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時,生活中有兩類家長的不同表現,一類家人只會歇斯底裡得吼叫,其實孩子犯的錯很小,都有點不值得一提,另一類家長語速和平常一樣,說話非常鎮定,不管孩子犯錯的大小,都是如此,鎮定自若,處變不驚。
兩類不同家長的表現,對孩子的影響也大有不同,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都和家長的說話方式有很大關係。
很多家長習慣性這麼做:
1、常常否定孩子
有的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優秀,當孩子做對的時候,家長不會肯定、鼓勵孩子,當孩子做錯的時候,家長只會指責孩子。
長此以往,孩子會自認為很差勁,對自己失去信心,本來能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今後遇到事情只會選擇退縮,形成了自卑心理,所以經常否定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
2、常常命令孩子
有的家長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從來不和孩子好好交流,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創造的,有權這麼做。
這麼做就錯了,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而且經常命令孩子,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將來想聽話都難,你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3、常常指責孩子辱罵孩子
成人都有出錯的時候,何況是孩子,更是頻頻出錯,可能正好遇到家長情緒不好的時候,有的家長控制不好情緒,就會藉機發揮,對孩子肆意吼叫,還會大打出手,真是太不理智了。
經常這麼做,對孩子是一種傷害,會產生心理陰影,一輩子都揮之不去,而且孩子也會變得性格暴躁,等孩子慢慢長大,想要孩子聽話就更難了。
孩子不聽話,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
平常成人間說話時,誰也不想聽到對方聲音提高八度,一般這樣的時候,要麼不歡而散,要麼吵起架來,所以面對孩子時,聲音的高低很重要,想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學會「低聲教育」,這樣孩子更好接受家長傳遞來的信息。
低聲教育對孩子有好處,家長們要懂得!
一、低聲教育會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孩子慢慢放鬆,有利於家長和孩子正常交流,容易溝通,反之家長情緒激動,孩子會更加激動,遇強則強,這樣的話,怎麼教育呢?
二、低聲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好性格,當家長性格好,孩子的性格也不會差,反之家長的性格不好,容易激動暴躁,孩子也會這樣,所以低聲教育有利於性格培養,而且不大聲說話,家長的頭腦更加清醒,教育孩子更順暢。
三、低聲教育讓家長和孩子更加親近,懂得互相尊重。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別覺得自己的孩子可以罵可以打,低聲調教育孩子,孩子也能學會怎麼尊重別人。
家長學會低聲教育,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放低聲音,注意措辭,不過低聲教育,並不是對孩子低聲下氣,而是要和孩子平等溝通,當自己情緒不好,又遇到孩子犯錯時,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聲調別太高,這麼做更有利於教育孩子,而且家長和孩子都輕鬆。
不知道你平常和孩子說話習慣用哪種語氣呢?如果已經察覺到不好,快及時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