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測幾次血糖好?內分泌科醫生:因人而異

2020-12-23 甘州在線

測血糖是用來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最簡單、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法,而且血糖也是要定期進行檢測的,這樣能夠清楚自己的血糖管理情況。有些人覺得如果每次測血糖都要去醫院的話,太麻煩了,於是就想要在家中自己測量。但是有些人並不知道測血糖的步驟,可能就會導致血糖測量的不準確。今天就教大家測血糖的正確方法,這樣自己在家就可以測量了,簡單又方便。

測血管的正確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血糖儀,將血糖儀的代碼調整好,跟你所使用的試紙的代碼一樣就可以了。因為不同時間購買的試紙代碼也不一樣,所以這一步驟是不可以省略的。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代碼在哪裡,其實代碼在試紙裡都會有的,插入血糖儀中進行校正就可以了。

然後,我們需要給血糖筆按上針頭,並且調整好採血針的刻度。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將手洗乾淨,並且最好用酒精消一下毒,否則可能會因為細菌的感染而導致血糖測量不準確,相當於白費功夫了。

再然後,給手消完毒後最好讓手臂自然下垂等待1分鐘左右,因為這樣的話會讓血液充分流到手指上,這樣的話血液更充足,採血也沒那麼費勁。

最後,待手臂靜置過後,就可以用之前安裝好的針頭來刺破手指採血了。等到手指流出血液的時候,將血液滴在血糖試紙上面。之後將血糖試紙插入血糖儀中,再等待十幾秒鐘,這個時候就可以在血糖儀上看到你的血糖值了。

提醒一下,讀完血糖值最好記錄下來,這樣能看到自己的血糖變化情況,有助控糖。

一天測幾次血糖好?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什麼時候測量血糖比較合適呢?

有些患者每天需要堅持測7次血糖,分別是空腹、三餐前後和夜間血糖。這些患者包括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和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如果血糖波動較大,建議除了7次正常測量外,還要去醫院進行24小時的動態血糖檢測。

不同的血糖值意義

空腹血糖:能反映在無糖負荷刺激狀態下的基礎胰島素分泌水平和肝臟葡萄糖輸出情況。空腹血糖需要禁食8-12個小時。正常範圍是3.9-6mmmol/l。

餐前血糖:是指中餐、晚餐的血糖測定,主要用來監測病情。

餐後血糖:指餐後2小時的血糖,意在了解進食後胰島的儲備功能。注意,餐後2小時應該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

睡前血糖:指晚上9-10點的血糖值,可以反映β細胞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相關焦點

  • 測血糖,選哪個手指好?1天測幾次?注意6個細節,血糖結果才準確
    老張已經患糖尿病兩年了,頭一年他並沒有太在意,只是簡單控制了主食,但後來發現效果不佳,因為沒有血糖監測,全憑自我感覺,根本無法了解如何飲食才能控制好血糖。後來聽從醫生的建議,買了血糖儀在家中進行血糖監測,不過他總是覺得血糖儀測得不如醫院準,有時候連續測兩側血糖差距非常大。
  • 一天24小時,什麼時候測血糖、血壓會更準?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
    「醫生明天您還出診嗎,我想明天再過來測血糖。」 李奶奶到醫院查糖尿病腎病,醫生建議她先去測一下血糖,但是李奶奶面露愁色,不太情願。 在醫生的追問下,李奶奶說:「我今天吃過飯了,測的血糖恐怕不準,我想明天一早不吃飯再來查血糖。」
  • 夾手指就能測血糖,人工智慧讓糖尿病管理變簡單
    大會特設「智雲圓桌對話:院內外一體化血糖管理」環節,內分泌專家、信息管理專家、基層醫生代表以及智慧醫療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慧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精彩的討論。 除主論壇外,大會還設置醫學人工智慧新技術產學研用、基層糖尿病分級診療論壇暨江蘇省基層糖尿病併發症篩查工作站交流總結會以及青年學術論壇三個分論壇。
  • 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舉辦「聯合國糖尿病日」為「糖友」線上義診活動
    除此之外,我國有1.48億人血糖高於正常值,但沒有達到糖尿病標準,屬於糖調節受損(糖尿病前期),我國糖尿病「後備軍」約佔15%,需要引起全社會的警惕。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張巾超教授進行題為《未雨綢繆、戰勝糖尿病》的線上講座。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孫玉倩教授進行題為《理性對待糖尿病》的線上講座。
  • 血糖超標6年沒有治療,29歲姑娘視網膜病變,還查出白內障,差點失明
    她認為是乾眼症,滴了幾次人工淚液,想著自己休息一段時間就可以緩解。誰知五一假期過後,脹痛感反而加重了,而且眼前越來越模糊,出門時差點絆了一跤,這才打了個車直奔醫院。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眼科胡龍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小成竟然患有白內障,而且眼底出現了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的微血管病變!
  • 飲食和血糖到底有什麼關係?這位內分泌科主任以身試「糖」兩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張玥潔 圖片由醫院提供在內分泌科門診,經常看到醫生「苦口婆心」地引導糖尿病人要注意飲食結構,積極控制血糖,患者們一定也自行學習了許多保健知識。那麼到底不同的飲食結構對血糖存在怎樣的影響?
  • 東營名醫譜|控糖「神探」——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趙...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內分泌科,一個看似不起眼,卻暗藏玄機的學科。垂體、甲狀腺、胰腺、腎上腺……一個個小小的腺體,卻有陰陽平衡的神秘作用。內分泌科屬於慢病管理,需要內分泌科的大夫不斷學習,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醫療花費,減少病患的痛苦。身為內分泌科主任,趙連禮以身作則,打造出一支優秀的醫護團隊。
  • 血糖只測空腹、餐後?錯!掌握最佳監測時間點,幫你省試紙,還能少扎手
    · 血糖監測最佳時間點· 我們的血糖會受到飲食、運動、情緒等多方面的影響而波動,它時刻都處於動態變化中,因此對全天血糖水平進行整體監測,不僅有助於我們全面了解血糖的控制情況,還可以作為醫生調整生活方式、優化藥物方案的依據,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 老糖友自測血糖頻繁不準,原是血糖儀保存和使用不當導致
    楚天都市報12月3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六旬老糖友吳爹爹最近在家裡自己測血糖時,發現血糖時而偏高時而偏低,嚇得趕緊到醫院就診,結果發現是虛驚一場:並不是他的血糖有太大的波動,而是因為天太冷,血糖儀保存不當導致失靈。
  • 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測血糖比較好?這7個時間段要把握好
    有了高血糖之後,平時就應該要經常測一下血糖,大家知道多久測一次血糖比較好嗎?一般來說,每天有七個測血糖的時間點,在這七個時間點測量血糖就可以準確的測量出血糖值,分別是在三餐前和三餐後的兩個小時,還有睡前測量血糖。
  • 多久測量血糖比較好?需要注意什麼?醫生:降糖控糖,您可這樣做
    ●自我監控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它可以使我們更加健康。無論我們如何控制糖尿病,比如單獨飲食和鍛鍊、口服藥物或服用胰島素 ,定期的血糖監測都能立即反饋血糖是否控制在目標範圍內。有時候,當我們將血糖數值製作成表,交由主治醫生查看時,能給主治醫生調整藥物、胰島素帶來很大的幫助。
  • 「關注糖尿病,重視健康教育」——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糖尿病日...
    為了響應國家衛健委通知,經過兩周的籌備工作,於11月14日上午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舉辦了以「護士與糖尿病——關注糖尿病,重視健康教育」為主題的免費義診活動和健康教育講座活動。王亞飛護士和王娟護士認真的登記人員的信息和血糖、血壓數值,計算BMI值。陳璐護士和馬戈護士為群眾測量血糖,並進行告知。張倩護士為患者測量血壓,並進行相應的指導。鄭月月醫生耐心為患者看診,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和諮詢。
  • 全面、創新、優化治療方式,內分泌科糖尿病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為使糖尿病病人血糖規範達標,東昌府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從全院血糖管理、院外血糖管理、糖尿病健康教育三方面開展多項工作,結合病人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為臨床治療護理提供重要指導和幫助,使糖尿病病人血糖規範達標。
  • 降糖新視點:測血糖前別補維C
    遼寧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一科主任董玉梅   有很多因素會干擾血糖儀的數值,維生素C就是其中一種。目前市場上血糖儀的技術都採用生物酶法,主要應用葡萄糖氧化酶及葡萄糖脫氫酶的方法,維生素C會干擾酶的反應過程,使數據不準確,因此測血糖前要避免大量服用維生素C,同時還有些藥物像撲熱息痛等也同樣有幹擾作用。
  • 我的血糖正常嗎?為啥血糖儀測血糖不一樣?醫生跟您聊聊血糖控制
    很多人注重身體健康,所以對相關的諮詢也都比較關注,前一段時間有人私信問我:老爸60出頭確診了糖尿病,用新買的血糖儀我也測了下血糖,感覺變化很大,最高達到了8.8mmol/L,我的血糖正常嗎?
  • 孕期血糖高被斷定妊娠糖尿病,不要慌!產後媽媽分享親身抗糖經歷
    老公還安慰我等第二天看了醫生在說,先別急。那天晚上我就在網上查了很多關於糖耐沒過的資料,有說飲食控制,有說嚴重的要打胰島素。第二天特意掛了專家號,那個主任醫生看了我的報告,嚴肅地說先去掛內分泌科,看完後到28周來孕檢。做完簡單的胎心檢查後,我慌慌張張地掛了內分泌科。
  • 體檢發現血糖高怎麼辦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空腹血糖大於7.0毫摩爾/升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毫摩爾/升,即可診斷為糖尿病;不能根據尿糖結果(陽性或陰性)確診或排除糖尿病。由於症狀不典型,通過體檢發現糖尿病的情況並不少見。如不解釋清楚,患者可能會不配合診療,甚至還會有誤解。
  • 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敘事護理,讓我們從心做起
    我的心瞬間被柔化了,無比心疼跟惋惜,見過太多的糖尿病人,收治急症酸中毒的,血糖高的,足部破潰壞死的,我以為我的心已經麻木了,可是看到眼前這個瘦弱的小男孩,我的所有的情緒被牽動起來。建通道,生命體徵測量,測血糖、酮體、監護,用藥一氣呵成,糾正酸中毒。在操作的過程中我儘量操作輕柔,生怕弄疼了眼前這個惹人憐愛的孩子------。
  • 怎麼吃才能管理好血糖?專家說出了「12345飲食秘訣」
    在飲食上,不少糖友把握不好,不是吃多就會吃少,甚至有些「糖友」一頓早餐吃了稀飯、玉米、雞蛋和牛奶,致血糖「爆表」,他們出院後也常常認為沒症狀就不吃藥,不測血糖,血糖突然飆升致不適……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莫偉提醒糖友們,對糖尿病要有足夠的重視,在衣食住行的細節上多加注意,配合護士隨訪,管理好血糖。
  • 怎麼吃才能管理好血糖?看「12345飲食秘訣」
    在飲食上,不少糖友把握不好,不是吃多就會吃少,甚至有些「糖友」一頓早餐吃了稀飯、玉米、雞蛋和牛奶,致血糖「爆表」,他們出院後也常常認為沒症狀就不吃藥,不測血糖,血糖突然飆升致不適……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莫偉提醒糖友們,對糖尿病要有足夠的重視,在衣食住行的細節上多加注意,配合護士隨訪,管理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