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養出自信的孩子,家長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的未來

2020-09-20 北京羅蘭數位音樂教育

曾經有一位姑娘,講了自己的經歷:

「從小,我就習慣了爸爸的高嗓門。他無論和誰說話,都是大眼睛一瞪,聲如銅鈴。

伯父和人說話也是,貌似天生的大嗓門,用我媽媽的話來說,這哥倆和人說話,永遠像是在吵架,就不能聲音小點,慢慢的,清楚地說嗎?

到後來我長大,嫁人,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公公婆婆之間的說話方式很有意思。

他們從來沒有大聲說過話,日常間的柴米油鹽,都是慢慢的,和和氣氣地說。

我才明白,正常的說話方式就應該是這樣的。

又聯想到平日裡我們教育孩子,總是說著說著,不知不覺就提高了音量,帶上了情緒。

逼迫孩子看我們的臉色行事,讓他們根據我們音量的高低,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

當孩子犯錯時,你憤怒地大吼大叫,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麼錯了,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擊你,也不考慮錯在哪了,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幹。

但是,當你壓低聲音、語調平靜、嚴肅地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裡變得「不怒自威」,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牴觸,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

說話是一門藝術。

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說話,就更需要自己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個好榜樣。

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能把這一點教給他:

急事,慢慢地說;

大事,清楚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這就是我們說的「低聲教育」。

何為低聲教育?

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

很多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說服教育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

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低聲教育,自有好處

心理學家對表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

這是因為: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做到「低聲教育」

批評孩子要降低聲調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

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把你的期望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

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不要傷害孩子自尊心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爸爸媽媽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

每一個爸媽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是打罵教育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一時起到的作用也不會長久。

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有的,這需要健康的愛好、良好的生活規律做鋪墊。

一個常讀書、勤運動的媽媽,內心更陽光開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良好溝通。

跟孩子低聲說話,降下的不止是聲調,還有那顆浮躁的心。

「低聲教育」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中,採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並配合以下這40句孩子最愛聽的話,相信您一定會培養出一個好孩子!

1.我們該玩遊戲了。

2.媽媽沒想到的你想到了。

3.大膽去做吧,做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你認真做了!

4.你很棒,用最簡單的方法解了這道難題。

5.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6.我喜歡你的笑的樣子。

7.對自己要有信心哦!

8.不舒服時說出來就會好點,我很能體諒你現在的心情,我會幫你分析的。

9.你說的有道理,往下說。

10.你已經很努力了,再堅持一會兒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11.你想吃什麼?我們一起做好嗎?

12.孩子,加油吧,你一定行!

13.看咱倆誰先跑到家。

14.你又長高了。

15.孩子,你真懂事,幫媽媽做了不少家務。

16.你真夠能幹的!還要媽媽幫你嗎?

17.想想今天你最高興的事是什麼?

18.對不起,是我誤解了你。

19.今天你和朋友們在一起高興嗎?為什麼?

20.這個事情你怎麼看?有幾種解決的辦法?

21.這個問題我們都不懂,但我們可以一起查資料。

22.想哭就哭出來吧,哭完後你會比以前更堅強的。

23.身體哪裡不舒服?

24.這個月超支了,咱們比比,看誰的節約辦法多。

25.看到媽媽爸爸今天有做錯的地方嗎?應該怎麼辦?

26.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別著急,一樣一樣來。

27.不想對我們說的話也可以對自己說,要正確對待哦。

28.你先仔細思考一會兒,不要急於回答我的問題。

29.媽媽需要休息一會兒,你要照顧好自己哦。

30.你覺得哪道題沒把握?

31.小狗需要你照顧它

32.有你的提醒媽媽就不會忘記帶鑰匙了。

33.失敗沒關係,我已經看見了你的努力。

34.你一定知道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35.再做一次,看看結果有什麼不同?

36.大家都喜歡聽你講的故事。

37.不會沒關係,你可以多請教、多查資料呀。

38.今天摔倒了沒哭,好樣的,以後要多注意點兒。

39.媽媽提不動這麼多東西,誰來幫我?

40.你真有禮貌,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

相關焦點

  • 低聲教育,養出自信的孩子
    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一、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叛逆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二、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讓孩子注意力集中,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 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暴躁家長要深思
    父母說話的語氣,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別讓你一時的衝動毀娃一生!「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人重新擁有力量。」這是在《小王子》中的一句話,深刻揭示出語言功能的強大。
  • 為什麼推崇「低聲教育」?孩子是否聽話,和家長的態度關係緊密
    但孩子並不是家長的傀儡,父母如果用這樣命令式的態度,孩子會內心會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所以對待父母也會用同樣不尊重的方式,因此才表現出不聽話的行為。3、暴力式父母的「語言暴力」比「行為暴力」更傷人,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長時間受到這種暴力式的說話態度,會造成孩子也擁有這樣的行為。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態度,用「低聲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說話的嗓門越大,而教育水平越高的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會更鎮定,即使孩子犯了很大的錯誤,這樣的家長也會說的井井有條,不慌不忙。命令式語氣說話個別家長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說話時命令式的語氣,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而不是和他們良好的平等的溝通。這句是因為家長沒有擺正自己和孩子地位,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如果用這種命令式語氣說話,他們會感覺不開心。
  • 孩子不聽話,多半與家長說話態度有關,學會「低聲教育」很關鍵
    父母的這三種聲音,與孩子不聽話有很大關係第一, 用命令的聲音來控制有的家長比較強勢,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帶著命令的口味,這會讓孩子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雙方處於不對等的地位。「低聲教育」的好處是什麼?「低聲教育」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是通過控制父母的情緒、聲音,來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教育孩子,學會低聲教育,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更加遊刃有餘。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很多人會發現,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說話更大聲,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更冷靜。這樣的父母說話有條理,不慌不躁,即使孩子犯了大錯誤。父母知道憤怒不能解決問題,但當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時,他們總是顯得焦慮。對一些孩子來說,父母越挑剔,他們就越不聽話。
  • ​孩子不聽話,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
    ,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平常成人間說話時,誰也不想聽到對方聲音提高八度,一般這樣的時候,要麼不歡而散,要麼吵起架來,所以面對孩子時,聲音的高低很重要,想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學會「低聲教育」,這樣孩子更好接受家長傳遞來的信息。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路!
    放下控制欲望,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你的嘴,決定孩子的路。當你喜歡命令孩子、控制孩子時,他不僅僅回應給你的是「懶得搭理」,他還學會了你的命令和控制。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我媽什麼都好,但有一樣,卻是非常的不好,那就是跟爸爸說話的語氣非常不耐煩,動不動就吼的那種。
  • 你還在對你的孩子大吼大叫,請細細的閱讀,為了孩子,請低聲教育
    請所有的寶爸,寶媽們細細的閱讀,在任何時候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所有負面的事情不要在孩子面前體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素養直接決定孩子的成敗,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希望此文章能喚醒千千萬萬的父母,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
  • 父母說話的態度,決定孩子聽話的程度,家長要學會低聲教育
    我見過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場景,文化水平越低的家長嗓門越大,相反越是胸有成竹的家長,氣定神閒,即便孩子犯了天大的錯,他說話也是井井有條,不慌不忙,他的話是那麼擲地有聲,批評聽起來也十分的嚴厲,但他的孩子卻能真切的點頭,承認錯誤。我問過這些家長,為何能這樣淡定?難道孩子犯錯,你不生氣嗎?他們微微一笑,說道;&39;生氣呀,氣的咬牙切齒,但是生氣不能解決問題啊!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說話方式有問題,讓「低聲教育」來幫你
    蔡康永說過,所謂的情商高就是會說話,一個人的福氣藏在他的說話方式裡,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表達方式具有不同的表達效果,說話包括內容、語氣、表情肢體語言等。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教育時的說話方式有問題,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想要養出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要了解一下「低聲教育」。「低聲教育」,父母通過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說話,對於孩子的教育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養成一個情緒穩定、懂得尊重他人、懂事的孩子,那麼父母該如何做好低聲教育。
  • 媽媽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情商高低,4種語氣會讓孩子更優異
    並不是每一個媽媽都想在孩子心目中變身為一隻「兇惡的恐龍」,但是有時候怒火就是憋不住,前一秒還說要忍著,下一秒就是火山噴發,收都收不住。而基本媽媽們在處於火山爆發狀態的時候,說話都是用吼的,甚至還伴隨著四濺的口水。但是經常吼孩子,並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這些後果媽媽們一定要知道。經常對孩子用「獅吼功」,會對孩子造成這些影響,父母們知道嗎?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李玫瑾:家長要學會好好說話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更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如何和孩子溝通是每一位家長要必備的技能。然而,在和孩子交談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複雜的情況,從而不知道怎麼辦。這時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孩子總是這麼不聽話?孩子在想什麼呢?跟孩子說話好像「耳旁風」說再多也沒有起任何作用。
  • 對孩子大喊大叫是不管用的,「低聲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說話,就更需要自己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個好榜樣。想到那段很多人都聽過的話,在此把它貼出來,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可以記住它,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能把這一點教給他: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受教了
    慢慢孩子變得不敢多說話,生怕自己說的不對,父母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責罵。而且孩子現在都是看父母的臉色行事,根據父母說話聲音的高低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著實心疼這孩子。我們知道,說話是一門藝術,家長要想讓孩子能好好說話,自己就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覺得說話的聲音越高,越有效果,事實恰恰相反。父母長期這樣跟孩子說話,不利於孩子性格的養成,還會讓孩子也變成這樣的人。
  • 家長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幸福 | 精選
    文章授權轉自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好的家庭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說話的語氣,不僅影響家庭的幸福,也影響孩子出門在外,為人處世的態度。可以說,家庭溫不溫暖,看父母說話的語氣就知道。
  • (育兒心經)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
    有孩子的家長,可能深有體會,那就是你越是命令孩子做什麼,他越是跟你對著幹。你越是強硬,他越是倔。因為親子關係就像是有回音的山洞,尤其是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最終會反彈到你的身上。正如李玫瑾教授說的,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換言之,就是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 致家長:你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運氣
    我們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時間學會閉嘴。父母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運氣,你對孩子說什麼話,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子。父母和孩子溝通,要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自說自話,要麼把溝通當成宣洩情緒,然後不歡而散。我有個朋友,說話從來不注意語氣,對朋友、對丈夫、對兒子都是這樣。
  • 「低聲教育」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智慧,也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禮物
    家長總抱怨自家還不夠聽話,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家長沒有用正確的溝通方式。「低聲教育」才是正確打開和孩子溝通的大門,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3、暴力式的父母父母的「語言暴力」比「行為暴力」更傷人,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長時間受到這種暴力式的說話態度,會造成孩子也擁有這樣的行為。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態度,用「低聲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真正的低聲教育:告別大吼大叫、喋喋不休,讓孩子聽話且不再叛逆
    ,也容易給孩子自信。但這恰恰更顯示父母教育的蒼白。他們不會通過其他方式來激勵孩子,促使孩子獲得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好的成長方式。這樣教育的孩子容易變得缺乏自信,內心沉默,且容易自卑。而且,往往會顯示出「不聽話」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