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手指就能測血糖,人工智慧讓糖尿病管理變簡單

2020-12-23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敏 記者 梅書華)不用戳針只需夾一下手指就能測血糖,在特製健身椅上「練一下」就能測出肌力還能獲得運動處方,掃描一下皮膚便可以「偵查」出有沒有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近日,在南京舉行的2020數字健康與糖尿病論壇上,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了不少黑科技,由智慧醫療賦能,讓糖尿病慢病管理變得更簡單,更方便。

智慧醫療賦能,提升糖尿病診治能力

據介紹,大會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中國微循環學會主辦,中國衛生健康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基層衛生分會作為參與單位。來自全國糖尿病、計算機、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多領域、跨專業的知名專家學者、代表圍繞數位化技術在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的早期識別、分級管理、診斷及治療的前沿進展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本次大會主題是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糖尿病分級診療。面對糖尿病患者這一龐大的群體,智慧醫療如何賦能,提升糖尿病的診治能力?具體體現在哪,有什麼堵點,又如何化解,如今已經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呢?大會特設「智雲圓桌對話:院內外一體化血糖管理」環節,內分泌專家、信息管理專家、基層醫生代表以及智慧醫療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慧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精彩的討論。

除主論壇外,大會還設置醫學人工智慧新技術產學研用、基層糖尿病分級診療論壇暨江蘇省基層糖尿病併發症篩查工作站交流總結會以及青年學術論壇三個分論壇。

大數據支撐,黑科技助力糖尿病管理不斷升級

東南大學糖尿病研究所所長、中國衛生健康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子林教授介紹,人工智慧在糖尿病管理領域早已落地生根,而且還在不斷提檔升級中。針對院內的糖尿病患者,中大醫院內分泌科成立全院血糖管理小組,將實時動態血糖監測、胰島素泵和糖尿病管理軟體整合為一體,藉助人工智慧的力量,對全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專業團隊指導、全程管理,最終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血糖控制平穩。

院內有專業團隊來指導,而院外的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人工智慧助力升級。在現場,記者就親身體驗了一把「夾手指」測血糖。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輸入相關的信息後,小夾子夾住中指,耐心等待1分鐘後,「正常,餐前血糖5.7毫摩爾汞柱」在顯示屏上出現。通過這種方式測血糖就不用遭受戳針測血糖的痛苦,「不見血」也可以見血糖的各項指數。並且血糖數據可呈現出曲線圖,通過網際網路+,還可實時傳輸到專科醫護的手機上,全程監管患者的血糖情況。

孫子林介紹,人工智慧在糖尿病及併發症的篩查、用藥指導、運動指導、分型、飲食指導等方面都大有可為。例如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指導,不僅僅是列出食譜,還可以將配好的菜送貨上門;通過AI讀片,可以發現診斷眼底病變、血管病變等併發症;把各項疾病和症狀輸入系統,就可篩查出是否患有糖尿病,這些人工智慧都能幫醫生完成。

對於基層醫生,人工智慧也非常受歡迎。利用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醫生用藥更加合理,並可給出運動指導與飲食指導等,而這些恰恰是基層醫生最需要加強的。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優化糖尿病防治模式

鑑於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高、危害性高、醫療花費高而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等現狀,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糖尿病防治模式急需推廣普及。孫子林提出了「四維一體」的理念,糖尿病患者運用人工智慧設備,數據傳輸到護士或者社區醫生,然後再到三甲醫院的內分泌科醫生。同時還可利用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智能轉診,將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分級診療都整合在糖尿病防治中去。

另外,專委會將在擴大孵化分中心規模的基礎上,成立糖尿病亞專科的專病聯盟,如I型糖尿病聯盟、妊娠糖尿病聯盟、糖尿病足病聯盟等。在縱向和橫向,同時強力出擊,阻擊糖尿病。

此外,面對琳琅滿目的糖尿病相關的智慧醫療產品,專委會也將基於大數據,出臺產品標準,規範行業行為。同時,專委會也將更加注重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惠及更多患者。

相關焦點

  • 測血糖,選哪個手指好?1天測幾次?注意6個細節,血糖結果才準確
    老張已經患糖尿病兩年了,頭一年他並沒有太在意,只是簡單控制了主食,但後來發現效果不佳,因為沒有血糖監測,全憑自我感覺,根本無法了解如何飲食才能控制好血糖。後來聽從醫生的建議,買了血糖儀在家中進行血糖監測,不過他總是覺得血糖儀測得不如醫院準,有時候連續測兩側血糖差距非常大。
  • 扎哪個手指測血糖較為準確?如何預防糖尿病?方法都在這裡
    我國一直被稱為是糖尿病大國,糖尿病很容易患上,卻很難治癒。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無論是日常飲食、服藥、做檢查等等,都是有一定的講究的。為了能夠及時的了解自己血糖的變化,很多人家中也自備了血糖儀,那麼測量血糖的時候,用哪一根手指測出來比較準確呢?
  • 糖尿病什麼時間測血糖?目標是多少?6步驟學會自我血糖監測
    一般在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後,很多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要求調整飲食和運動習慣,並且根據醫生的要求定時服藥或者注射胰島素,這樣基本能夠控制血糖,但醫生還會專門囑咐患者,一定要開始自我監測血糖情況。很多確診的患者,對於糖尿病了解不多,自我監測血糖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開始測量血糖就會遇到很多問題。
  • 從基礎款血糖測試儀,到血糖、尿酸一機雙測,糖尿病患者應如何選擇?
    諸如,因為糖尿病起病緩慢且病程長,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認識不足,導致部分患者認為無症狀便無問題無需進行血糖控制。部分患者由於懼怕藥物不良反應以及疼痛,加上患者家屬對其監督較差,病人自我管理動力不足,依從性較差,最終導致嚴重的後果。控制血糖濃度在正常範圍內,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概率。
  • 一天測幾次血糖好?內分泌科醫生:因人而異
    測血糖是用來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最簡單、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法,而且血糖也是要定期進行檢測的,這樣能夠清楚自己的血糖管理情況。有些人覺得如果每次測血糖都要去醫院的話,太麻煩了,於是就想要在家中自己測量。但是有些人並不知道測血糖的步驟,可能就會導致血糖測量的不準確。
  • 測血糖該選哪根手指?每天該什麼時間測?注意三件事,結果才準確
    測血糖該選哪根手指?每天該什麼時間測?除了白血病,癌症等這些疑難雜症以外,就連最基本的高血糖也無法治癒,一旦出現,只能怪通過吃藥以及控制飲食進行緩解,很難徹底治癒,而且一不小心還可能發展成糖尿病,所以現在很多高血糖人士家裡會常備一套簡易的測血糖設備,可是對具體的測量方式卻不太了解,所以經常得到誤差很大的血糖值。測血糖該選哪根手指?
  • 通過「紋身」來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不用扎針了
    你可能覺得把「血糖儀」戴在手臂上已經很方便,科學家卻在設想,未來你低頭看看手上紋身的顏色,就能讀出血糖值了。MIT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員Katia Vega近日公布了一項名為DermalAbyss的研究項目,這個項目的研究方向是把普通紋身裡的墨水換成生物傳感器。
  • 醫之傑:糖尿病如何監測血糖也是種學問,你日常真的做對了嗎?
    而醫生每天需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名急於擺脫病痛的患者,給出的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治療辦法,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跟病人普及最科學的糖尿病的管理方案。今天醫之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實際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自我血糖監測管理。一般很多人提到糖尿病血糖管理方案,就只想到吃。
  • 測血糖顯示7.3,是有了糖尿病嗎?要看是否符合這三個條件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在家用血糖儀測了個血糖是7.3mmol/L,是有了糖尿病嗎?通讀本文後就會知道答案了,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非常明確,《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血糖管理給出了明確的標準,即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即可診斷為糖尿病,但就是這兩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因為糖尿病在目前來說是不可逆的,在診斷時要做到精準無誤差,至少同時符合三個條件。
  • 測血糖「黑科技」只是個開始,雅培在慢病管理市場正在加速
    與傳統手指採血、用試紙測血糖的方式不同,瞬感採用高壓噴射原理,讓胰島素通過高壓噴射進入到皮下,使用者掃描置於手臂上部背側的傳感器,可以隨時監測血糖。圖為雅培輔理善瞬感系統,從左到右依次為傳感器、血糖掃描儀、數據顯示屏幕在梳理了過去幾年的「百糖大戰」後,雅培糖尿病護理業務中國總經理向宇發現,「很多都藉助了雅培瞬感為糖尿病管理提供更好的信息決策。」
  • 【老人】同是老年糖尿病,但你的血糖標準和我的不一樣
    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除了定期來醫院抽靜脈血進行血糖等的化驗外,還需要在家自己測血糖,以了解自身血糖的狀況,為就診時給醫生提供參考,並對自己的飲食進行調整。所以,正確的測量方法,尤為重要。
  • 無針糖尿病護理:7種無痛測量血糖的儀器
    對數百萬糖尿病患者來說,通過扎手指進行日常血糖水平的監測,這種日子是否能夠終結呢?糖尿病影響著全世界超過4.22億人。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測試多次血糖,通常是用一根長針刺破他們的手指。這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不舒服和痛苦的,這可能導致檢測頻率降低,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的控制。
  • 糖尿病友測血糖,掌握10個準則測了精準不白測!
    近來秋夏交替各地雨水多,氣溫變化無常,從夏季轉到秋天,人體飲食食慾有所增加,所以糖尿病人要加強血糖監測,今天我們來系統講一下測血糖的需要注意的知識,以便幫助大家得更好的科學監測血糖,控制好糖尿病,監測能隨時掌握血糖變化狀況,調整治療方案。
  • 糖媽媽看過來:糖尿病患兒的血糖監測頻率是多少?
    ,血糖能不能少測幾回?尤其是診斷初期、生活規律有變化時,需要密切檢測血糖,觀察其規律。l 血糖忽高忽低意味著血糖波動較大、控制不佳,這種情況可能會增加得併發症的機率。糖尿病的併發症包括:糖尿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等。
  • 自測血糖時,總是不準確是怎麼回事?如何正確測血糖你知道嗎?
    一旦出現血糖高,就會容易引發糖尿病。糖尿病出現以後,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血糖了,不然就會容易引發其他的併發症。現在堅持自己的血糖,也不用去醫院了,在家就可以做。自從有了血糖儀,大家都是在家測血糖的。血糖儀是挺方便的,但是檢測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會有不準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 血糖高不高,看手就知道了,手上有這4種情況,請儘早測血糖!
    現如今,人們吃的食物種類是越來越多,而這些食物中則含有著大量的脂肪和糖分,這樣很容易讓身體內的血糖有所升高,甚至還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當體內血糖升高以後,雙手也會給我們一些信號,提醒你需要注意測量血糖了。當體內血糖變高時,雙手會出現這4種情況,還請及時進行調整!
  • 我的血糖正常嗎?為啥血糖儀測血糖不一樣?醫生跟您聊聊血糖控制
    很多人注重身體健康,所以對相關的諮詢也都比較關注,前一段時間有人私信問我:老爸60出頭確診了糖尿病,用新買的血糖儀我也測了下血糖,感覺變化很大,最高達到了8.8mmol/L,我的血糖正常嗎?
  • 家用血糖儀檢測的手指血糖準嗎?
    家用血糖儀檢測的手指血糖準嗎?自測手指指尖血糖和醫院檢測的靜脈血糖結果並不完全一致,這是困擾許多糖尿病患者的問題。這是否一定是測量錯誤導致的呢?其實不是的。事實上,無論家用的快速血糖儀還是醫院的大型生化檢測儀,都是正規的醫療器械。理論上他們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只不過樣本類型有所區別。
  • 糖尿病患者在家如何監測血糖?這4點小細節,千萬要注意!
    靜息狀態下採血 測血糖的時候要在靜息狀態下進行,情緒激動、剛運動結束等情況下,血糖的測量值會偏高。 皮膚消毒 測血糖前,需要通過酒精進行消毒,這樣能夠儘量避免採血造成感染。
  • 在家測血糖的中老年,不要犯這4大錯誤,否則血糖白測了,快看看
    對於一些患上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來講,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血糖,想要知道自己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就每天都得測量血糖,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家裡都備有一臺血糖儀,正確的使用血糖儀是必修之課,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血糖儀的時候,會出現很多不注意的小細節,引發許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