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服管教,越罵越不聽話,和這點直接相關,學學「低聲教育」

2020-12-24 默克會家居

很多人會發現,文化水平越低的父母說話的聲音越大,教育水平高的家長與子女交流時就越冷靜,即使孩子犯了大錯,這些家長處理起來也會有條不紊,不會慌張。

家長們知道生氣不能解決問題,但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總是顯得焦慮不安,而有些孩子父母越批評越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和家長這幾種說話方式有關係

命令式語氣說話有些家長在和子女交流時,說話時用命令的語氣,讓孩子這樣做或那樣做,而不是與他們平等溝通。

這是因為父母沒有擺正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品。而這種命令式的說話語氣會使孩子的情緒不好。孩子長大後,逆反心理就更嚴重了,想要無視父母的話,違抗命令,越來越不聽話。

總是對其指責辱罵雖然父母是成年人,但感情會變得激動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父母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

這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有些孩子因此就脾氣暴躁,容易生氣,父母和孩子難以達成一致,一個說往東,一個偏偏要往西,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

「低聲教育」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教育方式。西方心理學家研究了人說話時的聲調,發現人們聽不同聲調的話語時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時使用「低聲教育」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低聲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平穩情緒低聲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加理性,情緒的激動也會更平穩,很多孩子在叛逆期會有牴觸和叛逆的心理,低聲放鬆孩子的心理防線,因此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更容易。

有些家長認為與孩子溝通有困難,不管自己說什麼,孩子都聽不見,持懷疑態度,這就是孩子心理防線太強的原因。

利於性格培養大家都喜歡性格好的孩子。和人相處的時候,發現對方性格很不好,很極端,所有人都會覺得這是一件麻煩事。

有些人會發現孩子的性格和家長相似,孩子脾氣暴躁,容易生氣,他的父母肯定也有這種性格。

低聲教育對培養孩子的性格非常有益。大聲說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另外,讓孩子失去理智,低聲可以安撫孩子,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冷靜,遇事也不會太慌張。

懂得互相尊重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失誤時要是非常憤怒,和孩子溝通時也很激動的話,是不對做法。其實,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不管事情有多大,都應該要很好地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完全尊重子女。因為在父母的心理中,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聽自己的話,所以面對孩子的失誤時會很生氣。

但是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應該受到尊重,低聲說話是尊重的表現,這樣孩子們就會懂得尊重別人。

家長們想通過「低聲教育」來引導孩子,方法其實很簡單。最重要的是,要降低聲音,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注意說話時的態度。

關於低聲教育,家長應該學會哪些方法?

降低聲調要想學習低聲教育,首先要降低自己的聲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話聲會無意識地擴大。特別是孩子做錯事不聽話的時候,更是對孩子大喊大叫。

其實教育孩子,光是說話聲大是沒有什麼用,反而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使他們什麼話也聽不進。相反,說話時聲調降低,對於孩子來說也更容易接受,對話的效率也會提高。

要坐下來談話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兩個人站著爭吵、互罵。如果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也是如此,孩子不會信服父母,也會出現厭惡的感情。

這時候,就算你和孩子說再多,講再多道理,孩子們也聽不見,在他們來說看來,只是一種噪音。因此,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時,不要把問題看得太嚴重,要與子女面對面坐著交談,讓氛圍放鬆下來。

說話注意措辭人在感情非常憤怒的時候罵人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必須注意自己的措辭,不要說粗話。

父母無意中說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罵人不僅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對孩子心靈的打擊。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所以要特別注意言行,這在無形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這種期盼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犯錯誤靠辱罵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每個孩子都會有長大的那一天,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平等尊重才會解決問題。趁著孩子年齡小,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會讓孩子成長的更健康。

如果缺乏相關的孩子教育知識,又不知道去哪裡獲取科學的方法,如果也正好在尋找書籍學習的話,那這套教育孩子的書籍就是不二之選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多是孩子方面的,家長方面的引導更是不容忽視。

一整套書有精裝全五冊,是專門為家長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而寫的,被稱為父母必讀的育兒書籍套裝。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總是感到力不從心,但是這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家長全面的梳理問題,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

一、《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二、《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三、《正面管教: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

四、《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五、《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書的內容注重實操,不講空話,結合了上千個真實案例展開討論,父母應該做什麼,孩子應該做什麼,一目了然。讀完後你能學到很多實操方法,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家庭教育工具書。

讓孩子學會尊重,學會感恩的同時,家長也能夠學會如何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問題,真正的走進孩子內心。

通過這套書,家長能清楚的知道,教育孩子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和策略。

不會摸著石頭過河,模稜兩可,耽誤孩子,耽誤家庭。

一整套五本書,原價將近兩百,這裡只要99.9元

不過一頓飯錢,收穫的卻是豐富的有關孩子教育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做為父母,和孩子其實是平等的,應該正確地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我們也才能夠更省心。

你會注意與孩子說話的語氣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嚴厲的管教,孩子越不聽?家長做到這4點才能事半功倍!
    沒想到孩子聽到後特別的不耐煩,倒先發起脾氣來,「媽媽,你能不嘮叨了嗎?我好煩啊!」張姐一聽孩子這麼說,更加的生氣了。於是開啟了訓斥模式,結果孩子把作業一推表示自己不做了,連上學也不想去上了。面對孩子的不配合,張姐很困惑,為什麼孩子越管越不聽話呢?
  • ​孩子不聽話,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
    這麼做就錯了,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而且經常命令孩子,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將來想聽話都難,你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一、低聲教育會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孩子慢慢放鬆,有利於家長和孩子正常交流,容易溝通,反之家長情緒激動,孩子會更加激動,遇強則強,這樣的話,怎麼教育呢?
  • 低聲教育是種智慧,教育孩子時用低聲調,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從張先生的故事當中看到張先生脾氣太火爆了,小智也有做錯的地方,但大聲吼叫除了嚇到孩子,讓孩子有陰影之外沒什麼實際好處。孩子是因為害怕你而不去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才不去做這件事情。生活中的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說不聽的時候也大部分都是大聲罵孩子,為什麼家長都習慣了使用「吼叫教育」這種解決方式?
  • 教育孩子全靠「大聲吼」?試試「低聲」教育,讓管教有效又簡單
    除了做作業這件事之外,有很多父母只要在面臨孩子出現問題時,他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或者無需思考立即會作出的行為,往往都是對孩子進行各種大聲吼罵。這些父母們總是在期待自己能夠用吼罵的方式讓孩子「聽話」,然而現實卻是孩子們雖然在被吼罵的當下能夠聽話,而過段時間之後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而且用「大聲吼罵」的方式也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果。
  • 大聲指責本質是一種語言暴力,試試「低聲教育」,孩子更聽話
    雖然實行的都是單方面的管制,但是父母的態度往往是孩子回應的關鍵。一般來說,當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的音量越大,孩子反而越不聽話,因為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暴力」,而人天生不會屈從與暴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家長越大聲,孩子越叛逆、越不聽話的原因。
  • 家長越大聲,孩子越不聽話,「低聲教育」了解一下
    當人們比較憤怒時總是喜歡用大聲的語氣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憤怒,並且想通過這種憤怒的聲音,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可是這樣做並不會像家長想的那麼簡單,孩子不僅不會聽話,反之會更加叛逆。 前兩天和甜甜一起逛公園,甜甜對我說:我發現每次對孩子大聲說話時,孩子都不會去聽從我的意見,反之,如果我輕聲和氣的和孩子說話,他卻會表現的非常配合。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這時候孩子甚至會忘記自己做錯的事情,反而感覺是家長的不對,至少他們不應該這麼吼自己,於是孩子就會被各種不滿和牴觸情緒包圍,此時他們會和家長對著幹也就不奇怪。而家長越吼,孩子越叛逆,多半就是這幾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說家長想要讓孩子糾正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單單靠「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 家長越大聲,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要了解一下「低聲教育」
    ,只有家長改變高聲教育,用低聲教育的方式溫柔的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跟家長一條心。所謂的低聲教育,並不是指說話的方式放低聲音溫溫柔柔的就可以,而是指方法和態度上的轉變,不論面對孩子們的事情都不能意氣用事,上來就對著孩子大喊大叫的,而是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去面對他們。要做到這個樣子,其實是很難的。
  • 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父母要利用魚缸法則教育孩子
    這個話題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我該怎麼辦?這位媽媽表示道:她的兒子小時候明明很聽話,她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這麼乖的孩子,為什麼長大後,卻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服管教。她不讓兒子做的,兒子偏要去做,每天放學都不願意好好寫作,她催促得多了,兒子就會對她發脾氣。
  • 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正面管教》:試試3R1H原則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能說會道,越來越要求獨立,所犯的錯誤也越來越讓人憤怒時,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意識到「講道理」沒用,而且越講孩子越不聽話!在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始終堅持的理念是「溫和而堅定」。可見選擇溫和的給娃講道理沒錯,但是在講道理的過程中,你做到堅定了嗎?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很多人會發現,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說話更大聲,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更冷靜。這樣的父母說話有條理,不慌不躁,即使孩子犯了大錯誤。父母知道憤怒不能解決問題,但當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時,他們總是顯得焦慮。對一些孩子來說,父母越挑剔,他們就越不聽話。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論做了什麼,別人都會順從,從而變得自私、蠻橫。當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嚴重,父母想管教時,孩子已經養成不良習慣,自然會出現不服管和與父母對抗的狀況。 建議 首先,對孩子要關愛,但不能溺愛,父母不可以無限制地縱容孩子。
  • 父母越管教,孩子越不聽話行為越出格,原來家長們忽視了這個原因
    ,一個同學說的話讓他很不高興,他直接推了一下對方,對方也不甘示弱,兩個人扭打在了一起。這是非常嚴重的不良行為,讓他媽媽嚇壞了。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孩子一直是非常頑皮的,雖然帶起來特別辛苦,前幾年還好,孩子小,還罩得住。現在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媽媽有點搞不定了,身邊又沒有親人可以相助,非常的擔心和焦慮。
  • 你越催,越罵,孩子越叛逆!用這1招,專治青春期孩子不服管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會發現,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家長什麼都想管,而孩子什麼都不服管。
  • 孩子不聽話總靠吼?家長可嘗試「低聲教育」,說比吼更有效
    ,孩子這才不哭,願意跟著媽媽走。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是會很調皮並且不聽話,孩子考試不理想、不好好吃飯、頂嘴、看太久時間的電視等等,父母都會用大吼大叫來批評孩子。有時候父母應為自己工作壓力,也會提高自己的音量來教育孩子。如果還有父母還在這麼做,那一定要改變這樣的方式,因為大吼大叫是以教育之名行傷害之事。孩子長期生活在&34;的環境下,智力、語言的發展都會受到阻礙。
  •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看看專家怎麼說
    01.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很多學齡前兒童,大多,聰明伶俐,十分招人喜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們紛紛表示沒有小時候那麼聽話了,特別是一提到看電視和手機遊戲,就會跟著父母對著幹。難道孩子真的是越長大越不聽話了嗎?
  • 叛逆期的孩子越管教越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彭老師在和這位父親聊天的途中得知,他發現孩子最近總是非常的叛逆,不論自己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孩子統統都會拒絕,而那些自己明令禁止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非偏偏要接觸,而且還堂而皇之地呈現在自己跟前,這讓他很生氣。這位父親也知道,如果一直放任孩子不管的話,那麼這肯定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他從網上搜查關於教育叛逆孩子的文章。
  • 神奇的「低聲教育」,竟藏著讓孩子聽話的秘密?
    因為雄赳赳不喜歡寫字,劉璇很生氣,但王弢沒有用吼叫教育孩子,而是巧妙運用了「低聲教育」,從而達到讓孩子寫字的目的。她用一個學名為不求人的撓癢工具,一個「不求人幫你寫字」的話題勾起孩子的好奇心。神奇的「低聲教育」,究竟藏著什麼讓孩子聽話的秘密?
  • 孩子不聽話,多半與家長說話態度有關,學會「低聲教育」很關鍵
    面對孩子犯錯,家長心裡會很焦慮,忍不住吼叫是正常的情況,可你也能發現,你越批評孩子,孩子越是不聽話。父母的這三種聲音,與孩子不聽話有很大關係第一, 用命令的聲音來控制有的家長比較強勢,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帶著命令的口味,這會讓孩子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雙方處於不對等的地位。
  • 低聲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做好這3點就很不錯了
    低聲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做好這3點就很不錯了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經常會覺得有些束手無策,有的時候不管怎麼管教孩子,孩子總是不聽話,甚至都不會理你,有的時候利用說教的方式也不行,甚至對著孩子大喊大叫效果也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