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測血糖,掌握10個準則測了精準不白測!

2020-12-25 騰訊網

近來秋夏交替各地雨水多,氣溫變化無常,從夏季轉到秋天,人體飲食食慾有所增加,所以糖尿病人要加強血糖監測,今天我們來系統講一下測血糖的需要注意的知識,以便幫助大家得更好的科學監測血糖,控制好糖尿病,監測能隨時掌握血糖變化狀況,調整治療方案。

1、糖尿病友怎麼選擇血糖儀?

現在市場上通常能夠購買到的血糖儀,其進行血糖檢測的方法大約有兩種,一種是光化學法,這是通過試紙上的一些顯色物質與血糖發生反應後出現的顏色變化通過儀器採集後反映出數值的方法;另一種是電化學法,這是通過試紙與血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後出現的微小電流變化通過儀器感知放大後顯示數值的方法。目前一般的主流血糖儀基本採用電化學法進行檢測,因為該方法檢測的批間誤差較小,而且試紙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汙染。但是一般市場上光化學法血糖儀比較便宜,而電化學法血糖儀較貴(從個人經驗來看,兩種血糖儀價差大約300元左右),因此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和使用習慣來進行選購。

為了減少誤差,建議糖尿病人選擇免調碼的血糖儀。

2、糖尿病人測血糖採血怎麼消毒?

當然不建議用碘伏消毒,因為它會與試紙上的氧化酶起反應,導致測試結果偏高, 一般是採用75% 酒精消毒,等酒精揮發乾後再測血糖。

3、測血糖如果所得手指出血少,能擠血嗎?

有的糖尿病人可能針調的短了,或手指皮膚硬,扎了出血少,就用擠壓的方法讓血出多點,這是不對的,因為擠出的血液有較多組織液,而將血液稀釋,導致測得值假性偏低。

為了讓血液流得更足,可以在測血糖前用溫水洗手,扎這前用手搓搓手指讓血液循環好點,這樣子扎的血就多了,如果老是出血少,可以把血糖儀的針再調長一個刻度。

4、 糖尿病人測完血糖要用棉籤壓手指10秒

測完血糖,要用棉籤壓手指10秒,是以防感染,不要擠壓揉搓。

5、糖尿病人測血糖的一般步驟

(1)準備好血糖儀裝好採血針;

(2 )用75%酒精消毒手指並晾乾;

(2) 用採血針採血;

(3) 將一滴血滴在試紙的測試薄膜上,等血糖儀讀出數字後完成測試。

6、糖尿病人監測血糖的時間

糖尿病人測血糖一般有空腹和餐後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前一晚8點以後不再吃任何東西,次日清晨未進食時的血糖水平;餐後血糖是指從吃第一口食物開始計時,到2個小時時測量的血糖水平。

當然不能光測這兩個點的血糖,要經常測一下睡前血糖,如果易發生低血糖,還要在凌晨3點測一下血糖,尤其是打胰島素的患者和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要加強血糖監測,另外在感冒或生氣時,也要加強血糖監測。

7、糖尿病人怎麼保護血糖儀和試紙?

血糖儀是精密儀器,所以不要接近電磁場(如手機、微波爐等)附近,同時也不要放在太陽下暴曬,血糖儀允許運作的溫度是10~40℃,溼度是20%~80%,太冷、太熱、過溼均會影響其準確性。

血糖試紙保存要求乾燥、10~35℃溫度下放置。切不可受潮,也不可高溫或暴曬,每次測血糖時,取出一片試紙後要立即把瓶子蓋好,打開一筒新試紙儘量在3個月內用完;現在有小包裝的試紙筒,建議大家用小包裝的,這樣就避免經常打開時間過長造成失效測得不準。

8、動態智能血糖儀,有條件的糖尿病人可使用

隨著科技的發達,動態智能血糖儀越來越應用廣泛,它是把血糖儀的探針直接埋於皮膚下然後通過智能晶片感知血糖,並反應血糖數值到電子屏幕上,一般這種血糖儀叫動態血糖儀,目前其探針一般使用期在7天左右,可以連續記錄一周的血糖數據。

其優勢是,能連續反映患者血糖隨飲食、藥物、運動等事件的變化,可以幫助患者理解血糖變化的整體趨勢和個體化特徵,幫助醫生尋找患者血糖波動的規律,還可以在發現血糖超高或超低時報警。

當然這種智能測血糖的儀器一般適合年輕人,因為它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年輕人更易上手,還有在數據檢測和分析上,需要學習一些知識才能看懂血糖的變化和趨勢,所以更適合年輕人。

9、糖尿病要關注的幾個血糖監測點

大家了解了以上知識後,可以有效的測血糖了,測血糖的次數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記錄下測的數值,有目的地安排血糖監測的時間:

(1)有時為了要了解糖尿病人胰島的基礎功能以及頭天晚上降糖藥用量是否合適,要監測空腹血糖。

(2)為了解糖尿病人糖負荷後胰島的儲備功能以及餐前藥物用量和飲食量是否合適,應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及下餐前血糖,此外,檢測餐前血糖還可指導病人是否需要在兩餐中間加餐。

(3)為了解糖尿病人睡前血糖控制情況和夜間是否需要加餐或調整藥量,應監測睡前血糖。

(4)為了解糖尿病人早晨空腹高血糖的確切原因應監測凌晨3點的血糖,血糖大於3.9mmol/L,說明空腹血糖高是「黎明現象」所致;血糖低於3.9mmol/L,說明空腹血糖高是「蘇木傑效應」所致。

10、糖尿病血糖控制得好不好, 要測定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出患者過去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但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用於評價糖尿病的治療控制程度。大家除了自我血糖監測,要三個用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與平均血糖關係對照表

從以上表可以看出,糖尿病人的血糖監測是反映點的血糖控制情況,而要想了解全面控制血糖的達標率,要測糖化血紅蛋白,如果平時測的血糖控制可以,但糖化偏高,就說明有些我們沒有測到的點的血糖控制不理解,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抓緊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飢餓、發抖、出汗、易怒,要防此急性併發症,抓緊測血糖
    一位糖尿病人打胰島素20年但血糖還不好,這位糖尿病友就是殷阿姨,已經有20多年打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歷史。然而當糖尿病共同照護室的護理衛教師問她有沒有發生過低血糖時,她卻回答說不知道什麼是低血糖,低血糖是一個急性糖尿病合併症,不知道它是相當危險的事!
  • 糖尿病人常測血糖,再測糖化是花冤枉錢嗎?
    作者: 王麗天早上,馬鳳蓮主任診室來了一位糖尿病友,因長期在外,半年沒到醫院複診的叔叔,測得空腹血糖6.5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2mmol/L。由於叔叔已經半年沒到醫院診療,馬主任建議他檢查糖化,查看近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以便於調整用藥和控糖方案。
  • 每天啥時候測血壓比較好?推薦這4個時間,測血糖或能事半功倍
    為了了解自己的血糖變化情況,應該在合適的時間測量血糖,每一個不同的時間點反應的病情信息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能夠總是在同一個時間測量一次就作為結果,這樣很容易產生誤差。因此,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要更好掌握病情的發展情況,應該注意多個時間點正確測血糖,才能反應身體的健康情況。那麼,哪些時間點測量血糖最為合適呢?
  • 測血糖,選哪個手指好?1天測幾次?注意6個細節,血糖結果才準確
    老張已經患糖尿病兩年了,頭一年他並沒有太在意,只是簡單控制了主食,但後來發現效果不佳,因為沒有血糖監測,全憑自我感覺,根本無法了解如何飲食才能控制好血糖。後來聽從醫生的建議,買了血糖儀在家中進行血糖監測,不過他總是覺得血糖儀測得不如醫院準,有時候連續測兩側血糖差距非常大。
  • 8斤新生兒阿氏評分10分,血糖低到測不出來!
    8斤新生兒阿氏評分10分,血糖低到測不出來! 生活中,有一些女性旁友總是管不住嘴,尤其是有孕後。這裡提醒大家,如果孕期飲食不注意很可能給自身和胎兒帶來危機。
  • 這樣量血壓,難怪每次都不準,醫生提醒:不注意這3點,等於白測
    所以日常監控血壓顯得愈加重要,好在如今大多數診所、藥店和醫院等都可以免費測血壓。不過仍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無法正確顯示體內血壓情況,導致耽誤病情。那麼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呢?一起來看。
  • 一天測幾次血糖好?內分泌科醫生:因人而異
    測血糖是用來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最簡單、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法,而且血糖也是要定期進行檢測的,這樣能夠清楚自己的血糖管理情況。有些人覺得如果每次測血糖都要去醫院的話,太麻煩了,於是就想要在家中自己測量。但是有些人並不知道測血糖的步驟,可能就會導致血糖測量的不準確。
  • 血糖測不準,是血糖儀不好嗎?
    前不久,65歲的馮大爺確診了2型糖尿病,之後一直按照醫生的囑咐,堅持控制飲食,經常鍛鍊,堅持每天在家監測血糖。然而沒多久後馮大爺發現,他來醫院就診前,剛剛用血糖儀測過空腹血糖,還很標準。然而到醫院抽血測血糖,檢查結果卻比他在家自己測的要高。
  • 醫院測血糖為什麼總比家中自測高
    最近,老王因為在家測血糖有些波動,再加上感覺渾身乏力趕到醫院就診。可他發現,到醫院測的血糖比在家裡自測高,有糖友就告訴他是家裡的血糖儀壞了,並且需要加大胰島素的用量。【專家解讀】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0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林憶陽:經過一系列的檢測,其實患者的血糖儀沒有壞,也不需要加大胰島素的用量。
  • 測血糖,用第一滴血還是第二滴血?自測血糖的9大疑問一文解答
    李全民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做好清潔、消毒且待幹後,第一滴血同樣是可以用於血糖檢測的;如果清潔不到位可以使用第二滴血。 有研究顯示,當血糖處於10-20mmol/L時,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測得的血糖值無明顯差異;血糖<10mmol/L時,第一滴血測定值更接近實際血糖值;血糖>20mmol/L時,第二滴血測定值更為可靠。
  • 測血糖扎手指為啥那麼疼?做好這三個細節幫你減輕疼痛
    對糖尿病人來說,血糖監測是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多需要患者在家用血糖儀來完成。很多人一說起測血糖扎手指就打心眼有裡發怵怕疼,其實掌握一些小技巧、注意三個細節性的操作,可以大大減輕疼痛。針刺深度 現如今血糖儀測血糖所需要血量極少,無需針刺過深。一般將血糖儀配備的採血針進針深度選擇在2-3檔的位置即可,且應選擇垂直方向進針,不要傾斜。因為痛感主要取決於針與皮膚的接觸面的大小以及是否進入肌肉層,過於傾斜及進針太深都會加重痛感。如果針刺後出血量不足,應從指根處向指尖處推擠促進出血,而不要擠壓指尖。
  • 為啥要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空腹、餐後血糖分別多少算正常?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就會建議大家隨時檢測血糖,可以更好地了解血糖情況,就能調整控糖方法。在檢查血糖的時候,需要檢測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有的人就不知道有啥意義,兩種情況下的血糖,多少算正常?檢測血糖時,為什麼一定要測餐後和空腹血糖?
  • 測量血糖空腹與餐後哪個更準確,測血糖前要注意些什麼?
    隨著社會的發展,測血糖已經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事情了。而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患有高血糖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家庭也都開始自備測血糖的儀器,但是測血糖測的準不準又是另說了,那麼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血糖數據又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測血糖的那些事,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 糖尿病要測血糖,而不測尿糖?一旦出現尿糖,意味著什麼?
    尿糖和血糖是個什麼關係,這與我們的腎臟處理葡萄糖的功能有關。一般情況下,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超過了8.9-10個毫摩爾每升時,才會出現尿糖的情況。一旦在尿液中檢測到葡萄糖,則說明糖尿病已經很嚴重了。 能引起尿糖的疾病可不止是糖尿病一種,像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肝病、某些腎病或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疾病,也會引起尿糖;當我們服用了維生素C或者阿司匹林等藥物後,也會影響尿糖的檢測結果,因此在測尿糖前24小時,要停服這些藥的。
  • 妊娠糖尿病,坐月子測血糖不高,產後九個月偶然測血糖高怎麼辦?
    曾經,我也是個妊娠糖尿病寶媽。整個孕期的血糖很難控制,但總的來說還算穩定。產後,在醫院每天測都是正常的。整個月子期間,我也沒有監測血糖。由於一個人帶孩子,所以出了月子後,我也沒去複查,就這麼一直到現在,自我感覺血糖正常。
  • 【老人】同是老年糖尿病,但你的血糖標準和我的不一樣
    如何正確採血 測血糖前,首先要用溫水洗淨雙手,或用酒精消毒採血手指,待手指完全乾燥後再採血,還要甩手10次,以讓手指血液充足。用採血針扎破手指掌側面周邊皮膚,因這個部位痛感較輕。
  • 降糖新視點:測血糖前別補維C
    目前市場上血糖儀的技術都採用生物酶法,主要應用葡萄糖氧化酶及葡萄糖脫氫酶的方法,維生素C會干擾酶的反應過程,使數據不準確,因此測血糖前要避免大量服用維生素C,同時還有些藥物像撲熱息痛等也同樣有幹擾作用。  之所以維生素C有幹擾作用,源於其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會和尿糖試紙中的藥劑發生反應,從而得到假陽性的檢測結果。以此來安排每天的飲食和運動,就有可能導致低血糖反應。
  • 量血壓、測血糖、量體溫 對照一下你有沒有做錯
    且測量時,不蹺二郎腿、不可以說話、另一隻手不可以打電話玩手機,這些行為都會影響血壓的準確性。  此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後1分鐘和5分鐘時測量。  臨床上最多人關心的問題是:測血壓到底該測左手還是右手呢?
  • 自測血糖時,總是不準確是怎麼回事?如何正確測血糖你知道嗎?
    一旦出現血糖高,就會容易引發糖尿病。糖尿病出現以後,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血糖了,不然就會容易引發其他的併發症。現在堅持自己的血糖,也不用去醫院了,在家就可以做。自從有了血糖儀,大家都是在家測血糖的。血糖儀是挺方便的,但是檢測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會有不準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 空腹測血糖,為什麼在醫院測比在家測的高?和哪些原因有關?
    對於那些日常血糖水平比較高的朋友來說,除了定期前往醫院測量自己的空腹時候血糖水平,有的時候在早上起來這樣一個空腹的情況下也會給自己測量一下血糖,但是在這個時候,自己測過血糖的朋友就會有著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醫院測量的血糖值,總是比自己在家用血糖儀測的要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