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六千餘名農創客「激蕩」鄉村振興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李曉軍和他的茶園。受訪者本人供圖

中新網杭州8月12日電(記者 張斌 實習生 胡丁於)「浙江農業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產品非常多,至少可以容納一萬名農創客。只要堅持發展,就有可能出現走向『塔尖』的企業,引領某一農業領域發展。」浙江省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會長、藝福堂茶業董事長李曉軍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浙江已培育6173名農創客,為該省農業現代化發展與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新活力。

資料圖:杭州餘杭鄉村。 王怡旻 攝

「農業創業比較辛苦,更需要農創客們有定力。」李曉軍告訴記者,2008年,他開始進入茶產業創業,3年後才實現獲利。目前,企業已在全國設立6大茶葉生產基地,建立12座大型保鮮凍庫,銷售額突破4億元。「只要做好鋪墊、積累,農業創業後期就能得到快速發展。」

「農創客如果可以相互借鑑,不斷學習優秀農創客的經驗,不僅能讓農業發展得更好,也能幫助優秀的農業創業經驗更多『開花結果』。」李曉軍介紹,浙江農創客與傳統農民相比,有更清晰的創新思維、網際網路思維、品牌思維、商業思維。

沈傑(左)在魚塘檢查設備。受訪者本人供圖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該省農創客中「80後」「90後」的比重超過8成,本科以上學歷超過4成。

浙江慶漁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沈傑是其中一員。具有博士學歷的他曾是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也曾任中國國家物聯網標準工作組總體組組長。2016年,懷揣農業鄉土情懷和創業夢想的他回到老家——浙江湖州做起「漁夫」。

「養魚即是養水,上一代農戶單純依靠經驗養殖,風險很大。我們可以依靠物聯網技術實施監測水質,實時分析魚塘情況,由依靠經驗養殖轉換到依靠數據精準養殖。」沈傑介紹,目前,企業已為上萬個魚塘用戶建立水產物聯網養殖服務平臺,降低傳統漁業風險的同時還能實現經濟效益增長10%。同時,基於養殖大數據,企業還幫助農戶打通供應鏈更好賣魚,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

與沈傑一樣,浙江軍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潘軍軍也生於農家。2013年大學畢業後,他回到杭州蕭山老家創業,從事南美白對蝦苗種生態淡化事業。「目前,我們通過生物製劑調水、增加增氧設備等,營造更適合南美白對蝦的生長環境,使其成活率提高近3成,不再像過去一樣『看天吃飯』。」

「農創客就是新一代的『農民』。我們都比較年輕,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從相互交流中能夠學到很多東西。」潘軍軍說,在養殖模式與銷售創新上,自己就曾受過其他農創客啟發。「過去我們只能坐等批發商上門收購。受到做電商的農創客啟發,我們開始嘗試銷售電商化,銷售額和利潤都比以前高。目前,年銷售額已達500萬元。」

此外,農創客還將更多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運用到農業領域。如浙江農創客陳小東探索出的「水稻+水產+瓜果」稻田立體生態循環種養新模式、農創客許鑫瀚採用生物工程快速繁殖浙江三葉青種苗,並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產品……

浙江省農業農村宣傳中心主任李萬虎介紹,該省計劃到2022年力爭培育10000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45周歲以下的農創客。此外,浙江將強化政策供給、平臺集聚、能力提升等,助推農創客隊伍健康有序發展,幫助更多農創客健康快速發展,營造濃厚的農村「雙創」氛圍。(完)

相關焦點

  • 連信科技:用AI助力農創客 用心服務「創」時代
    7月8日-14日,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2019年第三期浙江省千名農創客大培訓在嘉興嘉善如期舉行。來自浙江各地的優秀農創客相聚碧雲花園休閒農莊,共同學習、探討農創未來發展動向,關注農創客身心健康,夯實農創業務基礎。
  • 大學生「農創客」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近年來,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選擇返鄉創業,成為「農創客」。這批「鄉土人才」為農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各地稅務部門積極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農創客」的扶持力度,幫助他們實現青春夢想。
  • 「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上,150餘名大學生給鄉村出「金點子」
    浙江師範大學學生張少鴻告訴記者。 近日,由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等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暨臨海農業「金名片」文化創意專項賽決賽舉行。
  • 大學生回鄉當「農創客」 百畝精品果園年收入過百萬 帶動就業30餘人
    理念創新獲鄉村振興創業創新獎近年來,隨著都市農業發展壯大,不少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他們同時為現代農業發展帶來勃勃生機。去年,蔣坤帶著「甸彤源水果樂園」創業項目,參加了人社局主辦的「渝創渝新 賦能潼南」鄉村振興創業創新大賽。在這個創業項目中,蔣坤設計了一套農耕體驗課程,同時結合水果採摘,讓遊客體驗農耕樂趣,學習農耕知識,感受農耕文化。他的創業項目獲得了現場創業導師們的認可。最終獲得二等獎及2萬元獎金。
  • 寧波共青團紮實推進青春建功鄉村振興工作
    記者 黃合 通訊員 施寒瀟    本版圖片由團市委提供         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隨著黨的十九大吹響鄉村振興戰略「集結號」,一個又一個生動的實踐在向我們證明:廣袤的農村,大有可為。
  • 美麗中國浙江樣本:鄉村振興典型案例解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作為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這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浙江堅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要打好低收入農戶增收攻堅戰、擦亮「千萬工程」金名片、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典範。在努力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的過程中,浙江湧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浙江樣本、浙江經驗及浙江方案。
  • 大學生回鄉當「農創客」 百畝果園年收入過百萬 帶動30多人就業
    創業7年,蔣坤打破傳統農業耕種模式,把園藝知識用在果樹栽培創新上,打造的百畝精品果園在潼南已經小有名氣,不僅年收入超過百萬,還帶動當地30餘人就業。也正是有了越來越多像蔣坤這樣的「鄉土人才」,才為農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 「浙江農民讀書月」活動首發《鄉村振興的浙江實踐》
    《鄉村振興的浙江實踐》(央廣網記者 張國亮 攝)央廣網杭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通訊員陳勝偉)為營造讀書氛圍,助力鄉村振興,由浙江農民大學主辦,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農林大學承辦的2019「浙江農民讀書月」活動啟動暨《鄉村振興的浙江實踐
  • 群賢畢至曜暖冬 鄉村振興正當時——第二屆鄉村振興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本網訊 12月15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人文與發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鄉村振興學術論壇在人發學院成功舉辦。300餘名聚焦鄉村振興領域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同為鄉村問題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展開深入學術討論。
  • 以人才振興推動產業振興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振興是基礎。而產業的發展與振興又離不開人才保障,因而,人才振興是產業振興的關鍵。天津市先後選派130餘人次專業技術人才,到承德市5個縣(市)實行專業技術幫扶,通過採取扶智培訓與科技提升等方式,對所幫扶縣(市)脫貧攻堅給予全方位「輸血」,輻射和帶動8000多貧困戶實現脫貧。  專業人才是實現產業振興的堅實基礎。產業振興的關鍵是人才振興,而人才振興的基礎是人才培養。
  • 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考察美麗鄉村「餘村模式」
    為了深入貫徹學習「兩山理論」經驗,親身感受餘村鄉村振興建設的豐碩成果。12月2日,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李源帶領團隊的核心成員到「兩山理論」發源地—餘村考察學習,餘村相關工作人員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考察團一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餘村的新農村建設、餘村陳列館、文化禮堂等場所,考察學習餘村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
  • 浙江出臺意見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浙江在線8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許雅文)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下稱《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浙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三農」綜合文件,是今年浙江「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鄉村振興專場活動在杭州餘杭舉行
    9月12日,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鄉村振興專場——鄉村振興產業對接活動暨海峽兩岸美麗鄉村產業園啟動儀式,在杭州市餘杭區塘栖鎮丁山河村順利召開。省市有關部門領導,全省各市農辦及有關縣(市、區)、鄉鎮、村代表,來自臺灣鄉村旅遊協會、兩岸經營者俱樂部、臺灣農村專業技術服務協會、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等臺灣嘉賓,以及兩岸農文旅產業代表230餘人齊聚餘杭,共謀合作、共促發展。與往屆相比,今年參與活動的臺灣嘉賓面更廣,並首次把活動場地放在村裡舉辦,合作交流活動更接地氣,體現了把服務鄉村振興的平臺移到鄉村,聚焦鄉村產業振興的目標。
  • 「鄉村振興 · 麗水先行」年度貢獻人物——青田篇
    根據《關於開展「鄉村振興·麗水先行」年度人物選樹活動的通知》(麗鄉指辦〔2018〕2號)文件精神,麗水各縣(市、區)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麗水先行」年度貢獻人物選樹活動,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通過層層推薦,經各縣(市、區)鄉村振興指揮部聯評,推選出在鄉村振興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 伊頓紀德教育公益十年累計惠及六千餘所鄉村小學
    伊頓紀德教育公益十年累計惠及六千餘所鄉村小學 2020-12-04 14:58:35   報告顯示,伊頓紀德為幫助改善當下鄉村教育困境,面向全國鄉村小規模學校長期開展「故事田」兒童哲學公益項目、「我請你做夢」、「美的守護」「暖燭行動」等新衣公益項目;同時利用裁損耗料開展UPCYCLE環境友好項目,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鄉村婦女脫貧。今年疫情發生後,伊頓紀德還積極籌措各類防疫物資、協調網絡教育資源,助力湖北武漢中小學線上複課,並持續助力全國各地中小學返校複課及日常防控工作。
  • 援疆 | 浙江援疆「鄉村振興、雙十示範」工程巡禮
    浙江援疆「鄉村振興、雙十示範」工程開展一年來,各援疆指揮部在對口縣(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結合當地現有的條件,科學選村選點、突出規劃先行、提高建設標準、創新智力幫扶、體現示範特色,十個示範新農村和十個基層示範幼兒園建設均已快速推進,部分項目建成投用並在脫貧增收、基礎教育提升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