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那就是家長自身的發音,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發音非常的不標準,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能不能指導孩子學英語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家長英語不好,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呢?
有一些家長不是怕自己不會說,而是怕自己說不好,說的太難聽,因此而影響了孩子的英語。要想知道這個說法是否合理,我們就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口音或者說發音到底是受什麼影響最多呢?
孩子肯定是聽誰說英語聽得最多,就會受誰的口音影響。可能有些家長會更沮喪了,但是我們應當知道,你絕對不會是孩子的英語聽力輸入的唯一來源,而且你也很可能不是孩子的聽力輸入的主要來源。
也就是說即使你對你的英語水平再自信,你也不可能說只用自己跟孩子說英語或念英語的方法,來讓他掌握這門語言,來給他做啟蒙。
我們需要給他聽兒歌、給他讀繪本、需要讓他聽有聲書、看英文動畫片,有時也需要給他報英文班。以上所有的渠道都是孩子能夠聽到英語的來源。
所以其實家長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要你不是孩子獲取英文的唯一渠道,孩子就不會被你左右。
那聽兒歌、看動畫片、跟隨其他老師和外教學習,都會讓他們學習到更純正的發音。
很多家長就會問了孩子為什麼會在跟家長相處的時間很長、聽家長說英語很多的情況下還會形成自己的發音體系,比家長更加純正的發音體系呢?
這是因為孩子的聽音和辨音能力都比我們大人要強。我們都在說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比大人要強,所以要讓他們從小就接觸外語,這個能力裡面就包括聽音和辨音的能力。
大家只要想想母語習得就知道了。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等於是被突然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這個環境裡的所有人都發出一些很陌生的聲音,但孩子孩子就在這些聲音裡面分辨出什麼樣的聲音能表達什麼。
然後再慢慢模仿這些音節、這些聲音,從而習得了母語。二語的習得其實也是一樣的,因為孩子具有比我們更強的聽辨音能力。這也正是為什麼無數的例子都證明發音不好的家長完全可以有一個發音非常純正、非常地道的孩子。
那麼如果家長已經下定決心要自己開口說英語,用這種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這門語言,那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把孩子受自己語音影響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呢?其實很簡單,做到以下兩點就可以:
第一點就是儘量讓孩子能夠從各種渠道接觸到更加純正的英語。除了跟孩子說英語、讀英文繪本之外,還要從其他的渠道引進更純正的發音。讓孩子能夠多多接觸到這樣的發音。
比如說聽兒歌、唱兒歌,自己給孩子講完了幾遍之後,也可以讓孩子聽聽錄音,或者是說自己講和聽錄音的方式穿插進行。還有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聽有聲書了。另外有一些動畫片的音頻剪輯版,相信孩子們也會愛聽的。
第二點就是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發音不夠標準,其實也可以練。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孩子學的那麼快,但是本著自己也可以學習進步的這種想法,我們不妨在給孩子讀一個故事之前,先聽一聽外教朗讀,或者是有發音更標準的人朗讀的有聲版。跟著這個錄音自己讀一遍,然後再給孩子講。
還有家長也可以下一些這個英語學習類的APP。如果家長如果實在沒有能力去完成閱讀其實我們也可以給孩子放錄音。給孩子放繪本錄音的時候,家長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朗讀,或者說跟著錄音一起朗讀,那孩子有可能也會受你的影響,也會想把這個故事讀出來。
總之說到家長發音會不會影響孩子這個方面,家長完全不需要擔心,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分辨出更標準的發音。其實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多陪伴、一起努力才是孩子更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