宜與叛逆的孩子針尖對麥芒。只要認真分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式,就可以從容應對。
  • 為什麼越禁止,孩子越喜歡做,真相扎心了
    到最後我們發現這個真相:大人越禁止,孩子越想要。才能引導他做出爸媽想要的行為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家長不要抓著不放,一味地逼著孩子去改,要求他聽話。因為孩子會聽父母的安排,這符合父母的期待。但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行為期望不可能總是能保持一致。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由我們帶來這個世上,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能代表他們。等孩子有了自己想法後,自我意識覺醒後,就會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走。
  • 給娃講道理越講越不聽話?掌握3R1H原則,才能起到管教的意義
    像閨蜜這種在孩子兩歲之前,一直用講道理的方式管教孩子的媽媽不是少數。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能說會道,越來越要求獨立,所犯的錯誤也越來越讓人憤怒時,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意識到「講道理」沒用,而且越講孩子越不聽話!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始終堅持的理念是「溫和而堅定」。
  •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越讓人操心?
    教育的目標有千萬種,也許最差的一種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乖」孩子了……一、「乖」會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 為什麼你的孩子越打越不聽話?
    你的孩子,為什麼越打越不聽話?當你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到底獲得了什麼感受?她幾乎為孩子付出全部的精力,孩子卻叫她「滅絕師太」、「母老虎」,甚至不想叫她媽媽!原來洋洋總喜歡打孩子,不吃飯,打!不睡覺,打!不寫作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